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6、将下面的一则短讯改写成“一句话新闻”。(15字以内)

昨日上午,90多名来自清华、北大、复旦等重点大学的“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受助贫困大学生,在瓢泼大雨和激越的进行曲中,踏上了前往四川省广安、重庆等地的暑期社会实践旅途。四川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少雄等为出征大学生授旗。

据悉,此次受助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地点选在成都、广安和重庆,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大学生们将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和高科技场所,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等。

答:                                                                       

试题答案

6、受助大学生在川渝参加社会实践。

相关题目

现代文阅读(必考)(15分)

手机引起的文化思考

  ①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传媒技术的每一次发展,必然带来一场革命,并对社会和文化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媒介即讯息”,马歇尔·麦克卢汉这一著名论断便是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

  ②20世纪末出现的手机,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介入了人们的生活,并影响到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

  ⑧手机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被赋予了文化的意义。那个笨重的“大哥大”曾经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作为高新技术产品的初次亮相,即便功能和造型都有很大的缺陷,在彼时彼刻也仍然价格不菲,俨然成为时尚潮流与尖端科技的标志。这样一来,“大哥大”作为文化符号的意义便被自然而然地赋予了。

  ④手机的出现打破了公共和私人领域的界限。手持手机可以在公共场合接打电话、发送短信;也可以在众目睽睽之下用手机收听MP3或者打电子游戏;摄像功能,更是可以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记录形象;蓝牙技术还可以无线数据传输,取得私人信息。利用手机,你可以在群体之中做完全属于私人的事情,却并不“离群”,因为在使用手机的同时,你并没有离开群体,而且仍然可以参与群体的交流和其他活动。于是,公共场合手机的使用,使群己之界变得更为模糊不清,处在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之中。

  ⑤手机短信的出现,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手机短信第一次将文本传播的形式引领到一个与声像传播同等的平台参与了竞争。它不仅克服了文字传播时间上的限制,更是兼备了电话通讯点到点私人交流的特点,而且由于是无声传播,则比电话更好地排除了第三者的干扰,同时也避免了对第三者的干扰。

  ⑥手机短信具有作为文本的根本属性,“它是用文字写就的,也就是说,它的创造和理解来自于我们的一种心态。”文本传播对传播者和受传者来说都是一种心绪的写照。它结合文字和符号表达意义,这种表达所传递的心态是完全不同于声音和影像的。而且由于手机短信的非正式性和即时性,往往使编辑的过程更加随意,和网络文字传播相似,手机短信文本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符号和语词。比如,表情符号“:)”(微笑)、“:(”(不悦),抑或“88”(湃拜),“3X”(谢谢)等等。或许有语言学家担心这些不规范文字的使用会污染语言的纯洁性,但文字本身的功能就是传情达意,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文字和符号的新用法,给传统的文字带来了活力和趣味,巧妙地表达了传播者的情绪和意图。

  ⑦手机的随时随地性以及它现在的多媒体功能,使它具有了获取广泛信息的能力,并“把整个世界转化成一个可随时向你做出回应的环境,至少是对你想知道的事情做出回应的环境”。于是“每一只手、每一个衣袋不仅成为一个电话亭,而且成为+家互联网网吧。”掌握手机,我们就可以身处异地而仍轻易地获取本地甚至各地的信息,鱼与熊掌兼得在信息获取方面成了可能。

  ⑧纵观历史,每一种新传媒技术的出现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飞跃,在知识领域产生革命性变革,人际交往方式进一步拓展,并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观念。手机作为一种新媒体,-种低准入门槛的信息终端,使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意方式任何人表达任何内容成为现实,这是科技史和传播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当然,和所有其他的技术发明一样,手机在给人类社会开创了一片新的前景的同时也埋下了许多消极的隐患,由此引发的思考和想象,值得我们深入而审慎地探讨。选自《东方早报》,有删节)

(1)

“手机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被赋予了文化的意义”这句话中的“文化的意义”指的是什么?

(2)

文章②认为手机“介入人们的生活,并影响到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根据下文的分析,试分别从这两方面的概括它的影响?

(3)

文章④介绍了手机的哪些功能?

(4)

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手机的出现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第一次革命,手机短信的出现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又一次革命。

B.

手机的随时随地性使它具有了获取广泛信息的能力,掌握手机,我们就可以身处异地而仍轻易地获取本地甚至各地的信息。

C.

手机短信文本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符号和语词,语言学家们担心这些不规范文字的使用会污染语言的纯洁性。

D.

手机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开创了一片新的前景,但同时也埋下了许多消极的隐患,它引起的思考和想象,值得我们深入而审慎地探讨。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自欢喜台拾级而升,凡九折,尽三百余级,始登毗卢顶。顶上为寺一百二十,丹碧错落,嵌入岩际。庵寺皆精绝,莳花种竹,如江南人家别墅。时牡丹正开,院院红馥,沾薰游裾。寺僧争设供,山肴野菜,新摘便煮,芳香脆美。独不解饮茶,点黄苓芽代,气韵亦佳。夜宿喜庵方丈,共榻者王则之、黄昭素也。昭素鼻息如雷,予一夜不得眠。
  毗卢顶之右,有陡泉、望海峰。左有大小摘星峰。大摘星峰极高,一老僧说峰后有云水洞,甚奇邃。余遂脱巾褫衣,导诸公行。诸公两手扶杖,短衣楚楚,相顾失笑。至山腰少憩,则所谓一百二十寺者,一一可指数。予已上摘星岭,仰视峰顶,陡绝摩天,回顾不见诸公,独憩峭壁下。一物攀萝疾走,捷若猿猱,至则面目黧黑,瘦削如鬼。予不觉心动,毛发悚竖,讯之僧也。语不甚了了,但指其住处。予尾之行,入小洞中,石床冰冷,趺坐少顷。僧供黄芽汤,予啜罢,留钱而去,亦不解揖送。
  诸公登岭,皆称倦矣,呼酒各满引。黄昭素题名石壁。蛇行食顷,凡四五升降,乃达洞门。入洞数丈,有一穴甚狭,若瓮口。同游虽至赢者,亦须头腰贴地,乃得入穴。至此始篝火,一望无际,方纵脚行数十步,又忽闭塞。度此则堆琼积玉,荡摇心魂,不复似人间矣。有黄龙白龙悬壁上,又有大龙池,龙盘踞池畔,爪牙露张。卧佛、石狮、石烛,皆逼真。层叠虚豁,宛然飞阁。僧取石左右击撞,或类钟声,或类鼓声。突然起立者,名曰须弥。烛之不见顶。又有小雪山、大雪山,寒乳飞洒,四时若雪。其他形似之属,不可尽记。大抵皆石乳滴沥数千年,积累所成。僮仆至此,皆惶惑大叫。予恐惊起龙神,亟呵止不得,则令诵佛号。篝火垂尽,惆怅而返。将出洞,命仆敲取石一片,正可作砚山。每出示客,客莫不惊叹为过昆山灵壁也。(选自明袁宗道《袁宗道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九折,尽三百余级——凡:总共
B.花种竹——莳:栽种
C.一物攀萝疾——走:行走
D.之不见顶_烛:用烛火照着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描绘云水洞景色的一组是(     )
①丹碧错落,嵌入岩际
②层叠虚豁,宛然飞阁
③寒乳飞洒,四时若雪
④仰视峰顶,陡绝摩天
⑤院院红馥,沾薰游裾
⑥龙盘踞池畔,爪牙露张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游记,重点写了两处景色,其一写从欢喜台登毗卢顶,其二写云水洞。
B.文章描写云水洞奇观时,刻画细致真切;文中穿插着描写了僧人的生活情景,更显示出此地多佛寺的特色。
C.毗卢顶上的寺庙精美众多,寺僧多将新摘下的山肴野菜直接煮食,当然,这里也有不好的地方,一是寺僧不懂得饮茶,二是晚上要睡冰冷的石床。
D.文章中穿插记述了遇苦行僧、洞中僧敲石头以及童仆惶惑大叫等情节,使这篇游记更加生动有趣。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遂脱巾褫衣,导诸公行。诸公两手扶杖,短衣楚楚,相顾失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穴甚狭,若瓮口。同游虽至赢者,亦须头腰贴地,乃得入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1~4题。

自主招生考试,“想说爱你不容易”

本报记者郑晋鸣  通讯员  沈兰

元旦期间,高校自主招生拉开帷幕,北大、清华、复旦等诸多名校考试时间发生“撞车”,为求上名校,众多考生连日奔波。而自主招生考题中频频出现的新奇考题,也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究竟有没有给考生带来实惠?有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自主招生单位及考生和家长进行了采访。

考题新奇是否可取

专家告诉记者,这次“扎堆”元旦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虽然大多数考题均在高中教学内容范围内,但知识点的覆盖面之广、对思考能力的要求之高,远远超过了高考。

不少走出考场的学生都反映“有些题目是书本上完全找不到的,如果要考好,一定要读好社会这本大书”。北京大学的作文题要求写一篇800字的文章,驳斥“腐败无害论”观点,规定其中至少要有5处正确引用古诗文。同时句子改错也涉及公众耳熟能详的歌曲,如要求考生从语法角度分析“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和周杰伦《青花瓷》中的“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这两例病句错在何处。在复旦的语文卷中,有一道题是给繁体字文言文加标点。清华的考题则出现了将杜甫的《旅夜书怀》翻译成英文等题目,这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能力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不少中学老师认为,清华、北大等高校本次自主招生相关试题强调学生要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对现实社会进行分析、评判的能力,这是在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独立思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但也有一些老师和家长认为,这样可能会“负面”引导学生,比如说用英文表述过多容易构成对母语“不够尊重”。

记者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是否得实惠

记者从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现场了解到,在元旦这个小假期,不少家长自叹“比上班还累”。一位陪儿子到南京参加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外地学生家长告诉记者,他们已经连续三天辗转于几个考场。“我们花了不少钱,花费是小事,关键是孩子忙着复习考试,还要到处赶场,这有点吃不消了。”对于自主招生考试的费用,一些专家表示,几千元的路费食宿费对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而言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贫困家庭或农村家庭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一些优秀生因经济问题不能赶考,有可能造成考试机会有失平等。

此外,自主招生考试赶上高考复习的关键期,考生在花费大量精力准备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时,难免会打乱正常的高考复习计划。在分秒必争的高考冲刺阶段,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争取自主招生的“20分”是否值得,这是一个需要各方认真思考的问题。南京市某中学一位高三班主任老师就直截了当地表示了担忧:“我们班上有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都参加了自主招生考试,多一次尝试就多一次机会,但我担心的是一旦没有录取,或多或少会影响学生们随后高考的备考信心。”

记者点评:高校自主招生在一定程度上给考生增加了筹码。如果考生能正确理性地对待,将会是一条出路;但如果对其寄予过大期望,恐怕就得不偿失了。

自主招生考试是否取得成效

有专家认为,高校自主招生是依靠自己的方式选拔适合自己的考生,它打破了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录取方式,扩大了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面。同时,也给一些在某方面确有专长的学生,甚至是偏才、怪才提供了脱颖而出的机会。在很多发达国家如日本,高校招生主要实行“二次高考”:第一次为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主办的全国统一学历考试;第二次为大学单独考试。实践表明,高校自主招生与统一考试并不矛盾,两者可以取长补短。

但是在我国,目前这种扎堆式的自主招生考试,能否达到这样的目的,还有待于各高校不断探索和完善。有人提出,现在自主招生只是一些知名大学的“专利”,这对于其他实力相对较弱的学校显得不公平。还有人认为,自主招生虽然可以消除原来高考体制的一些弊端,不过一旦操作不好,会成为高校招生腐败、暗箱操作的温床。针对有些人提出的实行自主招生联考机制,还有专家提出了异议:“这等于将各种考试混成一锅粥,与传统的高考又有何区别呢?不如取消自主招生算了。”

记者点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客观上使一些优秀考生拿到了继续深造的“入场券”。如果有关方面能在制度方面进一步完善,杜绝幕后猫腻,相信成效会更好。

(2009—01—19《光明日报》,有删节)

1.这篇新闻的总标题有什么特点?以此为题有什么效果?

2.“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的一条最根本的规律。试举两例分析这篇新闻是如何体现这一规律的。

3.这篇新闻的主体三个部分后面分别有一段“记者点评”,请仿照后两段“记者点评”的模式,补写出第一部分的点评。

4.这篇新闻的第三部分列出了针对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的几种观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高校自主招生的看法。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