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下列文化常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如: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B.古人把每月农历十五(即月盈之时)称为“望”,农历初一称为“朔”,而把每月的最后一天称为“晦”。

C.“为变徵之声”:发出变徵的声音。中国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D.古代地名与现代的常用地名往往有所不同。如《鸿门宴》一文中,“河北、河南”指的是黄河以北、以南;“山东”指的是华山以东。

试题答案

1、D

相关题目

读书的真意义

俞平伯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者,活动的书本。读书则曰卧游,山川如指掌,古今如对面,乃广义的游览。现在,因交通工具的方便,走几万里路不算什么,读万卷书的日见其少了。当中有种种的原因,最浅显的看法,是读书的动机、环境、空气无不缺乏。

讲到读书的真意义,于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养性情,修持道德,原不仅为功名富贵做敲门砖。既为功名富贵,依目下的情形,似乎不必定要读书,更无须借光圣经贤传,甚至于愈读书会愈穷,这无怪喜欢读书,懂得怎样读的人一天一天地减少了。读书空气的稀薄,读书种子的稀少,互为因果循环。现在有一些人,你对他说身心性命则以为迂阔,对他说因果报应则以为荒谬,对他说风花雪月则以为无聊。不错,是迂阔,荒谬,无聊。你试问他,不迂阔,不荒谬,不无聊的是啥?他会有种种漂亮的说法。但你不可过于信他,他只是要钱而已。文言谓之好利。

好利之心压倒一切,非一朝一夕之故。古人说:“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以义为利是遥远的古话。退一步说,以名为利。然名利双收,话虽好听,利必不大。惟有不恤声名地干,以利为利,始专而且厚。道德名誉的观念本多半从书本中来,不恤声名与不好读书亦有相互的关联。

在这一味好利的空气中寻求读书乐,岂不难于上青天?除非我们把两者混合。假如我们能够立一种制度,使天下之俊秀求官位利禄之途必出于读书,近乎从前科举的办法,这或者还有人肯下十载寒窗的苦工。严格说来,这已失却了读书的真意义。

现在有一种情形,这十年以来,说得远一点,二三十年以来都如此。就是国文程度显著低落,别字广泛地流行着,在各级学校任教的,人人皆知,人人皱眉头痛,认为是不大好办的事情。这严重的光景,不仅象征着读书阶级的崩溃,并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发展。

文字教育好像不算得什么。文字原不过白纸上画黑道,一种形迹而已,但文化却寄托在这形迹上。我们常夸大神州立国几千年,华夏封疆数万里,这种时空的超卓并不必由于天赋,实则出于人为,皆先民积久辛勤努力所致,我们应如何欢喜惭愧,却不可有恃无恐。方块字的完整、艰深、固定,虽似妨碍文化知识的普及,亦正于无形之中维护国家的统一与永久。从时间上说,我们读古书如《论语》,觉得孔子、孟子似乎不太远,而杜工部、苏东坡的诗文呢,他们两位活像我们的老前辈,这是方块文字不易变动之力。假如当初完全用音标文字,那不必提周秦两汉,就是唐宋,也很遥远而隔膜,我们通解先民的情思比较困难,而华夏国本亦因而动摇不安。再从空间上说,北自满洲,南迄岭海,虽分南北中三部,细分还有更多的区域,然而中国始终只是一个,譬如广东话与北京话完全两样,而纸上文字却完全一致。我国屡经外夷侵略,或暂被征服,而于风雨飘摇中始终屹立不失者,上面已表过是先民血汗的成绩,而在民族的团结上,文字确也帮忙不少。

所以文字教育的失败,表面上看只是读书种子稀少,国文水准低落而已,但骨子里已损害民族国家的前途,自非好作危言,废书不读可谓今日之流行病。用功的人难道没有?即有少数的人好学潜修也不足挽回这颓风。即以学校教育而论,听讲的时间每多于自修,而自修课业,有如太史公所谓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者能有几人?我不敢轻量天下之士,武断地说或者不多罢。如何使人安心向学,对读书感到兴味,似是小事,却是牵连社会生计问题,譬如饿着肚子读书当然不成的,更有关于教育考试铨叙各制度的改革。我们从事教育写作文字的固责无旁贷,但已不仅是个人努力的事,而成为民族复兴国运重光的大业之一了。

(选自《俞平伯文集》)

12.下列不属于作者对“读书的真意义”的论述的一项是(3分)(  )

A.读书如卧游,不出门就可以对山川了如指掌。古今历史如在对面,这样就可以代替行万里路的辛苦游历。

B.读书于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养性情,修持道德,原不仅为功名富贵做敲门砖。

C.读书可超越时空,与孔子、孟子、杜工部、苏轼等先贤对话,通解古人的情思。

D.读书从某种意义上说,关乎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发展。

13.下列关于本文谈到的文字和文字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字教育的失败,会损害民族国家的前途。

B.六、七两段论述文字和文字教育的意义,其实也是为了表明读书的重要意义。

C.方块字从古至今是有着很大的变化的,这在我们理解前人的思想时会显出一定的弊端。

D.文字是文化的寄托,对维护国家的统一与永久有很重要的作用。

14.下列对本文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有几处引用了古人名言,如作者一开始就引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古人总结出来的求学的宝贵经验,从反面切入话题,增强了文章的针对性。

B.本文将历史与现实进行对比,从读书想到国计民生和国家民族的前途,不但视野辽阔,而且思想深刻。

C.作者特别赞赏中国方块文字的重要意义,非常深刻地批评了少数人用音标文字代替方块文字,以避免妨碍文化知识的普及的建议。

D.本文通篇娓娓而谈,说理透彻,语言平实通透,充满感情,说来饶有兴味,启人深思。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蜡染古时候称为蜡缬,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织物上,然后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即现出美丽的花纹。这是我国古老的防染工艺,历史已很悠久。

我国发现的蜡染文物,有新疆于田屋于来克古城遗址出土的北朝蓝色蜡缬毛织物,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墓葬出土的西凉蓝色缬绢和唐代的几种蜡缬绢、蜡缬纱,还有敦煌莫高窟130窟第一层壁画下发现的唐代废臵的大量蜡缬残幡。

蜡染是我国苗族古老而独特的手工绘染艺术。苗族以蜡染作为主要装饰,她们的头巾、围腰、衣服、绑腿等都是蜡染制成,她们背孩子的蜡染背带,点染得精巧细致。苗族蜡染除蓝白二色外,有的还加染上红、黄、绿等色,成为明快富丽的多色蜡染。

随着苗乡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人们对市场的依赖性增强,传统手工产品受到了冲击。过去由于居住在高山峡谷中,苗族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他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只能是祖辈所创造的文化。近年来,苗族地区的过剩劳动力大批加入全国劳动力迁移大军,当他们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后,就有了比较和选择,他们的价值观念就会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

以前苗族妇女画蜡染没有功利目的,艺术劳动和生产劳动完全一致,可以说那时的苗族蜡染是一种地道的生产者为本身需要而创造的生产者的艺术。当我们翻看苗族妇女出售的蜡染时,凭直觉就可明确地判断出这是新的还是老的。她们的前辈在淡泊平静的心态之下点蜡,每一笔都透着灵气,构图也用心良苦,整个画面精致而饱满。现在尽管还有画得不错的妇女,但比起人人都是点蜡高手的时代来说,苗族蜡染无疑呈退步趋势。经济时代改变了她们的价值观,近年来画的蜡染多是草草了事,制作速度较快,笔画也显得粗糙。

但新的文化旅游市场的开发,使苗族服饰工艺得到了肯定,服饰工艺的传承不仅关系到苗族服饰文化的保存,也关系到了苗族人谋生技能的延续,因此可以说包括苗族蜡染文化在内的服饰工艺文化比苗族其他文化因子的发展机会更多。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苗族蜡染是苗家人的生活、生产、战争迁徙等场景按照自然的规律和心理活动逻辑进行简体、变形、夸张和抽象而成的“人化自然”的心灵符号。这种“人化”作用沟通了人们的心灵,架起了一座人类共同审美经验的桥梁。它像一条纽带,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文化氛围中的人从深层意识中联接起来,使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不同层次的审美愉悦。

综上所述,苗族蜡染在新时代的发展虽然面临着困难和挑战,但同样也存在着机遇。现代的经济价值观、文化价值观正渐渐同化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这显然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传统的民族文化,是保持发扬,还是任其自生自灭。

7.下列有关蜡染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蜡染是将麻、丝、毛、棉等织物用蜡进行点绘,并放入染料缸中浸染,然后除蜡的古老的防染工艺。

B.苗族蜡染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文化符号,反映着苗族独特的审美情趣,世代传承,吐故纳新,近年呈退步趋势。

C.蜡染工艺历史悠久,发展到现代,除以蓝白二色为主外,还加染上红、黄、绿等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风格。

D.蜡染工艺在苗族居住区广泛流行,苗族以蜡染作为主要装饰,苗族妇女是苗族蜡染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8.下列对苗族蜡染呈现退步趋势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原来在苗族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头巾、绑腿等日常生活物品,由于市场经济冲击已经不需要手工制作,蜡染工艺品使用范围缩小。

B.苗族不断融入现代社会,人力资源严重流失,蜡染发展得不到应有的人才保障,这将导致蜡染工艺走向消亡。

C.苗族蜡染在新时代的发展面临着被现代的经济价值观、文化价值观逐渐同化的境地,自生自灭显然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D.经济时代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人们逐渐变得功利化,近年来画的蜡染大多追求制作速度,笔画粗糙。

9.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我国发现的蜡染文物有的在新疆有的在敦煌,这说明在古代蜡染就有可能广泛流传。

B.苗族蜡染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承关键是点蜡时构图技能和独特工艺的延续。

C.苗族蜡染呈退步趋势,这体现了苗族人在审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时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发生了变化。

D.人们购买苗族蜡染,只需要凭直觉就可以判断是传统工艺还是流水线生产出来的。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蜡染古时候称为蜡缬,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织物上,然后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即现出美丽的花纹。这是我国古老的防染工艺,历史已很悠久。

我国发现的蜡染文物,有新疆于田屋于来克古城遗址出土的北朝蓝色蜡缬毛织物,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墓葬出土的西凉蓝色缬绢和唐代的几种蜡缬绢、蜡缬纱,还有敦煌莫高窟130窟第一层壁画下发现的唐代废臵的大量蜡缬残幡。

蜡染是我国苗族古老而独特的手工绘染艺术。苗族以蜡染作为主要装饰,她们的头巾、围腰、衣服、绑腿等都是蜡染制成,她们背孩子的蜡染背带,点染得精巧细致。苗族蜡染除蓝白二色外,有的还加染上红、黄、绿等色,成为明快富丽的多色蜡染。

随着苗乡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人们对市场的依赖性增强,传统手工产品受到了冲击。过去由于居住在高山峡谷中,苗族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他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只能是祖辈所创造的文化。近年来,苗族地区的过剩劳动力大批加入全国劳动力迁移大军,当他们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后,就有了比较和选择,他们的价值观念就会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

以前苗族妇女画蜡染没有功利目的,艺术劳动和生产劳动完全一致,可以说那时的苗族蜡染是一种地道的生产者为本身需要而创造的生产者的艺术。当我们翻看苗族妇女出售的蜡染时,凭直觉就可明确地判断出这是新的还是老的。她们的前辈在淡泊平静的心态之下点蜡,每一笔都透着灵气,构图也用心良苦,整个画面精致而饱满。现在尽管还有画得不错的妇女,但比起人人都是点蜡高手的时代来说,苗族蜡染无疑呈退步趋势。经济时代改变了她们的价值观,近年来画的蜡染多是草草了事,制作速度较快,笔画也显得粗糙。

但新的文化旅游市场的开发,使苗族服饰工艺得到了肯定,服饰工艺的传承不仅关系到苗族服饰文化的保存,也关系到了苗族人谋生技能的延续,因此可以说包括苗族蜡染文化在内的服饰工艺文化比苗族其他文化因子的发展机会更多。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苗族蜡染是苗家人的生活、生产、战争迁徙等场景按照自然的规律和心理活动逻辑进行简体、变形、夸张和抽象而成的“人化自然”的心灵符号。这种“人化”作用沟通了人们的心灵,架起了一座人类共同审美经验的桥梁。它像一条纽带,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文化氛围中的人从深层意识中联接起来,使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不同层次的审美愉悦。

综上所述,苗族蜡染在新时代的发展虽然面临着困难和挑战,但同样也存在着机遇。现代的经济价值观、文化价值观正渐渐同化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这显然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传统的民族文化,是保持发扬,还是任其自生自灭。

1.下列有关蜡染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蜡染是将麻、丝、毛、棉等织物用蜡进行点绘,并放入染料缸中浸染,然后除蜡的古老的防染工艺。

B.苗族蜡染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文化符号,反映着苗族独特的审美情趣,世代传承,吐故纳新,近年呈退步趋势。

C.蜡染工艺历史悠久,发展到现代,除以蓝白二色为主外,还加染上红、黄、绿等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风格。

D.蜡染工艺在苗族居住区广泛流行,苗族以蜡染作为主要装饰,苗族妇女是苗族蜡染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2.下列对苗族蜡染呈现退步趋势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原来在苗族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头巾、绑腿等日常生活物品,由于市场经济冲击已经不需要手工制作,蜡染工艺品使用范围缩小。

B.苗族不断融入现代社会,人力资源严重流失,蜡染发展得不到应有的人才保障,这将导致蜡染工艺走向消亡。

C.苗族蜡染在新时代的发展面临着被现代的经济价值观、文化价值观逐渐同化的境地,自生自灭显然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D.经济时代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人们逐渐变得功利化,近年来画的蜡染大多追求制作速度,笔画粗糙。

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我国发现的蜡染文物有的在新疆有的在敦煌,这说明在古代蜡染就有可能广泛流传。

B.苗族蜡染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承关键是点蜡时构图技能和独特工艺的延续。

C.苗族蜡染呈退步趋势,这体现了苗族人在审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时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发生了变化。

D.人们购买苗族蜡染,只需要凭直觉就可以判断是传统工艺还是流水线生产出来的。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蜡染古时候称为蜡缬,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毛等织物上,然后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即现出美丽的花纹。这是我国古老的防染工艺,历史已很悠久。
我国发现的蜡染文物,有新疆于田屋于来克古城遗址出土的北朝蓝色蜡缬毛织物,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墓葬出土的西凉蓝色缬绢和唐代的几种蜡缬绢、蜡缬纱,还有敦煌莫高窟130窟第一层壁画下发现的唐代废臵的大量蜡缬残幡。
蜡染是我国苗族古老而独特的手工绘染艺术。苗族以蜡染作为主要装饰,她们的头巾、围腰、衣服、绑腿等都是蜡染制成,她们背孩子的蜡染背带,点染得精巧细致。苗族蜡染除蓝白二色外,有的还加染上红、黄、绿等色,成为明快富丽的多色蜡染。
随着苗乡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人们对市场的依赖性增强,传统手工产品受到了冲击。过去由于居住在高山峡谷中,苗族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他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只能是祖辈所创造的文化。近年来,苗族地区的过剩劳动力大批加入全国劳动力迁移大军,当他们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后,就有了比较和选择,他们的价值观念就会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
以前苗族妇女画蜡染没有功利目的,艺术劳动和生产劳动完全一致,可以说那时的苗族蜡染是一种地道的生产者为本身需要而创造的生产者的艺术。当我们翻看苗族妇女出售的蜡染时,凭直觉就可明确地判断出这是新的还是老的。她们的前辈在淡泊平静的心态之下点蜡,每一笔都透着灵气,构图也用心良苦,整个画面精致而饱满。现在尽管还有画得不错的妇女,但比起人人都是点蜡高手的时代来说,苗族蜡染无疑呈退步趋势。经济时代改变了她们的价值观,近年来画的蜡染多是草草了事,制作速度较快,笔画也显得粗糙。
但新的文化旅游市场的开发,使苗族服饰工艺得到了肯定,服饰工艺的传承不仅关系到苗族服饰文化的保存,也关系到了苗族人谋生技能的延续,因此可以说包括苗族蜡染文化在内的服饰工艺文化比苗族其他文化因子的发展机会更多。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苗族蜡染是苗家人的生活、生产、战争迁徙等场景按照自然的规律和心理活动逻辑进行简体、变形、夸张和抽象而成的“人化自然”的心灵符号。这种“人化”作用沟通了人们的心灵,架起了一座人类共同审美经验的桥梁。它像一条纽带,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文化氛围中的人从深层意识中联接起来,使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不同层次的审美愉悦。
综上所述,苗族蜡染在新时代的发展虽然面临着困难和挑战,但同样也存在着机遇。现代的经济价值观、文化价值观正渐渐同化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这显然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传统的民族文化,是保持发扬,还是任其自生自灭。
【小题1】下列有关蜡染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蜡染是将麻、丝、毛、棉等织物用蜡进行点绘,并放入染料缸中浸染,然后除蜡的古老的防染工艺。 
B.苗族蜡染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文化符号,反映着苗族独特的审美情趣,世代传承,吐故纳新,近年呈退步趋势。 
C.蜡染工艺历史悠久,发展到现代,除以蓝白二色为主外,还加染上红、黄、绿等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风格。 
D.蜡染工艺在苗族居住区广泛流行,苗族以蜡染作为主要装饰,苗族妇女是苗族蜡染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小题2】下列对苗族蜡染呈现退步趋势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原来在苗族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头巾、绑腿等日常生活物品,由于市场经济冲击已经不需要手工制作,蜡染工艺品使用范围缩小。 
B.苗族不断融入现代社会,人力资源严重流失,蜡染发展得不到应有的人才保障,这将导致蜡染工艺走向消亡。 
C.苗族蜡染在新时代的发展面临着被现代的经济价值观、文化价值观逐渐同化的境地,自生自灭显然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D.经济时代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人们逐渐变得功利化,近年来画的蜡染大多追求制作速度,笔画粗糙。 
【小题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我国发现的蜡染文物有的在新疆有的在敦煌,这说明在古代蜡染就有可能广泛流传。 
B.苗族蜡染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承关键是点蜡时构图技能和独特工艺的延续。 
C.苗族蜡染呈退步趋势,这体现了苗族人在审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时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发生了变化。 
D.人们购买苗族蜡染,只需要凭直觉就可以判断是传统工艺还是流水线生产出来的。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谈学问的功用
一般人常埋怨现在青年对于学问没有浓厚的兴趣。就个人任教的经验说,我也有这样的观感。平心而论,这大半要归咎我们“教书人”。把学问看成“读书”,一个错误的观念如果不全是我们养成的,至少我们未曾设法纠正,而且我们自己又没有好生学问,给青年学子树一个榜样,可以激励他们的志气,提起他们的兴趣。此外,社会上一般人对于学问的性质和功用所存的误解也不无关系。近代西方学者常把纯理的学问和应用的学问分开,以为治应用的学问是有所为而为,治纯理的学问是无所为而为。他们怕学问全落到应用一条窄路上,尝设法替无所为而为的学问辩护,说它虽“无用”,却可满足人类的求知欲。这种用心很可佩服,而措词却不甚正确。学问起于生活的需要,世间绝没有一种学问无用,不过“用”的意义有广狭之别。学得一种学问,就可以有一种技能,拿它应用于实际事业,如学得数学几何三角就可以去算帐、测量、建筑、制造机械,这是最正常的“用”字的狭义。学得一点知识技能,就能混得一种资格,可以谋一个职业,解决饭碗问题,这是功利主义的“用”字狭义。但是学问的功用并不仅如此,我们甚至可以说,学问的最大功用并不在此。心理学者研究智力,有普通智力和特殊智力的分别:古人和今人品题人物,都有通才和专才的分别。学问的功用也可以说有“通”有“专”。治数学即应用于计算数量,这是学问的专用;治数学而变成一个思想缜密、性格和谐、善于立身处世的人,这是学问的通用。学问在实际上确有这种通用。就智慧说,学问是训练思想的工具。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必定知识丰富,思想敏锐,洞达事理;处任何环境,知道把握纲要,分析条理,解决困难。就性格说,学问是道德修养的途径。苏格拉底说得好:“知识即德行。”世间许多罪恶都起于愚昧,如果真正彻底明了一件事是好的,另一件事是坏的,一个人决不会睁着眼睛往坏的方面走。中国儒家讲学问,素全重立身行己的功夫,一个学者应该是一个圣贤,不仅如现在所谓“知识分子”。
现在所谓“知识分子”的毛病在只看到学问的狭义的“用”。尤其是功利主义的“用”。学问只是一种干禄的工具。我曾听到一位教授在编成一部讲义之后,心满意足地说:“一生吃着不尽了!”我又曾听到一位朋友劝导他的亲戚不让刚在中学毕业的儿子去就小事,说:“你这种办法简直吃稻种!”许多升学的青年实在只为着要让稻种发生成大量谷子,预备“吃着不尽”。所以,大学里“出路”最广的学系如经济系、机械系之类常是拥挤不堪,而哲学系、数学系、生物学系诸“冷门”就简直无人问津。治学问根本不是为学问本身,而是为着它的出路销场,在治学问时既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得到出路销场后,当然更是“得鱼忘筌”了。在这种情形之下的我们如何能期望青年学生对于学问有浓厚的兴趣呢?
这种对于学问功用的窄狭而错误的观念必须及早纠正。生活对于有生之伦是唯一的要务,学问是为生活。这两点本是天经地义。不过现代中国人的错误在把“生活”只看成口腹之养。“谋生活”与“谋衣食”在流行语中是同一意义。这实在是错误得可怜可笑。人有肉体,有心灵。肉体有它的生活,心灵也应有它的生活。肉体需要营养,心灵也不能“辟谷”。肉体缺乏营养,必酿成饥饿病死;心灵缺乏营养,自然也要干枯腐化。人为万物之灵,就在他有心灵或精神生活。所以测量人的成就并不在他能否温饱,而在他有无丰富的精神生活。一个人到了只顾衣食饱暖而对于真善美漫不感觉兴趣时,他就只能算是一种“行尸走肉”;一个民族到了只顾体肤需要而不珍视精神生活的价值时,它也就必定逐渐没落了。
小题1:从全文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治学问可以分成有所为而为和无所为而为。
B.应用于事业和谋求职业都是学问狭义的作用。
C.作者认为学问有“通”“专”之分,是由于人的智力有“普通”和“特殊”之分。
D.作者引用“知识即德行”是为了证明有德行的人必定知识丰富。
小题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而且我们自己又没有好生学问,给青年学子树一个榜样”中的“学问”,指的是“做学问”;
B.“许多升学的青年实在只为着要让稻种发生成大量谷子”中的“稻种”指的是“学生治学问”;
C.“许多升学的青年实在只为着要让稻种发生成大量谷子,预备‘吃着不尽’”中的“大量谷子”,指的是“学问的出路销场”;
D.“许多升学的青年实在只为着要让稻种发生成大量谷子” 预备‘吃着不尽’”这句话批评了一个观点,这个观点是:学问只是一种干禄的工具。
小题3:作者认为“学问起于生活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指什么?请依据文意结合自身实际概括回答。(5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读书的意义

俞平伯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不仅有关联,是一桩事情的两种看法。游历者,活动的书本。读书则曰卧游,山川如指掌,古今如对面,乃广义的游览。现在,因交通工具的方便,走几万里路不算什么,读万卷书的日见其少了。当有种种的原因,最浅显的看法,是读书的动机环境空气无不缺乏。

讲到读书的真意义,于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咏性情,修持道德,原不仅为功名富贵做敲门砖。即为功名富贵,依目下的情形,似乎不必定要读书,更无须借光圣经贤传,甚至于愈读书会愈穷,这无怪喜欢读书,懂得怎样读的人一天一天的减少了。读书空气的稀薄,读书种子的稀少,互为因果循环。现在有一些人,你对他说身心性命则以为迂阔,对他说因果报应则以为荒谬,对他说风花雪夜则以为无聊。不错,是迂阔,荒谬,无聊。你试问他,不迂阔,不荒谬,不无聊的是啥?他会有种种漂亮的说法。但你不可过于信他,他只是要钱而已。文言谓之好利。有一个故事,不见得靠得住,只可以算笑话。乾隆帝下江南,在金山寺登高,望见江中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船,戏问随銮的纪晓岚,共有几只。这原是难题,拿来开玩笑的,若回答说不知道,那未免煞风景。纪回答得很好,臣只见两条船,一条为名,一条为利。在那时,这故事讽刺世情已觉刻露,但现在看来,不免古色古香。意存忠厚,应该对答皇帝道,只有一条船。

好利之心压倒一切,非一朝一夕之故。古人说:“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以义为利是遥远的古话。退一步说,以名为利。然名利双收,话虽好听,利必不大。惟有不恤声名的干,以利为利,始专而且厚。道德名誉的观念本多半从书本中来,不恤声名与不好读书亦有相互的关联。

在这一味好利的空气中寻求读书乐,岂不难于上青天,除非我们把两者混合。假如我们能够立一种制度,使天下之俊秀求官位利禄之途必出于读书,近乎从前科举的办法,这或者还有人肯下十载寒窗的苦工。严格说来,这已失却读书的真意义,何况这制度的确立还遥遥无期。

现在有一种情形,这十年以来,说得远一点,二三十年以来都如此,就是国文程度显著地低落,别字广泛地流行着,在各级学校任教的,人人皆知,人人皱眉头痛,认为是不大好办的事情。这严重的光景,不仅象征着读书阶级的崩溃,并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发展。

文字教育好像不算得什么。文字原不过白纸上画黑道,一种形迹而已,但文化却寄托在这形迹上。我们常夸说神州立国几千年,华夏提封数万里,这种时空的超卓并不必由于天赋,实半出于人为,皆先民积久辛勤努力所致,我们应如何欢喜惭愧,却不可有恃无恐。方块字的完整、艰深、固定,虽似妨碍文化知识的普及,亦正于无形之中维护国家的统一与永久。从时间说,我们读古书如《论语》,觉得孔子孟子似乎不太远,而杜工部苏东坡的诗文呢,他们两位活像我们的老前辈,这是方块文字不易变动之力。假如当初完全用音标文字,那不必提周秦两汉,就是唐宋,也就很遥远而隔膜,我们通解先民的情思比较困难,而华夏国本亦因而动摇不安。再从空间说,北自满洲,南迄岭海,虽分南北中三部,细分还有更多的区域,然而中国始终只是一个,譬如说广东话与北京话完全两样,而纸上文字完全一致。我国屡经外夷侵略,或暂被征服,而于风雨飘摇中始终屹立不失者,上面已表过是先民血汗的成绩,而在民族的团结上,文字确也帮忙不少。历史事实俱在,不容易否认的。

所以文字教育的失败,表面上看只是读书种子稀少,一般国文水准低落而已,骨子里已损害民族国家的前途,自非好作危言耸人听闻,废书不读可谓今日之流行病。用功的人难道没有?即有少数的人好学潜修也不足挽回这颓风。即以学校教育而论,听讲的时间每多于自修,而自修课业,有如太史公所谓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者能有几人?我不敢轻量天下之士,武断地说或者不多罢。如何使人安心向学,对读书感到兴味,似是小事,却是牵连社会生计问题,譬如饿着肚子读书当然不成的,更有关于教育考试铨叙各制度的改革。我们从事教育写作文字的固责无旁贷,但已不仅是个人努力的事,而成为民族复兴国运重光的大业之一了。

(选自《俞平伯文集》)

12.下列对本文赏析有误的两项是

A.本文多处引用古人名言,如作者一开始就引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古人总结出的求学的宝贵经验,从反面切入话题,增加了文章的针对性。

B.本文将历史与现实进行对比,从读书想到国计民生和国家民族的前途,不但视野辽阔,而且 思想深刻。

C.作者特别赞赏中国方块文字的重要意义,非常深刻地批评了少数人用音标文字代替方块字,以避免妨碍文化知识的普及的建议。

D.本文通篇娓娓而谈,说理透彻,语言平实通透,充满感情,读来饶有兴味,启人深思。

E.作者善于运用典故来为说理服务,如第二段运用纪晓岚应答乾隆皇帝的故事生动巧妙地说明了用心读好书、知识渊博能使人灵活应变、化险为夷的读书意义。

13.下列不属于作者对“读书的意义”的论述的两项是

A.读书如卧游,不出门就可以对山川了如指掌,古今历史如在对面,这样就可以代替行万里路的辛苦游历。

B.读书于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咏性情,修持道德,原不仅为功名富贵做敲门砖。

C.读书可超越时空,与孔孟、杜工部、苏轼等先贤对话,通解古人的情思。

D.假如我们能够立一种制度,使天下之俊秀求官位利禄之途必出于读书,这样,人们就会明白读书的真意义,进而肯下十年寒窗苦工去读书。

E.这十年以来,说得远一点,二三十年以来都如此,就是国文程度显著地低落,别字广泛地流行着。

14.本文标题为“读书的意义”,但第六、七两段却花费大量笔墨谈到文字和文字教育,作者为何要这样写?

15.文中说“即以学校教育而论,听讲的时间每多于自修,而自修课业,有如太史公所谓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者能有几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一15题。

读书的意义

俞平伯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不仅有关联,是一桩事情的两种看法。游历者,活动的书本。读书则曰卧游,山川如指掌,古今如对面,乃广义的游览。现在,因交通工具的方便,走几万里路不算什么,读万卷书的日见其少了。当有种种的原因,最浅显的看法,是读书的动机环境空气无不缺乏。

    讲到读书的真意义,于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咏性情,修持道德,原不仅为功名富贵做敲门砖。即为功名富贵,依目下的情形,似乎不必定要读书,更无须借光圣经贤传,甚至于愈读书会愈穷,这无怪喜欢读书,懂得怎样读的人一天一天的减少了。读书空气的稀薄,读书种子的稀少,互为因果循环。现在有一些人,你对他说身心性命则以为迂阔,对他说因果报应则以为荒谬,对他说风花雪夜则以为无聊。不错,是迂阔,荒谬,无聊。你试问他,不迂阔,不荒谬,不无聊的是啥?他会有种种漂亮的说法。但你不可过于信他,他只是要钱而已。文言谓之好利。有一个故事,不见得靠得住,只可以算笑话。乾隆帝下江南,在金山寺登高,望见江中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船,戏问随銮的纪晓岚,共有几只。这原是难题,拿来开玩笑的,若回答说不知道,那未免煞风景。纪回答得很好,臣只见两条船,一条为名,一条为利。在那时,这故事讽刺世情已觉刻露,但现在看来,不免古色古香。意存忠厚,应该对答皇帝道,只有一条船。

    好利之心压倒一切,非一朝一夕之故。古人说:“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以义为利是遥远的古话。退一步说,以名为利。然名利双收,话虽好听,利必不大。惟有不恤声名的干,以利为利,始专而且厚。道德名誉的观念本多半从书本中来,不恤声名与不好读书亦有相互的关联。

    在这一味好利的空气中寻求读书乐,岂不难于上青天,除非我们把两者混合。假如我们能够立一种制度,使天下之俊秀求官位利禄之途必出于读书,近乎从前科举的办法,这或者还有人肯下十载寒窗的苦工。严格说来,这已失却读书的真意义,何况这制度的确立还遥遥无期。

    现在有一种情形,这十年以来,说得远一点,二三十年以来都如此,就是国文程度显著地低落,别字广泛地流行着,在各级学校任教的,人人皆知,人人皱眉头痛,认为是不大好办的事情。这严重的光景,不仅象征着读书阶级的崩溃,并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发展。

    文字教育好像不算得什么。文字原不过白纸上画黑道,一种形迹而已,但文化却寄托在这形迹上。我们常夸说神州立国几千年,华夏提封数万里,这种时空的超卓并不必由于天赋,实半出于人为,皆先民积久辛勤努力所致,我们应如何欢喜惭愧,却不可有恃无恐。方块字的完整、艰深、固定,虽似妨碍文化知识的普及,亦正于无形之中维护国家的统一与永久。从时间说,我们读古书如《论语》,觉得孔子孟子似乎不太远,而杜工部苏东坡的诗文呢,他们两位活像我们的老前辈,这是方块文字不易变动之力。假如当初完全用音标文字,那不必提周秦两汉,就是唐宋,也就很遥远而隔膜,我们通解先民的情思比较困难,而华夏国本亦因而动摇不安。再从空间说,北自满洲,南迄岭海,虽分南北中三部,细分还有更多的区域,然而中国始终只是一个,譬如说广东话与北京话完全两样,而纸上文字完全一致。我国屡经外夷侵略,或暂被征服,而于风雨飘摇中始终屹立不失者,上面已表过是先民血汗的成绩,而在民族的团结上,文字确也帮忙不少。历史事实俱在,不容易否认的。

    所以文字教育的失败,表面上看只是读书种子稀少,一般国文水准低落而已,骨子里已损害民族国家的前途,自非好作危言耸人听闻,废书不读可谓今日之流行病。用功的人难道没有?即有少数的人好学潜修也不足挽回这颓风。即以学校教育而论,听讲的时间每多于自修,而自修课业,有如太史公所谓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者能有几人?我不敢轻量天下之士,武断地说或者不多罢。如何使人安心向学,对读书感到兴味,似是小事,却是牵连社会生计问题,譬如饿着肚子读书当然不成的,更有关于教育考试铨叙各制度的改革。我们从事教育写作文字的固责无旁贷,但已不仅是个人努力的事,而成为民族复兴国运重光的大业之一了。

                                                          (选自《俞平伯文集》)

12.下列对本文赏析有误的两项是(4分)

A.本文多处引用古人名言,如作者一开始就引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古人总结出的求学的宝贵经验,从反面切入话题,增加了文章的针对性。

B.本文将历史与现实进行对比,从读书想到国计民生和国家民族的前途,不但视野辽阔,而且思想深刻。

C.作者特别赞赏中国方块文字的重要意义,非常深刻地批评了少数人用音标文字代替方块字,以避免妨碍文化知识的普及的建议。

D.本文通篇娓娓而谈,说理透彻,语言平实通透,充满感情,读来饶有兴味,启人深思。

E.作者善于运用典故来为说理服务,如第二段运用纪晓岚应答乾隆皇帝的故事生动巧妙地说明了用心读好书、知识渊博能使人灵活应变、化险为夷的读书意义。

 

13.下列不属于作者对“读书的意义”的论述的两项是(4分)

A.读书如卧游,不出门就可以对山川了如指掌,古今历史如在对面,这样就可以代替行万里路的辛苦游历。

B.读书于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咏性情,修持道德,原不仅为功名富贵做敲门砖。

C.读书可超越时空,与孔孟、杜工部、苏轼等先贤对话,通解古人的情思。

D.假如我们能够立一种制度,使天下之俊秀求官位利禄之途必出于读书,这样,人们就会明白读书的真意义,进而肯下十年寒窗苦工去读书。

E.这十年以来,说得远一点,二三十年以来都如此,就是国文程度显著地低落,别字广泛地流行着。

14.本文标题为“读书的意义”,但第六、七两段却花费大量笔墨谈到文字和文字教育,作者为何要这样写?(5分)

15.文中说“即以学校教育而论,听讲的时间每多于自修,而自修课业,有如太史公所谓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者能有几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桃花文化
  桃花,作为一种自然物,本来不具有“文化”的涵义。但是,桃花以它俏丽的色彩、缤纷的落英触动了中国人的某种情绪和情感,被渗透、融会了审美主体的心理因素,并且作为人们共同认可的一种信息载体,世世代代承袭相传,于是,如同中国的“梅文化”“菊文化”一样,“桃花”也成为我们民族集体记忆和心理深层的积淀物,形成了中国的“桃花文化”。
  中国的“桃花文化”和女性有不解之缘。早在先秦的《诗经·周南》中,就有一首关于桃花的诗。“桃之夭夭”.描写茂盛、火红的桃花,桃花来比喻年轻美貌的女子。春秋时代,息国的国君夫人息妫容貌美丽,被人称作“桃花夫人”。唐代的崔护在京都郊游,邂逅一少女,次年再访,人去桃花在,崔护感伤不已,题诗慨叹,“人面桃花相映红”一句就成了千古名诗。还有清初孔尚任的著名悲剧《桃花扇》,曹雪芹在《红楼梦》里为有黛玉葬花写的《葬花辞》和《桃花行》。源远流长的桃花文化,从古代《诗经》一直唱到今天那桃花盛开的大江南北。
  在中国,“桃花文化”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民间吉祥喜庆活动。
  特别是恋爱、婚姻这类人生喜庆之事里,桃花是“尚红”礼俗的主要角色。桃花坞、桃花酒、桃花运.包含“桃花”一词的人名地名更是不胜枚举。我国由历史沿袭形成众多的桃花观赏案点。早春二月,人们踏青采物采撷归来,多是几枝早开的桃花。至于与桃树、桃花、桃实相关的文化现象,几乎无处不在:传说桃都山有一巨大的桃树叫“桃都”,上有天鸡,天鸣一叫,天下的雄鸡也跟着叫。在中国神话中,仙桃又是长寿的象征,神话中的王母娘娘有“蟠桃宴”。桃树可家植于屋前舍后,更多的是漫山野生,人们又用“桃李满天下”比喻老师的学生之多……
  那么,中国桃花文化为何如此独特呢?
  桃花文化,反映了中国文人的自然观。大自然最美的季节是万物复生、欣欣向荣的春天,中国文人对春天倾注了十分炽热的情感,“咏春”的诗文特别发达。而春天又美在桃花盛开的时节,于是,自我们所能见到的《诗经》始,铺陈春景,不能不写桃花。永恒的自然界,极富生命力的桃花,激发了中国文人的艺术想象力和热爱生活的心愿。中国文人把自然界的桃花作为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本质力量和自己的情感意识的对应物加以抒写。他们借桃花歌颂自然美、劳动美、创造美,表达对永恒自然和永恒生命的向往。
  桃花文化还渗透着“儒与庄禅互补”的文化精神。“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中国文人两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文化心里。一方面,他们要身体力行,去实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经世致用”的人生理想;另一方面,由于现实不断击碎他们的理想之梦,于是造成了他们的失落心理。他们只好“穷则独善其身”,寄情山水,回归田园,在庄禅的境界中求得精神上的休憩和解脱。于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他自己,也为与他一样的失意文人创造了一个虚幻的世界。桃花源作为中国文人的精神栖息之所,世世代代吸引着文士,形成了他们的“桃花源情结”。他们并不是不知道桃花源之不可寻,他们寻找桃花源,几乎与屈原《天问》一样,上升为一种探索宇宙、社会和人生哲学的思维模式。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文化”贯穿了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全过程,尤其表现在女性方面。
B.“桃花文化”源远流长,代代沿袭,从先秦到今天,以至将来绵绵不绝。
C.中国文人虽有“经世治国”的人生理想,但是现实往往击碎他们的理想之梦,所以他们对桃花就有了一种特殊的情结。
D.独特的中国“桃花文化”反映了中国文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一种思考和认识。
2.第三段写桃花文化在民间有哪些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中国桃花文化如此独特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