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8、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①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砧声:浆洗衣服后为穿着舒适把衣服捣柔软些的声音。
①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闻游子唱离歌:游子,泛指出外远游的人,即作者李颀。离歌,离别之歌。
B.云山况是客中过:对于游子而言,云山带来的是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之感。
C.关城树色催寒近:运用拟人,城头那已经开始枯黄的树叶是在催促严寒快点到来。
D.御苑砧声向晚多:秋深了,天凉了,人们在忙着准备御冬的寒衣。
② 请写出首联、颔联中表现季节的词语,并分析这些词语对表现情感的作用。
答:
③ 尾联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答:
试题答案
18、①A
②“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③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①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砧声:浆洗衣服后为穿着舒适把衣服捣柔软些的声音。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朝闻游子唱离歌:游子,泛指出外远游的人,即作者李颀。离歌,离别之歌。
B.云山况是客中过:对于游子而言,云山带来的是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之感。
C.关城树色催寒近:运用拟人,城头那已经开始枯黄的树叶是在催促严寒快点到来。
D.御苑砧声向晚多:秋深了,天凉了,人们在忙着准备御冬的寒衣。
② 请写出首联、颔联中表现季节的词语,并分析这些词语对表现情感的作用。(4分)
③ 尾联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①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砧声:浆洗衣服后为穿着舒适把衣服捣柔软些的声音。
①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闻游子唱离歌:游子,泛指出外远游的人,即作者李颀。离歌,离别之歌。
B.云山况是客中过:对于游子而言,云山带来的是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之感。
C.关城树色催寒近:运用拟人,城头那已经开始枯黄的树叶是在催促严寒快点到来。
D.御苑砧声向晚多:秋深了,天凉了,人们在忙着准备御冬的寒衣。
② 请写出首联、颔联中表现季节的词语,并分析这些词语对表现情感的作用。
答:
③ 尾联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答: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①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砧声:浆洗衣服后为穿着舒适把衣服捣柔软些的声音。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朝闻游子唱离歌:游子,泛指出外远游的人,即作者李颀。离歌,离别之歌。
B.云山况是客中过:对于游子而言,云山带来的是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之感。
C.关城树色催寒近:运用拟人,城头那已经开始枯黄的树叶是在催促严寒快点到来。
D.御苑砧声向晚多:秋深了,天凉了,人们在忙着准备御冬的寒衣。
②请写出首联、颔联中表现季节的词语,并分析这些词语对表现情感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尾联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①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砧声:浆洗衣服后为穿着舒适把衣服捣柔软些的声音。
1.写出首联、颔联中表现季节的词语,分析这些词语对表现情感的作用
2.全诗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霜初渡”“树色催寒”两意象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其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①、②题。
送魏万①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②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①魏万:诗人李颀的晚辈。②关城:古时指函谷关和潼关。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二句写诗人清晨送魏万启程,“微霜”二字,点明送别是在深秋时节。
B. 第三、四句写游子魏万在途中看到南飞的鸿雁,冷寂的云山,倍感惆怅。
C. “关城树色催寒近”借树色的变化来表现季节的变化,好像寒气是树色催来的。
D. “御苑砧声向晚多”与李白的名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所写画面相近。
结合全诗,简述最后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①-②题。(7分)
送魏万①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②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①魏万:诗人李颀的晚辈。②关城:古时指函谷关和潼关。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二句写诗人清晨送魏万启程,“微霜”二字,点明送别是在深秋时节。 |
B.第三、四句写游子魏万在路途中看到南飞的鸿雁、冷寂的云山,倍感惆怅。 |
C.“关城树色催寒近”借树色的变化表现季节的变化,好像寒气是树色催来的。 |
D.“御苑砧声向晚多”与李白的名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所写画面相近。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①-②题。(7分)
送魏万①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②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①魏万:诗人李颀的晚辈。②关城:古时指函谷关和潼关。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二句写诗人清晨送魏万启程,“微霜”二字,点明送别是在深秋时节。
B.第三、四句写游子魏万在路途中看到南飞的鸿雁、冷寂的云山,倍感惆怅。
C.“关城树色催寒近”借树色的变化表现季节的变化,好像寒气是树色催来的。
D.“御苑砧声向晚多”与李白的名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所写画面相近。
②结合全诗,简述最后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②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写诗人清晨送魏万启程,“微霜”二字,点明送别是在深秋时节。
B.第三、四句写游子魏万在路途中看到南飞的鸿雁、冷寂的云山,倍感惆怅。
C.“关城树色催寒近”借树色的变化表现季节的变化,好像寒气是树色催来的。
D.“御苑砧声向晚多”与李白的名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所写画面相近。
(2)结合全诗,简述最后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