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3、古往今来,人们多以《爱莲说》中的名句“                   ”提醒自己洁身自好,以不断提高个人修养。

试题答案

3、出淤泥而不染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用血汗浇灌的花

周国新

    灵感的出现伴随着澎湃的激情。但是单有激情是不够的,激情只是激发灵感的导火线。那么灵感是怎样来到人们的头脑中的呢?

刘勰认为,灵感只须待其自动来到,“无劳苦虚”。陆放翁也说:“文章本无成,妙手偶得之。”事实并非如此。生花妙笔,得之不易。首先,灵感来自长期艰苦的积累。即所谓 “得之于俄顷,积之于平日”。有诗曰:“句句夜深得,心自天外归,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曹雪芹写《红楼梦》是“滴泪为水,研血成墨”。其次,灵感来自反复的思索和历练。贾岛说:“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玛雅可夫斯基说,做诗和镭的提炼一样。一年的劳动,一克的产量。为了提炼一个词,要耗费几千吨语言的矿石。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这百分之一的灵感正是由于有这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浇灌才会开出灿烂之花。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这样巨大的发明数量,仅仅靠天才恐怕是难以实现的。除去天才剩下的就只有勤奋、锲而不舍、百折不挠了。不愿从事艰苦的劳动而又寄希望于灵感的光顾,无异于守株待兔。

齐白石活了九十七岁,数十年如一日,几乎每天都作画。据资料记载,他一生只有三次间断没有作画:两次是因为生病,一次是因为母亲去世。加在一起最多一个月。他一生作画四万多幅,诗千首,治印三千多方。他在谈到创作经验时说:“涂黄抹绿再三看,岁岁寻常汗满颜。”其中“再三看”“汗满颜”就显示了它不断探索、不断提升艺术境界的执著精神。

一些爱好写诗的青年,常希望得到获取灵感的秘诀,以尽快成为诗人。然而这种秘诀是不会存在的。这就如同盖房,如果没有下面的十九层就盖不成第二十层。基础的积累是首先和必需的,没有基础的房屋,只能算是空中楼阁。而这种积累的过程往往就是漫长而艰辛的。契诃夫说:“可是您一直在等待着灵感。丢开这种期待吧。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感到自己是一个勤恳的工人才对,首先要使自己充实起来、丰富起来。那样一来,一切都有可能。”写尽了墨水,洒尽了汗水,流尽了泪水,那么,这就等于是为灵感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仅有丰富的积累还远远不够,灵感的产生还需要坚持。有人问牛顿,他是怎样获得伟大的发现的,牛顿回答说:“经常想着它们。”脑子里没有问题,或是有问题而不去追究的人,是绝不会产生灵感的。牛顿很少在二、三点钟前睡觉,有时到五、六点。特别是春天或落叶的时候,他常常几个星期一直在实验室里,不分昼夜。灯火是不熄的,他通宵不眠地守过第一夜,第二夜,直到完成他的实验。可以说,灵感是蛤蚌体内的珍珠,泥沙中的黄金,是沙漠深处的绿洲,山颠的雪莲。没有坚持,人的思维就不会在高层次上运行,就不会有进步和创见。

更重要的是,灵感的到来需要一种状态:在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的驱使下,探究活动步步深入,进而使问题达到濒临解决的边缘。经过全面、深入、艰苦的思考,但久思不得其解,思维达到饱和程度,思想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形成“一触即发”的状态。科学家赫姆霍兹说:“首先必需把问题在一切方面翻来复去地考虑过,直到我在‘头脑里’掌握了这个问题的一切角度和复杂方面,能够不用写出来而自如地从头想到尾。”在这种状态下,一旦得到触发,灵感就会悄然而至,就会出现“豁然开朗”的顿悟。有不少的人之所以不能获得灵感,取得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一暴十寒,知难而退,有时甚至离“仙境”仅咫尺之遥,最终却功败垂成。

也许有人会说,那些伟大的诗人作起诗来,气势磅礴,佳句迭出,哪里经过冥思苦想?其实不然。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对自己的诗作就主张反复修改,他常常是“炼句未安始弃置”,“转枕重思未稳诗”。甚至到了老年,“形骸已与流年老,诗句犹争造化工”。诗圣杜甫对诗作更是千锤百炼,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鲁迅说:“例如画家画人物,也是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思,一挥而就。”古代许多诗人“为求一字稳,耐得半霄寒”,“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种治学精神,正是灵感产生的取之不尽的源泉。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历以下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惭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栏栅处。——此第三境也。”

1.简要概括灵感的产生需要哪些前提或条件。

2.作者说灵感的产生需要坚持,其理由是什么?

3.文章在提及曹雪芹、贾岛、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后,为什么还要拿爱迪生、齐白石作例?举这两人的例子分别论证了什么观点?

4.选文引用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结篇有什么作用?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端 午 节

  端午节的早晨,我本想去山上河边,采一缕艾蒿,捧一把清清的河水,洗去过去的污浊,而换取新一年的安康和洁净,却只在院子里转了转又回来了。

  今早天空蔚蓝,这是我从小就喜欢的颜色,因为喜欢这蓝天,我活下来,还能从活着中感受生的美丽。今天我又一次在这蓝天下感到个体生命的卑微、渺小,当这个生命的成长过程经历过那么多的不幸,那么可怕的“营养不良”,活到现在,的确是个“奇迹”。可我也看到了:“人类的血液中有一种不轻易屈服的力量,死亡也不能使生命退却……”当我的肉体为生命所依附的时候,尽管它受到雷霆霹雳的摧残,但生命张扬着,呼唤着人的精神和灵魂,这种过程没有结束,生命就不会止息。

  于是我回过头来审视自己,也许走过来的路正在凝聚成一段个体生命对历史体验的活的化石,但保持它本身的真实将是对人类的文明的一种奉献。于是生命张扬着给心情注入一份欣慰,在天地间那微渺而卑微的我,又一次顿悟,江河不都是一点一点水滴汇聚的吗?我这生命的水滴还没有干涸。

  端午节吃粽子。昨天,小金就一派欢天喜地地张罗着,她从十天前就叨咕要买好江米,要买好粽子叶,再买上一捆马莲草。昨天中午她才把马莲草买到家。她说过节嘛就要有过节的样子。家里丈夫孩子都爱吃,再给婆婆送上一盆。

  说着这些的时候,她脸色红润,喜气洋洋。

  可是她已下岗两年了,前三个月厂里才发了200元生活补助。她的丈夫是个体面粉厂的装卸工,早上7点上班,晚上9点才能下班,“他干的力气活,我每天晚上都要蒸馒头,他一次能吃四五个,不吃不行,体格受不了。”

  小金有个两岁半的儿子,长得虎头虎脑,对于儿子,她满怀希望,她去市场用最便宜的价格买最小的小鱼给儿子补充营养,她说要把他培养成足球明星。

  “我哥说了,那时我们两口就福气了。”

  她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每月的房租就要交上100元,可是她每天高高兴兴地忙碌着,活得有滋有味,让我羡慕极了,这也是生命中那不轻易屈服的力量吗?

  端午节,原本是为记忆一个人的死。当他投进汨罗江的那一天,最最痛苦的莫过于他的最亲的亲人们。受伤害最大的也是他的亲人,但是“社会”却从他的死中得到启示,这种启示演变成一种文明的积淀,这是以生命和血液为代价的文明的积淀,从古到今人类社会都是如此,文明的积累中没有离开过血和生命的代价!是不是因为人本身就是血和生命的构成?这个发现令我心头颤栗。

  所以,当死的只是远在旁边并不熟知的邻人时,它只能成为我们饭后的一个话题;当死的是我的同学时,它使我晕眩;当死的是我的哥哥和母亲时,它曾怎样使我撕心裂肺;当死的是我自己时,它是怎样狰狞着笑脸让我恐怖而又向往、退却而又痴迷过。生命向生的力量征服了灵魂的软弱和对死的渴望。我活着,体验着卑微和幸福,尤其是当我感到自己是天地间那么一粒小小的尘埃,却感受着天地的苍茫和无穷时,是幸福的。

  前些天,我看了《人生的真谛》,是一位年轻朋友极力向我推荐的。为这他跑了好几家书店,张罗了一年多,才买到这本书。作者是一位从纳粹集中营活过来的幸存者。他书中有这样一段话:“集中营的生活尽管迫使人在肉体和心理上退化到原始状态,但精神生活却有可能得到深化,习惯于丰富理性生活的人比较敏感,承受的痛苦更多(这些人往往体质较弱),但他们内在的自我却受到伤害较少。他们能够逃避周围可怕的现实,遁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享受精神自由。”

  而对使人活下去的力量,他又写道:“我怔然感到,有生以来,我第一次认识到古今诗人所一再吟咏的,古今思想家所一再称颂的为人生最大智慧的真理——爱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我领悟了人类诗歌、思想、信仰所欲授予人们的最高天机:人通过爱并在爱中得到拯救。”

  所以我想活着的人应该学会爱,活着的人应该学会用更文明的方式去争取更文明的未来。

1.文中写到端午节采艾蒿的习俗。你认为这种习俗从何而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为什么要特地举出小金这个下岗女工一家喜气洋洋过端午节的事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这种启示演变成一种文明的积淀,这是以生命和血液为代价的文明积淀”。

这句中的“文明积淀”是指________________,“以生命和血液为代价的文明积淀”又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生命向生的力量征服了灵魂的软弱和对死的渴望”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的求生的愿望和力量战胜了自己灵魂中软弱的一面——对死的渴望。

B.好死不如赖着活,苟且偷生比无辜牺牲好。

C.人的生命的本质是活下去,消极的死是应该避免的。

D.渴望去死是人的灵魂的软弱一面,追求生的意义才是可贵的。

6.文中引用《人生的真谛》中的一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做一个有“趣”的人

佚  名

①什么是“有趣”呢?按照拆字的方法来解释,有趣二字的关键是“趣”字,“趣味”、“情趣”、“兴趣”。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朋友四型》里把人分四种:第一型,高级而有趣;第二型,高级而无趣;第三型,低级而有趣;第四型,低级而无趣。把有趣和无趣当作分类的标准,可见有趣之人是多么可人。“鬼才”贾平凹说:“人可以无知,但不可以无趣。”凤凰卫视女记者闾丘露薇也说:“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趣的女人。”

②人一旦“没有趣”了,就会变得粗糙、麻木、肤浅,变得不再可爱了。整天愁眉苦脸、忧心忡忡、唉声叹气、面目可憎,好像这个世界谁都欠着你似的。这样的人活着,只会给别人添堵。而一个有趣的人则不然,他(她)的存在使周围的人群变得热闹起来,他(她)的“气场”催化着人生的精义,叫人奋发,让人快乐。有趣的人,是生活中的“开心果”,是人群中的“快乐源”,与有趣的人相处,你会觉得世界变得有趣,生活变得有趣,自己似乎也变得有趣起来。

③现代人不一定比古人更有趣。今天我们读《论语》,也许会觉得孔老夫子是一个无趣的人,可是,你若知道他和他的学生讲话是那样的幽默,见到美人南子时竟俯下身子去吻她的鞋,就会明白所谓“圣人”者,却也竟是一个性情中人,一个有趣的人。

④苏东坡是个有趣的人。古人有人生四大乐事之说,苏东坡则认为,人生赏心乐事不单只有四件,而有十六件: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柳阴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箫;晨兴半炷茗香;午倦一方藤枕;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乞得名花盛开;飞来家禽自语;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

⑤有趣的人,未必有多显赫的名声,但肯定潇洒脱俗。晋人王子猷居山阴,一晚忽降大雪,子猷被冻醒,索性来到院中边饮酒边观赏雪景,不由得心绪起伏,吟起诗来。

⑥有趣的人,心无羁绊,直抒胸臆,至性至情。国学大师、楚辞泰斗文怀沙老先生,快一百岁的人了,偏偏喜欢穿大红大绿的衣服,戴着能盖半张脸的大墨镜,比小伙子还时髦;每次出席活动,必要主持人介绍他为“青年诗人”,一发言就引经据典、插科打诨,逗得满堂喝彩。

⑦有趣的人,或许境遇并不好,但特立独行,不改本色。金圣叹一生诙谐,因“哭庙案”而被判死刑后,仍一如既往。眼看行刑时刻将到,金圣叹的两个儿子梨儿、莲子望着即将永诀的慈父,泪如泉涌。金圣叹却从容不迫,泰然自若地说:“哭有何用?来,我出个对联你们来对。”于是吟出了上联“莲子心中苦”。儿子哭跪在地哪有心思对对联。他稍思索说:“起来吧,别哭了,我替你们对下联。”接着念出了下联“梨儿腹内酸”。这副生死诀别对,一语双关,对仗严谨,撼人心魄。

⑧有趣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做个有趣的人并不难,首要之事便是自己要先觉得这个世界有趣。有趣的人越多,我们的幸福指数就越高。和有趣的人在一起,很轻松愉快,能净化心灵,如坐春风。

⑨有趣的人不是滑稽与可笑,有趣的人更不是低俗的恶搞,它是一种智慧和内在的风趣。苦难的丹麦王子受尽苦楚,还是风趣地说:既有肉身,就注定要承受与生俱来的千般惊扰。

⑩有趣的人,是素心的人,是包容的人,名声高而不矫情,志向远而明事理。与他们相交,心灵不必设防,精神不会紧张。有趣的人越多,我们的乐趣也多。

⑪培养一点有趣,学会一些有趣,笑对人生。

(节选自《感悟》2011年第1期)

12.文章第①段引用贾平凹和闾丘露薇的话的目的是什么?(4分)

                                                                            

                                                                           

13.文章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起什么作用?(4分)

                                                                           

                                                                            

14.作者为什么认为孔老夫子是个有趣的人?你能再列举一个表现孔子有趣的事例吗?

(4分)

                                                                             

                                                                             

15.结合选文所述和你自己的理解,你认为有趣的人具有哪些特点?(4分)

                                                                               

                                                                             

16.读了这篇文章,你是不是也想做一个有趣的人呢?如果想,那又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