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4、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②火尚足以明也
③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④人皆得以隶使之
⑤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⑥外连衡而斗诸侯
⑦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倾襄王
⑧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⑨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⑩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A.①②⑧/③⑥/④/⑤⑦/⑨⑩ B.①⑨/②⑤⑦/③⑥/④/⑧⑩
C.①⑨/②⑤/③⑥/④⑦/⑧⑩ D.①⑧/②⑦/③⑥/④⑤⑨/⑩
试题答案
4、B(①⑨动词活用名词,②⑤⑦形容词活用动词,③⑥使动,④名词为状语,⑧⑩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②火尚足以明也
③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④人皆得以隶使之
⑤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⑥外连衡而斗诸侯
⑦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倾襄王
⑧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⑨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⑩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A.①②⑧/③⑥/④/⑤⑦/⑨⑩ B.①⑨/②⑤⑦/③⑥/④/⑧⑩
C.①⑨/②⑤/③⑥/④⑦/⑧⑩ D.①⑧/②⑦/③⑥/④⑤⑨/⑩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送李愿归盘古序 韩愈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俊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趦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可以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5.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行之阳有盘谷。阳:这里指南面 |
B.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便:方便 |
C.采于山,美可茹茹:吃 |
D.触刑辟而诛戮辟:法 |
A.①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 ②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
B.①从茂树以终日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C.①伺候于公卿之门 ②能谤议于市朝 |
D.①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
7.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介绍盘谷的地理位置及其环境,又以其名字的由来引出我的朋友李原居住在这里,而完成了文章第一段的叙述。 |
B.本文的主体段落作者以李愿之口描绘了三类人:一是声势显赫,穷奢极欲的达官贵人;二是投机钻营,趋炎附势的人;三是怀才不遇,归隐山林的人。 |
C.文章末段写作者韩愈听了李愿的话后,由此生发,并用歌唱的形式咏叹、赞美、祝福友人的隐居生活,也流露出欣羡之意。 |
D.全文属于亲友别离、赠言规勉类的赠序,结构谨严,浑然一体,语言风格与《师说》相同。文末是在朴实的叙述中完成全文的说理的。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太祖闻而召佗。太祖苦头风①,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②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 [注] ①头风:头痛病。②考竟:拷问,死于狱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尉黄琬辟 辟:征召
B.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收:收买
C.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恒:经常
D.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节度:(服药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
B.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
C.无所知,因破取/佗久远家思归,因曰
D.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
3.下列选项中全都表现华佗医术高明的一组是
A.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B.太祖亲理,得病笃重 佗针鬲,随手而差
C.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D.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佗原是读书人,外出求学,通晓几种儒家经典,当时不止一人要他出来做官,他都不接受,但后来他对自己从事医业也常产生后悔之情。
B.华佗懂养生之道,医术更是高妙,特别擅长针灸、外科。他让病人饮用麻沸散进行麻醉,然后进行手术,开腹断肠,病人都没有感到痛苦。
C.华佗故意接受一位郡守很多财物,又不为他医治,不久又退还财物走掉了,还留下一封信辱骂郡守。郡守被激怒,吐了几升黑血,病就好了。
D.曹操让华佗专为自己医治头痛病,后来华佗回家,迟迟不肯再来。曹操很生气,认为华佗不愿为自己根治头痛病,把他抓起来,在狱中拷打而死。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曲线的句子断句。
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②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太祖闻而召佗。太祖苦头风①,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②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
①头风:头痛病。②考竟:拷问,死于狱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尉黄琬辟 辟:征召
B.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收:收买
C.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恒:经常
D.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节度:(服药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
B.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
C.无所知,因破取/佗久远家思归,因曰
D.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
3.下列选项中全都表现华佗医术高明的一组是( )
A. 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B. 太祖亲理,得病笃重
佗针鬲,随手而差
C. 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D. 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华佗原是读书人,外出求学,通晓几种儒家经典,当时不止一人要他出来做官,他都不接受,但后来他对自己从事医业也常产生后悔之情。
B.华佗懂养生之道,医术更是高妙,特别擅长针灸、外科。他让病人饮用麻沸散进行麻醉,然后进行手术,开腹断肠,病人都没有感到痛苦。
C.华佗故意接受一位郡守很多财物,又不为他医治,不久又退还财物走掉了,还留下一封信辱骂郡守。郡守被激怒,吐了几升黑血,病就好了。
D.曹操让华佗专为自己医治头痛病,后来华佗回家,迟迟不肯再来。曹操很生气,认为华佗不愿为自己根治头痛病,把他抓起来,在狱中拷打而死。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曲线的句子断句。
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②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古典诗歌,完成: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对下面诗歌的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东皋”,泛指王绩家乡绛州龙门附近的水边高地,暗指诗人隐居的地方。
B.徙倚:迁徙依靠。
C.落晖:落日的余光。
D.薄暮:日将落之时。
2.对下面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以“东皋”、“薄暮”、“望”点明诗人野望的地点和时间,野外一片荒凉,时值苍茫暮色。
B.“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的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惟见落日的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
C.从全诗看,诗人在暮色时分看见的野外景色,是一幅山家秋晚图,美丽的景色让诗人像田园诗人般找到了精神的慰藉,因此他十分乐于隐居的生活,整首诗歌弥漫着愉悦的基调。
D.“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
3.对下面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精警。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
B.这首诗前三联写景,通过写景来间接抒发诗人喜欢田园生活的情感,尾联进行议论,表达自己彷徨苦闷之情。
C.中间四句的景色描写手法多样,不但有光与色的展现,而且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都搭配得恰到好处。
D.“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是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
B.晋军函陵(驻扎)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C.行李之往来(使者) 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
D.秦伯说(言,道) 又欲肆其西封(扩张)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夜缒而出,见秦伯 B.朝济而夕设版焉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6.分别比较下列四个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②以乱易整,不武
③夜缒而出,见秦伯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A.①②两个“以”不同, ③④两个“而”相同
B.①②两个“以”相同, ③④两个“而”不同
C.①②两个“以”相同, ③④两个“而”相同
D.①②两个“以”不同, ③④两个“而”不同
7.下列句子与例句中“焉”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A.焉用亡郑以陪邻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D.且焉置土石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对下面诗歌的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东皋”,泛指王绩家乡绛州龙门附近的水边高地,暗指诗人隐居的地方。
B.徙倚:迁徙依靠。
C.落晖:落日的余光。
D.薄暮:日将落之时。
2.对下面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以“东皋”、“薄暮”、“望”点明诗人野望的地点和时间,野外一片荒凉,时值苍茫暮色。
B.“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的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惟见落日的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
C.从全诗看,诗人在暮色时分看见的野外景色,是一幅山家秋晚图,美丽的景色让诗人像田园诗人般找到了精神的慰藉,因此他十分乐于隐居的生活,整首诗歌弥漫着愉悦的基调。
D.“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
3.对下面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精警。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
B.这首诗前三联写景,通过写景来间接抒发诗人喜欢田园生活的情感,尾联进行议论,表达自己彷徨苦闷之情。
C.中间四句的景色描写手法多样,不但有光与色的展现,而且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都搭配得恰到好处。
D.“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是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
B.晋军函陵(驻扎)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C.行李之往来(使者) 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
D.秦伯说(言,道) 又欲肆其西封(扩张)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夜缒而出,见秦伯 B.朝济而夕设版焉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6.分别比较下列四个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②以乱易整,不武
③夜缒而出,见秦伯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A.①②两个“以”不同, ③④两个“而”相同
B.①②两个“以”相同, ③④两个“而”不同
C.①②两个“以”相同, ③④两个“而”相同
D.①②两个“以”不同, ③④两个“而”不同
7.下列句子与例句中“焉”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A.焉用亡郑以陪邻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D.且焉置土石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5题。
华伦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①,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毅谓佗曰:“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便苦咳嗽,欲卧不安。”佗曰:“刺不得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遂如佗言。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节选自《三国志·方技》)
【注】 ①壮:针灸术语。艾炙时,灼一次为一壮。
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差:病愈
B.当引某许,若至,语人 许:一会儿
C.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 难:质疑
D.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 信:果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B.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C.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华佗医术造诣高深的一组是 ( )
①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②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 ③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 ④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 ⑤刺不得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⑥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华佗治病时,配制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即可,他心里明了药物的分量、比例,也用不着再称量,把药煮熟就让病人服饮,告诉病人的禁忌及注意事项,病人很快就能痊愈。
B.华佗在实施腹部外科手术时使用“麻沸散”,一会儿病人便如醉死一样,毫无知觉,这样就开刀取出病人腹内的结积物。他在针灸的用穴、进针、灸壮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C.郡守府中的官吏倪寻、李延同时到来就诊,病痛的症状相同。华佗却认为倪寻是外实症,李延是内实症,所以治疗的方法也不同。次日早晨两人即都已病愈,行动自如。
D.华佗所处的社会医生属于“方技”,被视为“贱业”,但是华佗却能够以医术养活自己并以服务人民群众而自豪,最终因不愿意成为为统治者个人服务的医官,被曹操杀害。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刺不得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
译文:
(2)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译文:
(3)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译文: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 的文言文。完成8一11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迫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瞋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太祖闻而召佗。太祖苦头风①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李将军妻病甚,呼佗视脉曰:“伤娠而胎不去。”将军言:“(闻)[间]实伤娠,胎已去矣。”佗曰:“案脉,胎未去也。”将军以为不然。佗舍去,妇稍小差。百余日复动,更呼佗。佗曰:“此脉故事有胎。前当生两儿,一儿先出,血出甚多,后儿不及生。母不自觉,旁人亦不寤,不复迎,遂不得生。胎死,血脉不复归,必燥著母脊。故使多脊痛。今当与汤,并针一处,此死胎必出。“汤针既加,妇痛急如欲生者。佗曰:“此死胎久枯,不能自出,宜使人探之。”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色黑,长可尺所。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篙笃,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②。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因,太祖叹曰:“吾侮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
[注]①头风:头痛病。②考竞:拷问.死于狱中。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尉黄琬辟 辟:开辟
B.当引某许,若至,语人 语:告诉
C.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 差:病愈
D.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收:逮捕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 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A B
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壁
无所知,因破取 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
C D
佗久远家思归,因曰 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
10.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华佗医术高明的一项是
①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②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③若当灸,不过一两处,病亦应除 ④太祖亲理.得病笃重
⑤佗针鬲,随手而差 ⑥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
A.①③⑥ B.②③⑤ C. ③④⑥ D.②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佗原是读书人,外出求学,通晓几种儒家经典,当时有人要他出来做官,他不接受,但后来他对自己从事医业也常产生后悔之情。
B.华佗懂养生之道,医术更是高妙,特别擅长针灸、外科。他让病人饮用麻沸散进行麻醉,然后进行手术,开腹断肠。病人都没有感到痛苦。
C.华佗故意接受一位郡守很多财物又不为他医治,不久又将财物退还郡守,自己偷偷逃跑,还留下一封信辱骂郡守。郡守被激怒,吐了几升黑血,病就好了。
D.曹操让华佗专为自己医治头痛病。后来华佗回家,迟迟不肯再来。曹操很生气.认为华佗不愿为自己根治头痛病。把他抓起来,在狱中拷打而死。
12.(9分)
(1)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3分)
译文:
②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3分)
译文:
(2)用“/’’线给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3分)
郡守果大怒令人迫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瞋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迫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瞋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太祖闻而召佗。太祖苦头风①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李将军妻病甚,呼佗视脉曰:“伤娠而胎不去。”将军言:“(闻)[间]实伤娠,胎已去矣。”佗曰:“案脉,胎未去也。”将军以为不然。佗舍去,妇稍小差。百余日复动,更呼佗。佗曰:“此脉故事有胎。前当生两儿,一儿先出,血出甚多,后儿不及生。母不自觉,旁人亦不寤,不复迎,遂不得生。胎死,血脉不复归,必燥著母脊。故使多脊痛。今当与汤,并针一处,此死胎必出。“汤针既加,妇痛急如欲生者。佗曰:“此死胎久枯,不能自出,宜使人探之。”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色黑,长可尺所。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篙笃,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②。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因,太祖叹曰:“吾侮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
[注]①头风:头痛病。②考竞:拷问.死于狱中。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尉黄琬辟 辟:开辟
B.当引某许,若至,语人 语:告诉
C.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 差:病愈
D.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收:逮捕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 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A B
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壁
无所知,因破取 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
C D
佗久远家思归,因曰 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
10.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华佗医术高明的一项是
①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②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③若当灸,不过一两处,病亦应除 ④太祖亲理.得病笃重
⑤佗针鬲,随手而差 ⑥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
A.①③⑥ B.②③⑤ C. ③④⑥ D.②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佗原是读书人,外出求学,通晓几种儒家经典,当时有人要他出来做官,他不接受,但后来他对自己从事医业也常产生后悔之情。
B.华佗懂养生之道,医术更是高妙,特别擅长针灸、外科。他让病人饮用麻沸散进行麻醉,然后进行手术,开腹断肠。病人都没有感到痛苦。
C.华佗故意接受一位郡守很多财物又不为他医治,不久又将财物退还郡守,自己偷偷逃跑,还留下一封信辱骂郡守。郡守被激怒,吐了几升黑血,病就好了。
D.曹操让华佗专为自己医治头痛病。后来华佗回家,迟迟不肯再来。曹操很生气.认为华佗不愿为自己根治头痛病。把他抓起来,在狱中拷打而死。
12.(9分)
(1)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3分)
译文:
②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3分)
译文:
(2)用“/’’线给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3分)
郡守果大怒令人迫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瞋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共20分,共4小题)
此心安处是吾乡
徐怀谦
①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到哪一个乡呢?是自己的出生地还是工作所在的城市?是父母的身边还是妻儿的身边?是旅途中一见钟情的他乡还是魂牵梦绕的故乡?
②其实,精神的故乡并不单指一处,它可能是一种混合了的给人以安宁的精神皈依。当然也有一些人是无所谓他乡故乡的。
③而我,一个在北京有房有车有妻女的男人,混了20多年,却依然觉得我不属于这个城市,这个城市对我也不理不睬。
④我的故乡在山东农村老家,在每一片有着乡野气息的田园村庄,在离大自然最近的泥土中。
⑤老家,承载了我童年的梦。犹记夏夜乘凉时,躺在庭院里的草席上,看繁星满天,听知了鸣唱,长辈们叼着烟袋,火星明灭间,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讲懒婆娘的故事讲孤魂野鬼的故事,也许太有趣了,风也赶来偷听,蹑手蹑脚的,听了几耳朵便窃窃私语着离开了。老家,因了父母的存在,挽系住了一颗游子的心。
⑥然而,老家并不是我唯一的故乡,因为它有很多陌生的地方让我难以走近。比如,鱼肉乡里的村官,污水横流的街道,越来越势利的人际关系,这一切都让我对故乡望而生畏。
⑦于是,我的心灵开始了新一轮的寻根,寻找的结果仍然是乡土,只要那里有和煦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只要那里能让我忘却都市的喧嚣,它们都可以给我故乡般的慰藉。
⑧在都市里我们所见的除了水泥丛林,就是人,我们早已习惯了单调,习惯了远离大自然,习惯了悬浮在空中的无根生活。于是无端地替都市人难过起来——他们的精神故乡在哪里?
⑨人类不能没有故乡。没有精神故乡的人必将陷于虚无。苏东坡获得的关于故乡的最初启悟不是来自儒、释、道的学说,竟是来自于一名歌伎。东坡有一位好友叫王巩,受“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巩南下时,其歌伎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1083年王巩北归,与苏东坡劫后重逢,席间请出柔奴为东坡劝酒。苏东坡问及岭南生活的酸甜苦辣,柔奴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东坡听后,大受感动,作《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一首献给王巩:“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想想看,东坡自中进士后,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宦游生涯。当年近60的东坡听到自己被贬岭南的消息时,我猜想他一定想起了十几年前柔奴说的那句话“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否则,他很难做到“泊然无所蒂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
⑩与东坡相比,我们的背井离乡算得了什么?泥土中固然有我的故乡梦,而城市中唯我独尊的那间书房、让自己安身立命的写作生活、三两知己的倾心交流,又何尝不是吾心安处?人生无常,我们不过是世间的匆匆过客,如果让自己的心终生流浪,不得安处,岂不是太对不起带我们来世上的父母?那么怎样才能求得心安呢?在我看来,“节欲”是最根本的方法。如果一个人欲望太强,那么即使他身居乡下,也不会领略那些优美的田园趣的,相反,他会认定是噪音,会觉得烦人,会继续因为股票的涨跌而失眠。如果他节欲有方,那么都市的霓虹灯不会迷失他回家的路,别人的豪宅洋车不会打乱他行走的步伐,交际场的纸醉金迷不会让他眼花缭乱,因为他知道这一切浮华都是外在的,进入不了自己的心灵。
⑾去年应邀访问澳门,在这个有着“东方蒙特卡罗”之称的地方,一边是各地富豪灯红酒绿,挥金如土,一边是澳门百姓安分守己,安居乐业。当地老百姓有感于自己的前辈大多因赌博而倾家荡产,由此悟到“不赌就是赢”,因而主动远离赌场,只过属于自己的小日子。这样的心安,是比归隐田园更要难能可贵的。
⑿“此心安处是吾乡”,就冲这句话,真想回到1083年的那个夜晚,慨然敬柔奴一杯酒。
(摘自《广州日报》,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文章开头引用海德格尔的名言:“诗人的天职是还乡”,是为了引出下文,引发读者对“还乡”的思考,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哲学意蕴。
B.对作者来说,自己的“心安处”既指乡野的田园村庄泥土,也指城市中能让他放松的书房、写作以及与能与他倾心交流的知己。
C.年近60的东坡被贬岭南,他想起了十几年前让他对“故乡”一词有着最初启悟的歌伎柔奴的那句话“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这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由此“泊然无所蒂芥”了。
D.文章末段,再次点题,想“慨然敬柔奴一杯酒”照应了前文,进一步强化了心安即故乡的主题。
E.文章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字里行间传达出人生无常、繁华如烟的消极思想。
2.作者写乡野生活的笔墨非常精彩,试以第⑤段为例加以赏析。(4分)
3.第⑨段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苏轼写《定风波》一词的经过,其用意是什么?(4分)
4.“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句话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结合作者的观点,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读完此文的感受。(8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