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2、《礼记》中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请以“静”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自选;②选材丰富,及时点题;③不少于800字。

 

 

试题答案

22、略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25分)

李滨声:远观人生多“趣事”

87岁的李滨声胸前别着一个“蓝精灵”。

这个可爱的卡通玩具是前来探望他的后辈赠送给他的礼物,正合他意。

卡通漫画,被视为他的专业:他一直顶着“漫画家”的头衔行走“江湖”。但他觉得“漫画家”是世人抬爱的称谓,自报家门时说是“画小人的”就可以了。

事实上,他的漫画曾获首届“中国漫画金猴奖”作品奖,根据他的漫画改编的相声《夜行记》被侯宝林和郭启儒演绎过。而且,“画小人”只是他才华的“冰山一角”。

在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的一座老年公寓的一套房子里,桌子旁边堆放着宣纸,李滨声正在通过画笔追忆什刹海当年的风韵。书柜里摆放着一本《我爸爸的爸爸的爸爸》,作者是在2011年春晚上表演《年年有“鱼”》的魔术师傅琰东,“书是他送的,我跟他爸是老交情”。

跟这本书“并行在岗”的,还有署名为“李滨声”的《我的漫画生涯》和《拙笔留情》,《李滨声画集》一共有三大卷,包括京剧卷、民俗卷和综艺卷。原本还有漫画卷,但不记得是谁借走了,至今尚未归还。

紧挨着书柜的,是个半人高的小架子,上边蒙着一层红色的绸布,扑克牌散落其间,还有其他零星的小物什——这里是“魔术道具”专区。老人家兴致来了,是愿意玩上一把的。

区区斗室,藏掖不了主人的性情与能耐。

“他熟悉群众生活与语言,北京民俗和掌故他知道的多。他曾是热心的京戏票友,上台演过戏,懂得京剧艺术,会画脸谱。他是玩风筝的行家。他会变戏法,而且掌握其中的许多高级技艺。他的写作文笔独有风致。”在1996年3月26日的《光明日报》上,漫画家方成撰文“揭露”他的“玩家”本色,字里行间不乏艳羡之意。

李滨声将心目中的自己都融入到了一枚印章里。乍看上去,阴文是个变异的“声”字,还有点像一头壮牛正扬着牛角,瞪着一双大眼睛,静静地在看你——他恰好属牛。更重要的是,这隐约还是一个“器”字,四个“口”字并没有完全封闭,他的解读是“似器非器”,也就是“不成器”。

他的漫画,时常提供饱满的回味空间。李白就有两次走进他的画里,诉说着他对这个时代的怅惘。《H20》:李白愁眉苦脸地坐在桌旁,正上方摆着一瓶酒、一盏酒杯,毛笔和纸张被放置在一边,画外音写道“李白停杯直发愁,两眼不住珠泪流。此酒哪能助诗兴,竟是埃赤二与欧(H20)”。一画胜千言,如针,似刺。

他画戏。由于懂戏,对此间的门路了如指掌,所以他的戏剧画不仅有画的风情,更有戏的风骨。何况,在他看来,京剧是写意的表演艺术,各种艺术手段都夸张运用到了极点,其本身的唱念做打、服装道具无不有着漫画元素。

他画魔术。身为业余魔术爱好者,他没法像专职魔术师那样拥有大型的道具,可以满台腾挪,尽情展现障眼的魅力。于是,他就用画,释放着内心的渴望。

他画民俗。他画“老北京”喝大碗茶时的情景,他画旧时燕京儿童的发式,包括歪毛、淘气、三星、四喜、马鬃、朝天杵、天齐庙、草帽圈、帽缨子、马桶盖,并著有《燕京画旧》,至今北京文史研究馆编辑的《北京文史》杂志上还经常有他的画作“出没”。

或许正是由于这些,李滨声的人生路上才满是别样的风景:恰似一幅漫画,有锋芒有力度;又好比一出戏,有着纯正的韵致、道地的承传;还宛如一场魔术,色彩斑斓,惊喜不断;更像是一首古老的歌谣,越品越有味道。

(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李滨声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漫画家,但他却认为这是人们对他的抬爱,他对别人介绍自己时只说是“画小人的”。

B.作品介绍了李滨声房子里桌子旁边堆放着的宣纸、书柜里摆放着的书和半人高的小架子上放着的小物什,突出了他知识的渊博。

C.漫画家方成撰文说,虽然李滨声懂得京剧艺术,会画脸谱,会玩风筝,但是这些都是玩物丧志、不学无术的表现。

D.李滨声画漫画,常常借用历史人物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惆怅,这样的一幅漫画胜过一千篇文章。

E.李滨声对戏、对魔术、对民俗等都爱好,都懂,甚至有一定的研究,并且常用漫画的手法来画戏、画魔术、画民俗。

2.第1段至第3段是文章的开头部分,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是怎样表现李滨声的漫画艺术成就的?请举例回答。(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滨声的人生多“趣事”,这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25分)
李滨声:远观人生多“趣事”
87岁的李滨声胸前别着一个“蓝精灵”。
这个可爱的卡通玩具是前来探望他的后辈赠送给他的礼物,正合他意。
卡通漫画,被视为他的专业:他一直顶着“漫画家”的头衔行走“江湖”。但他觉得“漫画家”是世人抬爱的称谓,自报家门时说是“画小人的”就可以了。
事实上,他的漫画曾获首届“中国漫画金猴奖”作品奖,根据他的漫画改编的相声《夜行记》被侯宝林和郭启儒演绎过。而且,“画小人”只是他才华的“冰山一角”。
在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的一座老年公寓的一套房子里,桌子旁边堆放着宣纸,李滨声正在通过画笔追忆什刹海当年的风韵。书柜里摆放着一本《我爸爸的爸爸的爸爸》,作者是在2011年春晚上表演《年年有“鱼”》的魔术师傅琰东,“书是他送的,我跟他爸是老交情”。
跟这本书“并行在岗”的,还有署名为“李滨声”的《我的漫画生涯》和《拙笔留情》,《李滨声画集》一共有三大卷,包括京剧卷、民俗卷和综艺卷。原本还有漫画卷,但不记得是谁借走了,至今尚未归还。
紧挨着书柜的,是个半人高的小架子,上边蒙着一层红色的绸布,扑克牌散落其间,还有其他零星的小物什——这里是“魔术道具”专区。老人家兴致来了,是愿意玩上一把的。
区区斗室,藏掖不了主人的性情与能耐。
“他熟悉群众生活与语言,北京民俗和掌故他知道的多。他曾是热心的京戏票友,上台演过戏,懂得京剧艺术,会画脸谱。他是玩风筝的行家。他会变戏法,而且掌握其中的许多高级技艺。他的写作文笔独有风致。”在1996年3月26日的《光明日报》上,漫画家方成撰文“揭露”他的“玩家”本色,字里行间不乏艳羡之意。
李滨声将心目中的自己都融入到了一枚印章里。乍看上去,阴文是个变异的“声”字,还有点像一头壮牛正扬着牛角,瞪着一双大眼睛,静静地在看你——他恰好属牛。更重要的是,这隐约还是一个“器”字,四个“口”字并没有完全封闭,他的解读是“似器非器”,也就是“不成器”。
他的漫画,时常提供饱满的回味空间。李白就有两次走进他的画里,诉说着他对这个时代的怅惘。《H20》:李白愁眉苦脸地坐在桌旁,正上方摆着一瓶酒、一盏酒杯,毛笔和纸张被放置在一边,画外音写道“李白停杯直发愁,两眼不住珠泪流。此酒哪能助诗兴,竟是埃赤二与欧(H20)”。一画胜千言,如针,似刺。
他画戏。由于懂戏,对此间的门路了如指掌,所以他的戏剧画不仅有画的风情,更有戏的风骨。何况,在他看来,京剧是写意的表演艺术,各种艺术手段都夸张运用到了极点,其本身的唱念做打、服装道具无不有着漫画元素。
他画魔术。身为业余魔术爱好者,他没法像专职魔术师那样拥有大型的道具,可以满台腾挪,尽情展现障眼的魅力。于是,他就用画,释放着内心的渴望。
他画民俗。他画“老北京”喝大碗茶时的情景,他画旧时燕京儿童的发式,包括歪毛、淘气、三星、四喜、马鬃、朝天杵、天齐庙、草帽圈、帽缨子、马桶盖,并著有《燕京画旧》,至今北京文史研究馆编辑的《北京文史》杂志上还经常有他的画作“出没”。
或许正是由于这些,李滨声的人生路上才满是别样的风景:恰似一幅漫画,有锋芒有力度;又好比一出戏,有着纯正的韵致、道地的承传;还宛如一场魔术,色彩斑斓,惊喜不断;更像是一首古老的歌谣,越品越有味道。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李滨声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漫画家,但他却认为这是人们对他的抬爱,他对别人介绍自己时只说是“画小人的”。
B.作品介绍了李滨声房子里桌子旁边堆放着的宣纸、书柜里摆放着的书和半人高的小架子上放着的小物什,突出了他知识的渊博。
C.漫画家方成撰文说,虽然李滨声懂得京剧艺术,会画脸谱,会玩风筝,但是这些都是玩物丧志、不学无术的表现。
D.李滨声画漫画,常常借用历史人物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惆怅,这样的一幅漫画胜过一千篇文章。
E.李滨声对戏、对魔术、对民俗等都爱好,都懂,甚至有一定的研究,并且常用漫画的手法来画戏、画魔术、画民俗。
【小题2】第1段至第3段是文章的开头部分,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章是怎样表现李滨声的漫画艺术成就的?请举例回答。(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李滨声的人生多“趣事”,这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记忆光线

李汉荣

  天文学家的一生,是单相思的一生,他们苦苦思慕、追寻、凝视着遥远的天体,而那些他们远在天上的恋人却浑然不觉。既不眉目传情,也不摇手拒绝。但他们依然固执地捕捉她们的细微信息,一缕微光,一点脉冲,一丝烟云,都令他们兴奋、迷狂,好像恋人有了微妙的暗示。也许他们中的不少人,用一生的激情和精力,孜孜以求、苦苦眷恋的那个偶像级天体,仅仅是从一百多亿光年以外传来的光线,很可能,经过一百多亿年的太空穿越,光线到达地球时,那天体早已毁灭了,这位痴心人看见的,只是恋人的遗像。

  天文学家的单相思苦恋,是有点悲壮的意味了。但是细想来,我们人类的一切崇高的精神活动也都有点单相思的悲壮意味。读屈原的诗,我们被他的高洁情怀所感染,但谁见过屈原?屈原早已沉淀成历史长河深处的贵金属,我们感受到的是从语言的云层里辐射而来的诗人灵魂的光线;读《红楼梦》,我们会为黛玉及那些纯洁女子的不幸命运洒一掬同情之泪,但我们无一人到过大观园,无一人见过林黛玉,那感动我们、洗礼我们的,是从时间那边、文字深处传来的美好生命陨落的血泪之光;翻雪山、过草地的万里长征壮举,是何等感天动地,但我们听到那故事的时候,无数英雄们已经走进历史的壁画和浮雕,那让我们热血沸腾、情怀壮烈的正是那穿透历史烟雨的强大记忆光线

  我们总是在正在穿越的这段时间里,这段生活里,接受着此刻太阳的照耀,同时回望和远眺那笼罩我们的历史苍穹,它已成为我们生存和心灵的深远背景和强大磁场。那穿越层层烟云抵达我们的精神光线,也如此时的阳光一样,照耀着我们,增加着我们的精神钙质,扩大着我们的心灵幅员,且由于它携带着更多的记忆密码,它更激起我们对一种崇高生命境界的缅怀、追慕和敬仰。

  这样说来,貌似单相思的苦恋和热恋,其实并不只是单相思,当对方足够美好、伟大和可爱,你将她视为追慕的女神和偶像,她就会调动你全部的生命激情和美好襟怀,去在精神上接近她,力求达到与她的美好、伟大与可爱对称的生命境界。那么,被你追慕着的远方的那个光源,无论是一个女神、一个英雄,或一个天体,她就已经进入了你的生命和精神,参与和塑造了你的成长,成为你心路历程的一部分。

  我们总是缅怀和追忆那逝去的一切,我们总是发思古之幽情,我们总想挽留流逝的时光。诗人普希金说:那逝去的一切,都将变成美好的记忆;诗人华兹华斯说:诗是在沉静中回忆过来的情绪;诗人李商隐说: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是在回忆;诗人白居易说: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依然是在回忆。而所有的回忆都是单相思。所有的单相思也将变成回忆。

  照耀万物生长的只有一个太阳,而构成我们生命背景并照耀我们精神宇宙的,则是亿万个太阳亿万个星辰亿万条星河,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在千万年、亿万年光年之外。可以说,正是宇宙的过去之光、历史之光、记忆之光在环绕、笼罩和照耀着我们。

  其实,宇宙就是一场漫长的回忆。

  天文学家就是在宇宙的沧海里打捞记忆线索的人。

  我们难道不是在历史的沧海里打捞记忆线索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的生存方式,其实都带着天文学的属性。

  我们被时间深处的记忆光线缠绕着照耀着,同时,我们也将变成记忆的光线,去缠绕和照耀后来的心灵,后来的人生。

(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第一段写天文学家的“单相思”有引出下文的作用,并为结尾的类比做铺垫。

B.

屈原的诗、《红楼梦》和万里长征的壮举都让我们“热血沸腾、情怀激烈”。

C.

李商隐《锦瑟》和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有些诗句所写的也是“单相思”。

D.

“宇宙就是一场漫长的回忆”决定了天文学家的追求都会落空,充满悲剧意味。

E.

最后一段有《兰亭集序》“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一样的感伤、虚无情绪。

(2)

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文中加粗词语蕴含的深意。

记忆光线:______________

单相思: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人类的“单相思”有什么积极的意义?请分条概括。

(4)

联系文章,简析作者为什么说“人类的生存方式,其实都带着天文学的属性”,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体验。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离魂记

(唐)陈玄

  天授三年,清河张镒,因官家于衡州。性简静,寡知友。无子,有女二人。其长早亡;幼女倩娘,端妍绝伦。镒外甥太原王宙,幼聪悟,美容范。镒常器宙,每曰:他时当以倩娘妻之。

  后各长成。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家人莫知其状。后有宾寮之选(优秀的)者求之,镒许焉。女闻而郁抑,宙亦深恚恨。托以当调,请赴京,止之不可,遂厚遣之。宙阴恨悲恸,决别上船。日暮,至山郭数里。夜方半,宙不寐,忽闻岸上有一人,行声甚速,须臾至船。问之,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宙惊喜发狂,执手问其从来。泣曰:君厚意如此,寝食相感。今将夺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投身奉报,是以亡命来奔。宙非意所望,欣跃特甚。遂匿倩娘于船,连夜遁去。倍道兼行,数月至蜀。

  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其妻常思父母,涕泣言曰:曩日不能相负,弃大义而来奔君。向今五年,恩慈间阻。覆载之下,何颜独存也?宙哀之,曰:将归,无苦。遂俱归衡州。

  既至,宙独身先镒家,首谢其事。镒曰:倩娘病在闺中数年,何其诡说也!宙曰:在舟中!镒大惊,促使人验之。果见倩娘在船中,颜色怡畅,讯使者曰:大人安否?家人异之,疾走报镒。室中女闻,喜而起,饰妆更衣,笑而不语,出与相迎,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其家以事不正,秘之。惟亲戚间有潜知之者。后四十年间,夫妻皆丧。二男并孝廉擢第,至丞、尉。

  玄少常闻此说,而多异同,或谓其虚。大历末,遇莱芜县令张仲规,因备述其本末。镒则仲规堂叔祖,而说极备悉,故记之。

(选自《太平广记》卷三五八,略有改动)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 寤寐:醒着睡着,时时

B.

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   跣足:光脚

C.

曩日不能相负     曩日:往后

D.

在舟中        见:现今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现倩娘对王宙情深意重的一组是

①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

②女闻而郁抑

③止之不可,遂厚遣之

④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

⑤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

⑥喜而起,饰妆更衣

[  ]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①⑤⑥

D.

②③④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倩娘和王宙长大以后,暗中相恋。张镒却言而无信,应允了他人提亲。

B.

王宙因为意中人倩娘被张镒另许他人,心生不满,借故远走长安。临行前与倩娘密约私奔。

C.

当舟中倩娘与闺中倩娘合为一体,衣裳也重合,始知当初追随王宙而去的乃是倩女离魂。

D.

小说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想象奇幻,情节曲折,倩娘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形象。

(4)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镒常器宙,每曰:“他时当以倩娘妻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

(2)今将夺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投身奉报,是以亡命来奔。

译文:________________

(3)覆载之下,何颜独存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离魂记
(唐)陈玄祐
天授三年,清河张镒,因官家于衡州。性简静,寡知友。无子,有女二人。其长早亡;幼女倩娘,端妍绝伦。镒外甥太原王宙,幼聪悟,美容范。镒常器宙,每曰:“他时当以倩娘妻之。”
后各长成。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家人莫知其状。后有宾寮之选(优秀的)者求之,镒许焉。女闻而郁抑,宙亦深恚恨。托以当调,请赴京,止之不可,遂厚遣之。宙阴恨悲恸,决别上船。日暮,至山郭数里。夜方半,宙不寐,忽闻岸上有一人,行声甚速,须臾至船。问之,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宙惊喜发狂,执手问其从来。泣曰:“君厚意如此,寝食相感。今将夺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投身奉报,是以亡命来奔。”宙非意所望,欣跃特甚。遂匿倩娘于船,连夜遁去。倍道兼行,数月至蜀。
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其妻常思父母,涕泣言曰:“吾曩日不能相负,弃大义而来奔君。向今五年,恩慈间阻。覆载之下,何颜独存也?”宙哀之,曰:“将归,无苦。”遂俱归衡州。
既至,宙独身先镒家,首谢其事。镒曰:“倩娘病在闺中数年,何其诡说也!”宙曰:“见在舟中!”镒大惊,促使人验之。果见倩娘在船中,颜色怡畅,讯使者曰:“大人安否?”家人异之,疾走报镒。室中女闻,喜而起,饰妆更衣,笑而不语,出与相迎,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其家以事不正,秘之。惟亲戚间有潜知之者。后四十年间,夫妻皆丧。二男并孝廉擢第,至丞、尉。
玄祐少常闻此说,而多异同,或谓其虚。大历末,遇莱芜县令张仲规,因备述其本末。镒则仲规堂叔祖,而说极备悉,故记之。
(选自《太平广记》卷三五八,略有改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寤寐:醒着睡着,时时
B.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跣足:光脚
C.吾曩日不能相负曩日:往后
D.见在舟中见:现今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现倩娘对王宙情深意重的一组是(    )
①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             ②女闻而郁抑
③止之不可,遂厚遣之                 ④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
⑤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           ⑥喜而起,饰妆更衣
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⑤⑥D.②③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倩娘和王宙长大以后,暗中相恋。张镒却言而无信,应允了他人提亲。
B.王宙因为意中人倩娘被张镒另许他人,心生不满,借故远走长安。临行前与倩娘密约私奔。
C.当舟中倩娘与闺中倩娘合为一体,衣裳也重合,始知当初追随王宙而去的乃是倩女离魂。
D.小说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想象奇幻,情节曲折,倩娘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形象。
【小题4】请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镒常器宙,每曰:“他时当以倩娘妻之。”(3分)
译文:
(2)今将夺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投身奉报,是以亡命来奔。(4分)
译文:
(3)覆载之下,何颜独存也?(3分)
译文: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