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5、作文。
题目:今年花胜去年红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试题答案
15、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
乡村:民族的记忆与想像 雷抒雁
曾经的乡村,是一卷卷蓝布封皮的线装书,手工刻制的木版文字在薄薄的宣纸上印满了炊烟、古屋、插秧、刈麦,印满了拱桥、溪流、杏花、荠菜;平平仄仄的一些低吟浅唱、长长短短的一些唐诗宋词,都写在卷卷线装书的册页里。
当然,还有滚滚的征尘,有苛政猛于虎的悲嚎,有卖炭翁身上衣单怨天寒的无奈,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劳作,有“田园荒芜胡不归”的呼唤……
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起根发苗,发展壮大就在农村。农村,刻写着我们民族的记忆和想像。
权力和商品造就了城市。城市的出现,加大了乡村的分化,拉开了城乡经济和文化的距离,有了城里人和乡下人的分类。古老的城市控制和剥夺着乡村,如果说城市是一座座砖砌的奶桶,乡村只是一头头散落田野的奶牛。乡村喂养着城市。衣衫褴褛的乡村父母,吃糠咽菜送儿子走进学堂,开始了逃离农村,逃离劳动、逃离贫困与低贱的第一步。几千年的封建教育,就是教育农村人离开农村,然后用权力和金钱来控制农村。
思念乡村的人也有,多是政治上的失意者、商战中的败北者、战场上的伤残者,是激烈的争斗之后寻找宁静地方的疗伤者。乡村以善意的同情接纳了他们,用源源不断的温情和取之不尽的中草药为他们医治创伤。而这些受伤者往往如受伤的鸟,强健之后又挣脱农人的双手飞进城市。所谓“世外桃源”,只是都市受伤者的幻觉和梦呓。农村依然清静而贫苦、美丽却落后。他们远在都市的子女西装革履、粉面彩裙,记忆里只是星星点点的乡情,和偶尔由芭蕉暮雨生发出的淡淡乡愁。
没有谁想去写一部乡村史,像写王朝史那样写乡村的发生、发展和变迁,写农人的劳作、灾难和贡献。充满想像和幽默的乡村版文学,也只在口头上流传,随风起落;充满真诚和情感的乡村版歌谣,偶尔为都市人采集,一唱竟成明星。
广大的乡村、散乱的乡村、到处都闪烁着星星点点金沙的乡村,如今面临一次新的机遇,它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它将把落后变为先进、把贫困变为富庶,卫生与文明将取代肮脏与粗野。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伟大变革,是都市前所未有的对乡村的亲情反哺。
可是,我还是有一点杞忧。既往的每一次变革,那怕是最小的,都伤害过乡村的美丽与个性。这一次,会不会也有一些难免的伤损?美丽的村舍被单一的水泥楼房代替,宁静的生活被喧嚣的市声淹没,一卷古朴柔软的线装书被生生地改造成硬壳子西装书,千姿百态的乡村成了千篇一律的城镇。这让我们的子孙永远失去了印证唐诗宋词意境的物证,使我们民族丰富的人文想像只留下冷冰冰的政治和经济。
乡村,是我们最后一片诗意的栖居地。保护诗意的乡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命题。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注意搜集和整理古老的乡村历史和文化是一个当务之急。我国的乡村以其古老的存在,成为整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许多古老村落历经数千年,保留着深厚的为正史所缺失的宝贵记忆,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有力的物证。
不久前,读到一本《长治地名典故》。它记录了长治市所辖2区11县134个乡镇及各个村落名称的来历与传说。这是一部十分有意义和趣味盎然的地方志书,它让我们透过长治地方一些乡村名字的变化,看到我国北方乡村复杂的历史变革、优美的人文想像以及社会经济的沿袭与发展。
长治县荫城镇有一个“内王村”,要溯源到西汉末年王莽追杀刘秀时期。当刘秀正在危急之时,看到一位农人正在耕田,便滚身在犁沟里,农人用浮土将其掩上,遮过追兵眼目。巧的是,那耕田的马匹站在刘秀藏身的地方,生怕踩了刘秀,总是踡起一条腿来。刘秀后来当了皇帝,这个村子曾经“土内藏王”,便以“内王”命为村名。这个故事很像古典版的阿庆嫂水缸里藏胡传魁,颇有戏剧性。
八义镇则是源于著名的长平之战,八位义士阻拦赵括草率发兵抗秦,被刚愎自用的赵括杀害。战争结果是赵军大败,秦将白起活埋了四十万赵军。此地后来立碑纪念“八义士谏赵处”,村子更名八义村。这一路古村落多用“义”字,如义堂村、信义村、太义村等等。
长平之战,在上党大地上留下深刻的记忆,许多村落的名字都和这一场战争有关。赵兵败后,尸骨成堆,引来群犬吞食,附近有村名“狗湾”。长子县的色头镇有色头村,说的是当时秦军为了斩取首级以求功赏,村边堆满血淋淋的人头,村子便叫“血头村”。后来到唐玄宗李隆基时,为了超度亡灵,请僧侣在这里做道场,始改“血头”为“色头”。
这些村名从历史事件引发,既表明了村庄的古老,又验证着历史的真实。
襄垣县虎亭镇有个黄楼北村,记录的却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故事。说黄氏经过此地,写下《薄酒丑妇歌》:“薄酒可与忘忧,丑妇可与白头”、“丑妇千秋万载同室,万金良药不如无疾。薄酒一谈一笑胜茶,万里封侯不如还家。”诗篇长至38句,写的都是乡下人的朴素情感与生活,诗句多有俚语和幽默,甚为村人喜爱,便将其刻石成碑。本该是黄楼碑村,叫转音了,便成黄楼北村。
像这样一些有趣的记忆,几乎村村都有。《长治地名典故》把乡村的口头传承变成文字记录固定了下来,这样乡村今后无论怎样变革,都会留下一册宝贵的历史。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关心和注意保护、留存乡村古老的文化记忆是十分必要的。不要再如“文革”时期用那些“兴无”、“灭资”、“永红”之类的流行语言替代乡镇街巷的古老名字,更不要用什么“罗马”、“阿拉斯加”之类的当今都市崇洋社区名字改造古老乡村。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是中国式的,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一脉相连的农村。
我们的记忆、想像和情感,还在农村,那里永远都应是我们诗意的精神家园。让乡村与都市亲近,而不是让乡村的背影渐行渐远。
【小题1】文章开头对“曾经的乡村”的生动描绘有何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作者对乡村的认识有哪些观点?请分条概括作答。(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作者对乡村和城市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感和态度?请根据文意作答。(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章说“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是中国式的”,“中国式的”是什么含义?(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
乡村:民族的记忆与想像 雷抒雁
曾经的乡村,是一卷卷蓝布封皮的线装书,手工刻制的木版文字在薄薄的宣纸上印满了炊烟、古屋、插秧、刈麦,印满了拱桥、溪流、杏花、荠菜;平平仄仄的一些低吟浅唱、长长短短的一些唐诗宋词,都写在卷卷线装书的册页里。
当然,还有滚滚的征尘,有苛政猛于虎的悲嚎,有卖炭翁身上衣单怨天寒的无奈,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劳作,有“田园荒芜胡不归”的呼唤……
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起根发苗,发展壮大就在农村。农村,刻写着我们民族的记忆和想像。
权力和商品造就了城市。城市的出现,加大了乡村的分化,拉开了城乡经济和文化的距离,有了城里人和乡下人的分类。古老的城市控制和剥夺着乡村,如果说城市是一座座砖砌的奶桶,乡村只是一头头散落田野的奶牛。乡村喂养着城市。衣衫褴褛的乡村父母,吃糠咽菜送儿子走进学堂,开始了逃离农村,逃离劳动、逃离贫困与低贱的第一步。几千年的封建教育,就是教育农村人离开农村,然后用权力和金钱来控制农村。
思念乡村的人也有,多是政治上的失意者、商战中的败北者、战场上的伤残者,是激烈的争斗之后寻找宁静地方的疗伤者。乡村以善意的同情接纳了他们,用源源不断的温情和取之不尽的中草药为他们医治创伤。而这些受伤者往往如受伤的鸟,强健之后又挣脱农人的双手飞进城市。所谓“世外桃源”,只是都市受伤者的幻觉和梦呓。农村依然清静而贫苦、美丽却落后。他们远在都市的子女西装革履、粉面彩裙,记忆里只是星星点点的乡情,和偶尔由芭蕉暮雨生发出的淡淡乡愁。
没有谁想去写一部乡村史,像写王朝史那样写乡村的发生、发展和变迁,写农人的劳作、灾难和贡献。充满想像和幽默的乡村版文学,也只在口头上流传,随风起落;充满真诚和情感的乡村版歌谣,偶尔为都市人采集,一唱竟成明星。
广大的乡村、散乱的乡村、到处都闪烁着星星点点金沙的乡村,如今面临一次新的机遇,它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它将把落后变为先进、把贫困变为富庶,卫生与文明将取代肮脏与粗野。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伟大变革,是都市前所未有的对乡村的亲情反哺。
可是,我还是有一点杞忧。既往的每一次变革,那怕是最小的,都伤害过乡村的美丽与个性。这一次,会不会也有一些难免的伤损?美丽的村舍被单一的水泥楼房代替,宁静的生活被喧嚣的市声淹没,一卷古朴柔软的线装书被生生地改造成硬壳子西装书,千姿百态的乡村成了千篇一律的城镇。这让我们的子孙永远失去了印证唐诗宋词意境的物证,使我们民族丰富的人文想像只留下冷冰冰的政治和经济。
乡村,是我们最后一片诗意的栖居地。保护诗意的乡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命题。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注意搜集和整理古老的乡村历史和文化是一个当务之急。我国的乡村以其古老的存在,成为整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许多古老村落历经数千年,保留着深厚的为正史所缺失的宝贵记忆,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有力的物证。
不久前,读到一本《长治地名典故》。它记录了长治市所辖2区11县134个乡镇及各个村落名称的来历与传说。这是一部十分有意义和趣味盎然的地方志书,它让我们透过长治地方一些乡村名字的变化,看到我国北方乡村复杂的历史变革、优美的人文想像以及社会经济的沿袭与发展。
长治县荫城镇有一个“内王村”,要溯源到西汉末年王莽追杀刘秀时期。当刘秀正在危急之时,看到一位农人正在耕田,便滚身在犁沟里,农人用浮土将其掩上,遮过追兵眼目。巧的是,那耕田的马匹站在刘秀藏身的地方,生怕踩了刘秀,总是踡起一条腿来。刘秀后来当了皇帝,这个村子曾经“土内藏王”,便以“内王”命为村名。这个故事很像古典版的阿庆嫂水缸里藏胡传魁,颇有戏剧性。
八义镇则是源于著名的长平之战,八位义士阻拦赵括草率发兵抗秦,被刚愎自用的赵括杀害。战争结果是赵军大败,秦将白起活埋了四十万赵军。此地后来立碑纪念“八义士谏赵处”,村子更名八义村。这一路古村落多用“义”字,如义堂村、信义村、太义村等等。
长平之战,在上党大地上留下深刻的记忆,许多村落的名字都和这一场战争有关。赵兵败后,尸骨成堆,引来群犬吞食,附近有村名“狗湾”。长子县的色头镇有色头村,说的是当时秦军为了斩取首级以求功赏,村边堆满血淋淋的人头,村子便叫“血头村”。后来到唐玄宗李隆基时,为了超度亡灵,请僧侣在这里做道场,始改“血头”为“色头”。
这些村名从历史事件引发,既表明了村庄的古老,又验证着历史的真实。
襄垣县虎亭镇有个黄楼北村,记录的却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故事。说黄氏经过此地,写下《薄酒丑妇歌》:“薄酒可与忘忧,丑妇可与白头”、“丑妇千秋万载同室,万金良药不如无疾。薄酒一谈一笑胜茶,万里封侯不如还家。”诗篇长至38句,写的都是乡下人的朴素情感与生活,诗句多有俚语和幽默,甚为村人喜爱,便将其刻石成碑。本该是黄楼碑村,叫转音了,便成黄楼北村。
像这样一些有趣的记忆,几乎村村都有。《长治地名典故》把乡村的口头传承变成文字记录固定了下来,这样乡村今后无论怎样变革,都会留下一册宝贵的历史。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关心和注意保护、留存乡村古老的文化记忆是十分必要的。不要再如“文革”时期用那些“兴无”、“灭资”、“永红”之类的流行语言替代乡镇街巷的古老名字,更不要用什么“罗马”、“阿拉斯加”之类的当今都市崇洋社区名字改造古老乡村。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是中国式的,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一脉相连的农村。
我们的记忆、想像和情感,还在农村,那里永远都应是我们诗意的精神家园。让乡村与都市亲近,而不是让乡村的背影渐行渐远。
1.文章开头对“曾经的乡村”的生动描绘有何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对乡村的认识有哪些观点?请分条概括作答。(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对乡村和城市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感和态度?请根据文意作答。(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说“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是中国式的”,“中国式的”是什么含义?(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我从噩梦中醒来”
[美]安东尼·刘易斯
【新闻背景】安东尼·刘易斯作为《华盛顿每日新闻》报的记者,自1953年12月始写下一系列文章,使被看成危害国家安全而遭解职的海军雇员得以平反复职。这篇1954年9月1日发表的文章荣获1955年普利策全国报道奖。
海军雇员亚伯拉罕·查萨诺在被勒令停职期间,与对他提出的安全指控进行了1年多的抗争,今天终于获得了胜利。
海军部最终正式撤销了对他的所有指控,命令恢复他在水文测量局的职务,同时公开承认使他蒙受了“极大的冤屈”。
海军部助理部长詹姆斯·史密斯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称,该案已导致海军安全计划在程序上的变化,具体做法正在酝酿之中。查萨诺先生也出席了这次发布会。
这次史无前例的新闻发布会格外激动人心,从未有过记者在场而政府及其官员承认错误的先例。
查萨诺先生43岁,家住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的里奇路11—T号。他于1953年7月29日受到指控并被停职。其时他已在水文测量局工作了23年,停职前任海军海图供应处处长。
对他的指控涉及整个格林贝尔特社区。他被控属于该区一个强大的“激进集团”。许多格林贝尔特的领导人认为,这个指控很可能来自对市区安居工程计划吹毛求疵的居民。
该区领导还说,海军调查人员力图迫使他们说不利于查萨诺的话,但他们随后又作了实际上很友善的评价。
史密斯先生说,当那些匿名告密者再次受讯问时,他们新的供述仅可得出两个结论:自第一次讯问后他们已改变主意,或者调查人员没有正确报告被查者的供述。
本报首次将查萨诺案公之于众是去年12月。本报关于安全方案的两篇连续报道对此案作了详尽描述。
今年4月另一组连续报道对该案的真实性展开了讨论。
查萨诺先生是一位被十分得体地称为“美国中产阶级”的普通公民。他一直是格林贝尔特“市民联盟”和“家长—教师协会”的官员。在他的西服前领上还戴着一枚“雄狮俱乐部”的徽章,他的妻子领导着“红十字会”和“募集救济金”运动。
查萨诺夫妇有4个孩子。菲利斯,15岁,就在她父亲被停职前获得了全国性的国庆节论文竞赛奖。
海军部最初对查萨诺先生提出8项指控,每项都与被指称的共产党组织有关,他们中大多数人集中在格林贝尔特。
在去年9月一次为期3天的听证会上,查萨诺先生出具了他朋友和一些组织的97份宣誓书,他们一致认为他是保守派。
一些人发誓说,在一次市镇集会上,他们听过查萨诺先生向所有格林贝尔特居民发出的忠诚誓言。一位邮递员自愿读出以下辩护誓词:“我熟知那种激进分子散发给他们支持者的传单,我从未听说过他接受过那种论调、思想。我知道他心中充满着对他的家庭、上帝和美利坚的挚爱。”
这个3人听证委员会于10月9日发现,那些查萨诺先生被控所属的多个组织要么是清白无辜,要么就根本就不存在。该委员会说他们不相信在格林贝尔特有这么一个“激进分子集团”,并认为查萨诺先生是一位“温文尔雅、积极上进、思想保守和有影响力的人”。
7个月来查萨诺先生未获得任何音讯。4月7日,助理海军部长史密斯先生在水文学家和海军安全申诉委员会的建议下,命令开除查萨诺先生。他们未对否决听证委员会的裁决作任何说明。
查萨诺先生和他的律师约瑟夫·法内利认为,除了将案件公之于世外,别无选择。4月15日他们举行了一场引人注目的新闻发布会,格林贝尔特市长、市政官员、普通职员、牧师、犹太法学家都支持查萨诺先生。
法内利先生请求史密斯部长重新考虑他作出的“终审决定”。5月4日,在被观察家称作史无前例的行动中,史密斯先生下令重新审理此案,彻底从头开始。
法内利先生指出,史密斯先生愿意重新考虑已作出“终审”决定的此案,并非出于规章制度的要求。
他称赞史密斯是一位“正直而有勇气”的人,并感谢新闻界出于对此案的关注而提供的“公众服务”。
海军部希望能强调以下情况:新听证委员会发现查萨诺先生是一名优秀而忠实的美国公民……为政府长期光荣地作着贡献……有公民心和爱国心,家庭生活也堪称楷模。
人们问及查萨诺先生的感受时,他说:“今天早晨我从噩梦中醒来。”“阳光普照,鲜花盛开,百鸟欢唱。”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1.是哪些因素促使海军部最终撤消了对查萨诺的所有指控?(5分)
2.分析文中划线语句的语言特色及其作用。(4分)
3.试从新闻的价值和记者的职业操守两个角度,探究本新闻获奖的原因。(6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后面题目。
最使瑞宣痛快的是钱老人并没完全失去记忆与思想能力,而变为残废。钱老人的神志逐渐清爽,在他看,便是残暴的日本人没有能力治服一位诗人的证明。他切盼能听到钱先生述说被捕受刑的经过,而详细的记载下来。
可是,钱老人的嘴很严。他是绝对不会把被捕以后的事说给第二个人的。他越清醒,便越小心;每每在他睡醒以后,他要问:“我没说梦话吧?”在清醒的时候,他闭口不谈被捕的事。瑞宣用尽了方法,往外诱老人的话,可老人一听到快要接触到被捕与受刑的话,他的脸马上发白,眼中也发出一种光,象老鼠被猫儿堵住了的时候那种惧怕的,无可奈何的光。一看到这种神气,瑞宣就十分惭愧。可是,惭愧并没能完全胜过他的好奇。
事情的本身是太奇——被日本宪兵捕去,而还能活着出来,太奇怪了!况且,钱老人为什么这样的不肯说狱中那一段事实呢?
慢慢的,他测悟出来:日本人,当放了老人的时候,一定强迫他起下誓,不准把狱中的情形告诉给第二个人。假若这猜得不错,以老人的诚实,必定不肯拿起誓当作白玩。可是,从另一方面看,老人的通达是不亚于他的诚实的,为什么一定要遵守被迫起下的誓言呢?再一想,瑞宣不由的便想到老人的将来:老人是被日本人打怕了,从此就这么一声不响的活下去呢?还是被打得懂得了什么叫做仇恨,而想报复呢?
对钱太太与钱大少爷的死,老人一来二去的都知道了。在他的梦中,他哭过,哭他的妻和子。醒着的时候,他没有落一个泪。他只咬着那未落净的牙,腮上的陷坑儿往里一嘬一嘬的动。老人很喜欢听战事的消息,瑞宣是当然的报道者。这也使瑞宣很为难。他愿意把刚刚听来的消息,与他自己的意见,说给老人听。可是,只要消息不十分好,老人便不说什么,而又定着眼愣起来。他好象有什么极应保守秘密的大计划,必须越少说话越好。瑞宣很为难,因为他不会撒谎,不会造假消息,而又不愿教老人时时的不高兴。他只能在不完全欺骗中,设法夸大那些好消息,以便使好坏平衡,而减少一些老人的苦痛。
虽然钱诗人有了那么多的改变,并且时时使瑞宣为难,可是瑞宣仍然天天来看他,伺候他,陪着他说话儿。伺候钱诗人差不多成了瑞宣的一种含有宗教性的服务。瑞宣猜不透老先生的心里。老人是完全忘了以前的事呢?还是假装的忘记,以便不露痕迹的去报仇呢?真的,钱先生已经变成了一个谜!瑞宣当初之所以敬爱钱先生,就是因为老人的诚实,爽直,坦白,真有些诗人的气味。
金三爷来的次数少一些了。可每逢他来到,钱老人便特别的高兴。这使瑞宣几乎要有点嫉妒了。瑞宣晓得往日金三爷在钱老人的眼中,只是个还不坏的亲友,而不是怎样了不起的人物。
当金三爷也来看病人的时候,瑞宣很注意的听两位老人都说些什么,以便猜出钱老人特别喜欢金三爷的理由。在庆祝保定陷落的第二天,瑞宣在钱家遇到了金三爷。钱诗人带着满身的伤,更容易感觉到天气的变化;他的浑身都酸疼。一见金三爷进来,他便说:“天气要变呀,风多么凉啊!”
“凉吗?我还出汗呢!”金三爷的脑门上挂着不少很大的汗珠。从怀里摸出块象小包袱似的手绢把自己的秃脑袋用力的擦了一番。好大一会儿,他才问亲家:“好点吧?”
钱老人,似乎是故意求怜的,把身子蜷起来。声音也很可怜的,他说:“好了点!今天可又疼得厉害!要变天!”
金三爷捏了捏红鼻头,声如洪钟似的:“也许要变天!一边养,一边也得忍!忍着疼,慢慢的就不疼了!”
瑞宣看出来,钱诗人是崇拜金三爷了。为什么呢?他猜不出。
金三爷走后,钱老人对瑞宣说:“在这年月,有金三爷的身体比有咱们这一肚子书强得太多了!三个读书的也比不上一个能打仗的!”
瑞宣明白了。原来老人羡慕金三爷的身体。为什么?老人要报仇!想到这儿,他不转眼珠的看着钱先生,看了足有两三分钟。是的,他看明白了:老人不但在模样上变了,他的整个的人也都变了。谁能想到不肯损伤一个蚂蚁的诗人,会羡慕起来,甚至是崇拜起来,武力与身体呢?看着老人陷下去的腮,与还有时候带出痴呆的眼神,瑞宣不敢保证老先生能够完全康复,去执行报仇的计划。可是,只要老人有这么个报仇的心思,也就够可敬的了。他觉得老人与中国一样的可敬。一个生活与趣味全都是田园诗样的钱先生现在居然不考虑一切,而只盼身体健壮,好去报仇,他没法不敬重老人的胆气。老人似乎不考虑什么来得及与来不及,而想一下子由饮酒栽花的隐士变成敢流血的战士。难道在国快亡了的时候,有血性的人不都应当如此么?
(节选自老舍《四世同堂》)
1.下列对小说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5分)
A本文以钱老人“被日本宪兵捕去,而还能活着出来”,设置悬念,引起阅读兴趣。
B“瑞宣”是本文的线索人物,由他一步一步展开故事情节,并在他的“明白”中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C“老人似乎不考虑什么来得及与来不及,而想一下子由饮酒栽花的隐士变成敢流血的战士。”表现了战争使钱老人变得勇敢而又关心国事。
D钱诗人崇拜金三爷,是因为金三爷身体好,当他自己感到天变的凉的时候。金三爷脑门上还能有很大的汗珠。
E“老人一听到快要接触到被捕与受刑的话,他的脸马上发白,眼中也发出一种光。”从整篇小说来看这种神态描写表现了老人内心深沉的痛苦之情。
2.文中的钱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3.文中说“伺候钱诗人差不多成了瑞宣的一种含有宗教性的服务”,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意。(6分)
4.小说反复强调钱老人坚持不愿将自己被捕入狱以后的事情告诉别人的用意是什么?请具体说明。(8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后面题目。
最使瑞宣痛快的是钱老人并没完全失去记忆与思想能力,而变为残废。钱老人的神志逐渐清爽,在他看,便是残暴的日本人没有能力治服一位诗人的证明。他切盼能听到钱先生述说被捕受刑的经过,而详细的记载下来。
可是,钱老人的嘴很严。他是绝对不会把被捕以后的事说给第二个人的。他越清醒,便越小心;每每在他睡醒以后,他要问:“我没说梦话吧?”在清醒的时候,他闭口不谈被捕的事。瑞宣用尽了方法,往外诱老人的话,可老人一听到快要接触到被捕与受刑的话,他的脸马上发白,眼中也发出一种光,象老鼠被猫儿堵住了的时候那种惧怕的,无可奈何的光。一看到这种神气,瑞宣就十分惭愧。可是,惭愧并没能完全胜过他的好奇。
事情的本身是太奇——被日本宪兵捕去,而还能活着出来,太奇怪了!况且,钱老人为什么这样的不肯说狱中那一段事实呢?
慢慢的,他测悟出来:日本人,当放了老人的时候,一定强迫他起下誓,不准把狱中的情形告诉给第二个人。假若这猜得不错,以老人的诚实,必定不肯拿起誓当作白玩。可是,从另一方面看,老人的通达是不亚于他的诚实的,为什么一定要遵守被迫起下的誓言呢?再一想,瑞宣不由的便想到老人的将来:老人是被日本人打怕了,从此就这么一声不响的活下去呢?还是被打得懂得了什么叫做仇恨,而想报复呢?
对钱太太与钱大少爷的死,老人一来二去的都知道了。在他的梦中,他哭过,哭他的妻和子。醒着的时候,他没有落一个泪。他只咬着那未落净的牙,腮上的陷坑儿往里一嘬一嘬的动。老人很喜欢听战事的消息,瑞宣是当然的报道者。这也使瑞宣很为难。他愿意把刚刚听来的消息,与他自己的意见,说给老人听。可是,只要消息不十分好,老人便不说什么,而又定着眼愣起来。他好象有什么极应保守秘密的大计划,必须越少说话越好。瑞宣很为难,因为他不会撒谎,不会造假消息,而又不愿教老人时时的不高兴。他只能在不完全欺骗中,设法夸大那些好消息,以便使好坏平衡,而减少一些老人的苦痛。
虽然钱诗人有了那么多的改变,并且时时使瑞宣为难,可是瑞宣仍然天天来看他,伺候他,陪着他说话儿。伺候钱诗人差不多成了瑞宣的一种含有宗教性的服务。瑞宣猜不透老先生的心里。老人是完全忘了以前的事呢?还是假装的忘记,以便不露痕迹的去报仇呢?真的,钱先生已经变成了一个谜!瑞宣当初之所以敬爱钱先生,就是因为老人的诚实,爽直,坦白,真有些诗人的气味。
金三爷来的次数少一些了。可每逢他来到,钱老人便特别的高兴。这使瑞宣几乎要有点嫉妒了。瑞宣晓得往日金三爷在钱老人的眼中,只是个还不坏的亲友,而不是怎样了不起的人物。
当金三爷也来看病人的时候,瑞宣很注意的听两位老人都说些什么,以便猜出钱老人特别喜欢金三爷的理由。在庆祝保定陷落的第二天,瑞宣在钱家遇到了金三爷。钱诗人带着满身的伤,更容易感觉到天气的变化;他的浑身都酸疼。一见金三爷进来,他便说:“天气要变呀,风多么凉啊!”
“凉吗?我还出汗呢!”金三爷的脑门上挂着不少很大的汗珠。从怀里摸出块象小包袱似的手绢把自己的秃脑袋用力的擦了一番。好大一会儿,他才问亲家:“好点吧?”
钱老人,似乎是故意求怜的,把身子蜷起来。声音也很可怜的,他说:“好了点!今天可又疼得厉害!要变天!”
金三爷捏了捏红鼻头,声如洪钟似的:“也许要变天!一边养,一边也得忍!忍着疼,慢慢的就不疼了!”
瑞宣看出来,钱诗人是崇拜金三爷了。为什么呢?他猜不出。
金三爷走后,钱老人对瑞宣说:“在这年月,有金三爷的身体比有咱们这一肚子书强得太多了!三个读书的也比不上一个能打仗的!”
瑞宣明白了。原来老人羡慕金三爷的身体。为什么?老人要报仇!想到这儿,他不转眼珠的看着钱先生,看了足有两三分钟。是的,他看明白了:老人不但在模样上变了,他的整个的人也都变了。谁能想到不肯损伤一个蚂蚁的诗人,会羡慕起来,甚至是崇拜起来,武力与身体呢?看着老人陷下去的腮,与还有时候带出痴呆的眼神,瑞宣不敢保证老先生能够完全康复,去执行报仇的计划。可是,只要老人有这么个报仇的心思,也就够可敬的了。他觉得老人与中国一样的可敬。一个生活与趣味全都是田园诗样的钱先生现在居然不考虑一切,而只盼身体健壮,好去报仇,他没法不敬重老人的胆气。老人似乎不考虑什么来得及与来不及,而想一下子由饮酒栽花的隐士变成敢流血的战士。难道在国快亡了的时候,有血性的人不都应当如此么?
(节选自老舍《四世同堂》)
【小题1】下列对小说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5分)
A本文以钱老人“被日本宪兵捕去,而还能活着出来”,设置悬念,引起阅读兴趣。
B“瑞宣”是本文的线索人物,由他一步一步展开故事情节,并在他的“明白”中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C“老人似乎不考虑什么来得及与来不及,而想一下子由饮酒栽花的隐士变成敢流血的战士。”表现了战争使钱老人变得勇敢而又关心国事。
D钱诗人崇拜金三爷,是因为金三爷身体好,当他自己感到天变的凉的时候。金三爷脑门上还能有很大的汗珠。
E“老人一听到快要接触到被捕与受刑的话,他的脸马上发白,眼中也发出一种光。”从整篇小说来看这种神态描写表现了老人内心深沉的痛苦之情。
【小题2】文中的钱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小题3】文中说“伺候钱诗人差不多成了瑞宣的一种含有宗教性的服务”,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意。(6分)
【小题4】小说反复强调钱老人坚持不愿将自己被捕入狱以后的事情告诉别人的用意是什么?请具体说明。(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我从噩梦中醒来”
[美]安东尼·刘易斯
【新闻背景】安东尼·刘易斯作为《华盛顿每日新闻》报的记者,自1953年12月始写下一系列文章,使被看成危害国家安全而遭解职的海军雇员得以平反复职。这篇1954年9月1日发表的文章荣获1955年普利策全国报道奖。
海军雇员亚伯拉罕·查萨诺在被勒令停职期间,与对他提出的安全指控进行了1年多的抗争,今天终于获得了胜利。
海军部最终正式撤销了对他的所有指控,命令恢复他在水文测量局的职务,同时公开承认使他蒙受了“极大的冤屈”。
海军部助理部长詹姆斯·史密斯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称,该案已导致海军安全计划在程序上的变化,具体做法正在酝酿之中。查萨诺先生也出席了这次发布会。
这次史无前例的新闻发布会格外激动人心,从未有过记者在场而政府及其官员承认错误的先例。
查萨诺先生43岁,家住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的里奇路11—T号。他于1953年7月29日受到指控并被停职。其时他已在水文测量局工作了23年,停职前任海军海图供应处处长。
对他的指控涉及整个格林贝尔特社区。他被控属于该区一个强大的“激进集团”。许多格林贝尔特的领导人认为,这个指控很可能来自对市区安居工程计划吹毛求疵的居民。
该区领导还说,海军调查人员力图迫使他们说不利于查萨诺的话,但他们随后又作了实际上很友善的评价。
史密斯先生说,当那些匿名告密者再次受讯问时,他们新的供述仅可得出两个结论:自第一次讯问后他们已改变主意,或者调查人员没有正确报告被查者的供述。
本报首次将查萨诺案公之于众是去年12月。本报关于安全方案的两篇连续报道对此案作了详尽描述。
今年4月另一组连续报道对该案的真实性展开了讨论。
查萨诺先生是一位被十分得体地称为“美国中产阶级”的普通公民。他一直是格林贝尔特“市民联盟”和“家长—教师协会”的官员。在他的西服前领上还戴着一枚“雄狮俱乐部”的徽章,他的妻子领导着“红十字会”和“募集救济金”运动。
查萨诺夫妇有4个孩子。菲利斯,15岁,就在她父亲被停职前获得了全国性的国庆节论文竞赛奖。
海军部最初对查萨诺先生提出8项指控,每项都与被指称的共产党组织有关,他们中大多数人集中在格林贝尔特。
在去年9月一次为期3天的听证会上,查萨诺先生出具了他朋友和一些组织的97份宣誓书,他们一致认为他是保守派。
一些人发誓说,在一次市镇集会上,他们听过查萨诺先生向所有格林贝尔特居民发出的忠诚誓言。一位邮递员自愿读出以下辩护誓词:“我熟知那种激进分子散发给他们支持者的传单,我从未听说过他接受过那种论调、思想。我知道他心中充满着对他的家庭、上帝和美利坚的挚爱。”
这个3人听证委员会于10月9日发现,那些查萨诺先生被控所属的多个组织要么是清白无辜,要么就根本就不存在。该委员会说他们不相信在格林贝尔特有这么一个“激进分子集团”,并认为查萨诺先生是一位“温文尔雅、积极上进、思想保守和有影响力的人”。
7个月来查萨诺先生未获得任何音讯。4月7日,助理海军部长史密斯先生在水文学家和海军安全申诉委员会的建议下,命令开除查萨诺先生。他们未对否决听证委员会的裁决作任何说明。
查萨诺先生和他的律师约瑟夫·法内利认为,除了将案件公之于世外,别无选择。4月15日他们举行了一场引人注目的新闻发布会,格林贝尔特市长、市政官员、普通职员、牧师、犹太法学家都支持查萨诺先生。
法内利先生请求史密斯部长重新考虑他作出的“终审决定”。5月4日,在被观察家称作史无前例的行动中,史密斯先生下令重新审理此案,彻底从头开始。
法内利先生指出,史密斯先生愿意重新考虑已作出“终审”决定的此案,并非出于规章制度的要求。
他称赞史密斯是一位“正直而有勇气”的人,并感谢新闻界出于对此案的关注而提供的“公众服务”。
海军部希望能强调以下情况:新听证委员会发现查萨诺先生是一名优秀而忠实的美国公民……为政府长期光荣地作着贡献……有公民心和爱国心,家庭生活也堪称楷模。
人们问及查萨诺先生的感受时,他说:“今天早晨我从噩梦中醒来。”“阳光普照,鲜花盛开,百鸟欢唱。”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小题1】是哪些因素促使海军部最终撤消了对查萨诺的所有指控?(5分)
【小题2】分析文中划线语句的语言特色及其作用。(4分)
【小题3】试从新闻的价值和记者的职业操守两个角度,探究本新闻获奖的原因。(6分)
最使瑞宣痛快的是钱老人并没完全失去记忆与思想能力,而变为残废。钱老人的神志逐渐清爽,在他看,便是残暴的日本人没有能力治服一位诗人的证明。他切盼能听到钱先生述说被捕受刑的经过,而详细的记载下来。
可是,钱老人的嘴很严。他是绝对不会把被捕以后的事说给第二个人的。他越清醒,便越小心;每每在他睡醒以后,他要问:“我没说梦话吧?”在清醒的时候,他闭口不谈被捕的事。瑞宣用尽了方法,往外诱老人的话,可老人一听到快要接触到被捕与受刑的话,他的脸马上发白,眼中也发出一种光,象老鼠被猫儿堵住了的时候那种惧怕的,无可奈何的光。一看到这种神气,瑞宣就十分惭愧。可是,惭愧并没能完全胜过他的好奇。
事情的本身是太奇——被日本宪兵捕去,而还能活着出来,太奇怪了!况且,钱老人为什么这样的不肯说狱中那一段事实呢?
慢慢的,他测悟出来:日本人,当放了老人的时候,一定强迫他起下誓,不准把狱中的情形告诉给第二个人。假若这猜得不错,以老人的诚实,必定不肯拿起誓当作白玩。可是,从另一方面看,老人的通达是不亚于他的诚实的,为什么一定要遵守被迫起下的誓言呢?再一想,瑞宣不由的便想到老人的将来:老人是被日本人打怕了,从此就这么一声不响的活下去呢?还是被打得懂得了什么叫做仇恨,而想报复呢?
对钱太太与钱大少爷的死,老人一来二去的都知道了。在他的梦中,他哭过,哭他的妻和子。醒着的时候,他没有落一个泪。他只咬着那未落净的牙,腮上的陷坑儿往里一嘬一嘬的动。老人很喜欢听战事的消息,瑞宣是当然的报道者。这也使瑞宣很为难。他愿意把刚刚听来的消息,与他自己的意见,说给老人听。可是,只要消息不十分好,老人便不说什么,而又定着眼愣起来。他好象有什么极应保守秘密的大计划,必须越少说话越好。瑞宣很为难,因为他不会撒谎,不会造假消息,而又不愿教老人时时的不高兴。他只能在不完全欺骗中,设法夸大那些好消息,以便使好坏平衡,而减少一些老人的苦痛。
虽然钱诗人有了那么多的改变,并且时时使瑞宣为难,可是瑞宣仍然天天来看他,伺候他,陪着他说话儿。伺候钱诗人差不多成了瑞宣的一种含有宗教性的服务。瑞宣猜不透老先生的心里。老人是完全忘了以前的事呢?还是假装的忘记,以便不露痕迹的去报仇呢?真的,钱先生已经变成了一个谜!瑞宣当初之所以敬爱钱先生,就是因为老人的诚实,爽直,坦白,真有些诗人的气味。
金三爷来的次数少一些了。可每逢他来到,钱老人便特别的高兴。这使瑞宣几乎要有点嫉妒了。瑞宣晓得往日金三爷在钱老人的眼中,只是个还不坏的亲友,而不是怎样了不起的人物。
当金三爷也来看病人的时候,瑞宣很注意的听两位老人都说些什么,以便猜出钱老人特别喜欢金三爷的理由。在庆祝保定陷落的第二天,瑞宣在钱家遇到了金三爷。钱诗人带着满身的伤,更容易感觉到天气的变化;他的浑身都酸疼。一见金三爷进来,他便说:“天气要变呀,风多么凉啊!”
“凉吗?我还出汗呢!”金三爷的脑门上挂着不少很大的汗珠。从怀里摸出块象小包袱似的手绢把自己的秃脑袋用力的擦了一番。好大一会儿,他才问亲家:“好点吧?”
钱老人,似乎是故意求怜的,把身子蜷起来。声音也很可怜的,他说:“好了点!今天可又疼得厉害!要变天!”
金三爷捏了捏红鼻头,声如洪钟似的:“也许要变天!一边养,一边也得忍!忍着疼,慢慢的就不疼了!”
瑞宣看出来,钱诗人是崇拜金三爷了。为什么呢?他猜不出。
金三爷走后,钱老人对瑞宣说:“在这年月,有金三爷的身体比有咱们这一肚子书强得太多了!三个读书的也比不上一个能打仗的!”
瑞宣明白了。原来老人羡慕金三爷的身体。为什么?老人要报仇!想到这儿,他不转眼珠的看着钱先生,看了足有两三分钟。是的,他看明白了:老人不但在模样上变了,他的整个的人也都变了。谁能想到不肯损伤一个蚂蚁的诗人,会羡慕起来,甚至是崇拜起来,武力与身体呢?看着老人陷下去的腮,与还有时候带出痴呆的眼神,瑞宣不敢保证老先生能够完全康复,去执行报仇的计划。可是,只要老人有这么个报仇的心思,也就够可敬的了。他觉得老人与中国一样的可敬。一个生活与趣味全都是田园诗样的钱先生现在居然不考虑一切,而只盼身体健壮,好去报仇,他没法不敬重老人的胆气。老人似乎不考虑什么来得及与来不及,而想一下子由饮酒栽花的隐士变成敢流血的战士。难道在国快亡了的时候,有血性的人不都应当如此么?
(节选自老舍《四世同堂》)
小题1:下列对小说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5分)
A本文以钱老人“被日本宪兵捕去,而还能活着出来”,设置悬念,引起阅读兴趣。
B“瑞宣”是本文的线索人物,由他一步一步展开故事情节,并在他的“明白”中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C“老人似乎不考虑什么来得及与来不及,而想一下子由饮酒栽花的隐士变成敢流血的战士。”表现了战争使钱老人变得勇敢而又关心国事。
D钱诗人崇拜金三爷,是因为金三爷身体好,当他自己感到天变的凉的时候。金三爷脑门上还能有很大的汗珠。
E“老人一听到快要接触到被捕与受刑的话,他的脸马上发白,眼中也发出一种光。”从整篇小说来看这种神态描写表现了老人内心深沉的痛苦之情。
小题2:文中的钱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小题3:文中说“伺候钱诗人差不多成了瑞宣的一种含有宗教性的服务”,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意。(6分)
小题4:小说反复强调钱老人坚持不愿将自己被捕入狱以后的事情告诉别人的用意是什么?请具体说明。(8分)
“我从噩梦中醒来”
[美]安东尼·刘易斯
【新闻背景】安东尼·刘易斯作为《华盛顿每日新闻》报的记者,自1953年12月始写下一系列文章,使被看成危害国家安全而遭解职的海军雇员得以平反复职。这篇1954年9月1日发表的文章荣获1955年普利策全国报道奖。
海军雇员亚伯拉罕·查萨诺在被勒令停职期间,与对他提出的安全指控进行了1年多的抗争,今天终于获得了胜利。
海军部最终正式撤销了对他的所有指控,命令恢复他在水文测量局的职务,同时公开承认使他蒙受了“极大的冤屈”。
海军部助理部长詹姆斯·史密斯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称,该案已导致海军安全计划在程序上的变化,具体做法正在酝酿之中。查萨诺先生也出席了这次发布会。
这次史无前例的新闻发布会格外激动人心,从未有过记者在场而政府及其官员承认错误的先例。
查萨诺先生43岁,家住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的里奇路11—T号。他于1953年7月29日受到指控并被停职。其时他已在水文测量局工作了23年,停职前任海军海图供应处处长。
对他的指控涉及整个格林贝尔特社区。他被控属于该区一个强大的“激进集团”。许多格林贝尔特的领导人认为,这个指控很可能来自对市区安居工程计划吹毛求疵的居民。
该区领导还说,海军调查人员力图迫使他们说不利于查萨诺的话,但他们随后又作了实际上很友善的评价。
史密斯先生说,当那些匿名告密者再次受讯问时,他们新的供述仅可得出两个结论:自第一次讯问后他们已改变主意,或者调查人员没有正确报告被查者的供述。
本报首次将查萨诺案公之于众是去年12月。本报关于安全方案的两篇连续报道对此案作了详尽描述。
今年4月另一组连续报道对该案的真实性展开了讨论。
查萨诺先生是一位被十分得体地称为“美国中产阶级”的普通公民。他一直是格林贝尔特“市民联盟”和“家长—教师协会”的官员。在他的西服前领上还戴着一枚“雄狮俱乐部”的徽章,他的妻子领导着“红十字会”和“募集救济金”运动。
查萨诺夫妇有4个孩子。菲利斯,15岁,就在她父亲被停职前获得了全国性的国庆节论文竞赛奖。
海军部最初对查萨诺先生提出8项指控,每项都与被指称的共产党组织有关,他们中大多数人集中在格林贝尔特。
在去年9月一次为期3天的听证会上,查萨诺先生出具了他朋友和一些组织的97份宣誓书,他们一致认为他是保守派。
一些人发誓说,在一次市镇集会上,他们听过查萨诺先生向所有格林贝尔特居民发出的忠诚誓言。一位邮递员自愿读出以下辩护誓词:“我熟知那种激进分子散发给他们支持者的传单,我从未听说过他接受过那种论调、思想。我知道他心中充满着对他的家庭、上帝和美利坚的挚爱。”
这个3人听证委员会于10月9日发现,那些查萨诺先生被控所属的多个组织要么是清白无辜,要么就根本就不存在。该委员会说他们不相信在格林贝尔特有这么一个“激进分子集团”,并认为查萨诺先生是一位“温文尔雅、积极上进、思想保守和有影响力的人”。
7个月来查萨诺先生未获得任何音讯。4月7日,助理海军部长史密斯先生在水文学家和海军安全申诉委员会的建议下,命令开除查萨诺先生。他们未对否决听证委员会的裁决作任何说明。
查萨诺先生和他的律师约瑟夫·法内利认为,除了将案件公之于世外,别无选择。4月15日他们举行了一场引人注目的新闻发布会,格林贝尔特市长、市政官员、普通职员、牧师、犹太法学家都支持查萨诺先生。
法内利先生请求史密斯部长重新考虑他作出的“终审决定”。5月4日,在被观察家称作史无前例的行动中,史密斯先生下令重新审理此案,彻底从头开始。
法内利先生指出,史密斯先生愿意重新考虑已作出“终审”决定的此案,并非出于规章制度的要求。
他称赞史密斯是一位“正直而有勇气”的人,并感谢新闻界出于对此案的关注而提供的“公众服务”。
海军部希望能强调以下情况:新听证委员会发现查萨诺先生是一名优秀而忠实的美国公民……为政府长期光荣地作着贡献……有公民心和爱国心,家庭生活也堪称楷模。
人们问及查萨诺先生的感受时,他说:“今天早晨我从噩梦中醒来。”“阳光普照,鲜花盛开,百鸟欢唱。”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小题1:是哪些因素促使海军部最终撤消了对查萨诺的所有指控?(5分)
小题2:分析文中划线语句的语言特色及其作用。(4分)
小题3:试从新闻的价值和记者的职业操守两个角度,探究本新闻获奖的原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