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观书有感》形象地描述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15~19题。(14分)
每一个故乡都在消逝
王开岭
①每个故乡都在沦陷,每个故乡都因整容而毁容。
②2006年,在做唐山大地震30年纪念节目时,一位母亲动情地向儿子描述:“地震前,唐山非常美,老矿务局辖区有花园,有洋房,最漂亮的是铁菩萨山下的交际处……工人文化宫里可真美啊,有座露天舞台,还有古典欧式的花墙,爬满了青藤……”
③大地震的可怕在于,它将生活连根拔起,摧毁着物象和视觉记忆的全部基础。做那组电视节目时,竟连一幅旧城容颜的图片都难觅。
④比地震更可怕的,是一场叫“现代化改造”的人工手术。一次城市研讨会上,有建设部官员忿忿地说:中国,正变成由一千个雷同城市组成的国家。
⑤如果说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只能指认和珍藏一个故乡,那么,面对千篇一律、形同神似的一千个城市,我们还有使用“故乡”一词的勇气和依据吗?我们还有抒情的可能和心灵基础吗?
⑥昆明诗人于坚曾写很多美文描绘故乡。但十年后,他叹息:“一个焕然一新的故乡,令我的写作就像一种谎言。”是的,“90后”一代肯定认为于坚在撒谎、在梦呓。因为 。
⑦“故乡”,不仅仅是个地址和空间,它是有容颜和记忆能量、有年轮和光阴故事的,它需要视觉凭证,需要岁月依据,需要细节支撑,哪怕蛛丝马迹,哪怕一井一石一树……否则,一个游子何以与眼前的景象相认?何以肯定此即梦牵魂绕的旧影?此即替自己收藏童年、见证青春的地方?
⑧当眼前事物与记忆完全不符,当往事的青苔被抹干净,当没有一样东西提醒你曾与之耳鬓厮磨、朝夕相处……它还能让你激动吗?还有人生地点的意义吗?
⑨那不过是个供地图使用、供言谈消费的地址而已。就像北京的车站名,你若以为它们都代表“地点”并试图消费其实体,即大错特错了:“公主坟”其实无坟,“九棵树”其实无树,“苹果园”其实无园,“隆福寺”其实无寺……
⑩地址是死的,地点是活的。地址仅仅被用以指示与寻找,地点则用来生活和体验。
当一位长辈说自个儿是北京人时,脑海里浮动的一定是由老胡同、四合院、前门吆喝、六必居酱菜、月盛斋羊肉、小肠陈卤煮……组合成的整套记忆。或者说,是京城喂养出的那套热气腾腾的生活体系和价值观。而今天,当一个青年自称北京人时,他指的一定是户籍和身份证,联想的也不外乎“房屋”“产权”、“住址”等信息。
前者在深情地表白故乡和土壤,把身世和生涯溶化在了“北京”这一地点里。后者声称的乃制度身份、法定资格和证书持有权,不含感情元素和精神成分。
沈从文说,“一个士兵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回到故乡。”没有故乡,没有身世,人何以确认自己是谁、属于谁?没有地点,没有路标,人如何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这个时代,我们头也不回地疾行,而身后的脚印、村庄、影子,早已无踪。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
(《中国青年》2010年第11期)
15.阅读全文,说说本文标题“每一个故乡都在消逝”的含义。(2分)
16.理解文章,请为第⑥段的横线处补写一个合理的句子。(2分)
因为 。
17.如果把文章第⑧段改为下面的句子,表达效果有何不同?(2分)
当眼前事物与记忆完全不符,当往事的青苔被抹干净,当没有一样东西提醒你曾与之耳鬓厮磨、朝夕相处……他就不能再让你激动,也就失去了人生地点的意义。
18.作者在文章结尾说“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请你从“人与环境”的角度说说我们如何才能更理性地行走在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3分)
19.每个人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东西正在失去。请用下面的格式作为开头写一段生动的文字,要求记叙中结合议论或抒情。(不少于80字)(5分)
难忘那美好的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童年的朋友》节选自《童年》,作者高尔基,俄国作家。本文主要通过外貌、语言描写,刻画了乐观坚毅和对世界充满爱的外祖母形象,抒发“我”对外祖母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 B.《我的老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通过对小学时与蔡老师相处过程中发生的七件事的回忆,给我们展现了一位温柔、慈爱、公平、伟大的老师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魏巍对恩师的热爱、赞美和怀念之情。
- C.《一面》的作者阿累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与鲁迅先生一面的情景,通过对鲁迅的三次外貌描写,抒发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真挚而又深厚的感情。
-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鲁迅童年生活的散文。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是一曲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乐章。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童年的朋友》节选自《童年》,作者高尔基,俄国作家。本文主要通过外貌、语言描写,刻画了乐观坚毅和对世界充满爱的外祖母形象,抒发“我”对外祖母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B.《我的老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通过对小学时与蔡老师相处过程中发生的七件事的回忆,给我们展现了一位温柔、慈爱、公平、伟大的老师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魏巍对恩师的热爱、赞美和怀念之情。
C.《一面》的作者阿累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与鲁迅先生一面的情景,通过对鲁迅的三次外貌描写,抒发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真挚而又深厚的感情。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鲁迅童年生活的散文。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是一曲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乐章。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童年的朋友》节选自《童年》,作者高尔基,俄国作家。本文主要通过外貌、语言描写,刻画了乐观坚毅和对世界充满爱的外祖母形象,抒发“我”对外祖母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B.《我的老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通过对小学时与蔡老师相处过程中发生的七件事的回忆,给我们展现了一位温柔、慈爱、公平、伟大的老师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魏巍对恩师的热爱、赞美和怀念之情。
C.《一面》的作者阿累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与鲁迅先生一面的情景,通过对鲁迅的三次外貌描写,抒发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真挚而又深厚的感情。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鲁迅童年生活的散文。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是一曲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乐章。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A.《童年的朋友》节选自《童年》,作者高尔基,俄国作家。本文主要通过外貌、语言描写,刻画了乐观坚毅和对世界充满爱的外祖母形象,抒发“我”对外祖母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
B.《我的老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通过对小学时与蔡老师相处过程中发生的七件事的回忆,给我们展现了一位温柔、慈爱、公平、伟大的老师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魏巍对恩师的热爱、赞美和怀念之情。 |
C.《一面》的作者阿累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与鲁迅先生一面的情景,通过对鲁迅的三次外貌描写,抒发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真挚而又深厚的感情。 |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鲁迅童年生活的散文。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是一曲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乐章。 |
B.《我的老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通过对小学时与蔡老师相处过程中发生的七件事的回忆,给我们展现了一位温柔、慈爱、公平、伟大的老师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魏巍对恩师的热爱、赞美和怀念之情。
C.《一面》的作者阿累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与鲁迅先生一面的情景,通过对鲁迅的三次外貌描写,抒发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真挚而又深厚的感情。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鲁迅童年生活的散文。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是一曲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乐章。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童年的朋友》节选自《童年》,作者高尔基,俄国作家。本文主要通过外貌、语言描写,刻画了乐观坚毅和对世界充满爱的外祖母形象,抒发“我”对外祖母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
B.《我的老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通过对小学时与蔡老师相处过程中发生的七件事的回忆,给我们展现了一位温柔、慈爱、公平、伟大的老师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魏巍对恩师的热爱、赞美和怀念之情。 |
C.《一面》的作者阿累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与鲁迅先生一面的情景,通过对鲁迅的三次外貌描写,抒发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真挚而又深厚的感情。 |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鲁迅童年生活的散文。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是一曲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乐章。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童年的朋友》节选自《童年》,作者高尔基,俄国作家。本文主要通过外貌、语言描写,刻画了乐观坚毅和对世界充满爱的外祖母形象,抒发“我”对外祖母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B.《我的老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通过对小学时与蔡老师相处过程中发生的七件事的回忆,给我们展现了一位温柔、慈爱、公平、伟大的老师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魏巍对恩师的热爱、赞美和怀念之情。
C.《一面》的作者阿累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与鲁迅先生一面的情景,通过对鲁迅的三次外貌描写,抒发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真挚而又深厚的感情。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鲁迅童年生活的散文。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为人们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是一曲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