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试题答案

2、D

相关题目

赏析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古迹(其三) 登高

(注:要求背诵内容,故此处省略。)

(1)

下列对《秋兴八首》(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

B.

凡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乱后国家的衰败残破。

C.

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

D.

诗人在此旅居已近两年,所以说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飘走,只有徒然面对着丛菊的第二次开放,为去年的情景而落泪。

(2)

下面对《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全诗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

B.

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青冢”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作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C.

诗歌的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的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

D.

全诗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3)

下面对《登高》一诗的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诗的前两联勾画出一幅秋肃天下的动人图景。首联“猿啸哀”和“鸟飞回”,画面惨淡,气氛悲凉,以映照诗人心上的凄凉。

B.

颔联“无边”“不尽”,使诗的境界显得广阔深远,气象万千。可以看出诗人心情激荡不已:韶光易逝,长年飘泊,人生无常。

C.

颈联将以上两联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感情明朗化。其中“万里”与上联“的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对应,从时、空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

D.

诗人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又从白发我志不得伸归结时世艰难,抒发了诗人自己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4)

阅读《登高》一诗,回答后面问题。

(1)诗的前四句勾画了三峡的秋景,但没有一个“秋”字,说说哪些词说明了是深秋季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句中“落木”是什么意思?这句诗用现代汉语该怎么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选出与“冰泉冷涩弦凝绝”的“绝”字意义相同的项

[  ]

A.

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察赵之欢

B.

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C.

空谷转响,哀啭久绝

D.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6)

对白居易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句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你认为最合理的一种是

[  ]

A.

传神地写出琵琶女羞涩的神态。

B.

写琵琶女端庄自重,不肯轻易接客。

C.

准确地写出琵琶女身世变化后内心的犹豫和被邀出场后的神态。

D.

写琵琶女深夜与陌生人相见后心怀畏惧,被迫演奏时的拘束神态。

(7)

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诗人非常熟悉真正的演奏家在即将演出时的心态,因而从写琵琶女的调弦动作人手,用“未成曲调先有情”说明她已进入乐曲中的境界。

B.

“如急雨”、“如私语”、“莺语花底”、“泉流水下”、“银瓶乍破”、“铁骑突出”等一连串比喻的使用,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和听觉,而且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像。

C.

“大弦嘈嘈如急雨”至“铁骑突出刀枪鸣”几句对音乐的描写,写出了乐曲旋律“舒缓低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的变化,表现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

D.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是乐曲高潮之所在。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小鸟,你好

陆星儿

①车子开出医院大门,我立刻摇下车窗,探出头,心飞翔了,是一只冲出笼子的小鸟。

②华山路、常熟路……这些再熟悉不过的马路和路边的大店小铺,仿佛都焕然一新,我像个好奇的孩子一头扎进偌大的玩具世界,看什么都新鲜、都兴奋。

③住院一个月,我似有脱胎换骨的感觉,以前那个总在埋头赶路、急急匆匆的我不见了,每天清早下楼去散步,扶着楼梯一步一步往下挪,脚步踩不稳,摇摇晃晃的,如同刚会走路的孩子。而最像孩子的,是眼光的变化。一些在过去很少引起我注意的东西,一一进入了我视线:首先是楼外靠围墙的那排冬青,由于低矮,以前根本不在我眼里,但在出院第二天,我试着下楼,刚迈出门,迎面所见的就是那排齐腰的冬青已笼着一层鲜润的新叶,油嫩油嫩的,嫩得像婴儿的心,嫩得让人不忍走开。我停在树丛前,像碰摸炫目的肥皂泡一样小心地捏了捏那逼眼的嫩叶,我的指尖如过电似的被那饱含新生的“嫩”触动了,有一股热热的、流动的东西从手指一直通到心底,我感觉,那是一种生命的东西。

④弯过冬青,有一大簇细密的枝条,没吐叶子,却已爆出层层叠叠的小花。一片片小巧细润的金黄花瓣,蓬蓬勃勃,耀眼夺目。走过花丛,我驻足不前,好像有一股引力悄悄地包围我,吸住我的脚步,我知道,这是一股生命的力量。

⑤在晨风的吹拂中,新吐的嫩叶和初放的小花,隐隐地飘散着清纯的气息,这不含丝毫尘滓的清纯,是生命最新鲜的时刻,一年只有一次,就像婴儿的满月在人生中只有一次。我又回身,再缓缓地扫视那些新叶,并用力呼吸。这些难得的“新鲜”和“清纯”,对我受损、虚弱的身体都是最好不过的养料。我需要新生,需要成长,需要冥冥的神力助我一臂、推我一把啊。而当我走过这些在早春、在晨曦里饱含希望的小树和小花时,我的心顿时被启迪,豁然开朗:“冥冥的神力”就存在于天地之间,就是大自然的赐予,也就在我们身边,看你是否能发现、是否能感受。

⑥这时,有几只小鸟从半空斜着飞下,掠过冬青和小花,并“叽叽啾啾”地啼啭,轻快,清脆,单纯,这是天籁之声,如同深山里“丁冬”的泉吟。我屏息凝神,仔细静听,“叽啾——叽啾”,这是一种生命的声音,在这嘈杂喧闹的世界里,无论风霜雨雪、电闪雷鸣,小鸟们却始终如一地雀跃、欢叫,用那么纯粹单一的声音应对一切、过滤一切。我的心也立刻被过滤了,沉淀下所有的杂念。

⑦在鸟语花鲜的清晨,我的心空了、净了。

⑧过去的日子里,虽然天天与这排冬青擦肩而过,也常见小鸟在窗外的树木间飞来飞去,我却无暇留意这花花草草,这鸟叫,更不会产生共鸣。心,没有一刻是“空”的“净”的,还自以为很充实、很强大,无所不能。而病了一场,我好像才有“空”与“净”的体验,我才理解了“清静以养神”的涵义。大自然真的对我无比眷顾,帮我推开了心灵的又一扇窗,让我在发现“新叶”、“小花”和婉转的“鸟叫”的过程中,体会“空”与“净”的境界,领会“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神爱与大爱。

⑨从那以后,我似乎懂得了感恩,对每一片阳光,对每一阵清风,对每一朵白云,对每一排绿阴,对草丛里的每一茎野花,我都会欣然地表示感谢。其实,只要活着,在我们身边时刻都有美妙的东西存在;其实,只要真心看待身边这些美妙的东西,并能融为一体,我想,我就能好好地活着了。这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吧。

⑩初春果然给了我“复活”的灵性。我每天早早醒来,在晨光乍明时便振作精神出门去听鸟叫、去呼吸新鲜空气。清晨的风爽爽的,仿佛被水洗了一夜,而临风迎霞,怡然地走到大树下,我会仰起头向大树问好,然后,再对小鸟们说一声:“小鸟,你早啊!”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说自己病后初愈,“最像孩子的,是眼光的变化”,这里的“眼光”,不仅指看待外物的视角,也是指一种感受、一种心境和一种态度。

B.作者从小鸟“用那么纯粹单一的声音应对一切、过滤一切”,感悟到面对世界的嘈杂、生活的灾难时应保持坦然和平静。

C.“初春果然给了我‘复活’的灵性”一句中,“复活”加了引号,目的只是强调自然万物的新生给了作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D.本文用娓娓的语调述说着作者在这次生命休整中所获得的惊奇和快乐,告诫人们要懂得感恩,要关爱自然,珍爱生命。

E.本文行文自然流畅,从眼前景物的鲜嫩、清纯到心灵的“空”与“净”,由实到虚,形神一体,文意隽永。

2.怎样理解“在鸟语花鲜的清晨,我的心空了、净了”中“空了、净了”的含义?

3. 从全文来看,本文以“小鸟,你好”为题,有什么妙处?

4.作者说“其实,只要活着,在我们身边时刻都有美妙的东西存在;其实,只要真心看待身边这些美妙的东西,并能融为一体,我想,我就能好好地活着了。”这句话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200字以内)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3题。

小鸟,你好

陆星儿

①车子开出医院大门,我立刻摇下车窗,探出头,心飞翔了,是一只冲出笼子的小鸟。

②华山路、常熟路……这些再熟悉不过的马路和路边的大店小铺,仿佛都焕然一新,我像个好奇的孩子一头扎进偌大的玩具世界,看什么都新鲜、都兴奋。

③住院一个月,我似有脱胎换骨的感觉,以前那个总在埋头赶路、急急匆匆的我不见了。每天清早下楼去散步,扶着楼梯一步一步往下挪,脚步踩不稳,摇摇晃晃的,如同刚会走路的孩子。而最像孩子的,是眼光的变化。一些在过去很少引起我注意的东西,一一进入了我的视线:首先是楼外靠围墙的那排冬青,由于低矮,以前根本不在我眼里,但在出院第二天,我试着下楼,刚迈出门,迎面所见的就是那排齐腰的冬青己笼着一层鲜润的新叶,油嫩油嫩的,嫩得像婴儿的心,嫩得让人不忍走开。我停在树丛前,像碰摸炫目的肥皂泡一样小心地捏了捏那遥自民的嫩叶,我的指尖如过电似的被那饱含新生的“嫩”触动了,有一股热热的、流动的东西从手指一直通到心底,我感觉,那是一种生命的东西。

④弯过冬青,有一大簇细密的枝条,没吐叶子,却已爆出层层叠叠的小花。一片片小巧细润的金黄花瓣,蓬蓬勃勃,耀眼夺目。走过花丛,我驻足不前,好像有一股引力悄悄地包围我,吸住我的脚步,我知道,这是一股生命的力量。

⑤在晨风的吹拂中,新吐的嫩叶和初放的小花,隐隐地飘散着清纯的气息,这不舍丝毫尘浮的清纯,是生命最新鲜的时刻,一年只有一次,就像婴儿的满月在人生中只有一次。我又回身,再缓缓地扫视那些新叶,并用力呼吸。这些难得的“新鲜”和“清纯”,对我受损、虚弱的身体都是最好不过的养料。我需要新生,需要成长,需要冥冥的神力助我一臂、推我一把啊。而当我走过这些在早春、在晨曦里饱含希望的小树和小花时,我的心顿时被启迪,豁然开朗:“冥冥的神力”就存在于天地之间,就是大自然的赐予,也就在我们身边,看你是否能发现、是否能感受。

⑥这时,有几只小鸟从半空斜着飞下,雀跃地掠过冬青和小花,并“叽叽啾啾”地啼啭,轻快、清脆、单纯,这是天籁之声,如同深山里“叮咚”的泉吟。我屏息凝神,仔细静听,“叽啾 —— 叽啾”,这是一种生命的声音,在这嘈杂喧闹的世界里,无论风霜雨雪、电闪雷鸣,小鸟们却始终如一地雀跃、欢叫,用那么纯粹单一的声音过滤一切。我的心也顿时被过滤了,沉淀下所有的杂念。

⑦在鸟语花鲜的清晨,我的心空了、净了。

⑧过去的日子里,虽然天天与这排冬青擦肩而过,也常见小鸟在窗外的树木间飞来飞去,我却熟视无睹,根本不可能留意这些花花草草,与听而不闻的鸟叫,更不会产生共鸣。心,没有一刻是“空”的“净”的,还自以为很充实、很强大,无所不能。而有了“空”与“净”的体验,我才理解了“清静以养神”的涵义,只有清虚静定,才能真正发挥人的潜能,表现出更大的智慧。战胜疾病、重建生命,尤其需要智慧与潜能。大自然真的对我无比恩爱,帮我推开了心灵的又一扇窗户,让我发现“新叶”、“小花”和宛转的“鸟叫”,体会“空”与“净”的境界,并领会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神爱与大爱。

⑨从那以后,我似乎懂得了感恩,对每一片阳光,对每一阵清风,对每一朵白云,对每一排绿阴,对草丛里被我看到的每一茎野花,我都会欣然地表示感谢,是它们带给我好心情,是它们让我体会自然与生命的美妙。其实,只要活着,在我们身边时刻都有美妙的东西存在;其实,只要能真心看待身边这些美妙的东西,并能融为一体,我想,我就能好好地活着了。这就是所说的“天人合一”吧。

⑩初春果然给了我“复活”的灵性,我每天早早醒来,在晨光乍明时便振作精神出门去听鸟叫、去呼吸新鲜空气。清晨的风爽爽的,仿佛被水洗了一夜,面临风迎霞,怡然地走到大树下,我会仰起头向大树问好,然后,再对小鸟们说一声:“小鸟,你早啊!”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作者说自己病后初愈,“最像孩子的,是眼光的变化”,这里的“眼光”,不仅指看待外物的视角,也指一种感受、一种心境和一种态度。

B.作者从小鸟“用那么纯粹单一的声音应对一切、过滤一切"”感悟到面对世界的嘈杂、生活的灾难时应保持坦然和平静。

C.“初春果然给了我‘复活’的灵性”一句中,“复活”加了引号,目的只是强调自然万物的新生给了作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D.本文用娓娓的语调述说着作者在这次生命休整中所获得的惊奇和快乐,告诫人们要懂得感恩,要关爱自然,珍爱生命。

E.本文行文自然流畅,从眼前景物的鲜嫩、清纯到心灵的“空”与“净”,由实到虚,形神一体,文意隽永。

2.怎样理解“在鸟语花鲜的清晨,我的心空了、净了”中“空了、净了”的含义?(3分)

 

 

 

3.从全文来看,本文以“小鸟,你好”为题,有什么妙处?(5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试题。

小鸟,你好

陆星儿

①车子开出医院大门,我立刻摇下车窗,探出头,心飞翔了,是一只冲出笼子的小鸟。

②华山路、常熟路……这些再熟悉不过的马路和路边的大店小铺,仿佛都焕然一新,我像个好奇的孩子一头扎进偌大的玩具世界,看什么都新鲜、都兴奋。

③住院一个月,我似有脱胎换骨的感觉,以前那个总在埋头赶路、急急匆匆的我不见了。每天清早下楼去散步,扶着楼梯一步一步往下挪,脚步踩不稳,摇摇晃晃的,如同刚会走路的孩子。而最像孩子的,是眼光的变化。一些在过去很少引起我注意的东西,一一进入了我的视线:首先是楼外靠围墙的那排冬青,由于低矮,以前根本不在我眼里,但在出院第二天,我试着下楼,刚迈出门,迎面所见的就是那排齐腰的冬青己笼着一层鲜润的新叶,油嫩油嫩的,嫩得像婴儿的心,嫩得让人不忍走开。我停在树丛前,像碰摸炫目的肥皂泡一样小心地捏了捏那遥自民的嫩叶,我的指尖如过电似的被那饱含新生的“嫩”触动了,有一股热热的、流动的东西从手指一直通到心底,我感觉,那是一种生命的东西。

④弯过冬青,有一大簇细密的枝条,没吐叶子,却已爆出层层叠叠的小花。一片片小巧细润的金黄花瓣,蓬蓬勃勃,耀眼夺目。走过花丛,我驻足不前,好像有一股引力悄悄地包围我,吸住我的脚步,我知道,这是一股生命的力量。

⑤在晨风的吹拂中,新吐的嫩叶和初放的小花,隐隐地飘散着清纯的气息,这不舍丝毫尘浮的清纯,是生命最新鲜的时刻,一年只有一次,就像婴儿的满月在人生中只有一次。我又回身,再缓缓地扫视那些新叶,并用力呼吸。这些难得的“新鲜”和“清纯”,对我受损、虚弱的身体都是最好不过的养料。我需要新生,需要成长,需要冥冥的神力助我一臂、推我一把啊。而当我走过这些在早春、在晨曦里饱含希望的小树和小花时,我的心顿时被启迪,豁然开朗:“冥冥的神力”就存在于天地之间,就是大自然的赐予,也就在我们身边,看你是否能发现、是否能感受。

⑥这时,有几只小鸟从半空斜着飞下,雀跃地掠过冬青和小花,并“叽叽啾啾”地啼啭,轻快、清脆、单纯,这是天籁之声,如同深山里“叮咚”的泉吟。我屏息凝神,仔细静听,“叽啾 —— 叽啾”,这是一种生命的声音,在这嘈杂喧闹的世界里,无论风霜雨雪、电闪雷鸣,小鸟们却始终如一地雀跃、欢叫,用那么纯粹单一的声音过滤一切。我的心也顿时被过滤了,沉淀下所有的杂念。

⑦在鸟语花鲜的清晨,我的心空了、净了。

⑧过去的日子里,虽然天天与这排冬青擦肩而过,也常见小鸟在窗外的树木间飞来飞去,我却熟视无睹,根本不可能留意这些花花草草,与听而不闻的鸟叫,更不会产生共鸣。心,没有一刻是“空”的“净”的,还自以为很充实、很强大,无所不能。而有了“空”与“净”的体验,我才理解了“清静以养神”的涵义,只有清虚静定,才能真正发挥人的潜能,表现出更大的智慧。战胜疾病、重建生命,尤其需要智慧与潜能。大自然真的对我无比恩爱,帮我推开了心灵的又一扇窗户,让我发现“新叶”、“小花”和宛转的“鸟叫”,体会“空”与“净”的境界,并领会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神爱与大爱。

⑨从那以后,我似乎懂得了感恩,对每一片阳光,对每一阵清风,对每一朵白云,对每一排绿阴,对草丛里被我看到的每一茎野花,我都会欣然地表示感谢,是它们带给我好心情,是它们让我体会自然与生命的美妙。其实,只要活着,在我们身边时刻都有美妙的东西存在;其实,只要能真心看待身边这些美妙的东西,并能融为一体,我想,我就能好好地活着了。这就是所说的“天人合一”吧。

⑩初春果然给了我“复活”的灵性,我每天早早醒来,在晨光乍明时便振作精神出门去听鸟叫、去呼吸新鲜空气。清晨的风爽爽的,仿佛被水洗了一夜,面临风迎霞,怡然地走到大树下,我会仰起头向大树问好,然后,再对小鸟们说一声:“小鸟,你早啊!”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作者说自己病后初愈,“最像孩子的,是眼光的变化”,这里的“眼光”,不仅指看待外物的视角,也指一种感受、一种心境和一种态度。

B.作者从小鸟“用那么纯粹单一的声音应对一切、过滤一切"”感悟到面对世界的嘈杂、生活的灾难时应保持坦然和平静。

C.“初春果然给了我‘复活’的灵性”一句中,“复活”加了引号,目的只是强调自然万物的新生给了作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D.本文用娓娓的语调述说着作者在这次生命休整中所获得的惊奇和快乐,告诫人们要懂得感恩,要关爱自然,珍爱生命。

E.本文行文自然流畅,从眼前景物的鲜嫩、清纯到心灵的“空”与“净”,由实到虚,形神一体,文意隽永。

怎样理解“在鸟语花鲜的清晨,我的心空了、净了”中“空了、净了”的含义?

从全文来看,本文以“小鸟,你好”为题,有什么妙处?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小鸟,你好

陆星儿

①车子开出医院大门,我立刻摇下车窗,探出头,心飞翔了,是一只冲出笼子的小鸟。

②华山路、常熟路……这些再熟悉不过的马路和路边的大店小铺,仿佛都焕然一新,我像个好奇的孩子一头扎进偌大的玩具世界,看什么都新鲜、都兴奋。

③住院一个月,我似有脱胎换骨的感觉,以前那个总在埋头赶路、急急匆匆的我不见了。每天清早下楼去散步,扶着楼梯一步一步往下挪,脚步踩不稳,摇摇晃晃的,如同刚会走路的孩子。而最像孩子的,是眼光的变化。一些在过去很少引起我注意的东西,一一进入了我的视线:首先是楼外靠围墙的那排冬青,由于低矮,以前根本不在我眼里,但在出院第二天,我试着下楼,刚迈出门,迎面所见的就是那排齐腰的冬青已笼着一层鲜润的新叶,油嫩油嫩的,嫩得像婴儿的心,嫩得让人不忍走开。我停在树丛前,像碰摸炫目的肥皂泡一样小心地捏了捏那逼眼的嫩叶,我的指尖如过电似的被那饱含新生的“嫩”触动了,有一股热热的、流动的东西从手指一直通到心底,我感觉,那是一种生命的东西。

④弯过冬青,有一大簇细密的枝条,没吐叶子,却已爆出层层叠叠的小花。一片片小巧细润的金黄花瓣,蓬蓬勃勃,耀眼夺目。走过花丛,我驻足不前,好像有一股引力悄悄地包围我,吸住我的脚步,我知道,这是一股生命的力量。

⑤在晨风的吹拂中,新吐的嫩叶和初放的小花,隐隐地飘散着清纯的气息,这不舍丝毫尘浮的清纯,是生命最新鲜的时刻,一年只有一次,就像婴儿的满月在人生中只有一次。我又回身,再缓缓地扫视那些新叶,并用力呼吸。这些难得的“新鲜”和“清纯”,对我受损、虚弱的身体都是最好不过的养料。我需要新生,需要成长,需要冥冥的神力助我一臂、推我一把啊。而当我走过这些在早春、在晨曦里饱含希望的小树和小花时,我的心顿时被启迪,豁然开朗:“冥冥的神力”就存在于天地之间,就是大自然的赐予,也就在我们身边,看你是否能发现、是否能感受。

⑥这时,有几只小鸟从半空斜着飞下,雀跃地掠过冬青和小花,并“叽叽啾啾”地啼啭,轻快、清脆、单纯,这是天籁之声,如同深山里“叮咚”的泉吟。我屏息凝神,仔细静听,“叽啾 —— 叽啾”,这是一种生命的声音,在这嘈杂喧闹的世界里,无论风霜雨雪、电闪雷鸣,小鸟们却始终如一地雀跃、欢叫,用那么纯粹单一的声音过滤一切。我的心也顿时被过滤了,沉淀下所有的杂念。

⑦在鸟语花香的清晨,我的心空了、净了。

⑧过去的日子里,虽然天天与这排冬青擦肩而过,也常见小鸟在窗外的树木间飞来飞去,我却熟视无睹,根本不可能留意这些花花草草,与听而不闻的鸟叫,更不会产生共鸣。心,没有一刻是“空”的“净”的,还自以为很充实、很强大,无所不能。而有了“空”与“净”的体验,我才理解了“清静以养神”的涵义,只有清虚静定,才能真正发挥人的潜能,表现出更大的智慧。战胜疾病、重建生命,尤其需要智慧与潜能。大自然真的对我无比恩爱,帮我推开了心灵的又一扇窗户,让我发现“新叶”、“小花”和宛转的“鸟叫”,体会“空”与“净”的境界,并领会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神爱与大爱。

⑨从那以后,我似乎懂得了感恩,对每一片阳光,对每一阵清风,对每一朵白云,对每一排绿阴,对草丛里被我看到的每一茎野花,我都会欣然地表示感谢,是它们带给我好心情,是它们让我体会自然与生命的美妙。其实,只要活着,在我们身边时刻都有美妙的东西存在;其实,只要能真心看待身边这些美妙的东西,并能融为一体,我想,我就能好好地活着了。这就是所说的“天人合一”吧。

⑩初春果然给了我“复活”的灵性,我每天早早醒来,在晨光乍明时便振作精神出门去听鸟叫、去呼吸新鲜空气。清晨的风爽爽的,仿佛被水洗了一夜,面临风迎霞,怡然地走到大树下,我会仰起头向大树问好,然后,再对小鸟们说一声:“小鸟,你早啊!”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说自己病后初愈,“最像孩子的,是眼光的变化”,这里的“眼光”,不仅指看待外物的视角,也指一种感受、一种心境和一种态度。

B.作者从小鸟“用那么纯粹单一的声音应对一切、过滤一切"”感悟到面对世界的嘈杂、生活的灾难时应保持坦然和平静。

C.“初春果然给了我‘复活’的灵性”一句中,“复活”加了引号,目的只是强调自然万物的新生给了作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D.本文用娓娓的语调述说着作者在这次生命休整中所获得的惊奇和快乐,告诫人们要懂得感恩,要关爱自然,珍爱生命。

E.本文行文自然流畅,从眼前景物的鲜嫩、清纯到心灵的“空”与“净”,由实到虚,形神一体,文意隽永。

2.怎样理解“在鸟语花鲜的清晨,我的心空了、净了”中“空了、净了”的含义?

3.从全文来看,本文以“小鸟,你好”为题,有什么妙处?

4.作者说“其实,只要活着,在我们身边时刻都有美妙的东西存在;其实,只要真心看待身边这些美妙的东西,并能融为一体,我想,我就能好好地活着了。”这句话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200字左右)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小鸟,你好

陆星儿

  ①车子开出医院大门,我立刻摇下车窗,探出头,心飞翔了,是一只冲出笼子的小鸟。

  ②华山路、常熟路……这些再熟悉不过的马路和路边的大店小铺,仿佛都焕然一新,我像个好奇的孩子一头扎进偌大的玩具世界,看什么都新鲜、都兴奋。

  ③住院一个月,我似有脱胎换骨的感觉,以前那个总在埋头赶路、急急匆匆的我不见了。每天清早下楼去散步,扶着楼梯一步一步往下挪,脚步踩不稳,摇摇晃晃的,如同刚会走路的孩子。而最像孩子的,是眼光的变化。一些在过去很少引起我注意的东西,一一进入了我的视线:首先是楼外靠围墙的那排冬青,由于低矮,以前根本不在我眼里,但在出院第二天,我试着下楼,刚迈出门,迎面所见的就是那排齐腰的冬青己笼着一层鲜润的新叶,油嫩油嫩的,嫌得像婴儿的心,嫩得让人不忍走开。我停在树丛前,像碰摸炫目的肥皂泡一样小心地捏了捏那遥自民的嫩叶,我的指尖如过电似的被那饱含新生的“嫩”触动了,有一股热热的、流动的东西从手指一直通到心底,我感觉,那是一种生命的东西。

  ④弯过冬青,有一大簇细密的枝条,没吐叶子,却已爆出层层叠叠的小花。一片片小巧细润的金黄花瓣,蓬蓬勃勃,耀眼夺目。走过花丛,我驻足不前,好像有一股引力悄悄地包围我,吸住我的脚步,我知道,这是一股生命的力量。

  ⑤在晨风的吹拂中,新吐的嫩叶和初放的小花,隐隐地飘散着清纯的气息,这不舍丝毫尘浮的清纯,是生命最新鲜的时刻,一年只有一次,就像婴儿的满月在人生中只有一次。我又回身,再缓缓地扫视那些新叶,并用力呼吸。这些难得的“新鲜”和“清纯”,对我受损、虚弱的身体都是最好不过的养料。我需要新生,需要成长,需要冥冥的神力助我一臂、推我一把啊。而当我走过这些在早春、在晨曦里饱含希望的小树和小花时,我的心顿时被启迪,豁然开朗:“冥冥的神力”就存在于天地之间,就是大自然的赐予,也就在我们身边,看你是否能发现、是否能感受。

  ⑥这时,有几只小鸟从半空斜着飞下,雀跃地掠过冬青和小花,并“叽叽啾啾”地啼啭,轻快、清脆、单纯,这是天籁之声,如同深山里“叮咚”的泉吟。我屏息凝神,仔细静听,“叽啾——叽啾”,这是一种生命的声音,在这嘈杂喧闹的世界里,无论风霜雨雪、电闪雷鸣,小鸟们却始终如一地雀跃、欢叫,用那么纯粹单一的声音过滤一切。我的心也顿时被过滤了,沉淀下所有的杂念。

  ⑦在鸟语花鲜的清晨,我的心空了、净了。

  ⑧过去的日子里,虽然天天与这排冬青擦肩而过,也常见小鸟在窗外的树木间飞来飞去,我却熟视无睹,根本不可能留意这些花花草草,与听而不闻的鸟叫,更不会产生共鸣。心,没有一刻是“空”的“净”的,还自以为很充实、很强大,无所不能。而有了“空”与“净”的体验,我才理解了“清静以养神”的涵义,只有清虚静定,才能真正发挥人的潜能,表现出更大的智慧。战胜疾病、重建生命,尤其需要智慧与潜能。大自然真的对我无比恩爱,帮我推开了心灵的又一扇窗户,让我发现“新叶”、“小花”和宛转的“鸟叫”,体会“空”与“净”的境界,并领会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神爱与大爱。

  ⑨从那以后,我似乎懂得了感恩,对每一片阳光,对每一阵清风,对每一朵白云,对每一排绿阴,对草丛里被我看到的每一茎野花,我都会欣然地表示感谢,是它们带给我好心情,是它们让我体会自然与生命的美妙。其实,只要活着,在我们身边时刻都有美妙的东西存在;其实,只要能真心看待身边这些美妙的东西,并能融为一体,我想,我就能好好地活着了。这就是所说的“天人合一”吧。

  ⑩初春果然给了我“复活”的灵性,我每天早早醒来,在晨光乍明时便振作精神出门去听鸟叫、去呼吸新鲜空气。清晨的风爽爽的,仿佛被水洗了一夜,面临风迎霞,怡然地走到大树下,我会仰起头向大树问好,然后,再对小鸟们说一声:“小鸟,你早啊!”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作者说自己病后初愈,“最像孩子的,是眼光的变化”,这里的“眼光”,不仅指看待外物的视角,也指一种感受、一种心境和一种态度。

B.

作者从小鸟“用那么纯粹单一的声音应对一切、过滤一切"”感悟到面对世界的嘈杂、生活的灾难时应保持坦然和平静。

C.

“初春果然给了我‘复活’的灵性”一句中,“复活”加了引号,目的只是强调自然万物的新生给了作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D.

本文用娓娓的语调述说着作者在这次生命休整中所获得的惊奇和快乐,告诫人们要懂得感恩,要关爱自然,珍爱生命。

E.

本文行文自然流畅,从眼前景物的鲜嫩、清纯到心灵的“空”与“净”,由实到虚,形神一体,文意隽永。

(2)

怎样理解“在鸟语花鲜的清晨,我的心空了、净了”中“空了、净了”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从全文来看,本文以“小鸟,你好”为题,有什么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作者说“其实,只要活着,在我们身边时刻都有美妙的东西存在;其实,只要真心看待身边这些美妙的东西,并能融为一体,我想,我就能好好地活着了。”这句话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白 发
冯骥才
  人生入秋,便开始被友人指着脑袋说:“呀,你怎么也有白发了?”
  听罢笑而不答;偶尔笑答一句:“因为头发里的色素都跑到稿纸上去了。”
 就这样,嘻嘻哈哈、糊里糊涂地翻过了生命的山脊,开始渐渐下坡来。或者再努力,往上登一登。/     对镜看白发,有时也会认真起来:这白发中的第一根是何时出现的?为了什么?思绪往往会超越时空,一下子回到了少年时——那次同母亲聊天,母亲背窗而坐,窗子敞开着,微风无声地轻轻掀动母亲的头发,忽见母亲的一根头发被吹立起来,在夕照里竟然银亮银亮,是一根白发!这根细细的白发在风里柔弱摇曳,却不肯倒下,好似对我召唤。我第一次看见母亲的白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母亲也会老,这是多可怕的事啊!我禁不住过去扑在母亲怀里。母亲不知出了什么事,问我。她用力想托我起来,我却紧紧抱住母亲,好似生怕她离去……事后,我一直没有告诉母亲这究竟为了什么。最浓烈的感情难以表达出来,最脆弱的感情只能珍藏在自己心里。如今,母亲已是满头白发。但初见她白发的感受却深刻难忘。那种人生感叹,那种凄然,那种无可奈何,正像我们无法把地上的落叶抛回树枝上去……
  当妻子把一小酒盅染发剂和一枝扁头油画笔拿到我面前,叫我帮她染发时,我心里一动,怎么,我们这一代生命的森林也开始落叶了?我瞥一眼她的头发,笑道:“不过两三根白头发,也要这样小题大做?”可是待我用手指撩开她的头发,我惊讶了,在这黑黑的头发里怎么会埋藏这么多的白发!我竞如此粗心大意,至今才发现才看到。也正是由于这样多的白发,才迫使她动用这遮掩青春衰退的颜色;可是她明明一头乌黑而清香的秀发呀,究竟怎样一根根悄悄变白的?是在我不停歇的忙忙碌碌,侃侃而谈中,还是在我不舍昼夜的埋头写作中?是那些年在大地震后寄人篱下的茹苦含辛的生活所致?是为了我那次重病内心焦虑而催白的?还是那件事……几乎伤透了她的心,一夜间骤然生出这么多白发?
  黑发如同绿草,白发犹如枯草;黑发像绿草那样散发着生命诱人的气息,白发却像枯草那样晃动着刺目、凄凉的,枯竭的颜色。我怎样做才能还给她一如当年那一头美丽的黑发?我急于把她所有变白的头发染黑。她却说:
   “你是不是把染发剂滴在我头顶上了?”
  我一怔,赶忙用眼皮噙住泪水,不叫它再滴落下来。
  一次,我把剩下的染发剂交给她,请她也给我的头发染一染;这一染,居然年轻许多!谁说时光难返,谁说青春难再?就这样我也加入了用染发剂追回岁月的行列。谁知染发是件愈来愈艰难的事情,不仅日日增多的白发需要加工,而且这时才知道,白发并不是由黑发变的,它们是从走向衰老的生命深处滋生出来的;刚染过的头发看上去一片乌黑青黛,但它们的根部又齐刷刷冒出一茬雪白。任你怎样去染,去遮盖,它还是茬茬涌现。人生的秋天和大自然的春天一样顽强。挡不住的白发啊!
  开始时精心细染,不肯漏掉一根。但事情忙起来,没有闲暇染发,只好任由它花白,染又麻烦,不染难看,渐而成了负担。
  这日,邻家一位老者来访。这位老者阅历深、博学,又健朗,鹤发童颜,很有神采;他进屋,正坐在阳光里。一个画面令我震惊——他不单头发通白,连胡须眉毛也一概全白,在强光的照耀下,蓬松柔和,光亮透明,宛如银丝,真是美极了!我禁不住说,将来我也修炼出您这一头漂亮潇洒的白发就好了,现在的我,染和不染,成了两难。老者听了,朗声大笑,然后对我说:“小老弟,你挺明白的人,怎么在白发面前糊涂了?孩童有稚嫩的美,青年有健旺的美,你有中年成熟的美,我有老来恬淡自如的美。这就像大自然的四季——春天葱茏,夏天繁盛,秋天斑斓,冬天纯净。各有各的美感,各有各的优势,谁也不必羡慕谁,更不能模仿谁,模仿必累,勉强更累。人的事,生而尽其动,死而尽其静。听其自然.对!所谓听其自然,就是到什么季节享受什么季节;哎,我这话不知对你有没有用,小老弟?
  我听罢,顿觉地阔天宽,心情快活。摆一摆脑袋,头上花发来回一晃,宛如摇动一片秋光中的芦花。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全文以“白发”为线索,以“我”的心理变化为写作思路,抒写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B.“黑发如同绿草,白发犹如枯草”,表达了“我”对黑发的赞美和对白发的憎恶,为下文写自己也参加染发作了铺垫。     
C.“白发并不是由黑发变的,它们是从走向衰老的生命深处滋生出来的”说明人的衰老是无法抗拒的,故不要惊慌、掩饰,而应坦然面对。     
D.文章结尾段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了“我”困惑解除后坦然、快乐的心理,并与开头段相呼应。     
E.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描写细腻,是一篇富有哲理性的优美散文。
2.文章写“我第一次看见母亲的白发”的情景,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开始把白发比做“落叶!’和“枯草”,后来又把白发比做“银丝”,这期间反映出“我”怎样的心。理变化?请分条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本文和你的感悟谈谈你对“岁月”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白发

冯骥才

  人生入秋,便开始被友人指着脑袋说:“呀,你怎么也有白发了?”

  听罢笑而不答;偶尔笑答一句:“因为头发里的色素都跑到稿纸上去了。”

  就这样,嘻嘻哈哈、糊里糊涂地翻过了生命的山脊,开始渐渐下坡来。或者再努力,往上登一登。

  对镜看白发,有时也会认真起来:这白发中的第一根是何时出现的?为了什么?思绪往往会超越时空,-下子回到了少年时——那次同母亲聊天,母亲背窗而坐,窗子敞开着,微风无声地轻轻掀动母亲的头发.忽见母亲的-根头发被吹立起来,在夕照里竟然银亮银亮,是-根白发!这根细细的白发在风里柔弱摇曳,却不肯倒下,好似对我召唤。我第一次看见母亲的白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母亲也会老,这是多可怕的事啊!我禁不住过去扑在母亲怀里。母亲不知出了什么事,问我。她用力想托我起来,我却紧紧抱住母亲,好似生怕她离去……事后.我一直没有告诉母亲这究竟为了什么。最浓烈的感情难以表达出来,最脆弱的感情只能珍藏在自己心里。如今,母亲已是满头白发。但初见她白发的感受却深刻难忘。那种人生感叹,那种凄然,那种无可奈何,正像我们无法把地上的落叶抛回树枝上去……

  当妻子把一小酒盅染发剂和一枝扁头油画笔拿到我面前,叫我帮她染发时,我心里一动,怎么,我们这一代生命的森林也开始落叶了?我瞥一眼她的头发,笑道:“不过两三根白头发,也要这样小题大做?”可是待我用手指撩开她的头发,我惊讶了,在这黑黑的头发里怎么会埋藏这么多的白发!我竟如此粗心大意,至今才发现才看到。也正是由于这样多的白发,才迫使她动用这遮掩青春衰退的颜色;可是她明明一头乌黑而清香的秀发呀,究竟怎样一根根悄悄变白的?是在我不停歇的忙忙碌碌,侃侃而谈中,还是在我不舍昼夜的埋头写作中?是那些年在大地震后寄人篱下的茹苦含辛的生活所致?是为了我那次重病内心焦虑而催白的?还是那件事……几乎伤透了她的心,一夜间骤然生出这么多白发?

  黑发如同绿草,白发犹如枯草;黑发像绿草那样散发着生命诱人的气息,白发却像枯草那样晃动着刺目、凄凉的,枯竭的颜色。我怎样做才能还给她一如当年那一头美丽的黑发?我急于把她所有变白的头发染黑。她却说:

  “你是不是把染发剂滴在我头顶上了?”

  我-怔。赶忙用眼皮噙住泪水。不叫它再滴落下来。

  一次,我把剩下的染发剂交给她,请她也给我的头发染-染;这一染,居然年轻许多!谁说时光难返,谁说青春难再.就这样我也加入了用染发剂追回岁月的行列。谁知染发是件愈来愈艰难的事情.不仅日日增多的白发需要加工,而且这时才知道,白发并不是由黑发变的,它们是从走向衰老的生命深处滋生出来的;刚染过的头发看上去一片乌黑青黛,但它们的根部又齐刷刷冒出一茬雪白。任你怎样去染,去遮盖,它还是茬茬涌现。人生的秋天和大自然的春天一样顽强。挡不住的白发啊!

  开始时精心细染,不肯漏掉一根。但事情忙起来,没有闲暇染发,只好任由它花白,染又麻烦,不染难看,渐而成了负担。

  这日,邻家一位老者来访。这位老者阅历深、博学,又健朗,鹤发童颜,很有神采;他进屋,正坐在阳光里。一个画面令我震惊——他不单头发通白,连胡须眉毛也一概全白,在强光的照耀下,蓬松柔和,光亮透明,宛如银丝,真是美极了!我禁不住说,将来我也修炼出您这一头漂亮潇洒的白发就好了,现在的我,染和不染,成了两难。老者听了,朗声大笑,然后对我说:“小老弟,你挺明白的人,怎么在白发面前糊涂了?孩童有稚嫩的美,青年有健旺的美,你有中年成熟的美,我有老来恬淡自如的美。这就像大自然的四季——春天葱茏,夏天繁盛,秋天斑斓,冬天纯净。各有各的美感,各有各的优势,谁也不必羡慕谁,更不能模仿谁,模仿必累,勉强更累。人的事,生而尽其动,死而尽其静。听其自然.对!所谓听其自然,就是到什么季节享受什么季节;哎,我这话不知对你有没有用,小老弟?

  我听罢,顿觉地阔天宽,心情快活。摆一摆脑袋,头上花发来回一晃,宛如摇动一片秋光中的芦花。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全文以“白发”为线索,以“我”的心理变化为写作思路,抒写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B.

“黑发如同绿草,白发犹如枯草”,表达了“我”对黑发的赞美和对白发的憎恶,为下文写自己也参加染发作了铺垫。

C.

“白发并不是由黑发变的,它们是从走向衰老的生命深处滋生出来的”说明人的衰老是无法抗拒的,故不要惊慌、掩饰,而应坦然面对。

D.

文章结尾段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了“我”困惑解除后坦然、快乐的心里,并与开头段相呼应。

E.

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描写细腻,是一篇富有哲理性的优美散文。

(2)

文章写“我第一次看见母亲的白发”的情景,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3)

“现在的我,染和不染,成了两难。”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

(4)

文章开始把白发比做“落叶”和“枯草”,后来又把白发比做“银丝”,这期间反映出“我”怎样的心理变化?请分条概括。

(5)

结合本文和你的感悟谈谈你对“岁月”的理解。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