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5、下面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A.荣膺           萌孽          寒喧         残羹冷灸       气息惙然

B.罪愆           编攥          元霄         杯盘狼籍       委屈求全

C.国粹           真缔          沤气         不容置喙       嘻笑怒骂

D.酒蛊           愀然          觇视         变本加利       坚苦卓绝

试题答案

5、D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明不仅是节日

文/郭文斌

春分过后是清明。这是小时候从父亲口中听到的一句话。现在想来,它既是一句话,又是一个哲理。只有太阳直射到黄经,才有昼夜等长,阴阳平衡。而只有昼夜等长,阴阳平衡,才有“清明”。

创设了清明这个节日的,无疑是一个大智者。

“山水”同在为“清”,“日月”同在为“明”,一个“同”字,道尽了天地秘密,也道尽了文化的秘密,特别是中国文化的秘密。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水因山不□,山因水不□;日因月不□,月因日不□。这一切,都在一种“大同”之中实现了。

这便是“清明”。

清明看上去是季节,其实是人格。没有山水精神的人格是残缺的人格,没有日月精神的人格同样是残缺的人格。而山水日月精神,说到底则是天地精神。天同覆,地同载。齐生死便是由此而来。

对于中国人来说,从来就没有生,也从来没有死,因为中国人有怀念,真诚又深沉的怀念。而怀念来自人格,人格来自奉献,奉献来自觉悟,觉悟来自天地精神,来自“清明”。而要参透这个“清明”,则需要昼夜等长、万物复苏相佐。惟有此时,人们才能生死并参。而只有生死并参,人们才能留意生死之间的“我”,才能把握生的“清”,死的“明”,才能让灵魂春色永驻。

清明处心积虑,她让我们看破:死是一个假象。就像春分过后,杨柳依然,所谓春来草自青。或者说,只要我们在“清明”之中,“死”就成为杨柳,就会成为春色,就会成为秋千,就会成为风筝,就会成为踏青途中的欢声笑语。

为此,清明前后,栽瓜点豆。这时候的瓜和豆睡醒了,开始了它们新一轮的生命旅程,带着山水之清气和潮湿,带着日月之光辉和温暖,带着主人之期待和叮嘱,开始它们的旅行,走进农历,走进它们的缘分,走进它们的因果。

而充盈在天地间的灵魂又何尝不是如此。

大家把郊游认为是在扫墓之后乘机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显然表面化了。真正郊游的意义在《庄子》中。庄子认为,人不必执着于生,因为生若是一次远游,那么死就等同于归。

出游是惬意的,惬意可能让人流连忘返,但天黑下来了,所有的惬意都成了归意。路上行人欲断魂,正是因为我们在路上。出游的目的是让你体会那个“归”。

庄子说得好啊:天地赋予形体让我承受,赋予生命让我劳累,赋予衰老让我安逸,赋予死亡让我安息。所以把活着看作是乐事,也就是把死去看作是乐事了。这是一种“归”。

视生若死,视死如生。这是庄子的安详和智慧。

孔子说得更彻底:朝闻道,夕死可矣。清明讲的就是这个“道”。在杨柳依依中,在草色青青中,在旧墓,在新坟,在山麓,在河滨,如果我们没有看到这个“道”,我们已和“清明”擦肩而过。

中国的节日,大凡都是诱发你对道的感悟,诱发你对山水精神的感悟,对天地精神的感悟。依山悟崇高,傍水悟清廉;以日月悟光明,由天地悟正大;假生之乐悟慈,借死之苦悟悲;从而珍惜青春,珍惜年华,珍惜生命,珍惜因缘,感念造化宏德,善待自然有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中国的节日,大凡和祭有关。以祭悟道,这是中国人的智慧。在我理解,清明是春祭,中元是夏祭,寒衣是秋祭,大年是冬祭。而一切祭的背面却是暗藏的狂欢。哀以乐感,乐以哀感,一体两面,这便是中国人的大幽默、大安详。

如此,真正的清明上河图在阴阳两界展开。把追思和狂欢均匀地撒在四季,让岁月芬芳,让大地馥郁,让灵魂清明,中国文化的大戏就这样一代代演了下来,一如长河。

这时的“上河”已不单单是清明的“上河”了。

清明不仅是节日,清明也是人格,炎黄子孙的人格。

下面各项中,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

A.春分过后是清明。这既是一句话,又是一个哲理——只有太阳直射到黄经,才有昼夜等长,阴阳平衡。

B.“山水”同在为“清”、“日月”同在为“明”,一个“同”字,道尽了天地秘密,也道尽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一个相通之处——大同。

C.没有山水精神的人格是残缺的人格,没有日月精神的人格同样是残缺的人格。也就是说,人要是不关心山水日月就成了人格残缺的人。

D.清明处心积虑,她让我们看破;死是一个假象。“处心积虑”一词运用拟人修辞,作者有意贬义褒用,以强调清明给人们的生命启示。

E.真正郊游的意义在《庄子》中。所以,犬家把清明郊游认为是在扫墓之后乘机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显然是错误的。

作者说“清明看上去是节净聪,文章体现了哪些清明作为节日本身的特点?

结合文本,分析文题“清明不仅是节日”的深刻内涵。

作者说“视生若死,视死如生。这是庄子的安详和智慧”;也说“孔子说得更彻底:朝闻道,夕死可矣”。从“清明”节来看,庄子与孔子思想的相通之处是什么?举例说明这种思想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李叔同先生的教育精神

丰子恺

在四十几年前,我做中小学生的时候,图画、音乐两科在学校里最被忽视。那时学校里最看重的是所谓英、国、算,即英文、国文、算术,而最看轻的是图画、音乐。因为在不久以前的科举时代的私塾里,画图儿和唱曲子被先生知道了要打手心的。因此,图画,音乐两科,在课程表里被认为一种点缀,好比中药方里的甘草、红枣;而图画、音乐教师在教职员中也地位最低。好比从前京戏里的跑龙套的。因此学生上英、国、算时很用心,而上图画、音乐课时很随便,把它当作游戏。

然而说也奇怪,在我所进的杭州师范里(即现在贡院前的杭州第一中学的校址),有一时情形几乎相反:图画、音乐两科最被看重,校内有特殊设备(开天窗,有画架)的图画教室,和独立专用的音乐教室(在校园内),置备大小五六十架风琴和两架钢琴。课程表里的图画、音乐钟点虽然照当时规定,并不增多,然而课外图画、音乐学习的时间比任何功课都勤:下午四时以后,满校都是琴声,图画教室里不断的有人在那里练习石膏模型木炭画,光景宛如一艺术专科学校。

这是什么原故呢?就因为我们学校里的图画音乐教师是学生所最崇敬的李叔同先生。李叔同先生何以有这样的法力呢?是不是因为他多才多艺,能演话剧,能作油画,能弹贝多芬,能作六朝文,能吟诗,能填词,能写篆书魏碑,能刻金石呢?非也。他之所以能受学生的崇敬,而能使当时被看轻的图画音乐科被重视,完全是为了他的教育精神的关系:李叔同先生的教育精神是认真的,严肃的,献身的。

夏丐尊先生曾经指出李叔同先生做人的一个特点,他说:“做—样,像一样。”李先生的确做一样像一样: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像个风流名士;做话剧,像个演员;学油画,像个美术家;学钢琴,像个音乐家;办报刊,像个编者;当教员,像个老师;做和尚,像个高僧。李先生何以能够做一样像一样呢?就是因为他做一切事都“认真地,严肃地,献身地”做的原故。

李先生一做教师,就把洋装脱下,换了一身布衣:灰色布长衫,黑布马褂,金边眼镜换了钢丝边眼镜。对学生态度常是和蔼可亲,从来不骂人。学生犯了过失,他当时不说,过后特地叫这学生到房间里,和颜悦色,低声下气的开导他。态度的谦虚与郑重,使学生非感动不可。记得有一个最顽皮的同学说:“我情愿被夏木瓜骂一顿,李先生的开导真是吃不消,我真想哭出来。”原来夏丐尊先生也是学生所崇敬的教师,但他对学生的态度和李先生不同,心直口快,学生生活上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要管,同母亲一般爱护学生,学生也像爱母亲一般爱他,深知道他的骂是爱。因为他的头像木瓜,给他取个绰号叫做夏木瓜,其实不是绰号,是爱称。李先生和夏先生好像我们的父亲和母亲。

李先生上一小时课,预备的时间恐怕要半天,他因为要最经济地使用这五十分钟,所以凡本课中所必须在黑板上写出的东西,都预先写好。黑板是特制的双重黑板,用完一块,把它推开,再用第二块,上课铃没有响,李先生早已端坐在讲坛上“恭候”学生,因此学生上图画、音乐课决不敢迟到。往往上课铃未响,先生学生都已到齐,铃声一响,李先生站起来一鞠躬,就开始上课。他上课时常常看表,精密的依照他所预定的教案进行,一分一秒钟也不浪费,足见他备课是很费心力和时间的。

吃早饭以前的半小时,吃午饭至上课之间的三刻钟,以及下午四时以后直至黄昏就睡——这些都是图画音乐的课外练习时间。这两课在性质上都需要个别教学,所以学生在课外按照排定的时间轮流地去受教,但是李先生是“观音斋罗汉”,有时竟一天忙到夜。我们学生吃中饭和夜饭,至多只费十五分钟,因为正午十二点一刻至一点,下午六点一刻至七点,都是课外练习时间。李先生的中饭和夜饭必须提早,因为他还须对病发药地预备个别教授。李先生拿全部的精力和时间来当教师,先生的教育精神真正是献身的!这样,学生安得不崇敬他,图画、音乐安得不被重视?!

                      (选自2008年10月27日《现代教育导报》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选出分析错误的两项(    )

A.丰子恺先生以一种十分怀念和崇敬的心情回顾了李叔同先生对他们的教诲,并从李先生的言传身教中体会出大师最值得尊敬的教育精神——认真的,严肃的,献身的。

B.我们知道,在杭州师范丰子恺奠定了作为全才性艺术家的坚实基础,并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从本文所述内容来看李叔同先生,无疑是他艺术道路和艺术事业的启蒙者和指路人。

C.本文是写李叔同先生的,开篇却先从自己做小学生时画图、音乐不被重视写起,这样写无法表现传主的精神,这段经历可以删去。

D.李叔同的一生经历了风流才子、艺术大师、佛界高僧三个阶段。李叔同在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认真、严格的治学态度,时时刻刻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图画课、音乐课被学生重视从侧面证明了他的确是实行人格感化的大教育家。

E.以前图画、音乐是学生所忽视的,自李叔同先生教授两科以后,就忽然被重视起来,几乎把全校学生的注意力都牵引过去了,原因当然是李叔同先生的感召力大。

(2)请具体分析一下作者是怎样表现李叔同先生的教育精神的?

                                                                   

                                                                    

                                                                 

(3)文章最后一段划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这篇文章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哪些特点?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明不仅是节日
文/郭文斌
春分过后是清明。这是小时候从父亲口中听到的一句话。现在想来,它既是一句话,又是一个哲理。只有太阳直射到黄经,才有昼夜等长,阴阳平衡。而只有昼夜等长,阴阳平衡,才有“清明”。
创设了清明这个节日的,无疑是一个大智者。
“山水”同在为“清”,“日月”同在为“明”,一个“同”字,道尽了天地秘密,也道尽了文化的秘密,特别是中国文化的秘密。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水因山不□,山因水不□;日因月不□,月因日不□。这一切,都在一种“大同”之中实现了。
这便是“清明”。
清明看上去是季节,其实是人格。没有山水精神的人格是残缺的人格,没有日月精神的人格同样是残缺的人格。而山水日月精神,说到底则是天地精神。天同覆,地同载。齐生死便是由此而来。
对于中国人来说,从来就没有生,也从来没有死,因为中国人有怀念,真诚又深沉的怀念。而怀念来自人格,人格来自奉献,奉献来自觉悟,觉悟来自天地精神,来自“清明”。而要参透这个“清明”,则需要昼夜等长、万物复苏相佐。惟有此时,人们才能生死并参。而只有生死并参,人们才能留意生死之间的“我”,才能把握生的“清”,死的“明”,才能让灵魂春色永驻。
清明处心积虑,她让我们看破:死是一个假象。就像春分过后,杨柳依然,所谓春来草自青。或者说,只要我们在“清明”之中,“死”就成为杨柳,就会成为春色,就会成为秋千,就会成为风筝,就会成为踏青途中的欢声笑语。
为此,清明前后,栽瓜点豆。这时候的瓜和豆睡醒了,开始了它们新一轮的生命旅程,带着山水之清气和潮湿,带着日月之光辉和温暖,带着主人之期待和叮嘱,开始它们的旅行,走进农历,走进它们的缘分,走进它们的因果。
而充盈在天地间的灵魂又何尝不是如此。
大家把郊游认为是在扫墓之后乘机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显然表面化了。真正郊游的意义在《庄子》中。庄子认为,人不必执着于生,因为生若是一次远游,那么死就等同于归。
出游是惬意的,惬意可能让人流连忘返,但天黑下来了,所有的惬意都成了归意。路上行人欲断魂,正是因为我们在路上。出游的目的是让你体会那个“归”。
庄子说得好啊:天地赋予形体让我承受,赋予生命让我劳累,赋予衰老让我安逸,赋予死亡让我安息。所以把活着看作是乐事,也就是把死去看作是乐事了。这是一种“归”。
视生若死,视死如生。这是庄子的安详和智慧。
孔子说得更彻底:朝闻道,夕死可矣。清明讲的就是这个“道”。在杨柳依依中,在草色青青中,在旧墓,在新坟,在山麓,在河滨,如果我们没有看到这个“道”,我们已和“清明”擦肩而过。
中国的节日,大凡都是诱发你对道的感悟,诱发你对山水精神的感悟,对天地精神的感悟。依山悟崇高,傍水悟清廉;以日月悟光明,由天地悟正大;假生之乐悟慈,借死之苦悟悲;从而珍惜青春,珍惜年华,珍惜生命,珍惜因缘,感念造化宏德,善待自然有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中国的节日,大凡和祭有关。以祭悟道,这是中国人的智慧。在我理解,清明是春祭,中元是夏祭,寒衣是秋祭,大年是冬祭。而一切祭的背面却是暗藏的狂欢。哀以乐感,乐以哀感,一体两面,这便是中国人的大幽默、大安详。
如此,真正的清明上河图在阴阳两界展开。把追思和狂欢均匀地撒在四季,让岁月芬芳,让大地馥郁,让灵魂清明,中国文化的大戏就这样一代代演了下来,一如长河。
这时的“上河”已不单单是清明的“上河”了。
清明不仅是节日,清明也是人格,炎黄子孙的人格。
【小题1】下面各项中,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5分)

A.春分过后是清明。这既是一句话,又是一个哲理——只有太阳直射到黄经,才有昼夜等长,阴阳平衡。
B.“山水”同在为“清”、“日月”同在为“明”,一个“同”字,道尽了天地秘密,也道尽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一个相通之处——大同。
C.没有山水精神的人格是残缺的人格,没有日月精神的人格同样是残缺的人格。也就是说,人要是不关心山水日月就成了人格残缺的人。
D.清明处心积虑,她让我们看破;死是一个假象。“处心积虑”一词运用拟人修辞,作者有意贬义褒用,以强调清明给人们的生命启示。
E.真正郊游的意义在《庄子》中。所以,犬家把清明郊游认为是在扫墓之后乘机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显然是错误的。
【小题2】作者说“清明看上去是节净聪,文章体现了哪些清明作为节日本身的特点?(6分)
【小题3】结合文本,分析文题“清明不仅是节日”的深刻内涵。(6分)
【小题4】作者说“视生若死,视死如生。这是庄子的安详和智慧”;也说“孔子说得更彻底:朝闻道,夕死可矣”。从“清明”节来看,庄子与孔子思想的相通之处是什么?举例说明这种思想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8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明不仅是节日

文/郭文斌

春分过后是清明。这是小时候从父亲口中听到的一句话。现在想来,它既是一句话,又是一个哲理。只有太阳直射到黄经,才有昼夜等长,阴阳平衡。而只有昼夜等长,阴阳平衡,才有“清明”。

创设了清明这个节日的,无疑是一个大智者。

“山水”同在为“清”,“日月”同在为“明”,一个“同”字,道尽了天地秘密,也道尽了文化的秘密,特别是中国文化的秘密。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水因山不□,山因水不□;日因月不□,月因日不□。这一切,都在一种“大同”之中实现了。

这便是“清明”。

清明看上去是季节,其实是人格。没有山水精神的人格是残缺的人格,没有日月精神的人格同样是残缺的人格。而山水日月精神,说到底则是天地精神。天同覆,地同载。齐生死便是由此而来。

对于中国人来说,从来就没有生,也从来没有死,因为中国人有怀念,真诚又深沉的怀念。而怀念来自人格,人格来自奉献,奉献来自觉悟,觉悟来自天地精神,来自“清明”。而要参透这个“清明”,则需要昼夜等长、万物复苏相佐。惟有此时,人们才能生死并参。而只有生死并参,人们才能留意生死之间的“我”,才能把握生的“清”,死的“明”,才能让灵魂春色永驻。

清明处心积虑,她让我们看破:死是一个假象。就像春分过后,杨柳依然,所谓春来草自青。或者说,只要我们在“清明”之中,“死”就成为杨柳,就会成为春色,就会成为秋千,就会成为风筝,就会成为踏青途中的欢声笑语。

为此,清明前后,栽瓜点豆。这时候的瓜和豆睡醒了,开始了它们新一轮的生命旅程,带着山水之清气和潮湿,带着日月之光辉和温暖,带着主人之期待和叮嘱,开始它们的旅行,走进农历,走进它们的缘分,走进它们的因果。

而充盈在天地间的灵魂又何尝不是如此。

大家把郊游认为是在扫墓之后乘机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显然表面化了。真正郊游的意义在《庄子》中。庄子认为,人不必执着于生,因为生若是一次远游,那么死就等同于归。

出游是惬意的,惬意可能让人流连忘返,但天黑下来了,所有的惬意都成了归意。路上行人欲断魂,正是因为我们在路上。出游的目的是让你体会那个“归”。

庄子说得好啊:天地赋予形体让我承受,赋予生命让我劳累,赋予衰老让我安逸,赋予死亡让我安息。所以把活着看作是乐事,也就是把死去看作是乐事了。这是一种“归”。

视生若死,视死如生。这是庄子的安详和智慧。

孔子说得更彻底:朝闻道,夕死可矣。清明讲的就是这个“道”。在杨柳依依中,在草色青青中,在旧墓,在新坟,在山麓,在河滨,如果我们没有看到这个“道”,我们已和“清明”擦肩而过。

中国的节日,大凡都是诱发你对道的感悟,诱发你对山水精神的感悟,对天地精神的感悟。依山悟崇高,傍水悟清廉;以日月悟光明,由天地悟正大;假生之乐悟慈,借死之苦悟悲;从而珍惜青春,珍惜年华,珍惜生命,珍惜因缘,感念造化宏德,善待自然有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中国的节日,大凡和祭有关。以祭悟道,这是中国人的智慧。在我理解,清明是春祭,中元是夏祭,寒衣是秋祭,大年是冬祭。而一切祭的背面却是暗藏的狂欢。哀以乐感,乐以哀感,一体两面,这便是中国人的大幽默、大安详。

如此,真正的清明上河图在阴阳两界展开。把追思和狂欢均匀地撒在四季,让岁月芬芳,让大地馥郁,让灵魂清明,中国文化的大戏就这样一代代演了下来,一如长河。

这时的“上河”已不单单是清明的“上河”了。

清明不仅是节日,清明也是人格,炎黄子孙的人格。

1.下面各项中,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5分)

A.春分过后是清明。这既是一句话,又是一个哲理——只有太阳直射到黄经,才有昼夜等长,阴阳平衡。

B.“山水”同在为“清”、“日月”同在为“明”,一个“同”字,道尽了天地秘密,也道尽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一个相通之处——大同。

C.没有山水精神的人格是残缺的人格,没有日月精神的人格同样是残缺的人格。也就是说,人要是不关心山水日月就成了人格残缺的人。

D.清明处心积虑,她让我们看破;死是一个假象。“处心积虑”一词运用拟人修辞,作者有意贬义褒用,以强调清明给人们的生命启示。

E.真正郊游的意义在《庄子》中。所以,犬家把清明郊游认为是在扫墓之后乘机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显然是错误的。

2.作者说“清明看上去是节净聪,文章体现了哪些清明作为节日本身的特点?(6分)

3.结合文本,分析文题“清明不仅是节日”的深刻内涵。(6分)

4.作者说“视生若死,视死如生。这是庄子的安详和智慧”;也说“孔子说得更彻底:朝闻道,夕死可矣”。从“清明”节来看,庄子与孔子思想的相通之处是什么?举例说明这种思想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8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李叔同先生的教育精神

丰子恺

在四十几年前,我做中小学生的时候,图画、音乐两科在学校里最被忽视。那时学校里最看重的是所谓英、国、算,即英文、国文、算术,而最看轻的是图画、音乐。因为在不久以前的科举时代的私塾里,画图儿和唱曲子被先生知道了要打手心的。因此,图画,音乐两科,在课程表里被认为一种点缀,好比中药方里的甘草、红枣;而图画、音乐教师在教职员中也地位最低。好比从前京戏里的跑龙套的。因此学生上英、国、算时很用心,而上图画、音乐课时很随便,把它当作游戏。

然而说也奇怪,在我所进的杭州师范里(即现在贡院前的杭州第一中学的校址),有一时情形几乎相反:图画、音乐两科最被看重,校内有特殊设备(开天窗,有画架)的图画教室,和独立专用的音乐教室(在校园内),置备大小五六十架风琴和两架钢琴。课程表里的图画、音乐钟点虽然照当时规定,并不增多,然而课外图画、音乐学习的时间比任何功课都勤:下午四时以后,满校都是琴声,图画教室里不断的有人在那里练习石膏模型木炭画,光景宛如一艺术专科学校。

这是什么原故呢?就因为我们学校里的图画音乐教师是学生所最崇敬的李叔同先生。李叔同先生何以有这样的法力呢?是不是因为他多才多艺,能演话剧,能作油画,能弹贝多芬,能作六朝文,能吟诗,能填词,能写篆书魏碑,能刻金石呢?非也。他之所以能受学生的崇敬,而能使当时被看轻的图画音乐科被重视,完全是为了他的教育精神的关系:李叔同先生的教育精神是认真的,严肃的,献身的。

夏丐尊先生曾经指出李叔同先生做人的一个特点,他说:“做—样,像一样。”李先生的确做一样像一样: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像个风流名士;做话剧,像个演员;学油画,像个美术家;学钢琴,像个音乐家;办报刊,像个编者;当教员,像个老师;做和尚,像个高僧。李先生何以能够做一样像一样呢?就是因为他做一切事都“认真地,严肃地,献身地”做的原故。

李先生一做教师,就把洋装脱下,换了一身布衣:灰色布长衫,黑布马褂,金边眼镜换了钢丝边眼镜。对学生态度常是和蔼可亲,从来不骂人。学生犯了过失,他当时不说,过后特地叫这学生到房间里,和颜悦色,低声下气的开导他。态度的谦虚与郑重,使学生非感动不可。记得有一个最顽皮的同学说:“我情愿被夏木瓜骂一顿,李先生的开导真是吃不消,我真想哭出来。”原来夏丐尊先生也是学生所崇敬的教师,但他对学生的态度和李先生不同,心直口快,学生生活上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要管,同母亲一般爱护学生,学生也像爱母亲一般爱他,深知道他的骂是爱。因为他的头像木瓜,给他取个绰号叫做夏木瓜,其实不是绰号,是爱称。李先生和夏先生好像我们的父亲和母亲。

李先生上一小时课,预备的时间恐怕要半天,他因为要最经济地使用这五十分钟,所以凡本课中所必须在黑板上写出的东西,都预先写好。黑板是特制的双重黑板,用完一块,把它推开,再用第二块,上课铃没有响,李先生早已端坐在讲坛上“恭候”学生,因此学生上图画、音乐课决不敢迟到。往往上课铃未响,先生学生都已到齐,铃声一响,李先生站起来一鞠躬,就开始上课。他上课时常常看表,精密的依照他所预定的教案进行,一分一秒钟也不浪费,足见他备课是很费心力和时间的。

吃早饭以前的半小时,吃午饭至上课之间的三刻钟,以及下午四时以后直至黄昏就睡——这些都是图画音乐的课外练习时间。这两课在性质上都需要个别教学,所以学生在课外按照排定的时间轮流地去受教,但是李先生是“观音斋罗汉”,有时竟一天忙到夜。我们学生吃中饭和夜饭,至多只费十五分钟,因为正午十二点一刻至一点,下午六点一刻至七点,都是课外练习时间。李先生的中饭和夜饭必须提早,因为他还须对病发药地预备个别教授。李先生拿全部的精力和时间来当教师,先生的教育精神真正是献身的!这样,学生安得不崇敬他,图画、音乐安得不被重视?!

                      (选自2008年10月27日《现代教育导报》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选出分析错误的两项(    )(5分)

A.丰子恺先生以一种十分怀念和崇敬的心情回顾了李叔同先生对他们的教诲,并从李先生的言传身教中体会出大师最值得尊敬的教育精神——认真的,严肃的,献身的。

B.我们知道,在杭州师范丰子恺奠定了作为全才性艺术家的坚实基础,并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从本文所述内容来看李叔同先生,无疑是他艺术道路和艺术事业的启蒙者和指路人。

C.本文是写李叔同先生的,开篇却先从自己做小学生时画图、音乐不被重视写起,这样写无法表现传主的精神,这段经历可以删去。

D.李叔同的一生经历了风流才子、艺术大师、佛界高僧三个阶段。李叔同在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认真、严格的治学态度,时时刻刻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图画课、音乐课被学生重视从侧面证明了他的确是实行人格感化的大教育家。

E.以前图画、音乐是学生所忽视的,自李叔同先生教授两科以后,就忽然被重视起来,几乎把全校学生的注意力都牵引过去了,原因当然是李叔同先生的感召力大。

(2)请具体分析一下作者是怎样表现李叔同先生的教育精神的?(6分)

                                                                    

                                                                    

                                                                 

(3)文章最后一段划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6分)

                                                                   

                                                                    

                                                                 

 

(4)这篇文章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哪些特点?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8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