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4、修改下列病句,把你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1)大家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了一会儿,汽车忽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4、(1)删掉“否”  (2)删掉“忽然”或“渐渐”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9分)
生气的成本有多高
林海峰
①人人都知道生气不好,可事到临头每个人都会不加控制地大生其气。原因何在?还是对生气认识不到位。事实是,你的每一次心情变化,都会在瞬间对你的身体产生巨大影响。
②神经为了应对产生的心理变化,会调动身体的全部资源,进入应激状态。由于神经系统连接着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所以,一旦神经启动应激状态,就像一个国家启动战争程序一样,所有相关系统都会投入战斗,正常的生产将停止,所有资源都用来备战。
③于是,原来用于生长、修复的内分泌,被改变为用于应激状态的内分泌,其结果就是内分泌系统紊乱;免疫会因为应激需要而受到抑制;循环能力会因为应激而下降;消化功能会因为应激而减弱。机体为了应激,不得不强化心脏的跳动以支持“战争”所需的供养,这就为心脏病的发生累积了条件。为了应激,机体不得不提高血压来保证循环需要,从而引发高血压。血糖也不得不升高,机体还要将肝糖迅速转化为血糖,将组织中的蛋白质也转化为糖,以支持能量的应激供应,这就当然地引起糖尿病!
④可悲酌是,这场战争是假想出来的!并不是像兔子遇到老虎,猴子遇到蟒蛇那样,必须应激以保护生命!而是由于你自己大脑的思维模式,引起的神经紧张,牵动了机体的系统变更!
⑤别以为你有可以生气的理由,就可以理直气壮的生气;别以为你有值得怀疑的证据,就可以让自己疑神疑鬼;别以为情绪紧张所导致的压力,只是一时的心情不好。对不起,你的身体不知道你在小题大做,你的神经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想象出来的可怕、紧张”。你的神经忠诚于你的想法,只要你往坏处想,神经就即刻为你准备!那是自然界生存的法则——迅速备战,才有机会逃离危险。
⑥美国的生理学家爱尔马,为了研究心理状态对人健康的影响,做了一个实验。把人在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种后大白鼠就死了。人生气10分钟,所消耗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的赛跑
⑦在导致疾病的五大因素中,营养失衡、毒素积累、损耗过度、自然衰老这四个因素加起来的损害,都没有不良情绪积累所带来的严重。因为,不良情绪的产生,可以像导火索那样导致其他四个因素同时发生
⑧人们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不良情绪,引发坏心情,触动压力导火索的?原来,仔细研究发现,能够触动神经紧张的因素;来自这样几个方面:陷入了不愿意面对的境遇;碰上了让人失望的事情;预期的意愿没有达到。
⑨如何避免不良情绪,如何创造好心情?这是养生之道中最关键的部分。道家为此选择闭关;佛家进入深山老林,严格宣布“八戒”;儒家设法约束举止;武术家更是想尽办法让自己入静。数千年来,人们为了摆脱人为的思想压力所引起的生理病变,费尽脑汁!
⑩淡定从容、泰然自若、不慌不忙、不卑不亢,这些成语,道出了心智修养的核心,也道出了解决不良情绪伤害的途径。
⑩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你真正生气,因为生命一定远比那些事情重要;没有什么人值得你生气,因为你无需因为他们而伤害自己。不要出卖你的心情去制造压力,不要出卖你的心情去累积负面的情绪!照顾好自己,首先要照顾好你的心情。
(摘自《济南时报》有删改)
【小题1】细读第①一③段,分析生气影响人的身体的过程,在下列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

【小题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情绪紧张导致压力增加,机体不得不强化心脏的跳动来保证身体所需的供养,这就会立刻引发心脏病。
B.不良情绪积累对人造成的危害,远比营养失衡、毒素积累、损耗过度、自然衰老这四个因素加起来的损害严重得多。
c.陷入了不愿意面对的境遇、碰上了让人失望的事情、预期的意愿没有达到,是一个人产生不良情绪的主要因素。
D.道家闭关,佛家“八戒”,儒家约束举止,都是为了避免不良情绪,创造好心情。
【小题3】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加点词语的作用。(4分)
(1)你的每一次心情变化,都会在瞬间对你的身体产生巨大影响。
(2)为了应激,血糖也不得不升高,机体还要将肝糖迅速转化为血糖,将组织中的蛋白质也转化为糖,以支持能量的应激供应,这就当然地引起糖尿病!
【小题4】文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1)人生气10分钟,所消耗的精力,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的赛跑。
(2)不良情绪的产生,可以像导火索那样导致其他四个因素同时发生。
【小题5】读了此文,你认为避免不良情绪伤害的重要途径是什么?生活中,遭遇不良情绪时,你常用什么方法排遣?(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题。

  我曾经看过一个小故事。

  一个木匠带着一帮徒弟干活,干着干着累了,擦汗时,挥手一甩,腕上的手表飞了出去,掉在刨花堆里不见了。徒弟们在足有半人高的刨花堆里màn  jīng xīn的翻找,始终没有找到。

  天色已晚,师傅说:算了,明天再找,先吃饭去。

  当大家酒足饭饱回来时,木匠的小儿子坐在门口,拿着手表说:爸爸,我帮你找到手表了。

  木匠很惊讶:我们这么多大人,大白天的都没有找到,现在黑灯瞎火的,你是如何找到的?

  男孩说:大家一起找,乱哄哄的,你们一走,我一个人坐在黑暗中,听见了手表的滴答声,顺着声音一摸,就摸到了。

  原来,手表jìn zài zhí chǐ。只是烦乱的心让你失去了寻找的方向。

  宁静是一种生产力,让人能够平心静气,从而获得一种智慧的能量,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效率。

  宁静是________,让人________

  那么,面对试卷,你能否平静下来,是你这次考试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希望同学们都能用平静的心态面对考试,考出好成绩!

——节选自于丹《趣品人生》(有改动)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填入“田”字格中。

(2)

根据前文句子的语境,在横线处续写语句,将语段补充完整。

(3)

选文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改正。(请把修改后的句子,抄在横线上)

(4)

下列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小明从小就很喜爱唱歌,且已崭露头角,这都是受他父母潜移默化的结果。

B.

妹妹贾梅回来后哭的天昏地暗,贾里追问下来,发现罪魁祸首居然是邱士力。

C.

看着盛在碗里的令人赏心悦目的腊八粥,他舍不得吃了

D.

她为人细心,凡是有大型活动之前,她都要和同学们认真协商每个细节,可谓锱铢必较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泰国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B.

《以虫治虫》选自《梦溪笔谈》,作者沈括,是北宋时期的科学家,他的《梦溪笔谈》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成就。

C.

苏轼是我国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写了许多气势磅礴的词,也写了一些风格清新的词,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反映了诗人仕途失意,任然幻想超然物外,表达了诗人旷达乐观的情怀。

D.

英国作家马克吐温在他的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塑造了一个活泼聪明勇敢的汤姆形象,给人以深刻的生活启示,他的另一部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同样以清新简约的语言和充满率真童趣的笔调,揭示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前方不只有罗马
  ①麦瑞·格丽13岁的时候,想要做一名出色的医生。那年的圣诞节,在床头挂上袜子的时候,她许下的心愿,是拥有一套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后来,那副被处理过的骨架,被父亲带了回来。她总是喜欢在手里攥一块白骨揣摩,她只用了两周的时间,就可以把骨架模型完全拆卸,然后组装得毫无瑕疵。
  ②在被霍普金斯医学院录取时,虽然没有实际坐诊经验,但就对疾病的深入研究来说,麦瑞或许并不次于一些在医学院学习了4年的学生。她的特珠,让霍普金斯医学院决定破例,提前允许一个新生跟随着教授们研究课题,到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去坐诊,学习实际诊断的技术与经脸。对此,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而霍普金斯的副校长却说:“为什么不呢?既然她已经为到‘罗马’付出了那么多努力,我们不妨让她的速度更快一些。”
  ③在一次医院的手术中,身为助手的麦瑞发现,自己竟然晕血。当看到医师的手术刀割出剖口,鲜血涌出的时候,她的四肢冰冷、头晕目眩,没有听清医师说什么就昏了过去。
  ④尽管难过,麦瑞却认为自己不能就这样止步。为了洗刷耻辱,弥补缺陷,她开始私下里在实脸室解剖青蛙、豚鼠。她为自己佩戴了墨镜,想通过看不到殷红色的鲜血来缓解自己的紧张。可惜还是失败了,闻到血腥的味道,她也会出现晕血的症状。
  ⑤学校建议麦瑞专修内科,那里不需要与鲜血和手术接触。可大家都忽略了一点,内科的病号也有咳血等症状。在查房的时候再次晕倒,让麦瑞无法继续自己的学业。她心灰意冷,休学回到家中,常常在卧室里一待就是一天。
  ⑥最疼爱麦瑞的祖母很是焦虑,她决定找麦瑞好好谈一谈。
  ⑦那天下午,她拿着自己精心从《国家地理》上找出的图片,来到了麦瑞的外室。她把那些美丽的风景一张张地展示给麦瑞看。麦瑞不理解祖母想向自己表达什么。祖母在她看完最后一张图片后,用手抚摸着她金色的头发,柔声说道:“孩子,这个世界上不仅仅只有‘罗马’。只要你愿意,你完全可以到达同样美丽,甚至更加美丽的地方。”
  ⑧看着祖母温暖的目光,麦瑞忽然哭了起来。眼泪,冲走了她之前关于理想的所有憧憬,无论什么原因,当自己与目标不得不擦肩而过,她知道,强求只能是自取其辱。而方向不对,最好的方法就是毅然决然地放弃,然后重新开始。
  ⑨麦瑞重新选择了一所大学。毕业后,她在报纸上看到了关于风靡世界的芭比娃娃的讨论。那些粉丝说,芭比的旁体实在是太怪硬T,能活动的关节不多,眼睛不够大,与之前人们希望她越来越像真人的期望相差甚远。
  ⑩麦瑞想起了组成人体的那些骨骼,想起了自己以前所积累的知识。她顺利进入Mixko公司,并且完成了芭比娃娃征服世界之旅的重要一步——发明了骨瓷环,她赋予了芭比娃娃更宽大的额头和更大的眼睛,让芭比更接近真人。
  ⑩麦瑞无法想象,那个曾经固执的自己如果坚持下去,现在会是什么样子。或者一事无成,或者遥遥地幻想着自己的罗马而永远无法到达,其实祖母的比喻虽然直白,却无比正确。世界上不仅仅只有一个罗马那么美丽,而前方,更不仅仅只有罗马一个目标。(选自(读者俱乐部),有改动。作者:刘密)
1.本文情节跌宕,一波三折。请你仿造下面内容概括,完成填空。
立志从医→______________→外科晕血→内科再晕→____________→又见曙光→芭比惊世
2.英语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和本文题目“前方不只有罗马”的含义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第⑤段上下文,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具体表现麦瑞“心灰意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6题。22分)

向一棵树鞠躬

王崇亚

⑴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

⑵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日日里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

⑶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我不由自主地站在那里,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

⑷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⑸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

⑹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非分的妄想只能毁灭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势而生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⑺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 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

⑻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

⑼让主干变粗变矮,让叶子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

⑽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⑾又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

⑿一个老人背负着一棵树蹒跚而行。正是砖垛上的那棵树。

⒀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垛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艰难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

⒁我站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度过的。

⒂老人边走边自言自语道:“当初砖每块五分,现在涨到三毛七。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竟活了十八年。若不是用砖,要活成精呢!”

⒃我看见肩负在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竟然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几十条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⒄一个自言自语的老人背负着另一个不言不语的老人走了。老人背负着那棵老榆,宛如沉甸甸的历史背负着一个厚重的民族。他就那么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

⒅一种热热的液体,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选自《散文》2009年第1期,有改动)

1.联系全文,说说“我”为什么要向一棵树鞠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揣摩第⑷段划线句子,体会它在表达上有什么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第⒄段“老人背负着那棵老榆,宛如沉甸甸的历史背负着一个厚重的民族。”一句在文中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对榆树的情感态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由                           再到             

5.品读文中描写榆树的句子,概括榆树的外形特点,并总结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外形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简要谈谈你读了这个故事后获得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城市里的树

王亚田

树是城市的客人,树要在客人家度过一生。

树的故乡在山林和旷野,那里有鸟语花香,有潺潺溪水,有它们相濡以沫的兄弟姐妹,如果它们的数量足够多,就构成了森林。自从有了城市,树的家族中一部分成员就背井离乡,来到城市的大街小巷。树一到城市,面临的是另一种森林——由高楼大厦构成的丛林。这里没有鸟语花香,只有车水马龙;没有潺潺溪水,只有钢筋水泥。从此,树看不见了土地。

人把自己弄得彻底与大地隔绝,而树永远需要脚踏实地。但是水泥、柏油、砖块把土地覆盖,像古代犯人脖子上的枷板,把树干和树根隔开。水、泥,多么柔软的两个字眼,但组合成一个词时,就成为最坚硬的一种东西。城市的路面是不吸水的,每到下雨时,我看到雨水滚滚而流,流进下水道,而不是树根,我就想树渴了怎么办?因为有了坚固的路面,城市的树也就不会“落叶归根””,叶子随风而飘,就像丢失的找不到父母的孩子。

人们不会给一棵树起一个名字,树总是以类的名义而存在,比如梧桐、白杨、松柏。其实每棵树也像每个人一样是不同的。城市的树不能像山林里的树那样自由生长,经常会被修剪,砍去旁逸斜出的枝条,这种修剪不是为了让树成材,而是嫌那些多余的枝条碍事。但修剪是人的事,而长成什么样子是树的事,树永远不会按照人的意志去生长、去改变。现在的树与一千年前的树没有区别,但现在的人与一千年前的人已大不一样,绝大多数人都在按照别人的意志生活。

城市的树身上,经常贴满了办证电话、招聘启事、治病广告。树不但承受着污染,有时还得承受疼痛。

城市的道路不断在拓宽,而每次拓宽道路对树来说都可能是一次灾难,因为道路拓宽后原来在路边的树就处于路中间,这些树要么被砍伐,要么被移到新道路的边上,反正树永远只能靠边站。但是人挪活,树挪死。树被移动后,等于经历了一场浩劫,它枝头上原先的枝条要被全部砍掉,就像一个得重病的人做化疗,放疗后会失去一头的秀发。多年前一次出差路过山西的一个小城,突然看见一条主干道的中央长着一棵粗壮的古树,人流车流都绕着这棵树走。这是我见过的唯一一棵长在路中间的树。我猜想,这座城市当年修这条路时,可能有关部门对这棵树的去留进行过激烈的争论,最终他们决定留下这棵树,因为这棵树的年龄比这座城市里所有的人、建筑都要老。一瞬间我竟然有一种感动,觉得这个城市的人真伟大。

树在城市,一生过得伤痕累累。有一次在西郊的路上,我看见一棵合抱粗的梧桐树,被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拦腰撞断。生活中,我常常发现一些善良、正直的人受到伤害,很长时间我想不通这是为什么。看见这棵被撞断的树后,我想通了:善良而正直的人与善良而正直的树会有同样的遭遇。因为善良,他们都手无寸铁,虽然他们不会伤害别人,但别人却有可能欺负他们。因为正直,他们都不会弯曲和躲闪,伤害来临时,会受伤更重。

我每天都会看见树,看见树的时候常常眼睛发潮,总是充满伤感。城市里的树就像进城的农民工,无依无靠。它们受尽委屈,却毫无怨言;受尽伤害,却充满宽容。树最终会原谅一切,自己把伤口愈合。如果城市里没有树,只有柏油马路、钢筋水泥、高楼大厦,那么城市将会是多么的坚硬和干枯。正是树摇曳的身姿、葱茏的绿意,给了我们温柔、诗情、生动和美。

树一辈子站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不言不语,一世沉默。你如果与一棵树交上了朋友,它会永远站在那里等你。

(选自2007年6月《青年文摘》)

1.作者说:“树在城市,一生过得伤痕累累”,具体列出“伤痕累累”体现在什么地方?

2.如何理解“现在的树与一千年前的树没有区别,但现在的人与一千前的人已大不一样”这句话的含义?

3.作者写在山西小城看见过路中间的古树,为什么说“这个城市的人真伟大”?

4.城市里的树有哪些可贵的地方?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天职

许行

海尔曼博士是位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大夫。他开的诊所已远近闻名,在布拉沙市里没有人不知道海尔曼和他诊所的。

海尔曼这个倔老头子,性格像他那把最好钢材做成的手术刀一样坚硬、锋利。

有这样两件事,一下子就把海尔曼给抬了起来。

一天夜里他的诊所被一个小偷给撬开,一点现金和几样珍贵的药物,都被他放在提兜里准备带走,不巧,慌忙中撞倒吊瓶支架,他又被氧气罐绊倒,摔拆了大腿,要跑也爬不起来了。这时,海尔曼和助手从楼上下来,助手说:“打电话让警察把他带走吧!”“不,在我诊所的病人不能这样出去。”把小偷抬上手术台,海尔曼连夜给他做了接骨的手术,并给打上了石膏绷带。一直在诊所里把他彻底治好才交给了警察。助手说:“他偷了你的财物,您怎还如此给他治疗呢?”“救死护伤是医生的天职。”

小偷自然感激得五体投地,就在交警察前,他恳求把他放走。他说:“海尔曼博士,你不愧是上帝的儿子。我愿再次得到您的拯救,不到那阴森的牢房里去领面包……”海尔曼博士两手一摊说:“先生,对您这个要求,我这把手术刀无能为力了。”一时传为佳话。

又一天,诊所里送来一位车祸中受重伤的人。海尔曼一愣:啊,是他?这不是他的仇人列夫斯基那个混蛋吗?曾经为了一块地产,海尔曼医生本来打算购买那块地基建造一所慈善医院,以救助那些战争中遭受创伤和疾病的人们。可就是这个混蛋、这个赌棍非要跟他争夺这块地基要建造一处什么赌场,并且为了达到他可耻的目的纠集流氓打残了海尔曼的一个手指。“尊敬的海尔曼,我实在对不起你,可是我那样也是为了活命啊……但愿你的手术刀不带着往日的仇恨。”海尔曼此时不由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他始终一言不发,只冷冷地说了一句:“我不会忘记我是谁,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手术前列夫斯基一直处于昏迷的状态。待手术中清醒过来,看见拿着手术刀的海尔曼,连忙要挣扎起来。“老实躺好,这是上帝的安排。你是我的仇人,你又是我必须抢救的患者。”一个修补头颅骨的手术,让海尔曼站了十个多小时,最后晕倒手术台旁。列夫斯基伤愈后在海尔曼面前忏悔地说:“如您不嫌弃,我们愿意把那块地基献出来……”“你是否以为所有的人都像你一样卑鄙?医生在手术室里记住的只是他的天职,忘记的是个人的恩怨。”

这事更引起了人们的敬重。

这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了布拉沙,一个盖世太保头目,被波兰地下战士一枪打中了胸部。随军医生没人能给他做这样开胸的大手术,便把他化了装送到海尔曼的诊所。海尔曼一搭眼就认出这是个最凶残的德国刑警队警官,在这个城市里不知有多少波兰人丧生在他的枪口下。他心中猛然一震,暗自喟叹,这也是上帝的旨意呵!

海尔曼支走了所有助手和医护人员,他洗手,刮脸,重新穿好上教堂才穿的那套西服,罩上一件最新的白外套。然后抓起他最大的那把手术刀,一下子剖开他的胸膛。他没有去找子弹。而是把手术刀插在他的心上……

在受审时,德国人说:“你玷污了你的手术刀。”

“没有,它用得其所。”

“你忘记了医生的天职。”

“没有,此时此刻反法西斯就是最高的天职!”他一字一顿,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了。

海乐曼牺牲了。可城市到处都张贴着“天职”两个大字,不用再加其它文字,它就成了一条具有巨大号召力量的反法西斯的标语。时至今日布拉沙还在最高的楼宇上,挺举着“天职”两个大字,谁都明白人们赋予了它更深远的含义。

1.从全文看,小说中的海尔曼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当海尔曼医生认出那名德国警官时,他会怎么想?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他当时的心理活动。

3.海尔曼医生给法西斯分子“治病”时,为什么要换上去教堂才穿的西装和最新的白外套?

4.比较原句与改句哪一句表述更好,并说明理由。

①原句:海尔曼这个倔老头子,性格像他那把最好钢材做成的手术刀一样坚硬、锋利。

改句:海尔曼这个倔老头子,性格十分坚硬、锋利。

②原句:然后抓起他最大的那把手术刀,一下子剖开了那个盖世太保的胸膛。

改句:然后拿起他最大的那把手术刀,剖开了那个盖世太保的胸膛。

5.从海尔曼“受审”过程中,你认为德国人和海尔曼对“天职”内涵的理解有着怎样的不同?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往事回忆:二房坝·外公·蘸水碟

黄德彰

  岷江的流向没有改变。从石板溪到叉鱼寺,水流正东。江南是我的故乡塘坝,江北一道小溪,叫石马河。溯溪而上,行五六里,丘陵间一片田原,茂竹半掩农舍,便是我的外婆家了,地名二房坝。

  二房坝是我儿时寒暑假必去的所在。二房坝20多号人,只有外公一人是拄手杖的。二房坝20多号人,只有外公和我是不干活的。我是客人,又小,只管玩耍。外公则天天拄着手杖,到两里路外的观音寺吃茶。观音寺是平安乡的首府,总共不到30户人家,民居的屋顶覆盖着窄窄的石板街道,街道上稍宽的地方设有茶桌。这个只有二三千人的小乡,一乡的头面人物,大抵坐在茶桌周围的竹椅上。

  外公当然是很有面子的人物:全乡只有两户人家的子弟在外面读大学,他一人便供给了全乡大学生总数的一半。他曾对我说过,供舅舅上学,他花费了16石谷子。一个10亩田产的地主家庭,要供成一个大学生,其艰难可想而知。

  他要让儿子也感受这种艰难。假期回家,舅舅不能享有外公和我的特权,他必须劳动。临开学了,须得卖米以筹学费,舅舅得与佃户张世华一道,将稻谷加工成大米。把谷子从谷仓放出来,一担担挑到擂房里去擂了,用风簸风它,吹去稻壳。再挑到半里之遥的长瓦房,那儿有个碾房,碾去米糠,使糙米变成精米。再挑回来,风去米糠,过筛,去掉碎米。每道工序,张世华干,舅舅一样地干。这时该卖米了,佃农挑一担,地主少爷也挑一担,一担担挑上街去。谷仓渐空,学费才足。舅舅已深知这些钱来之不易(纵然那稻谷已从佃农那儿剥削过来,是现成的),可以离家赴校了。

  舅舅是修农学的。先上县农中,继而就读省高农,毕业后,到灌县林场工作了两年才考上了金陵大学,上这所大学也是外公的命令。毕业后就业于台北。正在这时,外婆病逝了。外婆病笃之际,外公叮嘱我的母亲千万不要告诉舅舅,希望儿子不为母病所累,在外继续发展。但我母亲还是给舅舅写了信,舅舅毅然辞去了台湾省农业科学实验所的职务,万里迢迢,奔返故乡。

  母亲写信,舅舅还乡,都是违背外公意愿的事。但子女此种行为却是父亲教育的结果,陈氏家风使然。陈氏祖先,自湖北麻城入川,垦殖于二房坝以来,外公已是第七代了,代代相传,恪守孝道。外公家的堂屋里,黑漆金字匾额高悬,文曰“祖德流芳”,要求子孙缅怀并继承先辈的美德。外公事母至孝。他年轻时往往外出谋事,每离家,总先去乡场卖肉的所在,给屠户打个招呼:每逢赶集便给家里送肉,让老母常有肉食,待他归来一并结账付款。自己躬行孝道,却要求儿子对他的母亲不省病、不奔丧,怎么行得通呢?

  母亲是外公的女儿,外公的孝行也在她这里流芳。年事渐高,外公已不再外出谋生,每年总得有几个月住在我家。吃饭的时候,外公面前有一个碟子,专属于他。那碟子很小,孔乙己叉开五指即可罩住的那种,人们吃豆花时用它盛蘸水,而在外公面前则是母亲特备的精肴,比如猪油白糖蒸蜂蛹之类。我和弟弟的眼睛,不免馋住那个小碟,老人也总是给外孙的碗里拈上一枚。眼见那碟子里已是“多乎哉,不多也”,而我们却还希望着,又害怕母亲责备的眼神,而外公又给我们各拈一枚。时至今日,难禁内疚:老人的慈爱、小孩的馋,是如此地剥蚀了我的外公本已菲薄的晚年待遇。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外公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________________

2.标题中“二房坝·外公·蘸水碟”三个词语表明了文章的思路,按提示填空。

开篇写二房坝点明了________,二房坝享有特权的是外公,由此推出了文章描写的________;因为外公是全乡的头面人物,一方面他艰难地供成了全乡仅有的两个大学生中的一个——我的舅舅,另一方面他把祖德孝行传给了他的儿子和女儿——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将外公接到家中赡养,用蘸水碟为他特备精肴,我和弟弟馋住了碟中的精肴,以上构成了文章的主要情节;小小的蘸水碟盛满了________之情,这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粗词的含义。

①舅舅毅然辞去了台湾省农业科学实验所的职务,万里迢迢,奔返故乡。

答:________________

②老人的慈爱、小孩的馋,是如此地剥蚀了我的外公本已菲薄的晚年待遇。

答: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外公家的堂屋里,黑漆金字匾额高悬,文曰‘祖德流芳’”这句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说:“自己躬行孝道,却要求儿子对他的母亲不省病、不奔丧,怎么行得通呢?”联系全文想想,外公的言行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