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0、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试题答案

10、虽有槁暴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左应为“车”,原字已废除)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小题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须臾:片刻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足:脚步快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生活
D.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雕刻
【小题2】下列“之”字的用法,选出全是代词的一项(   )(3分)
①青,取之于蓝   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③何厌之有?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⑤冰,水为之   ⑥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A.②③ B.①⑤ C.③④ D.④⑥
【小题3】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3、4两段文字中,作者用了一连串比喻,具体生动地论证了学习的重大意义。
B.“不积跬步”“不积小流”的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难以实现远大目标。
C.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
D.用“蚓”的“用心一”和“蟹”的“用心躁”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有效地学习还要靠专心致志。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句中“于”子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青,取于蓝  
A.苛政猛虎也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物也
C.冰,水为之,而寒
D.舜发畎亩之中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知明而行无过
B.君子生非异也
C.假舟楫,非能水也
D.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3.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假舟楫者,非能也,而绝江河
A.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彭殇为妄作
B.外连衡而诸侯
C.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D.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
4.下列对选文第四段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使用“博喻”的手法,由感性到理性阐明事理,使人心悦诚服。
B.文段阐明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其中针对学习方法,作者指出要善于积累,而贵在坚持、专心一致是就学习态度而言的。
C.用蚯蚓的“用心一”与螃蟹的“用心躁”进行对比,意在说明学习如果一曝十寒,时学时辍,再简单的知识也学不会;如果能持之以恒,再艰深的知识也可学会。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说明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最后达到质的飞跃的过程。
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每小题3分)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小题1】下列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青,取之蓝  

A.苛政猛虎也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冰,水为之,而寒
D.舜发畎亩之中
【小题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知明而行无过B.君子生非异也
C.假舟楫,非能水也D.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假舟楫者,非能也,而绝江河      
A.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彭殇为妄作
B.外连衡而诸侯
C.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D.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
【小题4】下列对选文第四段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使用“博喻”的手法,由感性到理性阐明事理,使人心悦诚服。
B.文段阐明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其中针对学习方法,作者指出要善于积累,而贵在坚持、专心一致是就学习态度而言的。
C.用蚯蚓的“用心一”与螃蟹的“用心躁”进行对比,意在说明学习如果一曝十寒,时学时辍,再简单的知识也学不会;如果能持之以恒,再艰深的知识也可学会。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说明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最后达到质的飞跃的过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每小题3分)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青,取之蓝  

A.苛政猛虎也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冰,水为之,而寒

D.舜发畎亩之中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知明而行无过

B.君子生非异也

C.假舟楫,非能水也

D.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3.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假舟楫者,非能也,而绝江河      

A.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彭殇为妄作

B.外连衡而诸侯

C.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D.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

4.下列对选文第四段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使用“博喻”的手法,由感性到理性阐明事理,使人心悦诚服。

B.文段阐明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其中针对学习方法,作者指出要善于积累,而贵在坚持、专心一致是就学习态度而言的。

C.用蚯蚓的“用心一”与螃蟹的“用心躁”进行对比,意在说明学习如果一曝十寒,时学时辍,再简单的知识也学不会;如果能持之以恒,再艰深的知识也可学会。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说明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最后达到质的飞跃的过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