题目内容
5、今年四月,浙江一位老人捐献出的眼角膜让两位盲人重见光明。老人的这种精神正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 , ”的写照。
试题答案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今年四月,浙江一位老人捐献出的眼角膜让两位盲人重见光明。老人的这种精神正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写照。
(2)2010年世博会,四海友人齐聚上海,然而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他们终将离开。请用连续的两句古诗表达对四海友人的惜别之情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古典文学一如陈年佳酿,芬芳了四季,诗意了人生。春水满洒泽,王湾在北固山下,见证“_______________,风筝一帆悬”的壮阔;夏意醉原野,辛弃疾流连于乡间,品味“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的欣喜;秋风送闲雅,陶渊明结庐在人境,享受“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的恬静;冬岭秀松柏,孔子伫立于天地间,感悟“岁寒,_______________”的深邃。吟诵时,山川有意;凝眸处,草木多情。
(4)奉献是一种精神。我们可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颂扬这种精神。思乡是一种情怀。我们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5)春夏秋冬是古典诗词长盛不衰的话题。“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是淡淡的春意;“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是宜人的夏韵;“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是缠绵的秋思;“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是伤怀的冬寒。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⑵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⑶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⑷今年四月,浙江一位老人捐献出的眼角膜让两位盲人重见光明。老人的这种精神正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写照。
⑸杜甫的《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那种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默写(每空1 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7分)
(1)五岭逶迤腾细浪, 。
(2)人生自古谁无死, 。
(3) ,铁马冰河入梦来。
(4)海内存知己, 。
(5) ,隔江犹唱《后庭花》。
(6)今年四月,浙江一位老人捐献出的眼角膜让两位盲人重见光明。老人的这种精神正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 , ”的写照。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小题1:蝉则千转不穷, 。
小题2: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
小题3:欲渡黄河冰塞川, 。
小题4: ,病树前头万木春。
小题5: ,骈死于槽枥之间。
小题6:安得广厦千万间, 。
小题7:今年四月,浙江一位老人捐献出的眼角膜让两位盲人重见光明。老人的这种精神正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 , ”的写照。
小题8: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最能体现诗人闲适、悠然的两句诗是: , 。
小题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同的句子是: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小题1】蝉则千转不穷, 。
【小题2】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
【小题3】欲渡黄河冰塞川, 。
【小题4】 ,病树前头万木春。
【小题5】 ,骈死于槽枥之间。
【小题6】安得广厦千万间, 。
【小题7】今年四月,浙江一位老人捐献出的眼角膜让两位盲人重见光明。老人的这种精神正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 , ”的写照。
【小题8】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最能体现诗人闲适、悠然的两句诗是: , 。
【小题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同的句子是:
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_______________,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成功的花》)
2.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3.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4.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5. 今年四月,浙江一位老人捐献出的眼角膜让两位盲人重见光明。老人的这种精神正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 , ”的写照。
6.王湾《次北固山下》的语句“ , ”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