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4、2008年,一个注定被所有中国人永远记住的年份。南方雪灾、圣火传递、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三鹿奶粉事件、神七发射、金融危机……
这一切都让我们置身其间,感同身受,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加真切的感悟。
以《走过2008》为题,写一篇文章记叙文或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要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或真实感受,选好角度,力求写得集中深刻,不要泛泛而谈。
试题答案
24、略
2008年,一个注定被所有中国人永远记住的年份。南方雪灾、圣火传递、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三鹿奶粉事件、神七发射、金融危机……
这一切都让我们置身其间,感同身受,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加真切的感悟。
以《走过2008》为题,写一篇文章记叙文或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要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或真实感受,选好角度,力求写得集中深刻,不要泛泛而谈。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2008年,一个注定被所有中国人永远记住的年份。南方雪灾、圣火传递、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三鹿奶粉事件、神七发射、金融危机……
这一切都让我们置身其间,感同身受,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加真切的感悟。
以《走过2008》为题,写一篇文章记叙文或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要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或真实感受,选好角度,力求写得集中深刻,不要泛泛而谈。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中秋的中国含义
在经济日渐全球化的今天,只有传统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底色”。除夕吃饺子、放鞭炮,端午节赛龙舟,重阳登高,中秋赏月……所有这些文化标志加起来,才是文化意义上完整的中国人
中秋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已成为当今的一个舆论热点。由中国新闻网、白沙飞翔公益基金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的网络投票活动,签名投票者竟近百万之众,留言万条之多。
回顾近年来,除了每年一度的央视春节晚会,我们中国的一些传统大节日,中秋、端午、清明、重阳等,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中秋,在忙忙碌碌中,除了一夜之间发现商铺里摆出花样繁多的各色月饼之外,传统中那“夕月”、“团圆”的色彩,已被割裂得支离破碎了。淡淡月光下那种中国式的亲情与祝愿,是否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呢?
其实,就在中国人自己愈行愈远、逐渐过起了“洋节”的同时,世界各地却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中国文化热。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在国外庆祝得有声有色,并且被别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背后反映出来的,也许正是时下我们这个社会在喧嚣中的一丝轻浮。
所以,在我看来,中秋“申遗”是重要的,但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即提升和改造已经被“异化”,甚至失去“节操”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格调”。
弘扬和传承传统节日,首先得明确这些节日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本质。中秋文化在我看来,就是“和文化”。不管是民间传说称中秋源于嫦娥奔月,还是民俗专家考证认为周朝先民对月亮的崇拜,演绎的都是一个“和”字。
无论怎样的心境,“和”都是中秋永恒不变的滋味。中秋的月饼化不开浓浓的乡愁。中秋,为奔忙于事业的人编织了一个借口:再怎么忙,也该回家团聚,家和才能万事兴;中秋,也让游子乡里愁绪飘飞得莫名心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亲人的日子可否和善如昔?如今的中秋,是海峡两岸无数个家庭的不眠之夜,隔着一湾浅浅的海水,诉说祖国和平统一的梦想;中秋,也是游走异国的海外赤子们遥望祖国的时刻……要将传统中秋佳节“升格”,就要改变当前节日商业文化中的落后与庸俗,还中秋月以清丽、皎洁、寄情的本色。当然,中秋佳节并不排斥现代生产方式与商业运作。它们完全可以增添传统节日的时尚元素,让传统农耕文化孕育出来的节日更多一些时代色彩。
顺便说一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可传承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一个民族和国家对自身特性的认同和自豪感,以及被世界认可的程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成就的标志。截至目前,中国只有昆曲和古琴两项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而在公布的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在内蒙古流行的马头琴,去年已被蒙古国申报成功为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也被印度尼西亚申请为该国的文化遗产。
长期以来,作为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源头的中国并没有给予许多民间节日以应有的重视,而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这些节日都被列为法定假日。
其实在这些差距面前,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恢复几项传统活动,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圆,端午悼念爱国先人,重阳登高敬老……为这些节日申遗,其实就是在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关注的就是“人类文化”,是站在人类和世界的角度上的。从这个层面来讲,文化是世界共享的。建立申报评定机制也是为了鼓励和促进各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日本、韩国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出台了类似民间文化保护法,个中原因正在于此。所以,往大里说,世界遗产就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属于中国的世界遗产,就是中国区别于其他文化国度所特有的不凡的价值所在,是中华民族立足世界的身份证。
中秋的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到今天,我们对历史文化遗存,当然应该怀着一份敬畏,一份呵护。
(相关链接:国务院2007年12月16日公布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修改的决定, 决定从2008年1月1日起,把清明、端午、中秋三大传统假日增设为法定节日,各自放假一天。)
下列对“中秋的中国含义”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把中秋节与西方的“洋节”区分开来,使之更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
B.剔除中秋文化中的商业文化,还中秋月以清丽、皎洁、寄情的本色。
C.通过中秋“申遗”活动,在全社会重塑对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敬畏与呵护之心。
D.在经济日渐全球化的今天,对中秋文化的本质与功能重新认识,重新定位。
对于如何“提升和改造已经被‘异化’,甚至失去‘节操’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格调”,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要在弘扬和传承时了解这些节日所蕴含的“和文化”传统文化本质。
B、 在传统农耕文化孕育出来的节日中增添一些时尚元素,让传统节日更多体现一些时代色彩。
C、 重视这些民间节日,国家和民族要增加对自身特性的认同和自豪感。
D、挖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对于国务院出台的增加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这一做法的意义,结合文章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是从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对民意做出的积极回应,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的表现,更是对祖先文化的高度重视
B、中国政府在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方面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与日、韩等国有一定差距,但如今这一状况正在改变。
C、 中国人由早先的愈行愈远,对自己民族的节日根本不重视,转变为怀着一份敬畏与呵护之心去留存民族这些独特的文化记忆。
D、有利于去除社会在喧嚣中的一丝轻浮,在重视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要重视精神文化的建构。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中秋的中国含义
在经济日渐全球化的今天,只有传统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底色”。除夕吃饺子、放鞭炮,端午节赛龙舟,重阳登高,中秋赏月……所有这些文化标志加起来,才是文化意义上完整的中国人
中秋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已成为当今的一个舆论热点。由中国新闻网、白沙飞翔公益基金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的网络投票活动,签名投票者竟近百万之众,留言万条之多。
回顾近年来,除了每年一度的央视春节晚会,我们中国的一些传统大节日,中秋、端午、清明、重阳等,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中秋,在忙忙碌碌中,除了一夜之间发现商铺里摆出花样繁多的各色月饼之外,传统中那“夕月”、“团圆”的色彩,已被割裂得支离破碎了。淡淡月光下那种中国式的亲情与祝愿,是否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呢?
其实,就在中国人自己愈行愈远、逐渐过起了“洋节”的同时,世界各地却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中国文化热。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在国外庆祝得有声有色,并且被别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背后反映出来的,也许正是时下我们这个社会在喧嚣中的一丝轻浮。
所以,在我看来,中秋“申遗”是重要的,但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即提升和改造已经被“异化”,甚至失去“节操”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格调”。
弘扬和传承传统节日,首先得明确这些节日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本质。中秋文化在我看来,就是“和文化”。不管是民间传说称中秋源于嫦娥奔月,还是民俗专家考证认为周朝先民对月亮的崇拜,演绎的都是一个“和”字。
无论怎样的心境,“和”都是中秋永恒不变的滋味。中秋的月饼化不开浓浓的乡愁。中秋,为奔忙于事业的人编织了一个借口:再怎么忙,也该回家团聚,家和才能万事兴;中秋,也让游子乡里愁绪飘飞得莫名心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亲人的日子可否和善如昔?如今的中秋,是海峡两岸无数个家庭的不眠之夜,隔着一湾浅浅的海水,诉说祖国和平统一的梦想;中秋,也是游走异国的海外赤子们遥望祖国的时刻……要将传统中秋佳节“升格”,就要改变当前节日商业文化中的落后与庸俗,还中秋月以清丽、皎洁、寄情的本色。当然,中秋佳节并不排斥现代生产方式与商业运作。它们完全可以增添传统节日的时尚元素,让传统农耕文化孕育出来的节日更多一些时代色彩。
顺便说一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可传承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一个民族和国家对自身特性的认同和自豪感,以及被世界认可的程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成就的标志。截至目前,中国只有昆曲和古琴两项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而在公布的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在内蒙古流行的马头琴,去年已被蒙古国申报成功为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也被印度尼西亚申请为该国的文化遗产。
长期以来,作为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源头的中国并没有给予许多民间节日以应有的重视,而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这些节日都被列为法定假日。
其实在这些差距面前,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恢复几项传统活动,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圆,端午悼念爱国先人,重阳登高敬老……为这些节日申遗,其实就是在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关注的就是“人类文化”,是站在人类和世界的角度上的。从这个层面来讲,文化是世界共享的。建立申报评定机制也是为了鼓励和促进各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日本、韩国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出台了类似民间文化保护法,个中原因正在于此。所以,往大里说,世界遗产就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属于中国的世界遗产,就是中国区别于其他文化国度所特有的不凡的价值所在,是中华民族立足世界的身份证。
中秋的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到今天,我们对历史文化遗存,当然应该怀着一份敬畏,一份呵护。
(相关链接:国务院2007年12月16日公布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修改的决定, 决定从2008年1月1日起,把清明、端午、中秋三大传统假日增设为法定节日,各自放假一天。)
1.下列对“中秋的中国含义”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把中秋节与西方的“洋节”区分开来,使之更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
B.剔除中秋文化中的商业文化,还中秋月以清丽、皎洁、寄情的本色。
C.通过中秋“申遗”活动,在全社会重塑对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敬畏与呵护之心。
D.在经济日渐全球化的今天,对中秋文化的本质与功能重新认识,重新定位。
2.对于如何“提升和改造已经被‘异化’,甚至失去‘节操’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格调”,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要在弘扬和传承时了解这些节日所蕴含的“和文化”传统文化本质。
B、 在传统农耕文化孕育出来的节日中增添一些时尚元素,让传统节日更多体现一些时代色彩。
C、 重视这些民间节日,国家和民族要增加对自身特性的认同和自豪感。
D、挖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3.对于国务院出台的增加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这一做法的意义,结合文章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是从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对民意做出的积极回应,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的表现,更是对祖先文化的高度重视
B、中国政府在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方面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与日、韩等国有一定差距,但如今这一状况正在改变。
C、 中国人由早先的愈行愈远,对自己民族的节日根本不重视,转变为怀着一份敬畏与呵护之心去留存民族这些独特的文化记忆。
D、有利于去除社会在喧嚣中的一丝轻浮,在重视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要重视精神文化的建构。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回顾近年来,除了每年一度的央视春节晚会,我们中国的一些传统大节日,中秋、端午、清明、重阳等,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中秋,在忙忙碌碌中,除了一夜之间发现商铺里摆出花样繁多的各色月饼之外,传统中那“夕月”“团圆”的色彩,已被割裂得支离破碎了。淡淡月光下那种中国式的亲情与祝愿,是否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呢?
其实,就在中国人自己愈行愈远逐渐过起了“洋节”的同时,世界各地却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中国文化热。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在国外庆祝得有声有色,并且被别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背后反映出来的,也许正是时下我们这个社会在喧嚣中的一丝轻浮。
所以,在我看来,中秋“申遗”是重要的,但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即提升和改造已经被“异化”,甚至失去“节操”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格调”。
弘扬和传承传统节日,首先得明确这些节日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本质。中秋文化在我看来,就是“和文化”。不管是民间传说称中秋源于嫦娥奔月,还是民俗专家考证认为周朝先民对月亮的崇拜,演绎的都是一个“和”字。无论怎样的心境,“和”都是中秋永恒不变的滋味。中秋的月饼化不开浓浓的乡愁。中秋,为奔忙于事业的人编织了一个借口:再怎么忙,也该回家团聚,家和才能万事兴;中秋,也让游子思乡愁绪飘飞得莫名心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亲人的日子可否和善如昔?如今的中秋,是海峡两岸无数个家庭的不眠之夜,隔着一弯浅浅的海水,诉说祖国和平统一的梦想;中秋,也是游走异国的海外赤子们遥望祖国的时刻……
要将传统中秋佳节“升格”,就要改变当前节日商业文化中的落后与庸像,还中秋月以清丽、皎洁、寄情的本色。当然,中秋佳节并不排斥现代生产方式与商业运作。它们完全可以增添传统节日的时尚元素,让传统农耕文化孕育出来的节日更多一些时代色彩。
顺便说一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可传承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一个民族和国家对自身特性的认同和自豪感,以及被世界认可的程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成就的标志。
在已公布的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流行在内蒙古的马头琴,已被蒙古国申报成功为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也被印度尼西亚申请为该国的文化遗产。
长期以来,作为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源头的中国并没有给予许多民间节日以应有的重视,而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这些节日都被列为法定假日。
其实在这些差距面前,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恢复几项传统活动,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圆,端午节悼念爱国先人,重阳节登高敬老……为这些节日申遗,其实就是在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关注的就是“人类文化”,是站在人类和世界的角度上的。从这个层面来讲,文化是世界共享的。建立申报评定机制也是为了鼓励和促进各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日本、韩国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出台了类似民间文化保护法,个中原因就在于此。
所以,往大里说,世界遗产就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属于中国的世界遗产,就是中国区别于其他文化国度所持有的不凡的价值所在,是中华民族立足世界的身份证。
中秋的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到今天,我们对历史文化遗存,当然应该怀着一份敬畏,一份呵护。摘自《中国新闻周刊》总第245期,相关链接:国务院2007年12月16日公布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修改的决定,从2008年1月1日起,把清明、端午、中秋三大传统假日增设为法定节日,各自放假一天。)
1.下列对“中秋的中国含义”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把中秋节与西方的“洋节”区分开来,使之更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色。
B.剔除中秋文化中的商业文化,还中秋月以清丽、皎洁寄情的本色。
C.通过中秋“申遗”活动,在全社会重塑对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敬畏与呵护之心。
D.在经济日渐全球化的今天,对中秋文化的本质与功能重新认识,重新定位。
2.对于如何“提升和改造已经被‘异化’,甚至失去‘节操’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格调”,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要在弘扬和传承时了解所有节日所蕴含的“和文化”传统文化本质。
B.在传统农耕文化孕育出来的节日中增添一些时尚元素,让传统节日更多体现一些时代色彩。
C.重视这些民间节日,国家和民族要增加对自身特性的认同和自豪感。
D.挖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3.对于国务院出台的增加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这一做法的意义,结合文章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是从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对民意作出的积极回应,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的表现,更是对祖先文化的高度重视
B.中国政府在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方面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与日、韩等国有一定差距,但如今这一状况正在改变。
C.中国人由早先的愈行愈远,对自己民族的节日根本不重视,转变为怀着一份敬畏与呵护之心去留存民族这些独特的文化记忆。
D.有利于去除社会在喧嚣中的一丝轻浮,在重视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要重视精神文化的建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共9分,每小题3分)
中秋的中国含义
在经济日渐全球化的今天,只有传统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底色”。除夕吃饺子、放鞭炮,端午节赛龙舟,重阳登高,中秋赏月……所有这些文化标志加起来,才是文化意义上完整的中国人
中秋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已成为当今的一个舆论热点。由中国新闻网、白沙飞翔公益基金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的网络投票活动,签名投票者竟近百万之众,留言万条之多。
回顾近年来,除了每年一度的央视春节晚会,我们中国的一些传统大节日,中秋、端午、清明、重阳等,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中秋,在忙忙碌碌中,除了一夜之间发现商铺里摆出花样繁多的各色月饼之外,传统中那“夕月”、“团圆”的色彩,已被割裂得支离破碎了。淡淡月光下那种中国式的亲情与祝愿,是否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呢?
其实,就在中国人自己愈行愈远、逐渐过起了“洋节”的同时,世界各地却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中国文化热。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在国外庆祝得有声有色,并且被别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背后反映出来的,也许正是时下我们这个社会在喧嚣中的一丝轻浮。
所以,在我看来,中秋“申遗”是重要的,但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即提升和改造已经被“异化”,甚至失去“节操”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格调”。
弘扬和传承传统节日,首先得明确这些节日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本质。中秋文化在我看来,就是“和文化”。不管是民间传说称中秋源于嫦娥奔月,还是民俗专家考证认为周朝先民对月亮的崇拜,演绎的都是一个“和”字。
无论怎样的心境,“和”都是中秋永恒不变的滋味。中秋的月饼化不开浓浓的乡愁。中秋,为奔忙于事业的人编织了一个借口:再怎么忙,也该回家团聚,家和才能万事兴;中秋,也让游子乡里愁绪飘飞得莫名心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亲人的日子可否和善如昔?如今的中秋,是海峡两岸无数个家庭的不眠之夜,隔着一湾浅浅的海水,诉说祖国和平统一的梦想;中秋,也是游走异国的海外赤子们遥望祖国的时刻……要将传统中秋佳节“升格”,就要改变当前节日商业文化中的落后与庸俗,还中秋月以清丽、皎洁、寄情的本色。当然,中秋佳节并不排斥现代生产方式与商业运作。它们完全可以增添传统节日的时尚元素,让传统农耕文化孕育出来的节日更多一些时代色彩。
顺便说一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可传承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一个民族和国家对自身特性的认同和自豪感,以及被世界认可的程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成就的标志。截至目前,中国只有昆曲和古琴两项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而在公布的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在内蒙古流行的马头琴,去年已被蒙古国申报成功为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也被印度尼西亚申请为该国的文化遗产。
长期以来,作为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源头的中国并没有给予许多民间节日以应有的重视,而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这些节日都被列为法定假日。
其实在这些差距面前,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恢复几项传统活动,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圆,端午悼念爱国先人,重阳登高敬老……为这些节日申遗,其实就是在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关注的就是“人类文化”,是站在人类和世界的角度上的。从这个层面来讲,文化是世界共享的。建立申报评定机制也是为了鼓励和促进各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日本、韩国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出台了类似民间文化保护法,个中原因正在于此。所以,往大里说,世界遗产就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属于中国的世界遗产,就是中国区别于其他文化国度所特有的不凡的价值所在,是中华民族立足世界的身份证。
中秋的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到今天,我们对历史文化遗存,当然应该怀着一份敬畏,一份呵护。
(相关链接:国务院2007年12月16日公布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修改的决定, 决定从2008年1月1日起,把清明、端午、中秋三大传统假日增设为法定节日,各自放假一天。)
【小题1】下列对“中秋的中国含义”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把中秋节与西方的“洋节”区分开来,使之更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 |
B.剔除中秋文化中的商业文化,还中秋月以清丽、皎洁、寄情的本色。 |
C.通过中秋“申遗”活动,在全社会重塑对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敬畏与呵护之心。 |
D.在经济日渐全球化的今天,对中秋文化的本质与功能重新认识,重新定位。 |
A.要在弘扬和传承时了解这些节日所蕴含的“和文化”传统文化本质。 |
B.在传统农耕文化孕育出来的节日中增添一些时尚元素,让传统节日更多体现一些时代色彩。 |
C.重视这些民间节日,国家和民族要增加对自身特性的认同和自豪感。 |
D.挖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
A.是从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对民意作出的积极回应,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的表现,更是对祖先文化的高度重视 |
B.中国政府在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方面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与日、韩等国有一定差距,但如今这一状况正在改变。 |
C.中国人由早先的愈行愈远,对自己民族的节日根本不重视,转变为怀着一份敬畏与呵护之心去留存民族这些独特的文化记忆。 |
D.有利于去除社会在喧嚣中的一丝轻浮,在重视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要重视精神文化的建构。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共9分,每小题3分)
中秋的中国含义
在经济日渐全球化的今天,只有传统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底色”。除夕吃饺子、放鞭炮,端午节赛龙舟,重阳登高,中秋赏月……所有这些文化标志加起来,才是文化意义上完整的中国人
中秋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已成为当今的一个舆论热点。由中国新闻网、白沙飞翔公益基金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的网络投票活动,签名投票者竟近百万之众,留言万条之多。
回顾近年来,除了每年一度的央视春节晚会,我们中国的一些传统大节日,中秋、端午、清明、重阳等,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中秋,在忙忙碌碌中,除了一夜之间发现商铺里摆出花样繁多的各色月饼之外,传统中那“夕月”、“团圆”的色彩,已被割裂得支离破碎了。淡淡月光下那种中国式的亲情与祝愿,是否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呢?
其实,就在中国人自己愈行愈远、逐渐过起了“洋节”的同时,世界各地却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中国文化热。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在国外庆祝得有声有色,并且被别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背后反映出来的,也许正是时下我们这个社会在喧嚣中的一丝轻浮。
所以,在我看来,中秋“申遗”是重要的,但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即提升和改造已经被“异化”,甚至失去“节操”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格调”。
弘扬和传承传统节日,首先得明确这些节日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本质。中秋文化在我看来,就是“和文化”。不管是民间传说称中秋源于嫦娥奔月,还是民俗专家考证认为周朝先民对月亮的崇拜,演绎的都是一个“和”字。
无论怎样的心境,“和”都是中秋永恒不变的滋味。中秋的月饼化不开浓浓的乡愁。中秋,为奔忙于事业的人编织了一个借口:再怎么忙,也该回家团聚,家和才能万事兴;中秋,也让游子乡里愁绪飘飞得莫名心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亲人的日子可否和善如昔?如今的中秋,是海峡两岸无数个家庭的不眠之夜,隔着一湾浅浅的海水,诉说祖国和平统一的梦想;中秋,也是游走异国的海外赤子们遥望祖国的时刻……要将传统中秋佳节“升格”,就要改变当前节日商业文化中的落后与庸俗,还中秋月以清丽、皎洁、寄情的本色。当然,中秋佳节并不排斥现代生产方式与商业运作。它们完全可以增添传统节日的时尚元素,让传统农耕文化孕育出来的节日更多一些时代色彩。
顺便说一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可传承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一个民族和国家对自身特性的认同和自豪感,以及被世界认可的程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成就的标志。截至目前,中国只有昆曲和古琴两项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而在公布的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在内蒙古流行的马头琴,去年已被蒙古国申报成功为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也被印度尼西亚申请为该国的文化遗产。
长期以来,作为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源头的中国并没有给予许多民间节日以应有的重视,而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这些节日都被列为法定假日。
其实在这些差距面前,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恢复几项传统活动,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圆,端午悼念爱国先人,重阳登高敬老……为这些节日申遗,其实就是在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关注的就是“人类文化”,是站在人类和世界的角度上的。从这个层面来讲,文化是世界共享的。建立申报评定机制也是为了鼓励和促进各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日本、韩国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出台了类似民间文化保护法,个中原因正在于此。所以,往大里说,世界遗产就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属于中国的世界遗产,就是中国区别于其他文化国度所特有的不凡的价值所在,是中华民族立足世界的身份证。
中秋的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到今天,我们对历史文化遗存,当然应该怀着一份敬畏,一份呵护。
(相关链接:国务院2007年12月16日公布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修改的决定, 决定从2008年1月1日起,把清明、端午、中秋三大传统假日增设为法定节日,各自放假一天。)
1.下列对“中秋的中国含义”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把中秋节与西方的“洋节”区分开来,使之更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 |
B.剔除中秋文化中的商业文化,还中秋月以清丽、皎洁、寄情的本色。 |
C.通过中秋“申遗”活动,在全社会重塑对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敬畏与呵护之心。 |
D.在经济日渐全球化的今天,对中秋文化的本质与功能重新认识,重新定位。 |
2.对于如何“提升和改造已经被‘异化’,甚至失去‘节操’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格调”,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要在弘扬和传承时了解这些节日所蕴含的“和文化”传统文化本质。 |
B.在传统农耕文化孕育出来的节日中增添一些时尚元素,让传统节日更多体现一些时代色彩。 |
C.重视这些民间节日,国家和民族要增加对自身特性的认同和自豪感。 |
D.挖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
3.对于国务院出台的增加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这一做法的意义,结合文章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是从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对民意作出的积极回应,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的表现,更是对祖先文化的高度重视 |
B.中国政府在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方面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与日、韩等国有一定差距,但如今这一状况正在改变。 |
C.中国人由早先的愈行愈远,对自己民族的节日根本不重视,转变为怀着一份敬畏与呵护之心去留存民族这些独特的文化记忆。 |
D.有利于去除社会在喧嚣中的一丝轻浮,在重视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要重视精神文化的建构。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倾听那涛声
蔡永祥
①听涛山,是湘西凤凰古城内的一座小山,依江而立,佳木葱茏,兰蕙芬芳,山泉淙淙。1992年5月10日,这座山显得格外庄严肃穆。享誉中外的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在北京病逝四周年后,由夫人张兆和将骨灰捧回家乡,来此安葬。这颗生于斯爱于斯的灵魂,终于枕着涛声在这里永远安息。
②沱江的水,进入凤凰城时,绕了个圈子,拐了个弯,江水由此变得缓慢。它原来就清清凌凌、清亮可人,流动起来也是一副大家闺女的样子,温温柔柔、不紧不慢。几乎听不到涛声。流着流着,就到了跳岩处。一流到跳岩这里,就拥挤了起来,一起吼叫起来,显得异常热闹。白色的浪花高高飞舞,隆隆的涛声响彻云天。仿佛这涛声,就是专门让沈老听的,自从沈老长眠于此,这涛声仿佛就带着感情了。是啊,沱江甘甜的江水,哺育了沈老,沱江不息的涛声,一直在沈老的梦里啊!沈老在《心与物游》的开头这样说:“我的生活与思想皆从孤独得来,而这点孤独与水不能分开。”
③二十年代就蜚声文坛,1902年12月28日,出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在沱江边,他度过了充满传奇色彩的童年。他在沱江连绵不息的涛声里,兴味盎然地习读着凤凰城内外,那本由自然和人事写成的社会大书,那无数平凡而新鲜的事物,总是牵动着他好奇的目光。沈从文先生默默观察着小城镇的众生百态,也在静默中明白了很多事情。这为他以后的文学道路奠定了基础。
④1924年沈从文先生开始文学创作,作品主要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语言格调朴纳传神,句式简峭,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给人教益和启示。
⑤沈从文先生魂归凤凰,他的骨灰一半撒入沱江之中,一半安葬在听涛山上。沈老墓地前临清澈亮丽的沱江,背靠风景秀丽的听涛山,四季鸟语花香、风光如画。这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坟茔,没有凸起的坟土,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人工雕刻的痕迹,一块自墓穴后凿取来的不规则的天然五色巨石肃然矗立,成为沈老先生坟墓的独特标志。正面刻有沈老富有哲学内涵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是真性情的沈从文先生晚年对人生的彻悟。用他儿子沈龙朱的话说:“我觉得父亲在晚年的时候有一种对世事的洞彻,他已经能超越他的际遇看人看事了。”背面刻有沈从文姨妹、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张充和先生撰书,沈从文侄女婿、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刘焕素教授镌刻的挽联:“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蕴涵“从文让人”之意。又是沈老一生的真实写照。读其文、听其言、观其行,沈老之所以能长久地受到人们的敬仰,得到众多文人骚客的祭拜,不能不引人深思。一位中国文坛上的大师,生前没有显赫的地位,死后在自己喜爱的听涛山上也仅仅占了这么小小的一个地方,真是与众不同、“亦谦亦让”的沈从文!
⑥山是归根山,水是忘情水,石是三生石,倦游归来的沈先生,在这儿画上了他人生的句号。“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就回到故乡”,出生在凤凰的著名国画大师黄永玉这样写道。
⑦2007年5月20日,沈老的夫人张兆和女士的骨灰也被亲人捧着从北京移居听涛山。
⑧暮色中,沱江的水面上飘起了高高的一层白雾,如若仙境一般。这时的涛声也显得格外清晰、委婉,宛若不加修饰的苗家山歌,动人心魄。旁边的听涛山更加寂静,仿佛它也知道,有一对思乡的人儿,正在静静地倾听,倾听……(选自2008年《散文百家》,有改动)
[注]三生石,传说中立在奈何桥边的一块大石头,能照出人前世的模样。
【小题1】结合上下文,说说“自从沈老长眠于此,这涛声仿佛就带着感情了”的含意。(4分)
【小题2】文章为什么称听涛山为“归根山”,沱江水为“忘情水”?(4分)
【小题3】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倾听那涛声”有哪些含义。(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