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携书单来到购书中心,按图索骥,终于买到女儿需要的教材。
B.其实,对于孩子的睡眠问题,无论是从国家的政策看,还是从社会的呼声看,早已引起了足够的关注。
C.中国斯诺克神奇小子丁俊晖虽然再次无缘世界锦标赛决赛,但他的防守控制能力和坚韧意志均有较大提高,相信明年他一定会美梦成真。
D.倡导并鼓励多写多演现代戏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否则,不写不演现代戏,就难于抵制一些不健康的甚至低级庸俗的东西。
试题答案
1、A(B缺主语,应去掉“对于”;C搭配不当,“意志”与“提高”不能搭配;D重复赘余,“否则”与“不写不演现代戏”语意重复。)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携书单来到购书中心,按图索骥,终于买到女儿需要的教材。
B.其实,对于孩子的睡眠问题,无论是从国家的政策看,还是从社会的呼声看,早已引起了足够的关注。
C.中国斯诺克神奇小子丁俊晖虽然再次无缘世界锦标赛决赛,但他的防守控制能力和坚韧意志均有较大提高,相信明年他一定会美梦成真。
D.倡导并鼓励多写多演现代戏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否则,不写不演现代戏,就难于抵制一些不健康的甚至低级庸俗的东西。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A.他携书单来到购书中心,按图索骥,终于买到女儿需要的教材。 |
B.其实,对于孩子的睡眠问题,无论是从国家的政策看,还是从社会的呼声看,早已引起了足够的关注。 |
C.中国斯诺克神奇小子丁俊晖虽然再次无缘世界锦标赛决赛,但他的防守控制能力和坚韧意志均有较大提高,相信明年他一定会美梦成真。 |
D.倡导并鼓励多写多演现代戏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否则,不写不演现代戏,就难于抵制一些不健康的甚至低级庸俗的东西。 |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记得有人这样说过:观点是文章的骨骼,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这比喻很有道理。写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正确的观点,当然只能是一篇坏文章;但是,即使观点很正确,( ),如果材料缺乏,同样不能算是一篇好文章。读到这样的文章,使人有如看见了一个瘦骨嶙峋的病号,勉强从病床上挣扎着起来活动似的。
观点正确而又材料充足的文章就不同了,它们好比是硬朗而又丰满的健儿,朝气蓬勃,( ),既有坚挺的劲,又有健康的美态。文章的观点,确实是靠足够的材料才可以站得稳当和活得起来的。
我们读许多有经验的作家的作品,看见他们运用材料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写来( )、游刃有余,这是为什么呢?当然,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丰富的写作经验;但是除此之外,还得依靠大量的材料积累。如果他们没有自己的材料库存,是不可能做到的。
古语说:“不闻问,无善声。”又说:“学无常师,编历为上。”[A]这就是要求人们随时随地都要注意从生活实践中丰富自己的见闻,虚心从别人那里求得知识,通过“闻”,通过“问”,通过各种各样的经历来积累。[B]古典作家对材料积累工作是非常重视的,汉代伟大的历史家、文学家司马迁,就身体力行,实践了那句名言:他从十二岁起,便到处探访古迹名胜,搜集各种传说,记录名人轶事,结果写成了被鲁迅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史记》。后汉的任末,为了积累材料,少年时曾削荆条为笔,以树汁当墨,每逢读书读到会心之处,则录之于衣,录之于壁,录之于树干,久而久之,住屋周围全记上了嘉言名句,人们称他的住处为“任氏经庄”。至于宋代的司马光,他编纂《资治通鉴》时所积累的材料则不是以篇以本为单位,而是以屋计的,他当时在洛阳积累的残稿,共有两屋之多。而明末学者顾炎武写的《日知录》,就是将自己数十年间所写的日记整理而成的。[C]
当然,材料积累,不一定都是作记录,作日记。[D]有些材料用脑子可以记得牢的,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而且,据许多人的经验,凡是这类能用脑子记得住的经久不忘的材料,往往是进行创作最有用的东西。不过,人的精力终究有限,脑子跟贮藏室毕竟有所不同。所以,世界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也曾劝人们要在身边永远带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而我国唐代诗人李贺,还有随身携带着一个诗囊,每得佳句便写了放进囊内的佳话。把材料记焉,不独可以备忘,还有一层好处:常常翻一翻,对于加深记忆,巩固心得,以至于对素材的综合改造、发展,都有裨益。关于这点,我们只要细心把前辈艺术大师的笔记跟他们的作品对照一下,就会看出:他作品中的某些生活,在他的笔记里就有着原型的记录。
(1)在文章第一、二、三段的三个括号中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
(2)第一段画线的语句比喻的是什么?答案不得超过14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段作者谈到了写好一篇文章的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是什么?试用主谓结构的短语或句子写出这几个条件,答案不得超过24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段横线上应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积累材料的过程中,眼、耳、口、脑、手都得动起来”这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它应当还原到标有A、B、C、D的哪一个方括号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第五段中作者说“脑子跟贮藏室毕竟有所不同”,这里的“不同”意在说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篇文章的中心,意在说明什么问题?回答不得超过15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
尼采——伟大的漂泊者
一百年以前,一位当时默默无闻的德国哲学家,携带一把绿色的小伞,一个笔记本,漂泊于南欧的山巅海滨。他的文字,钟山水之灵秀,清新而隽永;他的思想,抒内心之焦渴,激烈而唐突。然而,世界几乎把他遗忘了。直到他生命的最后岁月,他才小有名气,这个人就是尼采。尼采在一首诗中写道:“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如今,漂泊者早已倒下,他的影子却笼罩了整整一个时代。1844年,尼采生于德国东部吕茨恩市附近的勒肯村。他的祖父是一个写有神学著作的虔诚信徒,父亲和外祖父都是牧师。未满五岁时,父亲病死,数月后,年仅两岁的弟弟又夭折,幼年的尼采深切地感受到了死亡的无常,因而变得孤僻敏感。小学毕业后他就读于普夫达中学。1865年,二十一岁的尼采,在波恩大学攻读了半年神学和古典语言学之后,断然决定放弃神学,专修古典语言学。对于一个牧师世家的子弟来说,这不啻是一个反叛的信号,后来他果然成了基督教的死敌——“反基督徒”。与此同时,这个曾经与同学们一起酗酒、浪游、殴斗的青年人,突然变得少年老成起来。他退出了学生团体,离群索居,整日神情恍惚,冥思苦想。
这是尼采生涯中发生的第一次精神危机。难道人生是一番消遣,或是一场按部就班的课堂考试吗?他心中酝酿着一种使命感,要为自己寻求更真实的人生。他偶然的在一个旧书摊上购得了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他发现在他之前也有人受同一问题的折磨,并且用哲学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的同一悲观看法,便顿有觅得知音之感。他从叔本华那里受到启示,也认为世界的本体是生命意志。叔本华的阴郁色彩从此永久地印在尼采的思想中。
1868年秋,尼采在莱比锡结识了他仰慕已久的音乐大师瓦格纳,一见面两人就久久谈论着共同喜爱的叔本华哲学。可是,他渐渐发现瓦格纳歌剧中的那种歇斯底里的激情,过度亢奋的敏感,对神经和官能的刺激,集中体现了时代的颓废症。这使尼采深感压抑,渐渐产生对抗心理,最终二人决裂。
1869年,尼采二十五岁,在李契尔的推荐下,到巴塞尔大学任古典语言学教授。仅仅两年以后,尼采出版了他的处女作《悲剧的诞生》,这本以全新的眼光研究希腊悲剧起源的小册子引起了轰动,既受到热烈的赞扬,也遭到激烈的攻击。在正统语言学界看来,一个语言学家不好好地去琢磨柏拉图古典语言的精妙,却用什么酒神精神批判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全然是荒诞不经。1879年,尼采结束了十年教授生涯,从此开始了他的没有职业、没有家室、没有伴侣的孤独的漂泊生涯。靠着微薄的教员退休金,尼采度过了10年的漫游和创作黄金期。
1883年,尼采著成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部惊世骇俗之作。这本书卖了四十册,送给朋友七册,只有一个人表示感谢,没有人称赞这本书,没有哪位哲人如此孤单过。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提出了“超人”理想。他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断地自我超越,人也是“一种应该被超越的东西”,尼采的人性观以肯定人的生命本能为前提,以主张人的超越性为归宿。他之所以否定旧道德,正是因为旧道德同时否定了这前提和这归宿。他认为“善恶的创造者首先必须是破坏者,他必须摧毁一切价值观念”。朋友们眼中,这完全是一部怪异的作品,这让尼采倍感孤独。他又开始了漂泊浪迹的生活,他坚持写作,最后将创作的箴言、警句、辞条汇集起来,组成了两个集子《善恶的彼岸》和《道德的谱系》,在书中他呐喊着摧毁旧道德,为超人的道德开拓道路。在1899年,长期不被人理解的尼采由于无法忍受长时间的孤独,在都灵大街上抱着一匹正在受马夫虐待的马的脖子,最终失去了理智。1900年8月25日,这位生不逢时的思想大师与世长辞。在摧毁中创造,在孤独中思考。一颗敏感的心,太早太强烈地感受到了时代潜伏的病痛,发出了痛苦的呼喊。可是,在同时代人听来,却好似疯子的谵语。直到世纪转换,时代更替,潜伏的病痛露到面上,新一代人才从这疯子的谵语中听出了先知的启示。或许对他的理解富有争议,但尼采是现代思想的里程碑和德国散文的巅峰,使人们对过去一直认为理所当然的制度和观念进行了反思。他的思想就像闪电穿透乌云一样穿透了一个时代。
(节选自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有删改)
链接: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受叔本华哲学影响,提出“权力意志论”、“超人学说”等,尼采猛烈揭露和批判传统的基督教道德和现代理性。尼采哲学所表达的正是现代西方人在传统价值崩溃时代的迷途的痛苦和寻求的渴望。
【小题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尼采深受叔本华哲学的影响,继承并发展了叔本华的生命哲学,但叔本华的阴郁色彩也使他形成了沉郁孤独的性格。 |
B.尼采的首部哲学著作《悲剧的诞生》由于全新的视角和大胆的批判遭到了正统学界的批评甚至攻击,为此尼采不得不结束十年教授生涯而开始了漫长的漂泊生活。 |
C.作者记述了尼采与瓦格纳由最初仰慕到最后决裂的交往过程,展现出了尼采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自我的性格特点。 |
D.文章结尾“他的思想就像闪电穿透乌云一样穿透了一个时代”,这个比喻形象地展现了尼采哲学思想的锋芒及其产生的时代影响力。 |
【小题2】本文题目为“伟大的漂泊者”,尼采的伟大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小题3】简要分析本文首段和尾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6分)
【小题4】文章结尾处作者评价尼采“在摧毁中创造,在孤独中思考”,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以及你得到的启示。(8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尼采——伟大的漂泊者
一百年以前,一位当时默默无闻的德国哲学家,携带一把绿色的小伞,一个笔记本,漂泊于南欧的山巅海滨。他的文字,钟山水之灵秀,清新而隽永;他的思想,抒内心之焦渴,激烈而唐突。然而,世界几乎把他遗忘了。直到他生命的最后岁月,他才小有名气,这个人就是尼采。尼采在一首诗中写道:“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如今,漂泊者早已倒下,他的影子却笼罩了整整一个时代。1844年,尼采生于德国东部吕茨恩市附近的勒肯村。他的祖父是一个写有神学著作的虔诚信徒,父亲和外祖父都是牧师。未满五岁时,父亲病死,数月后,年仅两岁的弟弟又夭折,幼年的尼采深切地感受到了死亡的无常,因而变得孤僻敏感。小学毕业后他就读于普夫达中学。1865年,二十一岁的尼采,在波恩大学攻读了半年神学和古典语言学之后,断然决定放弃神学,专修古典语言学。对于一个牧师世家的子弟来说,这不啻是一个反叛的信号,后来他果然成了基督教的死敌——“反基督徒”。与此同时,这个曾经与同学们一起酗酒、浪游、殴斗的青年人,突然变得少年老成起来。他退出了学生团体,离群索居,整日神情恍惚,冥思苦想。
这是尼采生涯中发生的第一次精神危机。难道人生是一番消遣,或是一场按部就班的课堂考试吗?他心中酝酿着一种使命感,要为自己寻求更真实的人生。他偶然的在一个旧书摊上购得了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他发现在他之前也有人受同一问题的折磨,并且用哲学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的同一悲观看法,便顿有觅得知音之感。他从叔本华那里受到启示,也认为世界的本体是生命意志。叔本华的阴郁色彩从此永久地印在尼采的思想中。
1868年秋,尼采在莱比锡结识了他仰慕已久的音乐大师瓦格纳,一见面两人就久久谈论着共同喜爱的叔本华哲学。可是,他渐渐发现瓦格纳歌剧中的那种歇斯底里的激情,过度亢奋的敏感,对神经和官能的刺激,集中体现了时代的颓废症。这使尼采深感压抑,渐渐产生对抗心理,最终二人决裂。
1869年,尼采二十五岁,在李契尔的推荐下,到巴塞尔大学任古典语言学教授。仅仅两年以后,尼采出版了他的处女作《悲剧的诞生》,这本以全新的眼光研究希腊悲剧起源的小册子引起了轰动,既受到热烈的赞扬,也遭到激烈的攻击。在正统语言学界看来,一个语言学家不好好地去琢磨柏拉图古典语言的精妙,却用什么酒神精神批判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全然是荒诞不经。1879年,尼采结束了十年教授生涯,从此开始了他的没有职业、没有家室、没有伴侣的孤独的漂泊生涯。靠着微薄的教员退休金,尼采度过了10年的漫游和创作黄金期。
1883年,尼采著成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部惊世骇俗之作。这本书卖了四十册,送给朋友七册,只有一个人表示感谢,没有人称赞这本书,没有哪位哲人如此孤单过。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提出了“超人”理想。他认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断地自我超越,人也是“一种应该被超越的东西”,尼采的人性观以肯定人的生命本能为前提,以主张人的超越性为归宿。他之所以否定旧道德,正是因为旧道德同时否定了这前提和这归宿。他认为“善恶的创造者首先必须是破坏者,他必须摧毁一切价值观念”。朋友们眼中,这完全是一部怪异的作品,这让尼采倍感孤独。他又开始了漂泊浪迹的生活,他坚持写作,最后将创作的箴言、警句、辞条汇集起来,组成了两个集子《善恶的彼岸》和《道德的谱系》,在书中他呐喊着摧毁旧道德,为超人的道德开拓道路。在1899年,长期不被人理解的尼采由于无法忍受长时间的孤独,在都灵大街上抱着一匹正在受马夫虐待的马的脖子,最终失去了理智。1900年8月25日,这位生不逢时的思想大师与世长辞。在摧毁中创造,在孤独中思考。一颗敏感的心,太早太强烈地感受到了时代潜伏的病痛,发出了痛苦的呼喊。可是,在同时代人听来,却好似疯子的谵语。直到世纪转换,时代更替,潜伏的病痛露到面上,新一代人才从这疯子的谵语中听出了先知的启示。或许对他的理解富有争议,但尼采是现代思想的里程碑和德国散文的巅峰,使人们对过去一直认为理所当然的制度和观念进行了反思。他的思想就像闪电穿透乌云一样穿透了一个时代。
(节选自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有删改)
链接: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受叔本华哲学影响,提出“权力意志论”、“超人学说”等,尼采猛烈揭露和批判传统的基督教道德和现代理性。尼采哲学所表达的正是现代西方人在传统价值崩溃时代的迷途的痛苦和寻求的渴望。
小题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尼采深受叔本华哲学的影响,继承并发展了叔本华的生命哲学,但叔本华的阴郁色彩也使他形成了沉郁孤独的性格。 |
B.尼采的首部哲学著作《悲剧的诞生》由于全新的视角和大胆的批判遭到了正统学界的批评甚至攻击,为此尼采不得不结束十年教授生涯而开始了漫长的漂泊生活。 |
C.作者记述了尼采与瓦格纳由最初仰慕到最后决裂的交往过程,展现出了尼采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自我的性格特点。 |
D.文章结尾“他的思想就像闪电穿透乌云一样穿透了一个时代”,这个比喻形象地展现了尼采哲学思想的锋芒及其产生的时代影响力。 |
小题2:本文题目为“伟大的漂泊者”,尼采的伟大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小题3:简要分析本文首段和尾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6分)
小题4:文章结尾处作者评价尼采“在摧毁中创造,在孤独中思考”,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以及你得到的启示。(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胤,字承胤,东莱掖人,汉齐悼惠王肥之后也。美姿容,善自任遇,交结时豪,名著海岱间,士咸慕之。举贤良,辟司空掾,并不就。且天下大乱,携母欲避地辽东,路经幽州,刺史王浚留胤,表为渤海太守。浚败,转依冀州刺史邵续。续徒众寡弱,谋降于石勒。胤言于续曰:“夫田单、包胥,齐楚之小吏耳,犹能存已灭之邦,全丧败之国。今将军杖精锐之众,居全胜之城,如何坠将登之功于一篑,委忠信之人于豺狼乎!况夷戎丑类,屯结无赖,虽有犬羊之盛,终有庖宰之患,而欲托根结援,无乃殆哉!”续曰:“若如君言,计将安出?”胤曰:“琅邪王以圣德钦明,创基江左,中兴之隆可企踵而待。今为将军计者,莫若抗大顺以激义士之心,奉忠正以厉军人之志。夫机事在密,时至难违,存亡废兴,在此举矣。”续从之,乃杀异议者数人,遣使江南,朝廷嘉之。胤仍求自行,续厚遣之。
既至,元帝命为丞相参军,累迁尚书吏部郎。胤闻石季龙攻厌次,言于元帝曰:“北方镇皆没,惟余邵续而已。如使君为季龙所制,孤义士之心,阻归本之路。愚谓宜存救援。”元帝将遣救之,会续已没而止。王敦素与胤交,甚钦贵之,请为右司马。胤知敦有不臣心,枕疾不视事,以是忤敦意,出为豫章太守,辞以脚疾,诏就家授印绶。郡人莫鸿,南土豪族,因乱,杀本县令,横恣无道,百姓患之。胤至,诛鸿及诸豪右,界内肃然。咸和初,为平南军司,加散骑常侍。苏峻作乱,温峤率众而下,留胤等守溢口。事平,以勋赐爵丰城子。俄而代峤为平南将军、都督江州诸军事、领江州刺史、假节。
胤位任转高,矜豪日甚,纵酒耽乐,不恤政事,大殖财货,商贩百万。初,胤之代峤也,远近皆为谓非选。陶侃、郗鉴咸云胤非方伯才,朝廷不从。
是时朝廷空罄,百官无禄,惟资江州运漕。而胤商旅继路,以私废公。有司奏免胤官。书始下,而胤为郭默所害,年四十九。
(选自《晋书》,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乃殆哉殆:危险 |
B.中兴之隆可企踵而待企:踮起 |
C.以是忤敦意忤:违背 |
D.领江州刺史、假节领:率领 |
A.刘胤是皇家后裔,是当地的名士,有较高的志向,被朝廷征召为司马掾,他都不肯前去就职。 |
B.由于兵少势小,邵续想要投降石勒,刘胤为他分析形势并提出投降朝廷的意见,得到邵续的认可。 |
C.由于发现王敦有叛逆之心,刘胤装病不去任职右司马,因此忤逆了王敦,被调出朝廷去担任豫章太守。 |
D.代替温峤为平南将军后,刘胤的傲气也一天天厉害起来,以私废公不顾朝廷,甚至报复曾经反对他的人。 |
(1)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3分)
(2)如何坠将登之功于一篑,委忠信之人于豺狼乎!(4分)
(3)是时朝廷空罄,百官无禄,惟资江州运漕。(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倾听李叔同
哪怕是像温源宁那样的高手,让他来为李叔同白描一帧小像,恐怕也难下笔。
他是全能的才子。诗、书、画、印、乐、剧,他全包了。他又是感化力特强的艺术教育家。在人生的半途中,忽然来了个突变:脱下青衫披上缁衣,做了个苦行头陀。崇仰者看他头上显出圆光,是位活菩萨,不觉便五体投地!
圆光太虚幻,还是声音真实。李叔同的人生充满了不同凡响的声音。
这位乱世真人不过六十三年的一生中,前二十五年他可谓阅尽繁华,是浊世中的翩翩佳公子。清朝末年,他的故乡天津有位名妓杨翠喜。李叔同赠过她艳词一阕,其中有“痴魂消一捻,愿化穿花蝶”之句。此后,他奉母携眷移居上海,又同海上名花李苹香过从甚密。他赠李的诗中有云:“春归花落渺难寻。”
丰子恺说,他的恩师是第一个将西方古典音乐介绍到中国的人。那主要指的是他东渡扶桑“向西方艺术全面进攻”以后的贡献。但从下面这段“史中声”来看,他早就在弹钢琴了。
1905年,他的生母在上海病故。他扶柩返回天津老家为母开吊出殡。这场丧事极不平常,不但打破“外丧不进门”的老规矩,把灵柩抬进了老宅大门,而且是按西式做法办理的。除了致悼词(而非老式的孝子跪地念祭文),全家穿黑衣(老式该穿白衣)送葬以外,最引人注目的是,李叔同亲自奏钢琴,唱悼歌。
可以想见,在当时那琴声、歌声必定是惊世骇俗的。李叔同的生母是旧家庭中地位低微的小妾,李曾不止一次对人提起“生母很苦”,直到出家多年后他一想到母亲还有余哀。有一次听讲《地藏经》,他竟涕泗滂沱,难以自已。当年感怀母亲的身世,因而他采取了那样不寻常的行动,那场面,那乐声必定是悲壮的。
对于我们信奉无神论的凡人来说,李叔同是一位与历史(特别是中国音乐史)同在的音乐人。
他留下的作品中,完全是他原创的作品寥寥可数。绝大多数是他选曲配词的。奇妙的是,在这些选曲填词的歌曲中却有绝妙之作。有缘、有幸从其中找到了共鸣的爱好者会发现,它们也许比他的原创之作更加珍奇。
1906年发表的《隋堤柳》,连他的一位门人也曾误认为是他的原创。其实,是洋曲调与李叔同所撰词的巧妙的嫁接。试取其曲调单独唱奏,洋味颇浓。再看他自撰之词:“甚西风吹醒隋堤新柳,江山非旧,只见景依稀凄凉时候……杜鹃啼血哭神州,海棠有泪伤秋瘦……”当然是文情并茂的一篇长短句,那风韵是传统的。但是,合而歌之,却声词契合,流美异常。更叫人叹赏的是,中国味消融了原曲中的洋味,似乎它本就是词作者的自度曲!
《涉江》又是一例。歌词取自汉代乐府《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今天的人们诵读此诗,仍可享受那两千年前的古朴风味。但如要用今天的音乐语言来表达诗中情味,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1940年我从丰子恺编的《中文名歌五十曲》中认识了《涉江》,觉得那音乐不但符合而且强化了自己对这首诗的感受,尝到了一种古味的忧伤。好多年以后才知道是他妙选了一支英国民歌的曲调来配《涉江》,竟把那中西、古今的鸿沟填平了。
他出家后,夫人到西湖寻访,走了几处寺庙才找到,在店里吃了一顿相对无言的素饭,他便告别归寺。妻、友送他下了小船。船开行了,他没有回一下头。直到船与人埋入水云深处,他依然不反顾。夫人痛哭而归。
这是他老友黄炎培回忆亲眼所见所述。遥想那颇似《红楼梦》末回的一景,《送别》的歌声变得绝顶凄凉了!音乐是表情、传情的艺术。既然要斩断情缘,忘情,绝情,也就没有了音乐。于是我们多了一位得道的高僧,少了一位大音乐家!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李叔同是一个全能的才子,他在诗、书、画、印、乐、剧各方面都有所成就,但是他却转入佛门,做了个苦行头陀。 |
B.“圆光太虚幻,还是声音真实”中的“声音”指的是李叔同出家前发出的“声音”,这句话表明作者对李叔同出家持否定态度。 |
C.之所以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惊世骇俗”,是因为他的生母是旧家庭中身分低微的小妾,而他却打破老规矩,把灵柩抬进了老宅大门。 |
D.李叔同是一位与历史同在的音乐人,他的音乐作品中选曲配词的占了多数,而且质量很高,但他的原创之作却很少有佳作。 |
(2)结合文本回答:文中画线部分有什么作用?(6分)
(3)李叔同是个全能才子,请结合文简要概括他在音乐上的才能。(6分)
(4)李叔同在音乐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他却“斩断情缘,忘情,绝情”,“脱下青衫
披上缁衣裳,做了个苦行头陀”。请你谈谈对于李叔同此举的看法。(8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倾听李叔同
哪怕是像温源宁那样的高手,让他来为李叔同白描一帧小像,恐怕也难下笔。
他是全能的才子。诗、书、画、印、乐、剧,他全包了。他又是感化力特强的艺术教育家。在人生的半途中,忽然来了个突变:脱下青衫披上缁衣,做了个苦行头陀。崇仰者看他头上显出圆光,是位活菩萨,不觉便五体投地!
圆光太虚幻,还是声音真实。李叔同的人生充满了不同凡响的声音。
这位乱世真人不过六十三年的一生中,前二十五年他可谓阅尽繁华,是浊世中的翩翩佳公子。清朝末年,他的故乡天津有位名妓杨翠喜。李叔同赠过她艳词一阕,其中有“痴魂消一捻,愿化穿花蝶”之句。此后,他奉母携眷移居上海,又同海上名花李苹香过从甚密。他赠李的诗中有云:“春归花落渺难寻。”
丰子恺说,他的恩师是第一个将西方古典音乐介绍到中国的人。那主要指的是他东渡扶桑“向西方艺术全面进攻”以后的贡献。但从下面这段“史中声”来看,他早就在弹钢琴了。
1905年,他的生母在上海病故。他扶柩返回天津老家为母开吊出殡。这场丧事极不平常,不但打破“外丧不进门”的老规矩,把灵柩抬进了老宅大门,而且是按西式做法办理的。除了致悼词(而非老式的孝子跪地念祭文),全家穿黑衣(老式该穿白衣)送葬以外,最引人注目的是,李叔同亲自奏钢琴,唱悼歌。
可以想见,在当时那琴声、歌声必定是惊世骇俗的。李叔同的生母是旧家庭中地位低微的小妾,李曾不止一次对人提起“生母很苦”,直到出家多年后他一想到母亲还有余哀。有一次听讲《地藏经》,他竟涕泗滂沱,难以自已。当年感怀母亲的身世,因而他采取了那样不寻常的行动,那场面,那乐声必定是悲壮的。
对于我们信奉无神论的凡人来说,李叔同是一位与历史(特别是中国音乐史)同在的音乐人。
他留下的作品中,完全是他原创的作品寥寥可数。绝大多数是他选曲配词的。奇妙的是,在这些选曲填词的歌曲中却有绝妙之作。有缘、有幸从其中找到了共鸣的爱好者会发现,它们也许比他的原创之作更加珍奇。
1906年发表的《隋堤柳》,连他的一位门人也曾误认为是他的原创。其实,是洋曲调与李叔同所撰词的巧妙的嫁接。试取其曲调单独唱奏,洋味颇浓。再看他自撰之词:“甚西风吹醒隋堤新柳,江山非旧,只见景依稀凄凉时候……杜鹃啼血哭神州,海棠有泪伤秋瘦……”当然是文情并茂的一篇长短句,那风韵是传统的。但是,合而歌之,却声词契合,流美异常。更叫人叹赏的是,中国味消融了原曲中的洋味,似乎它本就是词作者的自度曲!
《涉江》又是一例。歌词取自汉代乐府《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今天的人们诵读此诗,仍可享受那两千年前的古朴风味。但如要用今天的音乐语言来表达诗中情味,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1940年我从丰子恺编的《中文名歌五十曲》中认识了《涉江》,觉得那音乐不但符合而且强化了自己对这首诗的感受,尝到了一种古味的忧伤。好多年以后才知道是他妙选了一支英国民歌的曲调来配《涉江》,竟把那中西、古今的鸿沟填平了。
他出家后,夫人到西湖寻访,走了几处寺庙才找到,在店里吃了一顿相对无言的素饭,他便告别归寺。妻、友送他下了小船。船开行了,他没有回一下头。直到船与人埋入水云深处,他依然不反顾。夫人痛哭而归。
这是他老友黄炎培回忆亲眼所见所述。遥想那颇似《红楼梦》末回的一景,《送别》的歌声变得绝顶凄凉了!音乐是表情、传情的艺术。既然要斩断情缘,忘情,绝情,也就没有了音乐。于是我们多了一位得道的高僧,少了一位大音乐家!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李叔同是一个全能的才子,他在诗、书、画、印、乐、剧各方面都有所成就,但是他却转入佛门,做了个苦行头陀。
B.“圆光太虚幻,还是声音真实”中的“声音”指的是李叔同出家前发出的“声音”,这句话表明作者对李叔同出家持否定态度。
C.之所以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惊世骇俗”,是因为他的生母是旧家庭中身分低微的小妾,而他却打破老规矩,把灵柩抬进了老宅大门。
D.李叔同是一位与历史同在的音乐人,他的音乐作品中选曲配词的占了多数,而且质量很高,但他的原创之作却很少有佳作。
E.“直到船与人埋入水云深处,他依然不反顾”,既写出了分离场面的凄凉,也写出了李叔同斩断尘世情缘的决绝。
(2)结合文本回答:文中画线部分有什么作用?(6分)
(3)李叔同是个全能才子,请结合文简要概括他在音乐上的才能。(6分)
(4)李叔同在音乐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他却“斩断情缘,忘情,绝情”,“脱下青衫
披上缁衣裳,做了个苦行头陀”。请你谈谈对于李叔同此举的看法。(8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第1~8题
记得有人这样说过:观点是文章的骨骼,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这比喻很有道理。写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正确的观点,当然只能是一篇坏文章;但是,即使观点很正确,( ),如果材料缺乏,同样不能算是一篇好文章。读到这样的文章,使人有如看见了一个瘦骨嶙峋的病号,勉强从病床上挣扎着起来活动似的。
观点正确而又材料充足的文章就不同了,它们好比是硬朗而又丰满的健儿,朝气蓬勃,( ),既有坚挺的劲,又有健康的美态。文章的观点,确实是靠足够的材料才可以站得稳当和活得起来的。
我们读许多有经验的作家的作品,看见他们运用材料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写来( )、游刃有余,这是为什么呢?当然,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丰富的写作经验;但是除此之外,还得依靠大量的材料积累。如果他们没有自己的材料库存,是不可能做到的。
古语说:“不闻问,无善声。”又说:“学无常师,编历为上。”[A]这就是要求人们随时随地都要注意从生活实践中丰富自己的见闻,虚心从别人那里求得知识,通过“闻”,通过“问”,通过各种各样的经历来积累。[B]古典作家对材料积累工作是非常重视的,汉代伟大的历史家、文学家司马迁,就身体力行,实践了那句名言:他从十二岁起,便到处探访古迹名胜,搜集各种传说,记录名人轶事,结果写成了被鲁迅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史记》。后汉的任末,为了积累材料,少年时曾削荆条为笔,以树汁当墨,每逢读书读到会心之处,则录之于衣,录之于壁,录之于树干,久而久之,住屋周围全记上了嘉言名句,人们称他的住处为“任氏经庄”。至于宋代的司马光,他编纂《资治通鉴》时所积累的材料则不是以篇以本为单位,而是以屋计的,他当时在洛阳积累的残稿,共有两屋之多。而明末学者顾炎武写的《日知录》,就是将自己数十年间所写的日记整理而成的。[C]
当然,材料积累,不一定都是作记录,作日记。[D]有些材料用脑子可以记得牢的,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而且,据许多人的经验,凡是这类能用脑子记得住的经久不忘的材料,往往是进行创作最有用的东西。不过,人的精力终究有限,脑子跟贮藏室毕竟有所不同。所以,世界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也曾劝人们要在身边永远带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而我国唐代诗人李贺,还有随身携带着一个诗囊,每得佳句便写了放进囊内的佳话。把材料记焉,不独可以备忘,还有一层好处:常常翻一翻,对于加深记忆,巩固心得,以至于对素材的综合改造、发展,都有裨益。关于这点,我们只要细心把前辈艺术大师的笔记跟他们的作品对照一下,就会看出:他作品中的某些生活,在他的笔记里就有着原型的记录。
1.在文章第一、二、三段的三个括号中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
2.第一段画线的语句比喻的是什么?答案不得超过14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段作者谈到了写好一篇文章的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是什么?试用主谓结构的短语或句子写出这几个条件,答案不得超过24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段横线上应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积累材料的过程中,眼、耳、口、脑、手都得动起来”这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它应当还原到标有A、B、C、D的哪一个方括号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第五段中作者说“脑子跟贮藏室毕竟有所不同”,这里的“不同”意在说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关于这篇文章的结构示意图,哪个是正确的
[ ]
A.
B.
C.
D.
8.这篇文章的中心,意在说明什么问题?回答不得超过15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霍去病,大将军青姊少儿子也。以皇后姊子,年十八为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大将军予壮士,为剽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上曰:“剽姚校尉去病再冠军,封冠军侯。”
去病侯三岁,为骠骑将军。其夏,去病与公孙敖俱出北地,异道。张骞、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匈奴左贤王将数万骑围广,广与战二日,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骞至,匈奴引兵去。骞坐行留,当斩,赎为庶人。而去病深入北地,捕首虏甚多。敖失道。上以不与会,当斩,赎为庶人。诸宿将所将士马不如去病。去病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然诸宿将常留落不耦①。由此去病日以亲贵,比大将军。
明年春,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各将五万骑度漠击单于,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去病,李广、赵食其等属大将军。青之与单于激会也,广、食其军别从东道,或失道。大将军逐单于不得,引还,乃逢。青欲使使归报,令长史簿责广,广自杀。食其赎为庶人。
其时,去病出代、右北平二千余里,所斩捕功多于青。乃令二人皆大司马。自是,青日衰而去病日贵。青故人门下多去事去病,辄得官爵,唯独任安不肯去。
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上尝欲教之吴孙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赍②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蹋鞠③也。事多此类。青仁,喜士,以和柔自媚于上,然于天下未有称也。
去病薨。上悼之,发玄甲,陈自长安至茂陵。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
赞曰:苏建尝说责:“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士大夫无称焉,愿将军观古名将所招选者,勉之哉!”青谢曰:“武安④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彼亲待士大夫、招贤黜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骠骑亦方此意。为将如此。
(节选自《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第二十五》)
【注释】①留落不耦:留,滞留,延迟;耦,合,适应;谓际遇不好,难取功名。②赍jī:赠送食物。③穿域蹋鞠:开辟场地踢球。④魏其、武安:汉武帝时的魏其侯窦婴、武安侯田蚡。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剽姚校尉去病再冠军冠军:第一。
B、骞坐行留,当斩,赎为庶人 坐:与"行"相对,即停止。
C、青欲使使归报,令长史簿责广簿:军队文书,列有军令惩罚之法。
D、骠骑亦方此意 方:同“仿”,仿照,跟随。
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无误的一项是 ( )
A、霍去病初为剽姚校尉便显示出惊人勇气,仅靠大将军卫青予以的八百轻骑,便敢远离大部队几百里之远去夺取战功,捕杀敌人极多,因而被武帝嘉奖封为冠军侯。
B、当时汉武帝想歼击匈奴并不容易,敌人顽强,环境恶劣。李广曾遭围攻而激战两日,死者过半,就是因为张骞率大部队迷路,未能及时支援;公孙敖遭受罪罚,也是因为迷路;甚至李广最终自杀,仍和迷路贻误战机有一定关系。
C、西汉当时众多老将并非才能不及,而是霍去病带军,常有机会选拔补充精壮士卒,且赖老天庇佑,部队从没遭遇绝境。所以霍去病才军功显赫,日益受宠显贵。
D、汉武帝曾想教霍去病学习古代兵法,他却以应更关注实战谋略之由而一口回绝。可见他有勇气,敢做敢当。这使武帝更加重视宠爱他。故他逝世时武帝很悲伤,穿玄黑铠甲的士兵,从长安一直列队到茂陵,并为他定下两个谥号。
10、下列句,不能解释众人不太喜欢卫青霍去病二人的原因是 ( )
A、二人都为大司马后,卫青日益权微而霍去病日益显贵。卫青的旧友和门下宾客凡转投霍去病的,则得官爵。霍此举有落井下石、不念卫青旧日提携恩情之嫌。
B、霍去病恃宠奢靡,率军出征,武帝则赠数十辆满载食物的膳车,但剩余的精米肥肉统统丢弃,全然不体恤忍饥挨饿的士兵。塞外作战,士卒乏粮,他却自顾玩乐。
C、霍去病少年得志,年方十八岁便官运亨通,甚至与舅舅卫青平起平坐。这是因为他是卫皇后姐姐之子的裙带关系,甚得汉武帝欢心。
D、虽卫青较霍去病爱护士兵,但二人不愿荐士的为将之道一样不被称许。这一方面确是反映君主之专制,大臣只求守法尽职;另一方面,也可知他们是为保全个人功名,怕有夺功于主之嫌而牵累受祸。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以不与会,当斩。
译文:
(2)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
译文:
(3)彼亲待士大夫、招贤黜不肖者,人主之柄也。
译文: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