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下列没有古今异义词语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                            B.今齐地方千里

C.乃号令于三军曰                                D.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

试题答案

7、D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十年冬,上行幸甘泉,将军薄昭杀汉使者,帝不忍加诛,使公卿从之饮酒,欲令自引分;昭不肯,使群臣丧服往哭之,乃自杀。

    臣光曰:“李德裕以为汉文帝诛薄昭,断则明矣,于义则未安也。秦康送晋文,兴如存之感。况太后尚存,唯一弟薄昭,断之不疑,非所以慰母氏之心也。臣愚以为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亲疏如一,无所不行,则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夫薄昭虽素称长者,文帝不为置贤师傅而用之典兵,骄而犯上,至于杀汉使者,非有恃而然乎。若又从而赦之,则与成、哀之世何异哉!魏文帝尝称汉文帝之美,而不取其杀薄昭,曰:“舅后之家,但当养育以恩而不当假借以权,既触罪,法又不得不害。”讥文帝之始不防闲昭也,斯言得之矣。然则欲慰母心者,将慎之于始乎。

(《资治通鉴》卷十三)

1.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唯一弟薄昭

B.文帝不为置贤师傅

C.至于杀汉使者

D.臣愚以为法者天下之公器

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横线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汉文帝薄昭

法又不得不

使公卿之饮酒

若又而赦之

A.“诛”和“害”相同,两个“从”不同

B.“诛”和“害”相同,两个“从”也相同

C.“诛”和“害”不同,两个“从”相同

D.“诛”和“害”不同,两个“从”也不同

3.“斯言得之矣”一句中的“之”所指代的内容,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文帝始不防闲昭

B.法者天下之公器

C.文帝不为置贤师傅而用典兵

D.但当养育以恩不当假借以权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①讽文帝之始不防闲昭

②若又从而赦之,则与成、哀之世何异哉?

A.①讽刺汉文帝起初没有防备和限制薄昭。

②薄昭若一错再错,前代的悲剧就将重演。

B.①讽刺汉文帝起初没有防备和限制薄昭。

②汉文帝若一错再错,前代的悲剧就将重演。

C.①批评汉文帝起初没有防备和限制薄昭

②薄昭若一错再错,前代的悲剧就将重演。

D.①批评汉文帝起初没有防备和限制薄昭

②汉文帝若一错再错,前代的悲剧就将重演。

5.汉文帝诛薄昭。李德裕和司马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德裕援古证今,认为汉文帝诛薄昭,处理正确;司马光认为李德裕观点不正确,同时指出:薄昭被杀,主要责任在于汉文帝授权失误。

B.李德裕援古证今,认为汉文帝诛薄昭,处理正确;司马光认为李德裕观点正确,同时指出:薄昭被杀,原因在于他自以为是太后之弟,有恃无恐。

C.李德裕援古证今,认为汉文帝诛薄昭,处理失当;司马光认为李德裕观点不正确,同时指出:薄昭被杀,主要责任在于汉文帝授权失误。

D.李德裕援古证今,认为汉文帝诛薄昭,处理失当;司马光认为李德裕观点正确,同时指出:薄昭被杀,主要原因在于他自以为是太后之弟,有恃无恐。

6.魏文帝曹丕对薄昭被诛一事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魏文帝认为汉文帝诛薄昭,处理正确,这和李德裕观点不同。

B.魏文帝认为薄昭被杀,主要责任还在文帝,这和司马光看法一致。

C.魏文帝钦佩汉文帝其人,但并不欣赏处理薄昭一事,这和司马光看法一致。

D.魏文帝钦佩汉文帝其人,并认为薄昭被杀主要责任在他自己,这和李德裕观点不同。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十年冬,上行幸甘泉,将军薄昭杀汉使者,帝不忍加诛,使公卿从之饮酒,欲令自引分;昭不肯,使群臣丧服往哭之,乃自杀。

    臣光曰:“李德裕以为汉文帝诛薄昭,断则明矣,于义则未安也。秦康送晋文,兴如存之感。况太后尚存,唯一弟薄昭,断之不疑,非所以慰母氏之心也。臣愚以为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亲疏如一,无所不行,则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夫薄昭虽素称长者,文帝不为置贤师傅而用之典兵,骄而犯上,至于杀汉使者,非有恃而然乎。若又从而赦之,则与成、哀之世何异哉!魏文帝尝称汉文帝之美,而不取其杀薄昭,曰:“舅后之家,但当养育以恩而不当假借以权,既触罪,法又不得不害。”讥文帝之始不防闲昭也,斯言得之矣。然则欲慰母心者,将慎之于始乎。

(《资治通鉴》卷十三)

1.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唯一弟薄昭

B.文帝不为置贤师傅

C.至于杀汉使者

D.臣愚以为法者天下之公器

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横线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汉文帝薄昭

法又不得不

使公卿之饮酒

若又而赦之

A.“诛”和“害”相同,两个“从”不同

B.“诛”和“害”相同,两个“从”也相同

C.“诛”和“害”不同,两个“从”相同

D.“诛”和“害”不同,两个“从”也不同

3.“斯言得之矣”一句中的“之”所指代的内容,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文帝始不防闲昭

B.法者天下之公器

C.文帝不为置贤师傅而用典兵

D.但当养育以恩不当假借以权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①讽文帝之始不防闲昭

②若又从而赦之,则与成、哀之世何异哉?

A.①讽刺汉文帝起初没有防备和限制薄昭。

②薄昭若一错再错,前代的悲剧就将重演。

B.①讽刺汉文帝起初没有防备和限制薄昭。

②汉文帝若一错再错,前代的悲剧就将重演。

C.①批评汉文帝起初没有防备和限制薄昭

②薄昭若一错再错,前代的悲剧就将重演。

D.①批评汉文帝起初没有防备和限制薄昭

②汉文帝若一错再错,前代的悲剧就将重演。

5.汉文帝诛薄昭。李德裕和司马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德裕援古证今,认为汉文帝诛薄昭,处理正确;司马光认为李德裕观点不正确,同时指出:薄昭被杀,主要责任在于汉文帝授权失误。

B.李德裕援古证今,认为汉文帝诛薄昭,处理正确;司马光认为李德裕观点正确,同时指出:薄昭被杀,原因在于他自以为是太后之弟,有恃无恐。

C.李德裕援古证今,认为汉文帝诛薄昭,处理失当;司马光认为李德裕观点不正确,同时指出:薄昭被杀,主要责任在于汉文帝授权失误。

D.李德裕援古证今,认为汉文帝诛薄昭,处理失当;司马光认为李德裕观点正确,同时指出:薄昭被杀,主要原因在于他自以为是太后之弟,有恃无恐。

6.魏文帝曹丕对薄昭被诛一事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魏文帝认为汉文帝诛薄昭,处理正确,这和李德裕观点不同。

B.魏文帝认为薄昭被杀,主要责任还在文帝,这和司马光看法一致。

C.魏文帝钦佩汉文帝其人,但并不欣赏处理薄昭一事,这和司马光看法一致。

D.魏文帝钦佩汉文帝其人,并认为薄昭被杀主要责任在他自己,这和李德裕观点不同。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秋之歌

  ①悲秋,大约是不分族别也不分国界吧,或者说,是普遍共有的人性人情。在西方诗文中,美国现代诗人弗罗斯特的《我的客人,十一月》,说秋天是“秋雨绵绵的晦日”。至于天空寒冷萧瑟,树叶枯黄凋谢,“忧郁的日子终于来到,这一年中最凄凉的季节”之类的悲叹咏叹调,更是不时在西方的诗文中鸣奏。在我们中国悲秋之祖大约就是屈原了。昏君当政,奸佞弄权,楚国已经到了危急存亡之秋,而屈原却屡遭打击,流放江湘,他的生命也有如肃杀的秋日。他的作品中很少欢愉高昂的音调。“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是《九歌·湘夫人》的起句,读者刚一展卷,一股悲风便从两千多年前迎面而来。屈原的弟子宋玉,在《九辩》一开篇就长叹息:“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至于以后曹丕《燕歌行》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六朝谢庄《月赋》的“洞庭始波,木叶微脱”等等,都是屈原悲秋异代不同时的变奏。

  ②一年之中,有春发夏繁秋肃冬凋的不同,一个人的心理,甚至具体的生干遭际,也往往有春夏秋冬之别。秋天,本来就万木凋零,于众生只能引发相应的感受,尤其是你的生命面对的又正是秋日的肃杀。因此,唐代诗人的悲秋,那就绝非偶然,也无可厚非了。

  ③不过,初唐与盛唐之时,大唐帝国如朝日之初升,那是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王朝。大唐正当春夏,尽管仍然有许多弊病与危机,但整个国家生机蓬勃,包括诗人在内的知识分子们大都觉得天生我材必有用,因而意气飞扬。他们喜欢歌唱春天,如同一群在原野上欢呼奔跑的孩子;他们热衷咏唱壮志,像一群在沙场上驰骋的血气方刚的青年。即使是写秋天,盛唐时代诗人的笔下,也很少那种萧索悲凉之气,而多的是清华高远的意境。张九龄在《感遇》中,礼赞秋天的“桂华秋皎洁”。而成天与青山为伴与白云为友的孟浩然呢?秋日登上兰山怀念朋友,“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没有悲秋之音,只有怡秋之调。“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秋日清高悠远,自可留恋与流连。李白垂蓦之年,他似乎不太知道秋天与悲愁的不解之缘。早期的《秋下荆门》一帆高挂,秋风高远:在中年的《秋登宣城谢跳北楼》中,秋日的风光仍是一派爽朗明丽。看来,即使是极度的坎坷困顿,甚至是几遭杀身之祸,但如果要李白一天到晚苦脸愁眉,在秋天和他人一样低吟浅唱悲秋之曲,似乎也难于上青天。

  ④然而,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大唐帝国终于告别了它的全盛时期,如日中天的太阳逐渐西斜,最后成了晚唐李商隐诗中的只是近黄昏的落照。在夏日的惊雷与电闪之后,却道天凉好个秋,大唐帝国也由春而夏由夏而秋了。也许是由于国势日衰,江河日下,昔日的青春光彩变成了疮痍满目,朝气蓬勃变成了老大悲伤,诗人们也仿佛一下子从豪气干云的青年,变成了摒除丝竹的中年和感时伤逝的老年。使人意冷心寒的秋声,纷纷起于唐代诗人的纸上,而那萧然暗淡的秋色,只要我们展卷而吟,山仍然会从千年前袭上我们的眉头与心上。

  ⑤杜甫就是一个代表。长安十年困守时期,他就有许多悲秋之歌了,及至支离东北,漂泊西南,辗转江汉与湖泊,更不禁悲从中来,秋声满纸:“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黄维梁教授运用加拿大学者佛莱的“基型论”,分析杜甫的《登高》,撰有《春之豫悦和秋之阴沉》一文,他说杜甫的《登高》“其悲苦,其潦倒,其英雄末路日落西山的情形,正吻合了佛莱所说的悲剧的基型”。

  ⑥英国诗人济慈说:“一年四季,人的心灵也有四季。”中唐已是夕阳西下,而晚唐呢?悲凉的晚钟敲来的是苍茫而苍老的暮色。盛唐时代的英风胜概早已荡然无存,诗人们的心态也早已进入了秋日和冬天。悲秋,是中晚唐诗坛流行的风景。白居易大约是悲秋的代表人物,他的《___A____》一开篇,破空而来的,就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的瑟瑟秋声。除白居易之外,还有“岁老人头白,秋来树叶黄。搔首问黄叶,与尔共悲伤”的卢纶,“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的李贺,“守到清秋还寂寞”的李商隐等等。

  ⑦然而,众声齐奏中也仍有裂帛而鸣的异响,千篇一律中也仍然有别具光辉的异彩,使我们从几乎无法自拔的哀思怨绪的沼泽,振羽飞向响晴亮丽的天空,这就是刘禹锡的《秋词》和杜牧的《山行》。

  ⑧不少诗人都有美丽的雅号,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王维是“_____B___”,白居易是“诗魔”,李贺是“诗鬼”,刘禹锡荣获“____C____”之名。他的《秋词》二首确实是劲风拂纸,豪气凌云,写秋色,咏秋光,却一洗自古相传的常态与旧调,唱出了“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壮歌,虽然他此时独居无友,壮志不申。人到中年,我多次从长沙前去常德凭吊,今日的常德已是一座热闹繁华的现代都市,刘禹锡的踪迹已渺不可寻,只有他豪迈清越的诗句呵,依然写在山上水上白云之上鹤翅之上和我永不老去的心上。

  ⑨可以和刘禹锡的《秋词》媲美的,那就是杜牧了。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李唐王朝行将闭幕之时,社会动荡不安,危机四伏,出身世家望族的杜牧虽怀抱大略雄才,但壮志难酬。然而,他的诗风却清峻豪放,峭拔劲健,一扫晚唐诗中的苍然暮色,敲响的竟是凛然的晨钟。他写南方秋景的《山行》堪称“明丽”:“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从来没人像杜牧一样,认为枫叶比二月的春花鲜艳灿烂。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下,青枫峡里,有一处名胜“爱晚亭”,就是清代诗人袁枚根据们山行》一诗取名。每当枫叶流丹的深秋时节,我和一二好友渡湘江而西去观赏枫的大展,满山的枫树在绿过于春青过了夏之后,在秋风与秋霜的助威之下,忽然发出一声呐喊,纷纷举起了火把,把岳麓山烧成了一座火焰山,我们于山下与山中若无其事地高吟低咏杜牧的《山行》。

  ⑩如今,我的生命的驿车早已驶过了蓬勃的春热闹的夏,到达了早秋这个驿站。青春在于精神,生命在于创造,刘禹锡和杜牧千年前的高歌犹在耳畔,不要去低吟“悲哉,秋之为气也”吧,不要去浅唱“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吧,当代诗人郭小川慨当以慷的《秋歌》中的诗句,如同催征的鼓点,敲沸了我不冷的热血激励了我不老的肝胆。

“秋天呵,请把簌簌的风声喝断,________。”

(1)

在上丈A、B、C空格处分别填上恰当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选出下列对上文内容判断不正确的两项

A.

悲秋是共同的人性,不分国界,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尤甚。

B.

唐朝很多诗人的对秋的感受有着强烈的时代烙印。

C.

文中的“秋日”有着双重含义,不仅指时令的“秋”,而且还指人精神上的“秋”。

D.

李白和杜甫在对待秋天的情感不同是由于他们的创作风格的不同。

E.

刘禹锡和杜牧虽处于人生的秋天,但是却都在他们的诗作《秋词》和《山行》中彰显出明亮、豪迈的精神风貌。

F.

作者到了年龄的秋天,然而他的“秋之歌”却是高亢激昂,蓬蓬勃勃的。

(3)

选出下列对上文在形式表达上判断不正确的两项

A.

文中引用了很多诗句,其目的是为了充分地体现作者的文化积累。

B.

文章以时间顺序和对“秋’的情绪贯穿全文,脉络清晰。

C.

文中表达诗人情感的语言明朗,表情达意直抒胸臆。

D.

文中的“春夏秋冬”喻意生命的各个过程,表达形象贴切,展现了生命每个过程的特征。

E.

从文势角度看,上文层层推进,结尾处得以升华,形成了明朗、激昂的基调。

F.

文中所举的刘禹锡与杜牧的诗和白居易与杜有的诗是形成相互衬托的关系。

(4)

如果在文章结尾处续了这样一句诗“我的歌呀,已经唱到了尽头!”,你认为是否恰当?

请简述理由:________

(5)

请你举出一个典型的文学现象(可以是一具体作家作品)来印证文章在③、④、⑤段中所阐发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描写一段关于秋天的景象,要求能体现你对人生的感悟。(12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9)题。

  (郭)子仪有功高不赏①之惧。中贵人害其功,遂使盗于华州掘公之先人墓。公裨将李怀光等怒,欲求物捕其党。及公入奏、对扬之日②,但号泣自罪。因奏曰:“臣领师徒,出外征伐,动经数年。害人之兄、杀人之父多矣!其有节夫义士,刃臣于腹中者众。今构隳辱,宜当其辜。但臣为国之心,虽死无悔。”由是,中外翕然③莫测。公子弘广常于亲仁里大启其第。里巷负贩之人,上至公子簪缨之士,出入不问。往往公麾下将吏出镇去,及郎吏,皆被召令汲水持悦④,视之不异奴隶。他日,子弟焦列启谏,公三不应,于是继之以泣曰:“大人功业已成,而不自崇重。以贵以贱皆游卧内。某等以为虽伊霍⑤不当如此也。”公笑而谓曰:“尔曹固非所料。且吾官马栗者五百匹,官饩者一千人。进无所住,退无所据。向使崇垣扁户,不通内外,一怨将起,构以不臣。其有贪功害能之徒,成就其事,则九族齑粉,噬脐莫追。今荡荡无间,四门洞开。虽馋毁是兴,无所加也,吾是以尔。”诸子皆伏。

(节选自胡璩《谭宾录》)

[注释]

  ①功高不赏:古代功臣功劳大到没法再讨赏时就要被陷害。

  ②对扬之日:回答皇帝问话的那天。

  ③翕然:一致。

  ④悦(shu@):古代的佩巾。像现在的毛巾。

  ⑤伊霍:伊尹,霍光。分别为殷商和西汉时的大臣。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将:b@

B.官者:x@

C.户:ji#ng

D.脐:sh@

(2)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

A.中贵人其功 妒忌

B.臣于腹中者众 诅咒

C.今构隳辱 诋毁、羞辱

D.里巷负贩之人 担货贩卖

(3)对“其①有贪功害能之徒,成就其②事,则九族齑粉,噬脐莫追”一句中“其”字用法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都是代词

B.第①个是代词,第②个是连词

C.都是连词

D.第①个是连词,第②个是代词

(4)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

A.两个“当”字相同,两个“及”字也不同。

B.两个“当”字相同,两个“及”字也相同。

C.两个“当”字不同,两个“及”字也不同。

D.两个“当”字不同,两个“及”字相同。

(5)对以下两句话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领师徒

②噬脐莫追

[  ]

A.①我率领军队 ②后悔也晚了

B.①我率领军队 ②也绝不后悔

C.①我带领门人 ②后悔也晚了

D.①我带领门人 ②也绝不后悔

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6)向使崇垣扁户,不通内外,一怨将起,构以不臣:

[  ]

A.即使把墙筑高,把门加锁,内外不通,不过,一旦和人结怨,君王也会将我视为一般臣子来加罪。

B.如果高筑院墙,紧闭门户,内外不通,那么,即使一旦与人结怨,君王也不会将我视为一般臣子对待。

C.如果把墙筑高,把门加锁,内外不通,那么,一旦和人结怨,奸人就会以谋反的罪名对我加以陷害。

D.即使高筑院墙,紧闭门户,内外不通,不过,一旦与人结怨,奸人也一样会以谋反的罪名来加害我。

(7)虽谗毁是兴,无所加也,吾是以尔:

[  ]

A.即使谗言诋毁这样流行,也无法加我罪名,因此我才这样做。

B.即使有人散布流言蜚语,也无法加我罪名,我因此才这样做。

C.虽然谗言诋毁这样流行,也没有比这更厉害的,因此我才这样做。

D.虽然有人散布流言蜚语,亦没有比这更厉害的,我因此才这样做。

(8)郭子仪“号泣自罪”的原因是什么?正确的一项是:

[  ]

A.先人的坟墓被盗贼所掘。

B.“害人之兄,杀人之父多矣”。

C.不让贪功害能之徒“成就其事”。

D.麾下将吏将“视之不异奴隶”。

(9)与“且吾官马栗者五百匹,官饩者一千人。进无所住,退无所据”相照应的一句是

[  ]

A.今构隳辱,宜当其辜

B.有功高不赏之惧

C.臣为国之心,虽死无悔

D.大人功业已成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李仕鲁传

李仕鲁, 字宗孔, 濮人。少颖敏笃学, 足不窥户外者三年。闻鄱阳朱公迁得宋朱熹之传, 往从之游,尽受其学。太祖故知仕鲁名, 洪武中, 诏求能为朱氏学者, 有司举仕鲁。入见, 太祖喜曰:“吾求子久。何相见晚也?” 除黄州同知, 曰: “朕姑以民事试子,行召子矣。”期年, 治行闻。十四年, 命为大理寺卿。帝自践阼后, 颇好释氏教, 诏征东南戒德僧, 数建法会于蒋山, 应对称旨者辄赐金袈裟衣, 召入禁中,赐坐与讲论。吴印、华克勤之属, 皆拔擢至大官, 时时寄以耳目, 由是其徒横甚, 谗毁大臣。举朝莫敢言, 惟仕鲁与给事中陈汶辉相继争之。汶辉疏言:“古帝王以来, 未闻缙绅缁流, 杂居同事, 可以相济者也。今勋旧耆德咸思辞禄去位, 而缁流裣夫乃益以谗间。如刘基、徐达之见猜, 李善长、周德兴之被谤, 视萧何、韩信, 其危疑相去几何哉? 伏望陛下于股肱心膂, 悉取德行文章之彦, 则太平可立致矣。”帝不听。诸僧怙宠者, 遂请为释氏创立职官。于是以先所置善世院为僧录司, 设左右善世、左右阐教、左右讲经觉义等官, 皆高其品秩。道教亦然。度僧尼道士至逾数万。仕鲁疏言: “陛下方创业, 凡意指所向, 即示子孙万世法程, 奈何舍圣学而崇异端乎!”章数十上, 亦不听。仕鲁性刚介, 由儒术起, 方欲推明朱氏学, 以辟佛自任。及言不见用, 遽请于帝前曰: “陛下深溺其教, 无惑乎臣言之不入也。还陛下笏, 乞赐骸骨, 归田里。”遂置笏于地。帝大怒, 命武士搏之, 立死阶下。

(节选自《明史??李仕鲁传》)

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往从之游,尽受其学                游:求学

B.杂居同事, 可以相济者也           济:渡过

C.视萧何、韩信, 其危疑相去几何哉   视: 和……比较

D.皆高其品秩                        高:提高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仕鲁“刚介”的一组是

  ①足不窥户外者三年   

②惟仕鲁与给事中陈汶辉相继争之

  ③伏望陛下于股肱心膂,悉取德行文章之彦

④奈何舍圣学而崇异端乎

  ⑤章数十上, 亦不听

⑥遂置笏于地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仕鲁少年时聪明好学,潜心研究学问,又得到了鄱阳朱公迁的教导, 终于成为明初著名儒士, 参加科举考试顺利进入朝廷为官。

B. 明太祖很赏识李仕鲁,见到李仕鲁后,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于是先任命他为黄州同知, 后来因政绩卓著又让他担任大理寺卿。

C. 明太祖登基之后, 崇尚佛教,重用僧人,委以高官,把他们当做亲信, 以至于那些僧人为非作歹, 进谗言诋毁大臣。

D. 对于佛道二教的盛行,李仕鲁深感忧虑,他竭力上疏劝谏皇帝,但是皇帝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于是李仕鲁坚决辞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数建法会于蒋山,应对称旨者辄赐金袈裟衣。

②方欲推明朱氏学, 以辟佛自任。

③陛下深溺其教, 无惑乎臣言之不入也。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李仕鲁传
李仕鲁, 字宗孔, 濮人。少颖敏笃学, 足不窥户外者三年。闻鄱阳朱公迁得宋朱熹之传, 往从之游,尽受其学。太祖故知仕鲁名, 洪武中, 诏求能为朱氏学者, 有司举仕鲁。入见, 太祖喜曰:“吾求子久。何相见晚也?” 除黄州同知, 曰: “朕姑以民事试子,行召子矣。”期年, 治行闻。十四年, 命为大理寺卿。帝自践阼后, 颇好释氏教, 诏征东南戒德僧, 数建法会于蒋山, 应对称旨者辄赐金袈裟衣, 召入禁中,赐坐与讲论。吴印、华克勤之属, 皆拔擢至大官, 时时寄以耳目, 由是其徒横甚, 谗毁大臣。举朝莫敢言, 惟仕鲁与给事中陈汶辉相继争之。汶辉疏言:“古帝王以来, 未闻缙绅缁流, 杂居同事, 可以相济者也。今勋旧耆德咸思辞禄去位, 而缁流裣夫乃益以谗间。如刘基、徐达之见猜, 李善长、周德兴之被谤, 视萧何、韩信, 其危疑相去几何哉? 伏望陛下于股肱心膂, 悉取德行文章之彦, 则太平可立致矣。”帝不听。诸僧怙宠者, 遂请为释氏创立职官。于是以先所置善世院为僧录司, 设左右善世、左右阐教、左右讲经觉义等官, 皆高其品秩。道教亦然。度僧尼道士至逾数万。仕鲁疏言: “陛下方创业, 凡意指所向, 即示子孙万世法程, 奈何舍圣学而崇异端乎!”章数十上, 亦不听。仕鲁性刚介, 由儒术起, 方欲推明朱氏学, 以辟佛自任。及言不见用, 遽请于帝前曰: “陛下深溺其教, 无惑乎臣言之不入也。还陛下笏, 乞赐骸骨, 归田里。”遂置笏于地。帝大怒, 命武士搏之, 立死阶下。
(节选自《明史?李仕鲁传》)
1.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往从之游,尽受其学游:求学

B.杂居同事,可以相济者也济:渡过

C.视萧何、韩信,其危疑相去几何哉视:和……比较

D.皆高其品秩高:提高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仕鲁“刚介”的一组是(3分)
①足不窥户外者三年   
②惟仕鲁与给事中陈汶辉相继争之
③伏望陛下于股肱心膂,悉取德行文章之彦
④奈何舍圣学而崇异端乎
⑤章数十上,亦不听
⑥遂置笏于地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仕鲁少年时聪明好学,潜心研究学问,又得到了鄱阳朱公迁的教导,终于成为明初著名儒士,参加科举考试顺利进入朝廷为官。

B.明太祖很赏识李仕鲁,见到李仕鲁后,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于是先任命他为黄州同知,后来因政绩卓著又让他担任大理寺卿。

C.明太祖登基之后,崇尚佛教,重用僧人,委以高官,把他们当做亲信,以至于那些僧人为非作歹,进谗言诋毁大臣。

D.对于佛道二教的盛行,李仕鲁深感忧虑,他竭力上疏劝谏皇帝,但是皇帝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于是李仕鲁坚决辞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数建法会于蒋山,应对称旨者辄赐金袈裟衣。(3分)
②方欲推明朱氏学,以辟佛自任。(3分)
③陛下深溺其教,无惑乎臣言之不入也。(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李仕鲁传
李仕鲁, 字宗孔, 濮人。少颖敏笃学, 足不窥户外者三年。闻鄱阳朱公迁得宋朱熹之传, 往从之游,尽受其学。太祖故知仕鲁名, 洪武中, 诏求能为朱氏学者, 有司举仕鲁。入见, 太祖喜曰:“吾求子久。何相见晚也?” 除黄州同知, 曰: “朕姑以民事试子,行召子矣。”期年, 治行闻。十四年, 命为大理寺卿。帝自践阼后, 颇好释氏教, 诏征东南戒德僧, 数建法会于蒋山, 应对称旨者辄赐金袈裟衣, 召入禁中,赐坐与讲论。吴印、华克勤之属, 皆拔擢至大官, 时时寄以耳目, 由是其徒横甚, 谗毁大臣。举朝莫敢言, 惟仕鲁与给事中陈汶辉相继争之。汶辉疏言:“古帝王以来, 未闻缙绅缁流, 杂居同事, 可以相济者也。今勋旧耆德咸思辞禄去位, 而缁流裣夫乃益以谗间。如刘基、徐达之见猜, 李善长、周德兴之被谤, 视萧何、韩信, 其危疑相去几何哉? 伏望陛下于股肱心膂, 悉取德行文章之彦, 则太平可立致矣。”帝不听。诸僧怙宠者, 遂请为释氏创立职官。于是以先所置善世院为僧录司, 设左右善世、左右阐教、左右讲经觉义等官, 皆高其品秩。道教亦然。度僧尼道士至逾数万。仕鲁疏言: “陛下方创业, 凡意指所向, 即示子孙万世法程, 奈何舍圣学而崇异端乎!”章数十上, 亦不听。仕鲁性刚介, 由儒术起, 方欲推明朱氏学, 以辟佛自任。及言不见用, 遽请于帝前曰: “陛下深溺其教, 无惑乎臣言之不入也。还陛下笏, 乞赐骸骨, 归田里。”遂置笏于地。帝大怒, 命武士搏之, 立死阶下。
(节选自《明史?李仕鲁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往从之游,尽受其学游:求学
B.杂居同事,可以相济者也济:渡过
C.视萧何、韩信,其危疑相去几何哉视:和……比较
D.皆高其品秩高:提高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李仕鲁“刚介”的一组是(3分)
①足不窥户外者三年   
②惟仕鲁与给事中陈汶辉相继争之
③伏望陛下于股肱心膂,悉取德行文章之彦
④奈何舍圣学而崇异端乎
⑤章数十上,亦不听
⑥遂置笏于地
A.①②④B.②④⑥C.①③⑤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仕鲁少年时聪明好学,潜心研究学问,又得到了鄱阳朱公迁的教导,终于成为明初著名儒士,参加科举考试顺利进入朝廷为官。
B.明太祖很赏识李仕鲁,见到李仕鲁后,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于是先任命他为黄州同知,后来因政绩卓著又让他担任大理寺卿。
C.明太祖登基之后,崇尚佛教,重用僧人,委以高官,把他们当做亲信,以至于那些僧人为非作歹,进谗言诋毁大臣。
D.对于佛道二教的盛行,李仕鲁深感忧虑,他竭力上疏劝谏皇帝,但是皇帝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于是李仕鲁坚决辞官。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数建法会于蒋山,应对称旨者辄赐金袈裟衣。(3分)
②方欲推明朱氏学,以辟佛自任。(3分)
③陛下深溺其教,无惑乎臣言之不入也。(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