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以“仰望”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试题答案

17、略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19题。

游 思

端木薰香

①风,徐徐而来,裹着一团一团的山林气息,使我不必睁开双眼,便知道这潺潺的水声是山泉;便知道这把我高高垫起的是山石。可是我仍不能抑制地睁开我的眼,因为我记得那水是秋日月色一样幽幽的清澈,因为我记得那山是嶙峋与葱茏交织的风景。我曾在这里留下稚嫩的笑语,它们是否还记得?我不能忘记,所以我回来,在这里寻找记忆的足迹、成长的履痕,也找到了许多别样的东西。

②重走一趟溪水卵石之间的“路”。清流像灵动的精灵,在沉稳的山石之间来回地穿梭跳动。磐石是坚定的,但奈何不得水的日夜打磨终于变得浑而钝,坚而圆。是水破坏了它吗?不,我想不是的,这被打磨过的山石,似乎比耸立山间突兀嶙峋的山石更显得浑雄有力。他们被水赋予了一种思想者一样的沉稳气质:而这汩汩的清流,也因为石的起伏高低,零落布局而拥有了我所见的灵动与风韵。这是一种相互的美,正如山因了水而伟岸,水因了山而秀美。我一步一步踏在坚韧的磐石上,仰而天,俯而水,天水之间是巍峨的山。碧波,葱茏,蔚蓝,好一幅青绿山水画。

③我虽随水流一路走过,但人总爱走往高处。山林的秋是飞扬的落叶,是清幽的庙宇,是宁静的风声,是安详的泥土。我徜徉在其中,只记得小时候迷惘的表情。石阶路上我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流连于隔水相望的奇石险峰,贪婪享受着山林之美,一分一分体味着故地重游的别样感受。身边有年幼的小孩子精神十足地奔上山顶―――像我幼时一样的,他们和那时的我,实在是因为不懂得欣赏游山览水的诗情画意,才把浮躁地超越前面的游人作为享受,于今我终于知道,小时候失掉了什么。从山脚到山腰再到山顶,那水由清澈可见缓步前行到飞流直下水雾缭绕再到只闻其声不见其面。那绿色由一株的高大雄奇到满山蔚然成林的常绿树再到苍翠与湛蓝、山尖与天穹的交织;落叶的轨迹勾画出风景的线条;云是淡墨中的空白;石是勾勒过的褐色画布;树阴树枝是苍劲浓墨与浅淡墨迹的交织……一幅浅绛山水,概括了这风景。

④下山一路,我的思绪山泉一样涌动而出。也许我长大了,学会了与水对视,安然享受它的温存,体味它的忧郁,不再限于感受它与肌肤亲昵的清纯凉爽。我学会了在上山的路上欣赏所见的自然之手的布置,学会了安详地思考,感觉这静与动、山与水、色块与线条、音效与视觉的完美结合。一如原始的歌谣,有自然质朴和谐悠扬之美。也许我终究无法融入这个自然之环,只是隔岸观景的孩子―――我爱这风景的优美,觉得在这样原始的空气中,有太多大煞风景的虫子,甚至因为它们惹得我尖叫起来―――大煞风景的也许不是虫,而是我,是我不和谐的声音介入,惊扰了它们徐徐而行悠然自得与自然相融的生长姿态。

⑤回到栖身之所,不觉已近黄昏。暮色苍茫之中远望这亘古的山,百年的树,再低头打量水池倒映的我,渺小与伟岸是那么的鲜明,使我的心中莫名地涌起一股感动,或者是难以言表的情愫,一时冲动想要看那片与日月同辉的天河。等到月起,可惜今夜的天空无缘星辰―――一个通宵的企盼和失望。然而我本不该强求什么,自然的相互协调原本是一种美,像我今日所见所感。我立足自然,即便渺小,仍要顺天道而行,学会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只有与环境和谐,才会使我得到它的映衬而显出细微之处的美好,我也将使我的周边更加绽放美丽。不要努力刻意地改变自己以外的因素,自然的规律告诉我,那是徒劳。推及自身,引申而论,也许就是该学会协作,学会包容,学会欣赏他人,如是才能尽显自身的价值。

⑥不虚此行,我虽然流连,却没有不舍。该离开便不应强留。回到属于自己的地界,那里才与我真正相融。回望山水静动,它在无声地诠释自然哲思。成长的我,开始学会感悟。

16.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请概括作者的游踪。(5分)

答:                                       

                                       

17.作者为什么说“人总爱走往高处”?(6分)

答:                                       

                                       

                                       

18.作者从游思中得到了感悟,请问到底感悟到了什么?(6分)

答:                                       

                                       

                                       

19.下列是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是一篇记游山水的游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一些深刻认识。

B.文章整句与散句结合,语言变化多姿,意境清新拔俗,含意深远,发人深省。

C.从文以游踪为线索,前半部分重在写记游的感受,后半部分重在抒写对自然的感悟。

D.本文主旨抒写人不能破坏自然,应与自然相融,与《空中楼阁》的主旨一致。

E.本文是第二次游同一地方,写儿时只知超载前面游人,是为了表现儿时的错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壶口的黄河

                       肖铁

①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只能是黄河。九寨沟的水总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洋味;太湖的水又嫌太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中国的水应该是黄色的,是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黄色的,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②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③渐渐的天变成了黄色,水气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

④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望皆是黄色的旋转,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弥漫在天里。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色被这股黄流斩断。生命,真正的生命在这里嚣张。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在云里。

⑤想她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该是清的吧?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流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水里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当然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的旋转。黄河在这里最美,最有中国人从里到外的颜色。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夸父该是在这儿饮过水吧?

⑥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便愤怒地便高昂地便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千方百计的,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而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心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⑦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肆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终结抑或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竟小到仅仅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个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气,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要久远。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她一样的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气概和性格?

⑧这才是中国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咸阳,就是盛唐的长安。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始皇该是从这里出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

⑨路德维希为尼罗河做传,该有人为黄河做传的,那该是中国人的自传!

(《名家评点当代美文百篇》)

1.文章第④段中写到“生命,真正的生命在这里嚣张”,你怎样理解“嚣张”一词的含义和作用?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                                                                        

                                                                               

2.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还要写到司马迁、荆柯、周文王、周武王、秦始皇等历史人物呢?请结合文意分析作答。(4分)

    答:                                                                            

                                                                                   

3.作者为什么说“该有人为黄河做传的,那该是中国人的自传”?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条分析作答。(6分)

    答:⑴                                                                       

    ⑵                                                                       

    ⑶                                                                          

4.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开头以九寨沟水的清秀和太湖水的小气来衬托黄河的气势,来印证“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只能是黄河”表现出作者对黄河的偏爱。

    B.文章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来描写壶口黄河的气势,借此来追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足迹,抒写中华民族的精神。

    C.第⑥段中以拟人化的手法写黄河精神的突破与升华,塑造了一个冲决了束缚、饱绽着蓬勃生命的黄河的形象。

    D.文中三次提到“生命”,都是从自然生命的角度赞美黄河,黄河的起源、流程和入海分别代表了生命的开端、生命的绽放和生命的终结。

    E.文中两次说“中国的水应该是黄色的”“黄色在这里最黄,最有中国人从里到外的颜色”,意在反复强调黄河最能承载中国厚重的历史,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的强大生命力。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章,完成下题。

    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同为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的艺术高峰。

    元曲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散曲,它是勃兴于元代的一种新兴的诗歌样式,主要包括小令和套曲;一是杂剧,即由散套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科介,专供舞台演出。

    元代散曲与杂剧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多种复杂的原因。

    ①一方面,是由文学尤其是诗歌本身的内在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是文学传统继承与发展的结果。②曲是由词演化而来的。③词在发展初期,饱含着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们的愿望甚至隐情。④但是,词发展到晚期,由于词作家远离社会现实,作品的内容日趋广泛,题材日渐狭隘,又由于作家一味堆砌辞藻,走上了形式主义的绝路。⑤再者,金元时代,随着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各民族在政治、军事上的斗争,加强了经济、文化的交流。⑥辽灭金兴,金亡元起,北京成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地区流行的语言,逐渐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的语言相融合,形成了新的语言体系,从而为金元诗歌的创作提供了新的语言材料。⑦同时由于新词汇不断出现,双音、多音词日益增多,而宋词的格律对变化着的语言,已成了一种严重的束缚,加上南北语音、声调的差异,方言俗语的迥别,由北方首先产生元曲这样一种新诗体就成了势之必然。

    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原因则是由元代的社会现实所决定。蒙古贵族在统一和统治中国的90年间,对汉族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科举考试废而不行70余年,破坏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制度。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地位顺序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匠、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在这种特殊的社会形态下,知识分子中一部分人依附蒙古贵族,追求荣华富贵;一部分不做元朝的官,彷徨苦闷,隐居民间,过着贫苦的生活,抗议民族压迫,表现出对黑暗统治的不满和忧国忧民的思想。元代的特殊社会形态,也动摇了旧有的精神意识,传统的习惯和信仰,加上城市经济的发达,外来文化的影响,使文学从旧的思想和束缚中获得了解放与发展的新契机,被正统文学轻视的市民文学,即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曲子和歌剧,以新的形式和精神茁壮地发展起来,成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力量。

    散曲分小令和套曲两种。

    小令也叫“小叶儿”,是独立的支曲,每首只有一段,很像一首单调的词,也有点像一首句式参差不齐的小诗。如白朴的《[越调]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曲套(又叫散套或套数)是由两支以上,官调相同的只曲联缀而成的“组曲”,套曲少则两曲,多则二三十曲,没有定数的限制,但必须一韵到底。套曲在体制的灵活变化上弥补了小令表情达意相对单调的不足。

    散曲和词都是长短句,词“调有定路”,曲有“正谱”。可是,散曲不像词那样严格要求“字有定数”,可以极尽长短句变化之能事,允许作者在正谱范围内加入“衬字”。所谓“衬字”,这就是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衬字不受格律的限制,即不讲平仄,不拘字数。它的作用,或者是补足语义,或者是加强声情,或者兼而有之。例如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内《黄钟煞》中一节“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你子弟谁教钻入他锄不断砍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其中加点的字,便是衬字。若去掉衬字,这个曲子就黯然失色了。

    散曲的用韵和词的用韵也有所不同。曲用韵较密,几乎是句句用韵。不论小令还是套数,都是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即使篇幅较长的杂剧,一折也只能押一个韵部的字,但平韵、仄韵可以互押。而词则要求“韵有定声”。词中如用平韵,则全词皆平;如用仄韵,则全调皆仄;若用平仄二韵,则必须换韵。相对来说,散曲的用韵走的是一条自由之路。

    散曲体裁在句子长短变化和押韵上的解放,使作者可以写得更加生动活泼,曲尽其妙,同时使音调节奏富于变化,浅唱高歌更为悦耳。所以说,散曲不仅为众多文人——作者使用,也为广大群众——读者乐于欣赏。

“于是,广大人民群众呼唤着新的文学样式的诞生。”这个句子是从第四自然段中抽出来的,第四自然段由七个句子组成,已用①……⑦一一标出来,那么这个被抽出来的句子,应还原于哪两个句子之间?

第五自然段第二句提到“破坏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制度”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简练的语言概述出来(35字以内)。

第五自然段“使文学从旧思想和束缚中获得了解放与发展的新契机”中的“新契机”指的是什么?用简练的语言概述出来。(40字以内)

第八自然段“弥补了小令表情达意相对单调的不足”中的“单调”的意思是什么?

本文的核心、主旨是___________。

A.谈元散曲的形式和体裁特点               B.元曲的形成和宋词没落的原因

C.元曲和宋词体裁特点的比较               D.曲的产生和发展及曲与词的比较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苏东坡与黄州

              余秋雨

住在这远离闹市的半山居所里,安静是有了,但寂寞也来了,有时还来得很凶猛,特别在深更半夜。只得独个儿在屋子里转着圈,拉下窗帘,隔开窗外壁立的悬崖和翻卷的海潮,眼睛时不时地瞟着床边那乳白色的电话。它竟响了,急忙冲过去,是台北《中国时报》社打来的,一位不相识的女记者,说我的《文化苦旅》一书在台湾销售情况很好,因此要作越洋电话采访。问了我许多问题,出身、经历、爱好,无一遗漏。最后一个问题是:“在中国文化史上,您最喜欢哪一位文学家?”我回答:苏东坡。她又问:“他的作品中,您最喜欢哪几篇?”我回答:在黄州写赤壁的那几篇。记者小姐几乎没有停顿就接口道:“您是说《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我说对,心里立即为苏东坡高兴,他的作品是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一点就着,哪怕是半山深夜、海峡阻隔、素昧平生。放下电话,我脑子中立即出现了黄州赤壁。去年夏天刚去过,印象还很深刻。记得去那儿之前,武汉的一些朋友纷纷来劝阻,理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并不是在那里打的,苏东坡怀古怀错了地方,现在我们再跑去认真凭吊,说得好听一点是将错就错,说得难听一点是错上加错,天那么热,路那么远,何苦呢?

我知道多数历史学家不相信那里是真的打赤壁之战的地方,他们大多说是在嘉鱼县打的。但最近几年,湖北省的几位中青年历史学家持相反意见,认为苏东坡怀古没怀错地方,黄州赤壁正是当时大战的主战场。对于这个争论我一直兴致勃勃地关心着,不管争论前景如何,黄州我还是想去看看的,不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古战场的遗址,而是从艺术的角度看苏东坡的情怀。大艺术家即便错,也会错出魅力来。好像王尔德说过,在艺术中只有美丑而无所谓对错。

于是我还是去了。

这便是黄州赤壁。赭红色的陡峭石坡直逼着浩荡东去的大江,坡上有险道可以攀登俯瞰,江面有小船可供荡桨仰望,地方不大,但一俯一仰之间就有了气势,有了伟大与渺小的比照,有了视觉空间的变异和倒错,因此也就有了游观和冥思的价值。客观景物只提供一种审美可能,而不同的游人才使这种可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这种意味,使无生命的自然形式变成美。因此不妨说,苏东坡不仅是黄州自然美的发现者,而且也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和构建者。

但是,事情的复杂性在于,自然美也可倒过来对人进行确定和构建。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这实在是一种相辅相成的有趣关系。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两方面一起提升,谁也离不开谁。

      (选自《苏东坡突围》,题目是编者加的。)

请结合我们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分析苏轼在黄州时的情怀。

文中划线的“伟大和渺小”分别指什么?

为什么说“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试题。

午  门  外

祝勇

①在中国的古迹中,没有一处像故宫这样拥有显赫的位置。

②对于许多从没进去过的人来说,故宫是他们想象中的天堂。在很长的时间里,只有少数身份高贵的人才能走进它,才能目睹它的华丽与神圣。绝大多数普通人,只有蹲在故宫外的筒子河边,通过高于树梢的城堞,揣测它的细节。宫墙保守着宫廷的秘密。即使站在合适的角度上,他们也只能看到故宫上面的白云。

③我看见一片白云停在午门的正上方。红色城墙以蓝天为背景,显得格外夺目。手里攥着一张门票,我迟迟不往里走。我望着午门发呆,想象着很多年前的天朝子民对于故宫的想象。

④高大的午门为这种想象确定了最初的比例尺。我们仅仅根据巨人的脚印就能推知巨人的高度。由午门,我们大抵可以知道,这里的度量单位远远超出我们的日常经验。午门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院门,它的意义不仅仅是供人出入,它代表着一种权威、一种信仰,甚至一种宗教。

⑤人们为什么要建造巨大的宫殿?是与广阔的疆域形成几何上的比例关系,还是与丰富的世界构成视觉上的平衡?无疑,宫殿改变了人与自然的比例尺。即使从远处观看,宫殿依然显得威武和高大,因与宫殿相比,那些参照物显得那么弱小。帝王站在宫墙上,会看到什么?他是否会通过空间来索取时间,观察到未来的秘密?时间的谜底是死亡。死不是瞬间的事,它永远是正在进行时。从出生那一天起,死亡的进程就开始了,每一天都在靠近那个黑色的终点。但是绝大多数帝王看不到这些。从宫殿中他们看到了基业的永恒。那是他们的错觉。场面宏大的宫殿迷惑了他们,他们往往迷失在自己建造的迷宫里。迷宫的规模越大,丢失自己的可能性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宫殿像是一个欺骗性极强的巨大的谎言。

⑥在一部清廷电影中,有皇帝站在午门城楼上的镜头。那时的他,正沉浸在君临天下的神圣感中。显然,巨大的宫殿改变了皇帝注视世界的视角。是宫殿,使得神圣君主不再像俗众那样,只是葡匐在万物脚下的一只生灵。然而,令我怀疑的却是,那欢腾的万从,是否能看清他们皇帝的身影?宫殿将他托举到最高点的同时,也将他的身影弱化为最小,这并非仅仅取决于物理的法则,更合乎哲学的辩证法。也许,这就是城楼的意义,它将一个具体的肉躯抽象为一个符号式的图腾。

⑦注视着午门的时候,我胡思乱想,如果我有选择颜色的自由,我会给午门漆上什么颜色?是土地似的棕黄,还是天空似的瓦蓝?那样的童话色彩无疑会消解帝王的尊严。只有血的颜色,是对权力最恰当的注解。它既诠释了权力的来路,又标明了权力的价值。如果有人对宫殿所庇护的权威感到质疑,那么,请你用等量的血来交换。宫殿简单明了地注明了权力的暴力内涵。如果你不进入权力系统,宫墙只是视线中的风景,那大跨度的直线与大弧度的曲线展现着世界上最大胆的设计;如果你对皇权发出挑战,那被残阳照亮的城墙便时刻提醒你,你所准备的勇气和牺牲是否足够。

⑧我曾见过黑色的午门。是在一个风大的夜里,我从午门外走过。天上没有星辰和月亮,午门的广场上没有路灯和行人,只有高高的城楼,寂寞地兀立着。在深蓝的夜空下,午门的剪影轮廓清晰。那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黑影,如一个黑洞,看不见里面包容的任何细节。我感到莫名的恐惧,只因那无以复加的空旷和黑暗。我不敢叫喊,我知道哪怕是轻微的呻吟和呼喊,在这里都会被惊人放大。

1、作者为什么用“高大的午门”作为王朝子民对于故宫想象的“比例尺”?

答: 

 

2.第⑥段中“宫殿将他托举到最高点的同时,也将他的身影弱化为最小”,从物理法则的角度看,它的意思是:  。

从哲学辩证法的角度看,他的深层含意是: 

3.大家都知道,北京申奥宣传片中开始的镜头就是宏伟的故宫建筑群,这表明如今时代已经赋予了故宫崭新的象征意义。请简述故宫的象征意义过去、今天有何不同。

答: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宫殿像是一个欺骗性极强的巨大的谎言”(第⑤段)意思是说封建帝王被威武高大的宫殿所蒙蔽,看不到必然被历史遗弃的命运。

B.“宫墙简单明了地注明了权力的暴力内涵”(第⑦段),意思是宫墙的血色表明皇权的建立付出了血的代价,挑战皇权也要付出同样的代价。

C.在文章结尾处作者描写了阴森恐怖的午门,是为了说明故宫不是想象中的天堂,由此,使文章的思想内容得以扩充和深化。

D.作者以站在午门外展开想象开篇,以走过午门外感到恐惧作结,全文旨在探究皇权的影响。脉络清晰,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E.本文语言隽永,耐人寻味。一方面,运用形象的描述,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另一方面,提出了理性的反问,加强了语言的深刻性。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4题

把栏杆拍遍

①辛弃疾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规,南下临安亲自联络。此时他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

②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规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③应该说,吸气及的词不是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片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深厚名。可怜白发生。

④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之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只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军旅诗人王昌龄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泰”、“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的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⑤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段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王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之所,但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悲怆的呼喊。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我曾专门到南京寻找过一个辛公拍栏杆处但人去楼毁,早已了无痕迹,唯有江水悠悠,似词人的长叹,东流不息。

⑥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了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⑦辛弃疾南规后为什么这样不为朝廷喜欢呢?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在他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有37次频率调动。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着地去工作:练兵、筹款,在吧整饬政务,时刻摆出一副要冲上前线的样子。你想这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这就是他的基本生活节奏,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

19.解释第②、③段中以下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南规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

(2)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第④  段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题目是“把栏杆拍遍”文中也多次写到拍栏杆,请简述辛弃疾“拍栏杆”的含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纵观全文,作者认为辛弃疾的词哪些特点?请简要从内容、情感、气势等方面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共20分)
渡头闲想
施蛰存
①乡间的小径把我引到这渡头来了。我该说它是古渡吗?“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似乎以古渡较有诗意,然而恐怕这个渡头未必古;倘若说是野渡呢,“野渡无人舟自横”,也未尝不妙。无奈这里的渡船上明明有人,船也忙得没有横的工夫,喔,让我想来,还有什么形容渡头的现成字眼呢?虽然花工夫翻几部书,也许会搜索出一些来的,可是一个形容词又值得了几文钱!
②当我走到渡头时,在我前面的三个人都已经下了船。我立在岸上,看着这三个静静地站立在船中的渡客和把着橹的舟子。说不定这时候他们对于我的怀疑比我对于他们的更大,这是从舟子招呼我的语气中可以分明地听懂的:摆渡吗?——在没有回话之前,我先在自己心中照样问了一句,“摆渡吗?”于是我摇摇头。这摇摇头,在那舟子眼里,一定是以为我表示了并无摆渡之意,而实际上呢,我只是一种蒙蒙昧昧的不置可否的举动。
③何以不置可否?那是因为我根本不知道这摆渡的意味。我知道在一刻之后,这渡船就会撑到对岸去的,船里的这些渡客也会在对岸上了岸,继续他们的行程。但我呢?我非但不知道对岸是什么地方,就连现在我伫立着的究竟是什么处所也全不熟悉。我将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呢?
④当我沉思的一刹那,已又有四五个乡人从田垄走来,相扶着下船。小小的渡船的两舷,已经贴着水面了。那舟子摇动着橹,发着轻柔的欸乃声,于是这渡船横流而去了。
⑤“容与乎中流”,“春水船如天上坐”,我以为通常的情形下,坐船是一种人生的逸趣,不管坐船的或撑船的是忙人抑是闲人,是快乐人抑是忧愁人,当他在这飘浮之际,我想他一定能有至少十分钟来欣赏这乘船的滋味的。可是我觉得这乘船的趣味却不足以描绘那些摆渡的客人们。
⑥你试回头一看那渡船上的情形怎样?渡船的行程是不自然的,它的橹自如一把截断江流的利剪。然而它又并不爽快地剪,它还得防备着拦腰而来的船头,因此只好曲曲折折地剪过去。那些渡客们既无风景可看,又无并行的船舶可以引为伴侣,而且更无那样闲逸的兴致。只因他们在下船的时候,心中就想到了上岸。他们乘船的观念,是无异于在岸上匆急地步行的——不,恐怕还更为严肃一些,你看他们各自静悄悄地鹄立着,即使是相识的同行者,也不再像在岸上步行时那样地谈笑自若了。
⑦至于那舟子呢?他的命运也不同于普通的舟子。他没有浮家泛宅的乐趣,却又必须每天生活于水上。他终日沉默地摇着橹,从此岸到彼岸地转运着一些匆急的旅人。“逝者如斯夫!”而他却永远停留在一个地方。真是单调的生涯啊!
⑧我想,做渡船上的舟子的,必须是个头脑简单的人,或是乐天安命的人。我想起以前所见到过的许多摇渡船的,他们好像都是一个类型的人物。也许他们并不觉得生涯之单调,他们并不嫌厌他们的职业。看他们漠不经心地等候着渡客,又漠不经心地摇着船到对岸去,又漠不经心地从船板底下取出一瓶酒来仰头饮着——是的,他们大多是喝酒的,这种对于生活的恬淡态度,真使如我这样为衣食而奔走的人觉得不可理解了。倘若他不是一个简单的白痴,就一定是一个善于处世的哲人;然而这两种人在外表上是本来没有什么差异的。
⑨现在,他已经从对岸渡了一船的客人回来了——回来?喔,我不知道这在他可算得是回来否?一左一右的欹侧着,这笨拙的渡船已经在渐渐地迫近了。我分明看见,那舟子老是望着我。我知道他不能了解我,也许更甚于我不能了解他。明明走到了渡口,却决无渡江之意,既然如此,那么独自匆急地踱到渡头来做什么呢?至于既非觅渡,又不回步,这样痴呆地立在岸上,又是什么用意呢?我想这喝饱了老酒的舟子恐怕未必会感觉到我因为正踟蹰于生命的江流的渡头,而不禁有单调之感吧。
⑩客人们一个个地上岸了。他们各人付给了渡资——并不交与舟子的手掌中,他们都很熟悉地把铜元放在船板上,兴奋地一跃上岸,继续各人的行程了。这使我偶然想起德国诗人乌兰的《渡头咏》?的末一节来:
哦,船夫,拿去吧,
我出三倍的摆渡钱。
因为除了岸边的我,
还有你所看不见的
一双魂灵在我身边。
喔!这样说来,或许每个人都负载着灵魂行路,做人的责任也太重得可怕了,四野苍茫,我真凛然于这出三倍渡船钱的客人身旁看不见的一双魂灵了。
注释:?乌兰,一般翻译为乌兰德,德国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许多诗歌及民谣有民间传说的风格。本诗描绘了一个人带着自己(以及友人)的灵魂摆渡的情形。
【小题1】从全文看,第③段中“摆渡的意味”指的是              。(2分)
【小题2】第⑤段写了通常情况下泛舟的“逸趣”,简析其在文中的作用。(3分)
【小题3】在第⑦段与第⑨段末尾,作者都用了“单调”一词,但含义不同。
第⑦段的“单调”的含义是:                           
第⑨段的“单调”的含义是:                           (2分)
【小题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小题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A.作者从不知如何形容眼前的渡口入笔,开篇诙谐幽默又引人入胜。
B.第④段欸乃的桨声,既写眼前景况,又起到引出作者思绪的作用。
C.文章第②段与第⑨段相互照应,表达出作者恨无知音的沮丧之情。
D.第⑩小节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出渡船上客人们的淳朴与诚信。
E.文章由渡口所见引发感慨,展现了一个文人苦闷迷茫的精神世界。
F.文章引用古诗文名句,既增强了文章的趣味,又丰富了文章内涵。
【小题6】文章结尾引用了德国诗人乌兰的《渡头咏》,这样的结尾耐人寻味,请作赏析。(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共20分)

渡头闲想

施蛰存

①乡间的小径把我引到这渡头来了。我该说它是古渡吗?“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似乎以古渡较有诗意,然而恐怕这个渡头未必古;倘若说是野渡呢,“野渡无人舟自横”,也未尝不妙。无奈这里的渡船上明明有人,船也忙得没有横的工夫,喔,让我想来,还有什么形容渡头的现成字眼呢?虽然花工夫翻几部书,也许会搜索出一些来的,可是一个形容词又值得了几文钱!

②当我走到渡头时,在我前面的三个人都已经下了船。我立在岸上,看着这三个静静地站立在船中的渡客和把着橹的舟子。说不定这时候他们对于我的怀疑比我对于他们的更大,这是从舟子招呼我的语气中可以分明地听懂的:摆渡吗?——在没有回话之前,我先在自己心中照样问了一句,“摆渡吗?”于是我摇摇头。这摇摇头,在那舟子眼里,一定是以为我表示了并无摆渡之意,而实际上呢,我只是一种蒙蒙昧昧的不置可否的举动。

③何以不置可否?那是因为我根本不知道这摆渡的意味。我知道在一刻之后,这渡船就会撑到对岸去的,船里的这些渡客也会在对岸上了岸,继续他们的行程。但我呢?我非但不知道对岸是什么地方,就连现在我伫立着的究竟是什么处所也全不熟悉。我将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呢?

④当我沉思的一刹那,已又有四五个乡人从田垄走来,相扶着下船。小小的渡船的两舷,已经贴着水面了。那舟子摇动着橹,发着轻柔的欸乃声,于是这渡船横流而去了。

⑤“容与乎中流”,“春水船如天上坐”,我以为通常的情形下,坐船是一种人生的逸趣,不管坐船的或撑船的是忙人抑是闲人,是快乐人抑是忧愁人,当他在这飘浮之际,我想他一定能有至少十分钟来欣赏这乘船的滋味的。可是我觉得这乘船的趣味却不足以描绘那些摆渡的客人们。

⑥你试回头一看那渡船上的情形怎样?渡船的行程是不自然的,它的橹自如一把截断江流的利剪。然而它又并不爽快地剪,它还得防备着拦腰而来的船头,因此只好曲曲折折地剪过去。那些渡客们既无风景可看,又无并行的船舶可以引为伴侣,而且更无那样闲逸的兴致。只因他们在下船的时候,心中就想到了上岸。他们乘船的观念,是无异于在岸上匆急地步行的——不,恐怕还更为严肃一些,你看他们各自静悄悄地鹄立着,即使是相识的同行者,也不再像在岸上步行时那样地谈笑自若了。

⑦至于那舟子呢?他的命运也不同于普通的舟子。他没有浮家泛宅的乐趣,却又必须每天生活于水上。他终日沉默地摇着橹,从此岸到彼岸地转运着一些匆急的旅人。“逝者如斯夫!”而他却永远停留在一个地方。真是单调的生涯啊!

⑧我想,做渡船上的舟子的,必须是个头脑简单的人,或是乐天安命的人。我想起以前所见到过的许多摇渡船的,他们好像都是一个类型的人物。也许他们并不觉得生涯之单调,他们并不嫌厌他们的职业。看他们漠不经心地等候着渡客,又漠不经心地摇着船到对岸去,又漠不经心地从船板底下取出一瓶酒来仰头饮着——是的,他们大多是喝酒的,这种对于生活的恬淡态度,真使如我这样为衣食而奔走的人觉得不可理解了。倘若他不是一个简单的白痴,就一定是一个善于处世的哲人;然而这两种人在外表上是本来没有什么差异的。

⑨现在,他已经从对岸渡了一船的客人回来了——回来?喔,我不知道这在他可算得是回来否?一左一右的欹侧着,这笨拙的渡船已经在渐渐地迫近了。我分明看见,那舟子老是望着我。我知道他不能了解我,也许更甚于我不能了解他。明明走到了渡口,却决无渡江之意,既然如此,那么独自匆急地踱到渡头来做什么呢?至于既非觅渡,又不回步,这样痴呆地立在岸上,又是什么用意呢?我想这喝饱了老酒的舟子恐怕未必会感觉到我因为正踟蹰于生命的江流的渡头,而不禁有单调之感吧。

⑩客人们一个个地上岸了。他们各人付给了渡资——并不交与舟子的手掌中,他们都很熟悉地把铜元放在船板上,兴奋地一跃上岸,继续各人的行程了。这使我偶然想起德国诗人乌兰的《渡头咏》?的末一节来:

哦,船夫,拿去吧,

我出三倍的摆渡钱。

因为除了岸边的我,

还有你所看不见的

一双魂灵在我身边。

喔!这样说来,或许每个人都负载着灵魂行路,做人的责任也太重得可怕了,四野苍茫,我真凛然于这出三倍渡船钱的客人身旁看不见的一双魂灵了。

注释:?乌兰,一般翻译为乌兰德,德国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许多诗歌及民谣有民间传说的风格。本诗描绘了一个人带着自己(以及友人)的灵魂摆渡的情形。

1.从全文看,第③段中“摆渡的意味”指的是              。(2分)

2.第⑤段写了通常情况下泛舟的“逸趣”,简析其在文中的作用。(3分)

3.在第⑦段与第⑨段末尾,作者都用了“单调”一词,但含义不同。

第⑦段的“单调”的含义是:                           

第⑨段的“单调”的含义是:                           (2分)

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A.作者从不知如何形容眼前的渡口入笔,开篇诙谐幽默又引人入胜。

B.第④段欸乃的桨声,既写眼前景况,又起到引出作者思绪的作用。

C.文章第②段与第⑨段相互照应,表达出作者恨无知音的沮丧之情。

D.第⑩小节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出渡船上客人们的淳朴与诚信。

E.文章由渡口所见引发感慨,展现了一个文人苦闷迷茫的精神世界。

F.文章引用古诗文名句,既增强了文章的趣味,又丰富了文章内涵。

6.文章结尾引用了德国诗人乌兰的《渡头咏》,这样的结尾耐人寻味,请作赏析。(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