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请写出古诗词中带“愁”字的名句。(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7、例: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只恐又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江流。

相关题目

失去了的书桌    冯骥才    

(1)我有张小小的书桌。它又窄又矮,破旧极了。在外人眼里简直不成样子。上边的漆成片地 A 剥落下来,残余的漆色变得晦黯发黑,连我自己都认不准它最初是什么颜色。桌面又满是划痕、硬伤,还有热水杯烫成的一个个套起来的深深浅浅的白圈儿。它一边只有三个小抽屉,抽屉把儿早不是原套的。一个是从破箱子上移来的铜把手,另两个是后钉上去的硬木条。别看它这份模样,三十年来,却一直放在我的窗前,我房间透进光来的地方。我搬过几次家,换过几件家具,但从来没有想到处理掉它……
  (2)记忆里,幼时的事,都是穿不成串儿的珠子。这珠子却在记忆的深井的底儿滴溜溜、闪闪发光地打转,很难抓住它们--
  (3)我把“人”字总误写成“入”字,就在这桌上吧!
  (4)我一排排地晾干弹弓子用的小泥球儿,就在这桌上吧!
  (5)使我在小木板上钉钉子,就在这桌上吧!
  (6)只有我才知道的故事,早已融进往昔岁月中的童年生活。为此,我很少用湿布去拭抹它。
  (7)只有一次例外。那是我上小学四年级时。我前排坐着一个女同学,十分瘦弱。她年龄与我一般大,个子却比我矮一头。两条短短的黄辫儿,简直是两根麻绳头。一天,上语文课,我没听讲,却悄悄把眼前的两条黄辫子拴在这女同学的椅子背儿上。正巧老师叫她回答问题,她一起身,拴住的辫子扯得她头痛得大叫。我的语文老师姓李,瘦削的脸满是黑胡茬,连脸颊上都是。一副黑边的近视镜混淆了他的眼神,使我头次见到他时以为他挺凶,其实他温和极了。他对我们调皮的忍耐限度比别的老师都大。但不知为什么,那天他好厉害,把我一把拉到课堂前,叫我伸出双手,狠狠打了十多板子。他真生气呢!气呼呼地直喘,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只指着门瞪圆眼对我吼道:“走!快走!”我离开了课堂,一路跑回家。我手疼倒没什么,但当众挨打受罚,我的自尊心受不了。于是,我眼泪汪汪地在桌上写了“李老师是狗!”几个字。我写得那么痛快和解气,好像这几个字给我报了什么“仇”似的。这几个字就相当威风地在我桌上保留了好长时间。
  (8)在表的滴答声中,在上下课的铃声中,在雨和雪轮番交替地敲打窗子声中,我长大起来。事也懂得多了。桌上那几个字却不那么神气了。反而怕被人瞧见,似乎成了一种不光彩、甚至是耻辱的污迹,我带着一种说不清是对李老师,还是对长大后再也遇不到的那个瘦弱的女同学的愧疚心情,用手巾尖儿蘸些水使劲把这几个字抹下去。
  (9)真奇怪!字儿抹掉了,好像心里干净了一些。
  (10)有一天我画画。画幅大,桌面小。不得不把一半画纸垂到桌下,先画铺在桌面上的一半;待画得差不多时,再拉上纸来画另一半。这样就很难照顾到画面的整体感,我画得那么别扭,真急了,止不住愤愤地骂道:
  (11)“真该死,这破桌子!”
  (12)它听着,不吭一声。等我画好了画儿,张挂起来;画面却意外地好。我十分快活,早把桌子忘在一旁。它呢?依然默默旁立。它就是这样与我为伴,好像我不抛掉它,它就一心而从无二意地跟随着我。
  (13)我过去生活的一切,无论是快乐和幸福的,还是忧愁和不幸的,都留在桌上了。哪怕我忘了,它会无声地提醒我。
  (14)它就摆在我窗前。从窗子透进的光笼罩着它。我窗外是一棵大槐树的树冠。这树冠摇曳婆娑的影子总是和阳光一起投照在我这小小的桌面上。
  (15)每当这树冠的枝影间满是小小的黑点点时,那是春天;黑点点儿则是大槐树初发的芽豆豆。这期间,偶尔还有一种俗名叫做“绿叶儿”的候鸟,在枝间伶俐地蹦跳的影子出现在桌面上。(B)夏天来了,树影日浓,渐渐变成一块荫凉,密密实实地遮盖住我的小桌。等到这块厚厚的荫凉破碎了,透现出一些晃动着的阳光的斑点儿时,秋风还会把一两片变黄的叶子吹进窗;像几只金色的小船,落在我这如同无风的水面一般平光光的桌面上。随后该关窗子了,玻璃蒙上了薄薄的水蒸气。那片叶无存、光秃秃、只剩下枝丫的树影,便像一张朦胧模糊的大网,把我的小桌罩住……
  (16)我终于失去了它。
  (17)在地震中,塌落下来的屋顶把它压垮。我的孩子正好躲在桌下,给它保住了生命。它才是真正地为我献出了一切哪!等我从废墟中把它找出来,只是一堆碎木板、木条和木块了。我请来一位能干的木匠,想把它复原。木匠师傅瞅着它,抽着烟,最后摇了摇头。并且莫名其妙地瞧了我一眼,显然他不明白我何以有此意图--又不是复原一件碎损的稀世古物。
  (18)它就这样在我的生活中没了。
  (19)我因此感到隐隐的忧伤。不由得想起几句话,却想不起是谁说的了:
  (20)啊,生活,你真迷人……哪怕是久已过去的,也叫人割舍不得;哪怕是不幸的,也渐渐能化为深沉的诗。

19.文章为什么以“失去了的书桌”为题?(4分)

20.从内容上看,作者详写了与书桌有关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21.文中第(8)段中,“用手巾尖儿蘸些水使劲把这几个字抹下去。”一句与前几段中哪句话相照应,把该句抄写下来,并请指出这两句话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22.圈点评注:⑴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为句中框定的词语作注。(3分)

上边的漆成片地剥落下来,残余的漆色变得晦黯发黑,连我自己都认不准它最初是什么颜色。

(2)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画线句。(3分)

夏天来了,树影日浓,渐渐变成一块荫凉,密密实实地遮盖住我的小桌。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失去了的书桌

冯骥才

①我有张小小的书桌。它又窄又矮,破旧极了。在外人眼里简直不成样子。上边的漆成片地剥落下来,残余的漆色变得晦黯发黑,连我自己都认不准它最初是什么颜色。桌面又满是划痕、硬伤,还有热水杯烫成的一个个套起来的深深浅浅的白圈儿。别看它这份模样,三十年来,却一直放在我的窗前,我房间透进光来的地方。我搬过几次家,换过几件家具,但从来没有想到处理掉它……
    ②记忆里,幼时的事,都是穿不成串儿的珠子。这珠子却在记忆的深井的底儿滴溜溜、闪闪发光地打转,很难抓住它们——
    ③我把“人“字总误写成“入”字,就在这桌上吧!
    ④我一排排地晾干弹弓子用的小泥球儿,就在这桌上吧!

⑤我在小木板上钉钉子,就在这桌上吧!

⑥这些只有我才知道的故事,早已融进往昔岁月中的童年生活。为此,我为此,我很少用湿布去拭抹它。 
    ⑦只有一次例外。那是我上小学四年级时。我前排坐着一个女同学,十分瘦弱。她年龄与我一般大,个子却比我矮一头。两条短短的黄辫儿,简直是两根麻绳头。一天,上语文课,我没听讲,却悄悄把眼前的两条黄辫子拴在这女同学的椅子背儿上。正巧老师叫她回答问题,她一起身,拴住的辫子扯得她头痛得大叫。我的语文老师姓李,瘦削的脸满是黑胡茬,连脸颊上都是。一副黑边的近视镜混淆了他的眼神,使我头次见到他时以为他挺凶,其实他温和极了。他对我们调皮的忍耐限度比别的老师都大。但不知为什么,那天他好厉害,把我一把拉到课堂前,叫我伸出双手,狠狠打了十多板子。他真生气呢!气呼呼地直喘,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只指着门瞪圆眼对我吼道:"走!快走!"我离开了课堂,一路跑回家。我手疼倒没什么,但当众挨打受罚,我的自尊心受不了。于是,我眼泪汪汪地在桌上写了"李老师是狗!"几个字。我写得那么痛快和解气,好像这几个字给我报了什么"仇"似的。这几个字就相当威风地在我桌上保留了好长时间。
    ⑧在表的滴答声中,在上下课的铃声中,在雨和雪轮番交替地敲打窗子声中,我长大起来。事也懂得多了。桌上那几个字却不那么神气了。反而怕被人瞧见,似乎成了一种不光彩、甚至是耻辱的污迹,我带着一种说不清是对李老师,还是对长大后再也遇不到的那个瘦弱的女同学的愧疚心情,用手巾尖儿蘸些水使劲把这几个字抹下去。 
    ⑨真奇怪!字儿抹掉了,好像心里干净了一些。
    ⑩有一天我画画。画幅大,桌面小。不得不把一半画纸垂到桌下,先画铺在桌面上的一半;待画得差不多时,再拉上纸来画另一半。这样就很难照顾到画面的整体感,我画得那么别扭,真急了,止不住愤愤地骂道:
    ⑾"真该死,这破桌子!"
    ⑿它听着,不吭一声。等我画好了画儿,张挂起来;画面却意外地好。我十分快活,早把桌子忘在一旁。它呢?依然默默旁立。它就是这样与我为伴,好像我不抛掉它,它就一心而从无二意地跟随着我。

⒀我过去的生活的一切,无论是快乐和幸福的,还是忧愁和不幸的,都留在桌上了。哪怕我忘了,它也会无声地提醒我。
    ⒁它就摆在我窗前。从窗子透进的光笼罩着它。我窗外是一棵大槐树的树冠。这树冠摇曳婆娑的影子总是和阳光一起投照在我这小小的桌面上。
    ⒂每当这树冠的枝影间满是小小的黑点点时,那是春天;黑点点儿则是大槐树初发的芽豆豆。这期间,偶尔还有一种俗名叫做"绿叶儿"的候鸟,在枝间伶俐地蹦跳的影子出现在桌面上。夏天来了,树影日浓,渐渐变成一块荫凉,密密实实地遮盖住我的小桌。等到这块厚厚的荫凉破碎了,透现出一些晃动着的阳光的斑点儿时,秋风还会把一两片变黄的叶子吹进窗;像几只金色的小船,落在我这如同无风的水面一般平光光的桌面上。随后该关窗子了,玻璃蒙上了薄薄的水蒸气。那片叶无存、光秃秃、只剩下枝丫的树影,便像一张朦胧模糊的大网,把我的小桌罩住…… 
    ⒃我终于失去了它。
    ⒄在地震中,塌落下来的屋顶把它压垮。我的孩子正好躲在桌下,给它保住了生命。它才是真正地为我献出了一切哪!等我从废墟中把它找出来,只是一堆碎木板、木条和木块了。我请来一位能干的木匠,想把它复原。木匠师傅瞅着它,抽着烟,最后摇了摇头。并且莫名其妙地瞧了我一眼,显然他不明白我何以有此意图--又不是复原一件碎损的稀世古物。 
    ⒅它就这样在我的生活中没了。
    ⒆我因此感到隐隐的忧伤。不由得想起几句话,却想不起是谁说的了:
    ⒇"啊,生活,你真迷人……哪怕是久已过去的,也叫人割舍不得;哪怕是不幸的,也渐渐能化为深沉的诗。"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黯(       )  ②摇(      )     ③凉(      )   ④废(      )

2.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在朴实的叙述中恰切地表达了独特的内心感受。说说下面加点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①每当坐在小桌前就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②并且莫名其妙地瞧了我一眼,显然他不明太我何以有此意图——又不是复原一件破损的稀世古物。

3.本文以书桌为线索贯穿全文,选材详略得当,质朴情深。从文章内容上看,作者详写了与书桌有关的那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4.写作中,语言的前后照应会使文章行文紧凑,脉络清晰。第⑧段中,“用毛巾尖儿蘸些水使劲把这几个字抹下去”一句与前六段中哪句话相照应,把该句抄写下来,并请分别指出这两句话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文章写到我与书桌的关系时,多处用语饱含深情。请你从下列两小题中任选一题,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①我吧“人”字总误写成“入”字,就在这桌上吧!

      我一排排地晒干弹弓用的小泥球儿,就在这桌上吧!

      我在小木板上钉钉子,就在这桌上吧!

②它听着,不吭一声。等我画好了画,张挂起来;画面却意外的好。我十分快活,早把桌子忘在一旁。它就这样与我为伴,好像我不抛掉它,它就一心而从无二意地跟随着我。

6.古人说:“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表现了人物置身于环境中的感受。文章第⒂段对四季景色描写似与书桌关系不大,但仔细想来却很有韵味,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7.文章结尾一段含蓄深沉,耐人寻味,浸透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请联系与书桌有关的内容谈一谈“呵,生活,你真迷人……哪怕是久已过去的,也叫人割舍不得;哪怕是愧侮的,也渐渐能化为深沉的诗”这句话的含义,并结合自己的所爱之物写出你喜爱它的理由。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失去了的书桌

冯骥才

  ①我有张小小的书桌。它又窄又矮,破旧极了。在外人眼里简直不成样子。上边的漆成片地剥落下来,残余的漆色变得晦黯发黑,连我自己都认不准它最初是什么颜色。桌面又满是划痕、硬伤,还有热水杯烫成的一个个套起来的深深浅浅的白圈儿。别看它这份模样,三十年来,却一直放在我的窗前,我房间透进光来的地方。我搬过几次家,换过几件家具,但从来没有想到处理掉它……

  ②记忆里,幼时的事,都是穿不成串儿的珠子。这珠子却在记忆的深井的底儿滴溜溜、闪闪发光地打转,很难抓住它们——

  ③我把“人“字总误写成“入”字,就在这桌上吧!

  ④我一排排地晾干弹弓子用的小泥球儿,就在这桌上吧!

  ⑤我在小木板上钉钉子,就在这桌上吧!

  ⑥这些只有我才知道的故事,早已融进往昔岁月中的童年生活。为此,我为此,我很少用湿布去拭抹它。

  ⑦只有一次例外。那是我上小学四年级时。我前排坐着一个女同学,十分瘦弱。她年龄与我一般大,个子却比我矮一头。两条短短的黄辫儿,简直是两根麻绳头。一天,上语文课,我没听讲,却悄悄把眼前的两条黄辫子拴在这女同学的椅子背儿上。正巧老师叫她回答问题,她一起身,拴住的辫子扯得她头痛得大叫。我的语文老师姓李,瘦削的脸满是黑胡茬,连脸颊上都是。一副黑边的近视镜混淆了他的眼神,使我头次见到他时以为他挺凶,其实他温和极了。他对我们调皮的忍耐限度比别的老师都大。但不知为什么,那天他好厉害,把我一把拉到课堂前,叫我伸出双手,狠狠打了十多板子。他真生气呢!气呼呼地直喘,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只指着门瞪圆眼对我吼道:"走!快走!"我离开了课堂,一路跑回家。我手疼倒没什么,但当众挨打受罚,我的自尊心受不了。于是,我眼泪汪汪地在桌上写了"李老师是狗!"几个字。我写得那么痛快和解气,好像这几个字给我报了什么"仇"似的。这几个字就相当威风地在我桌上保留了好长时间。

  ⑧在表的滴答声中,在上下课的铃声中,在雨和雪轮番交替地敲打窗子声中,我长大起来。事也懂得多了。桌上那几个字却不那么神气了。反而怕被人瞧见,似乎成了一种不光彩、甚至是耻辱的污迹,我带着一种说不清是对李老师,还是对长大后再也遇不到的那个瘦弱的女同学的愧疚心情,用手巾尖儿蘸些水使劲把这几个字抹下去。

  ⑨真奇怪!字儿抹掉了,好像心里干净了一些。

  ⑩有一天我画画。画幅大,桌面小。不得不把一半画纸垂到桌下,先画铺在桌面上的一半;待画得差不多时,再拉上纸来画另一半。这样就很难照顾到画面的整体感,我画得那么别扭,真急了,止不住愤愤地骂道:

  "真该死,这破桌子!"

  它听着,不吭一声。等我画好了画儿,张挂起来;画面却意外地好。我十分快活,早把桌子忘在一旁。它呢?依然默默旁立。它就是这样与我为伴,好像我不抛掉它,它就一心而从无二意地跟随着我。

  我过去的生活的一切,无论是快乐和幸福的,还是忧愁和不幸的,都留在桌上了。哪怕我忘了,它也会无声地提醒我。

  它就摆在我窗前。从窗子透进的光笼罩着它。我窗外是一棵大槐树的树冠。这树冠摇曳婆娑的影子总是和阳光一起投照在我这小小的桌面上。

  每当这树冠的枝影间满是小小的黑点点时,那是春天;黑点点儿则是大槐树初发的芽豆豆。这期间,偶尔还有一种俗名叫做"绿叶儿"的候鸟,在枝间伶俐地蹦跳的影子出现在桌面上。夏天来了,树影日浓,渐渐变成一块荫凉,密密实实地遮盖住我的小桌。等到这块厚厚的荫凉破碎了,透现出一些晃动着的阳光的斑点儿时,秋风还会把一两片变黄的叶子吹进窗;像几只金色的小船,落在我这如同无风的水面一般平光光的桌面上。随后该关窗子了,玻璃蒙上了薄薄的水蒸气。那片叶无存、光秃秃、只剩下枝丫的树影,便像一张朦胧模糊的大网,把我的小桌罩住……

  我终于失去了它。

  在地震中,塌落下来的屋顶把它压垮。我的孩子正好躲在桌下,给它保住了生命。它才是真正地为我献出了一切哪!等我从废墟中把它找出来,只是一堆碎木板、木条和木块了。我请来一位能干的木匠,想把它复原。木匠师傅瞅着它,抽着烟,最后摇了摇头。并且莫名其妙地瞧了我一眼,显然他不明白我何以有此意图——又不是复原一件碎损的稀世古物。

  它就这样在我的生活中没了。

  我因此感到隐隐的忧伤。不由得想起几句话,却想不起是谁说的了:

  "啊,生活,你真迷人……哪怕是久已过去的,也叫人割舍不得;哪怕是不幸的,也渐渐能化为深沉的诗。"

1.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黯(  ) ②摇(  ) ③凉(  ) ④废(  )

2.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在朴实的叙述中恰切地表达了独特的内心感受。说说下面加粗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①每当坐在小桌前就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②并且莫名其妙地瞧了我一眼,显然他不明太我何以有此意图——又不是复原一件破损的稀世古物。

3.本文以书桌为线索贯穿全文,选材详略得当,质朴情深。从文章内容上看,作者详写了与书桌有关的那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4.写作中,语言的前后照应会使文章行文紧凑,脉络清晰。第⑧段中,“用毛巾尖儿蘸些水使劲把这几个字抹下去”一句与前六段中哪句话相照应,把该句抄写下来,并请分别指出这两句话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文章写到我与书桌的关系时,多处用语饱含深情。请你从下列两小题中任选一题,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①我吧“人”字总误写成“入”字,就在这桌上吧!

我一排排地晒干弹弓用的小泥球儿,就在这桌上吧!

我在小木板上钉钉子,就在这桌上吧!

②它听着,不吭一声。等我画好了画,张挂起来;画面却意外的好。我十分快活,早把桌子忘在一旁。它就这样与我为伴,好像我不抛掉它,它就一心而从无二意地跟随着我。

6.古人说:“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表现了人物置身于环境中的感受。文章第⒂段对四季景色描写似与书桌关系不大,但仔细想来却很有韵味,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7.文章结尾一段含蓄深沉,耐人寻味,浸透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请联系与书桌有关的内容谈一谈“呵,生活,你真迷人……哪怕是久已过去的,也叫人割舍不得;哪怕是愧侮的,也渐渐能化为深沉的诗”这句话的含义,并结合自己的所爱之物写出你喜爱它的理由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三峡的红叶(14分)

(美国) 毅江

    ①身处异国它乡的我,最近从报上看到了一张三峡大坝蓄水后的照片,思路不禁又回到了那梦萦魂牵的三峡……我第二次走过三峡,时值深秋。

    ②清晨我步出顺流而下的江轮甲板,但觉江风凛冽寒气逼人,那两山束江、形势险峻的夔门在晓烟薄雾中正扑面而来。只见两岸海拔一千五百多米的悬崖峭壁硬是把滔滔江水挤迫到只有百米宽的峡道中,江面上是水转波旋激流滚滚,头顶上是重岩叠嶂一线云天。

    ③置身在这一幅气势奇雄,充满大自然的荒蛮与伟力的图画中,人的精神和肉体不能不经受极大的震撼。什么也甭想,什么也甭说,让生命重重实实地受一次惊吓。千万别从惊吓中醒过神来,清醒的人都消受不住这三峡。

    ④大家的心潮还未完全地平复下来,江轮已驶入了峰秀景幽的巫峡。“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⑤一千多年前杜甫用诗句来描绘的巫山秋景图,此刻又重现在我们的眼前。

    ⑥江轮拐过一个弯,“看,红叶﹗”身边突然响起欢快的叫声。我忙抬头张望,只见高崖上有数丛叫不上名字的矮树灌木,清冷中尤自抖擞着被寒霜染红的枝叶,在萧瑟秋风里展现着其最后的辉煌。

    ⑦由于饱遭峡江的风吹霜打,这些红叶不如“       ”那样的灿烂,也没有“         ”这般的凝重,它们的红是淡淡的,像斑斑铁锈,间中还夹杂着黄色和褐色,然而却给这苍凉幽深的峡谷抹上了一笔亮丽的色彩,带来了点点生动活泼的气息。江轮款款前行,两边山崖上的红叶也越来越多,色彩也越来越浓,逐渐伸延成一片一片的。

    ⑧远远望去,只见巫山群峰宛如披上万丈红霞,千姿百态,亭亭玉立的神女峰却似有一袭轻纱掩面,默默含愁。刚才大自然还展示着其雄伟阳刚的力,现在一下子又变成了阴柔幽秀的美。

    ⑨三峡的这种雄与秀、险与幽、力与美的跌宕变更,竟是如此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心灵,震荡着人们的魂魄﹗ 突然间我明白了,正是这种自然力对生命力的强烈冲撞,再加上一条滚滚东流的长江所翻腾着的那华夏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终于完成了三峡那惊心动魄的美,成就了三峡那永恒不衰的魅力。

  Xkb1.com                                                    选自《星岛日报》)

12.文章第一段说“身处异国它乡的我,最近从报上看到了一张三峡大坝蓄水后的照片……”

你知道三峡大坝是何时建成的吗?全长多少米?(2分)

13.运用修辞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请你从文中任找一处例句并体会它的作用。(3分)

14.请你根据语境为第7段划横线处依次选择恰当的诗句,正确的是(   )。(2分)

由于饱遭峡江的风吹霜打,这些红叶不如“        ”那样的灿烂,也没有“            ”这般的凝重。

①日出江花红胜火 ②霜叶红于二月花  ③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④

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文章题目为“三峡的红叶”,是把它在放在什么背景下去展现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6.自古以来,三峡因风光的奇特而成为文人墨客登临的胜地。请你结合本文的内容给它写段导游词。(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