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3、我国的古诗文中,很多的引用了典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请任意写出一句引用典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我国的古诗文中,很多的引用了典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请任意写出一句引用典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
①作为中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杨利伟看到了浩瀚宇宙中美丽的地球,与此同时,许许多多中国人都在问:看到万里长城了吗?
②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太空中能够用肉眼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建筑”的说法就广为流传。这个惟一,已经成为中国人引以为荣的骄傲与自豪。但是,杨利伟却非常明确而肯定地答复“没有看到。”
③杨利伟的回答,让许多人在兴奋中感到一丝遗憾与失望,因为,据说外国宇航员都看到了,为什么咱们中国宇航员却看不到呢?
④杨利伟说的是实话,因为,长城的平均宽度不到10米,据计算,如果在月球上看长城,就相当于在2688米之遥看一根头发丝,如果不借助于现代化的观测仪器,肉眼是很难分辨的。
⑤杨利伟发现了真理,同时也发现了谬误。但是,实话要实说,却需要勇气。因为,有些被传闻认定的神圣的东西,虽是谬误的,但在人们心目中是神圣而不可亵渎的。……其实早就有一些亲历太空的宇航员已在实事求是地纠正,说在太空用肉眼其实是看不到长城的。但是,有些媒体却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未予报道和纠正。
⑥杨利伟作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具有敢于探索、不怕牺牲的勇气;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另一种勇气——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的勇气。尽管谬传已经成为国人引以为荣的自豪,成为一种神圣的民族辉煌,成为一种史诗般的英雄情结,但它毕竟是谬传,谬传的东西,早晚是要被真实的现实取而代之的。因此,实话实说需要勇气,我们也应该有这个勇气。
⑦长城是伟大而辉煌的,尽管你在太空中看不到它。但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伟大,却早已在太空中“雁过留声”。据报载,美国宇航局发射的“航行者”太空船,在太空播放的乐曲中,就有一首古老的中国古筝曲《流水》,将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与辉煌,挥洒得酣畅淋漓,丝毫不逊于俯览长城的大写意。
⑧承认在太空中看不到长城,是杨利伟这新一代航天人实事求是的勇气;但长城已在世界人民的胸中,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会神往它的雄姿伟迹。更让人高兴的是,杨利伟航天飞行的成功,不正意味着中国人长城精神的发扬光大与开拓延续?从这一点上来说,即使看不到长城,长城的伟大与辉煌,也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类航天精神的向往与激励。所以我们说,长城,将与宇宙、日月同辉,尽管你在太空中看不到它。
1.结合文意,分析第②段中加粗词语“惟一”“明确而肯定”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1)惟一:
(2)明确而肯定:
2.为什么在太空中用肉眼能看到长城的谬传长期以来得不到纠正,请从第⑤段中找一句话作答。
3.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4.阅读第⑤段,根据上下文行文思路,在“……”处补充一个所熟知的典型事例,注意前后连贯。
5.面对杨利伟的真实回答,许多人感到极为遗憾与失望,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课外拓展。
①作为中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杨利伟看到了浩瀚宇宙中美丽的地球,与此同时,许许多多中国人都在问:看到万里长城了吗?
②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太空中能够用肉眼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建筑”的说法就广为流传。这个惟一,已经成为中国人引以为荣的骄傲与自豪。但是,杨利伟却非常明确而肯定地答复“没有看到”。
③杨利伟的回答,让许多人在兴奋中感到一丝遗憾与失望,因为,据说外国宇航员都看到了,为什么咱们中国宇航员却看不到呢?
④杨利伟说的是实话,因为,长城的平均宽度不到10米,据计算,如果在月球上看长城,就相当于在2688米之遥看一根头发丝,如果不借助于现代化的观测仪器,肉眼是很难分辨的。
⑤杨利伟发现了真理,同时也发现了谬误。但是,实话要实说,却需要勇气。因为,有些被传闻认定的神圣的东西,虽是谬误的,但在人们心目中却是神圣而不可亵渎的。……其实早就有一些亲历太空的宇航员已在实事求是地纠正,说在太空用肉眼其实是看不到长城的。但是,有些媒体却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未予报道和纠正。
⑥杨利伟作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具有敢于探索、不怕牺牲的勇气;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另一种勇气——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的勇气。尽管谬传已经成为国人引以为荣的自豪,成为一种神圣的民族辉煌,成为一种史诗般的英雄情结,但它毕竟是谬传,谬传的东西,早晚是要被真实的现实取而代之的。因此,实话实说需要勇气,我们也应该有这个勇气。
⑦长城是伟大而辉煌的,尽管你在太空中看不到它。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却早已在太空中“雁过留声”,据报载,美国宇航局发射的“航行者”太空船,在太空播放的乐曲中,就有一首古老的中国古筝曲《流水》,将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与辉煌,挥洒得酣畅淋漓,丝毫不逊于俯览长城的大写意。
⑧承认在太空中看不到长城,是杨利伟这新一代航天人实事求是的勇气;但长城已在世界人民的胸中,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会神往它的雄姿伟迹。更让人高兴的是,杨利伟航天飞行的成功,不正意味着中国人长城精神的发扬光大与开拓延续?从这一点上来说,即使看不到长城,长城的伟大与辉煌,也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类航天精神的向往与激励。所以我们说,长城,将与宇宙、日月同辉,尽管你在太空中看不到它。
(1)结合文意,分析第②段中加粗词语“惟一”“明确而肯定”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①惟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明确而肯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在太空中用肉眼能看到长城的谬传长期以来得不到纠正?请从第⑤段中找一句话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第⑤段,根据上下文行文思路,在“……”处补充一个所熟知的典型事例,注意前后连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杨利伟的真实回答,许多人感到极为遗憾与失望。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课外拓展。
①作为中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人,杨利伟看到了浩瀚宇宙中美丽的地球,与此同时,许许多多中国人都在问:看到万里长城了吗?
②不知从何时起,“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太空中能够用肉眼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建筑”的说法就广为流传。这个惟一,已经成为中国人引以为荣的骄傲与自豪。但是,杨利伟却非常明确而肯定地答复“没有看到”。
③杨利伟的回答,让许多人在兴奋中感到一丝遗憾与失望,因为,据说外国宇航员都看到了,为什么咱们中国宇航员却看不到呢?
④杨利伟说的是实话,因为,长城的平均宽度不到10米,据计算,如果在月球上看长城,就相当于在2688米之遥看一根头发丝,如果不借助于现代化的观测仪器,肉眼是很难分辨的。
⑤杨利伟发现了真理,同时也发现了谬误。但是,实话要实说,却需要勇气。因为,有些被传闻认定的神圣的东西,虽是谬误的,但在人们心目中却是神圣而不可亵渎的。……其实早就有一些亲历太空的宇航员已在实事求是地纠正,说在太空用肉眼其实是看不到长城的。但是,有些媒体却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未予报道和纠正。
⑥杨利伟作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具有敢于探索、不怕牺牲的勇气;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另一种勇气——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的勇气。尽管谬传已经成为国人引以为荣的自豪,成为一种神圣的民族辉煌,成为一种史诗般的英雄情结,但它毕竟是谬传,谬传的东西,早晚是要被真实的现实取而代之的。因此,实话实说需要勇气,我们也应该有这个勇气。
⑦长城是伟大而辉煌的,尽管你在太空中看不到它。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却早已在太空中“雁过留声”,据报载,美国宇航局发射的“航行者”太空船,在太空播放的乐曲中,就有一首古老的中国古筝曲《流水》,将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与辉煌,挥洒得酣畅淋漓,丝毫不逊于俯览长城的大写意。
⑧承认在太空中看不到长城,是杨利伟这新一代航天人实事求是的勇气;但长城已在世界人民的胸中,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会神往它的雄姿伟迹。更让人高兴的是,杨利伟航天飞行的成功,不正意味着中国人长城精神的发扬光大与开拓延续?从这一点上来说,即使看不到长城,长城的伟大与辉煌,也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类航天精神的向往与激励。所以我们说,长城,将与宇宙、日月同辉,尽管你在太空中看不到它。
(1)结合文意,分析第②段中加粗词语“惟一”“明确而肯定”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①惟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明确而肯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在太空中用肉眼能看到长城的谬传长期以来得不到纠正?请从第⑤段中找一句话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第⑤段,根据上下文行文思路,在“……”处补充一个所熟知的典型事例,注意前后连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杨利伟的真实回答,许多人感到极为遗憾与失望。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勤奋刻苦的治学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引用杜甫晚年“一月不梳头”的典故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闻一多先生刻苦钻研学问的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村
我生活的这个城市,美是需要用点劲才能看得出来的。城市给我的印象有些肮脏、杂乱、喧嚣、破旧。其间自然有许多美丽的事物,譬如一朵花,一片云。我的这个城市适宜拍照而不是游览。每次从风景地归来,总是十分沮丧,往日的麻木被瀑布森林大漠海洋洗去,活泼泼的感觉神经便觉得疼痛。朋友教过我一个看画的方法:卷起一本杂志,像单筒望远镜,用一只眼睛来欣赏。这时,遮去画框之外的纷乱,画居然明亮立体得多。城市之美也是这样得来的。
不过,我不能总是眯着一只眼走在街上。我的印象总是整体的印象。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我的审笑意识是从这里开始的。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是那么纯粹,令人情不自禁。我不知也无须知道翠柳置身何地,无须知道这千秋的沧桑与万里的景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词儿一蹦一跳的,读起来眼睛会一闪一闪。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这是气势。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是慷慨。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这是沉甸甸的忧伤。
人渐渐走入景中,将景淹去,留下一点气息。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有燕在双飞,人就显得更孤独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需要心情。凡俗的我虽然没有那种超然,却有对超然的向往。有位老先生近来发现陶渊明是个斜眼,因他东篱采菊却见了南山。我想这也是游戏之论吧。不仅南山,北山西山也是见得的,连眼都不必斜,只消转转身体就行。我想我们是很容易被这样的诗句烦了的,因为我们既无菊可采,又无南山可见,所见之物多是人之眼,所以需要研究它究竟是斜还是不斜。
从诗词出发,回到生活中,人的感觉有了两个系统:艺术与非艺术。艺术是我们逃遁现实压力的港湾。美在心目中被放大,直到淹了一天一地。美在心目中被抽象,以至不需特定的对象。
美常常是无名的。走在九寨沟,看近处的水,远方的山,拍拍大树,数一数牦牛,在珍珠滩洗洗双足。我无力指出一个具体的美,即便指出也是虚妄的。那是天人合一、地人合一的感受。所有的细节都淡化了,心中起伏着一种莫名的愉悦。景物不再是对象;于是人也就不再君临一切。在这美好的时间和美好的地点,一切都是和谐的。不需要刻意修饰,努力操作,苦思冥索。许多人支起照相机,许多人架起画板。然而全都徒劳,因为取舍也是多余的。我想,我们热爱的还是这样一种深入其中的境遇,热爱它的全体,否则,旅游如何能成为人类如火如荼的节目呢?这样的美比起“绿肥红瘦”式的吟咏更有生命力。
能在生活中常常看见美是一大幸事,如能看到他人未能体察的美尤为幸福。幸好在景观之外还有人情、力量、崇高,人的情感由此丰富起来。
很多年以前,我常常站在晒台上看一个人走过弄堂。她走入我的视线直到消失,其间不过一分钟。那时我还小,不懂爱情或情欲,只觉得想看一看。假如世上有所谓“美的觉悟”的话,这就是了。这是最典型也是最普遍的觉悟,其间没有语言的参与,其间无须学习和训练,是情不自禁的真正的觉悟。(选自《躺着读书》)
1.本文题目是“美在何方”,作者认为“美”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末句说“城市之美也是这样得来的”,是怎样得来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自然段表述了作者对“城市之美”的看法?这段文字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大量引述了古代著名诗人的著名诗句,请写出其中两位的姓名及其生活的朝代。
①诗句: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他是______朝人。
②诗句: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他是_______朝人。
5.文章末段中,作者称他“很多年以前”的一次经验为“真正的觉悟”,“真正的觉悟”的本质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对你认识世界、认识人生有什么启发?请结合文章语句谈一谈。(谈一个方面即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美在何方说起来十分奇怪,记忆中对美的觉悟居然是从书本开始。
我生活在这个城市,美是需要用点劲才看得出来的。城市给我印象有些肮脏、杂乱、喧嚣、破旧。其间自然有许多美丽的事物,譬如一朵花,一片云。我的这个城市适宜拍照而不是游览。每次从风景地归来,总十分沮丧,往日的麻木被瀑布森林大漠海洋洗去,活泼泼的感觉神经便觉得疼痛。朋友教过我一个看画的方法:卷起一本杂志,像单筒望远镜,用一只眼睛来欣赏。这时,遮去画框之外的纷乱,画居然明亮立体得多。城市之美也是这样得来的。
不过,我不能总是眯着眼走在街上。我的印象总是整体的印象。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我的审美意识是从这里开始的。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是那样纯粹,令人情不自禁。我不知也无须知道翠柳置身何地,无须知道这千秋的沧桑里的景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词儿一蹦一跳的,读起来眼睛会一闪一闪。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这是气势。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是慷慨。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沉甸甸的忧伤。
人渐渐走入景中,将景淹去,留下一点气息。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有燕在双飞,人就立得更孤独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需要心情。凡俗的我虽然没有那种超然,却有对超然的向往。有位老先生近来发现陶渊明是个斜眼,因他东篱采菊却见了南山。我想这也是游戏之论吧。不仅南山,北山西山也是见得的,连眼都不必斜,只消转转身体就行。我想我们是很容易被这样的诗句烦了的,因为我们既无菊可采,又无南山可见,所见之物多是人之眼,所以需要研究它究竟是斜还是不斜。
从诗词出发,回到生活中,人的感觉有了两个系统:艺术与非艺术。艺术是我们逃遁现实压力的港湾。美在心目中被放大,直到淹了一天一地。美在心目中被抽象,以至不需特定的对象。
美常常是无名的。走在九寨沟,看近处的水,远方的山,拍拍大树,数一数牦牛,在珍珠滩洗洗双足。我无力指出一个具体的美,即便指出也是虚妄的。那是天人合一、地人合一的感受。所有的细节都淡化了,心中起伏着一种莫名的愉悦。景物不再是对象;于是人也就不再君临一切。在这美好的时间和美好的地点,一切都是和谐的。不需要刻意修饰,努力操作,苦思冥索。许多人支起照相机,许多人架起画板。然而全都徒劳,因为取舍也是多余的。我想,我们热爱的还是这样一种深入其中的境遇,热爱它的全体,否则,旅游如何能成为人类如火如荼的节目呢?这样的美比起“绿肥红瘦”式的吟咏更有生命力。
能在生活中常常看见美是一大幸事,如能看到他人未能体察的美尤为幸福。幸好在景观之外还有人情、力量、崇高,人们的怀感由此丰富起来。
很多年以前,我常常站在晒台上看一个人走过弄堂。她走入我的视线直到消失,其间不过一分钟。那时我还小,不懂爱情或情欲,只觉得想看一看。假如世上有所谓“美的觉悟”的话,这就是了。这是最典型也是最普遍的觉悟,其间没有语言的参与,其间无须学习和训练,是情不自禁的真正的觉悟。
(选自《躺着读书》,作者陈村)
(1)本文题目是“美在何方”,作者认为“美”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末句说“城市之美也是这样得来的”,是怎样得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自然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引述了古代著名诗人的著名诗句,请写出其中两位的姓名及其生活的朝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一段中,作者称他“很多年以前”的一次经验为“真正的觉悟”,你认为“真正的觉悟”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