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无误的一项

A.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B.三年前,当我第一次登上讲台演讲时,紧张得我怒发冲冠

C.调查表明,解决了在全球化语境中自身文化定位问题的中国国产电影犹如明日黄花,依然魅力不减,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

D.事故发生后,省市主管领导风尘仆仆连夜赶来,下车伊始,就来到事故发生现场,立即投入救援指挥工作。

试题答案

2、A

相关题目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夜渡两关记
[明]程敏政
  ①予谒告南归,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抵大柳树驿时,日过午矣,不欲行。但问驿吏,吏绐言:“虽晚尚可及滁州也。”上马行三十里,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颇险恶,多虎,心识之。
  ②抵关,已昏黑,退无所止,即遣人驱山下邮卒,挟铜钲束燎以行。山口两峰夹峙,高数百寻,仰视不极。石栈岖崟,悉下马,累肩而上。仍相约:有警,即前后呼噪。适有大星,光煜煜自东西流,寒风暴起,束燎皆灭,四山草木萧飒有声,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铜钲哄发,山谷响动。行六七里,及山顶,忽见月出如烂银盘,照耀无际,始举手相庆,然下山犹心悸不能定者久之。予默计此关乃赵检点破南唐擒其二将处。兹游虽险而奇,当为平生绝冠。夜二鼓,抵滁阳。                                                
③十七日午,过全椒,趋和州。自幸脱险即夷,无复置虑。行四十里,渡后河,见面山
隐隐,问从者,云:“当陟此,乃至和州香林院。”已而,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既暮,入益深,山益多,草木塞道,杳不知其所穷,始大骇汗。过野庙,遇老叟,问此为何山,曰:“古昭关也。去香林院尚三十余里,宜急行。前山有火起者,乃烈原以驱虎也。”
  ④时铜钲、束燎皆不及备。傍山涉涧,怪石如林,马为之避易;众以为伏虎,却顾反走,颠仆枕藉,呼声甚微,虽强之大噪,不能也。良久乃起,复循岭以行,谛视崖堑,深不可测,涧水潺潺,与风疾徐。仰见星斗满天,自分恐不可免,且念伍员昔尝厄于此关,岂恶地固应尔耶?尽二鼓,抵香林。灯下恍然自失,如更生者。
  ⑤噫!予以离亲之久,诸所弗计,冒险夜行,度二关,犯虎穴,虽濒危而幸免焉,其亦可谓不审也已!谨志之,以为后戒。                      
(选自《篁敦程先生文粹》)
【小题1】对下列加线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但问驿吏,吏言绐:告诉
B.当此,乃至和州香林院陟:到达
C.马为之避易避易:不容易
D.其亦可谓不也已审:慎重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退无所止② 某所,而母立于兹
B.①悉下马,累肩而上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C.①予默计此关乃赵检点破南唐擒其二将处 ②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D.①杳不知其所穷,始大骇汗  ② 虽九死其犹未悔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记述了作者夜渡清流关和昭关险途的事。虽然是一篇纪实文章,自然成文,但作者
叙述有致,跌宕起伏,让人感觉险象环生。
B.两次渡关夜行均有“火”相助,但情形各不相同。第一次寒风助声,吹灭束燎,致使险象环生;第二次虽无束燎,但前山有火引路,只因怪石狰狞,以至惊马难行。
C.文章记叙了作者两次深夜渡关的经过,但两次渡关的原因不同。夜渡清流关是因误听“驿吏绐言”;而夜渡昭关则是因“自幸脱险即夷,无复置虑”。
D.清流关是赵匡胤获胜之地,昭关是伍子胥困厄之地,作者在文中运用这两个历史典故,
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
【小题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颇险恶多虎,心识之。(3分)
(2)却顾反走,颠仆枕藉,呼声甚微,虽强之大噪,不能也。(3分)
(3)自分恐不可免,且念伍员昔尝厄于此关,岂恶地固应尔耶?(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废墟之美
“废墟”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跟文化和美学不相干的贬义词,甚至《现代汉语词典》对“废墟”一词的解释也仅仅是“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并没有错;但若用世界知识来衡量,这样的理解就很不够了。在欧洲,“废墟”的含义自近代以来有了明显的丰富和扩充,这个语词被赋予了更为深厚的内涵。
“废墟”的词义变化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的。早在15世纪,人们从偶然的废墟挖掘中发现了古代希腊、罗马时代那些生机勃勃的壁画、雕塑等绝妙艺术品,受到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于是决心以古代为榜样来复兴文学和艺术。古代那些巍峨的神庙和宫殿,尽管多半都在战火和天灾中沦为废墟了,但它们依然令人肃然起敬,不仅引起人们思古的幽情,更激发人们对艺术创造的热情。从那时起,欧洲人就渐渐养成了对所谓“残缺美”的欣赏习惯。于是各地残破的古建筑遗址越来越成为文学艺术家描写和表现的对象,“文物”的意识也在人们心中萌发了。
废墟的美学价值及品位的提升,另一个重要进程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这一历史时期,欧洲工业化运动的弊端已开始显现出来,加上启蒙运动中提出的“返归自然”的主张,这些都在浪漫主义运动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一些浪漫派作家厌恶工业化的喧嚣,缅怀中世纪的田园生活和情调,创作中喜好远古的题材,追求神奇和神秘,爱好废墟的景象。欧洲常见的古堡遗址很符合他们的审美理想。
第三股推动力量是1820年爱琴海米罗岛上的女性雕塑阿弗洛狄忒,即“断臂维纳斯”的发现。这尊被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女性雕塑,多少人想复原她的双臂姿势都以失败告终。“断臂维纳斯”也由此作为残缺美的经典永远定格,为废墟的残缺美进入美学殿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使保护废墟遗址成为一种文化行为。
有位外国作家在观赏希腊卫城废墟的时候,发出这样的惊叹:“那种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的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我国有作家旅欧时也兴发类似的惊叹:“看到一座古堡废墟耸立在多瑙河畔,就像看到了600年前塞尔维亚人的智慧和力量。”美学家朱光潜说:“年代的久远常常使一种最寻常的物体也具有一种美。”那些遥远年代创造的宏伟的宫殿、陵寝、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包含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不管它毁于兵燹还是天灾,都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抚残体以思整体,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而这种震撼和共鸣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一见残破的废墟就觉得碍眼,不惜工本修葺一新,这在某种意义上是缺乏文化素养的表现。重修伟大的长城废墟这一“石头的史诗”,修了一段又一段,然后把这些新长城当作旅游点,吸引游人来看这假古董,这是对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殊不知这种以假乱真的做法,对那些稍有文物意识的游客来说是倒胃口的。笔者曾多次陪同来自各地的朋友游览长城,人家往往事先就提出要求:“可不要领我们去看新的长城哦!”一次我陪两对外国夫妇游览司马台长城,起初我也不知道它是“修旧如旧”过的,以为是被岁月特赦了的。直到走完最后一个完好的岗楼时,眼前突然出现乱石满地的残破的长城遗迹。大家不约而同喊了起来:“长城在这里呢!”不顾一切地攀爬了起来。不难理解,人家要瞻仰和领悟的是那尽管残破,却带着岁月沧桑,因而能唤起“悟性的陶醉”的伟大长城废墟,而不是任何用钱就能换来的崭新建筑。
联系近年来重修圆明园的呼声,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无数大拆大建事件,不难看出,关于废墟美的意识在有些人那里还是“○”!
(取材于叶廷芳《保护废墟,欣赏废墟之美》)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之一是纠正《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废墟”这一语词的错误理解。
B.中国的长城废墟中凝聚岁月沧桑,如同希腊卫城废墟一样,给人一种“悟性的陶醉”。
C.废墟遗存往往透露着前人的非凡智慧和巨大辛劳,从而带给后人以心灵的震撼和共鸣。
D.对废墟的认知事关国人审美意识的改进,也有利于“修旧如旧”文物保护观念的普及。
E.文章既蕴含着历史感兴,也渗透了现实关怀,表达了作者对提升民族文化素质的热望。
【小题2】通读全文,用一句话简要表述作者所理解的“废墟”。(3分)
【小题3】文章勾勒了欧洲自近代以来理解“废墟”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历史节点,请分别概括三个节点中人们对“废墟”的不同审美感悟。(6分)
【小题4】本文认为,已成废墟的圆明园遗址不应重修。你是否同意这种意见,说明你的理由。(5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
如果说,五四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兴反传统力量,在与保守主义者的交锋中以大获全胜告终的话,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新兴的思潮则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亲和态度。
20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消逝最快的一个世纪。以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为先声,作为中华文明表征的儒教文明,在整整一个世纪内受到了持久的打击。1966年展开的“破四旧”活动,将这种打击发挥到了极致。及至上世纪80年代,中国与西方的巨大现实反差,刺激了当时的知识分子群体,“西学东渐”渐成风流。在此一时期的知识分子眼中,中国之所以落后,很大程度上肇因于顽固的“传统”。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仍旧继续了其受批判的命运。
变化发生在90年代初。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淡出,学术突显”,“国学热”适时产生。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刘军宁,是较早提出“儒家传统未必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障碍”的主张的人。在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他所称的“儒教自由主义社会”进行考察之后,刘军宁得出儒教可以和自由主义成功对话的结论。在他看来,破坏传统未必意味着现代化的必然实现,相反却可能导致价值体系的解体和文化认同的失落,从而损害到现代化秩序建构过程本身。
进入21世纪之后,主动向传统思想伸出橄榄枝者更是络绎不绝。时常参与政策制定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杜钢建,最近提出了“儒家宪政主义”——“仁义礼智信的宪政主义”的概念。而著名学者甘阳,最近也提倡文化“复古”,他认为,成功的改革必然顾及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国家环保局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政策室主任杨鹏,在“老子与自由主义及执政学”的研究上颇有建树,老子的理念在其参与制定环保政策时也时常发挥作用。但当与记者谈到儒学时,杨鹏却表现出一种排斥的态度,对他的朋友——“新儒家”陈明和蒋庆倡导的“政治儒学”观点,他也表现出不以为然。
从对传统进行重新审视的角度出发,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中国的未来开出了不同“药方”。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康晓光提出“文化民族主义”理论,希望能够发动一场遍及全球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目标是,把儒学重塑为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遍及全球的现代宗教。刘军宁则对“五四”进行再思考,并认为当时的人们对传统存在错误认知。“他们认为可以离开传统,把传统变成一块白板,然后重新写东西。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他主张,中国传统虽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但无法独立开发出一套适应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来,因此与外来文化的接轨与融合是必要的。他认为,“传统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其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会不断获得新的内容。”
对中国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仍在,并且其观点的多样繁复甚至并不比近一个世纪前少,所不同的是,中国思想界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一种激烈的反传统情绪中走了出来。
【小题1】下列不属于对“新兴思潮对传统文化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亲和态度”进行阐述的一项是

A.儒教可以和自由主义成功对话,破坏传统可能最终损害到现代化秩序建构过程本身。
B.提倡文化“复古”,认为成功的改革必然要顾及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C.对中国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仍大有人在,其观点的多样化、繁复性甚至并不比近一个世纪前少。
D.儒家传统未必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障碍,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不断获得新的内容。
【小题2】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初期,传统文化受到打击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反传统”的认知与需要。
B.现在人们对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依然很多,可以用“百家争鸣”这个词语来形容。
C.文中谈到的人们给中国的未来开出的不同药方中,不同程度地体现了重塑儒学的思想和主张。
D.传统的儒家思想现在已经超出哲学范畴,进入政治领域,参与到政策法令的制定中,成为了“政治儒学”。
【小题3】根据文意,概括中国思想界对待传统文化的三种态度。(不超过30个字)(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9分)

如果说,五四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兴反传统力量,在与保守主义者的交锋中以大获全胜告终的话,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新兴的思潮则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亲和态度。

20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消逝最快的一个世纪。以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为先声,作为中华文明表征的儒教文明,在整整一个世纪内受到了持久的打击。1966年展开的“破四旧”活动,将这种打击发挥到了极致。及至上世纪80年代,中国与西方的巨大现实反差,刺激了当时的知识分子群体,“西学东渐”渐成风流。在此一时期的知识分子眼中,中国之所以落后,很大程度上肇因于顽固的“传统”。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仍旧继续了其受批判的命运。

变化发生在90年代初。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淡出,学术突显”,“国学热”适时产生。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刘军宁,是较早提出“儒家传统未必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障碍”的主张的人。在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他所称的“儒教自由主义社会”进行考察之后,刘军宁得出儒教可以和自由主义成功对话的结论。在他看来,破坏传统未必意味着现代化的必然实现,相反却可能导致价值体系的解体和文化认同的失落,从而损害到现代化秩序建构过程本身。

进入21世纪之后,主动向传统思想伸出橄榄枝者更是络绎不绝。时常参与政策制定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杜钢建,最近提出了“儒家宪政主义”——“仁义礼智信的宪政主义”的概念。而著名学者甘阳,最近也提倡文化“复古”,他认为,成功的改革必然顾及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国家环保局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政策室主任杨鹏,在“老子与自由主义及执政学”的研究上颇有建树,老子的理念在其参与制定环保政策时也时常发挥作用。但当与记者谈到儒学时,杨鹏却表现出一种排斥的态度,对他的朋友——“新儒家”陈明和蒋庆倡导的“政治儒学”观点,他也表现出不以为然。

从对传统进行重新审视的角度出发,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中国的未来开出了不同“药方”。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康晓光提出“文化民族主义”理论,希望能够发动一场遍及全球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目标是,把儒学重塑为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遍及全球的现代宗教。刘军宁则对“五四”进行再思考,并认为当时的人们对传统存在错误认知。“他们认为可以离开传统,把传统变成一块白板,然后重新写东西。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他主张,中国传统虽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但无法独立开发出一套适应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来,因此与外来文化的接轨与融合是必要的。他认为,“传统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其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会不断获得新的内容。”

对中国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仍在,并且其观点的多样繁复甚至并不比近一个世纪前少,所不同的是,中国思想界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一种激烈的反传统情绪中走了出来。

1.下列对“儒家文化”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及作用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从“五四”运动开始,直至20世纪八十年代,儒家文化遭受了持久性的打击。

B.直到“五四”运动以前,儒家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文明的表征。

C.进入21世纪,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日益受重视,甚至在环保政策的制定中也时常发挥作用。

D.通过对传统进行重新审视,很多人认为儒家文化将在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 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初期,传统文化受到打击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反传统”的认知与需要。

B.现在人们对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依然很多,可以用“百家争鸣”这个词语来形容。

C.文中谈到的人们给中国的未来开出的不同药方中,不同程度地体现了重塑儒学的思想和主张。

D.传统的儒家思想现在已经超出哲学范畴,进入政治领域,参与到政策法令的制定中,成为了“政治儒学”。

3. 根据文意,概括“五四”以后中国思想界对待传统文化的三种态度。(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如果说,五四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兴反传统力量,在与保守主义者的交锋中以大获全胜告终的话,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新兴的思潮则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亲和态度。

20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消逝最快的一个世纪。以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为先声,作为中华文明表征的儒教文明,在整整一个世纪内受到了持久的打击。1966年展开的“破四旧”活动,将这种打击发挥到了极致。及至上世纪80年代,中国与西方的巨大现实反差,刺激了当时的知识分子群体,“西学东渐”渐成风流。在此一时期的知识分子眼中,中国之所以落后,很大程度上肇因于顽固的“传统”。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仍旧继续了其受批判的命运。

变化发生在90年代初。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淡出,学术突显”,“国学热”适时产生。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刘军宁,是较早提出“儒家传统未必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障碍”的主张的人。在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他所称的“儒教自由主义社会”进行考察之后,刘军宁得出儒教可以和自由主义成功对话的结论。在他看来,破坏传统未必意味着现代化的必然实现,相反却可能导致价值体系的解体和文化认同的失落,从而损害到现代化秩序建构过程本身。

进入21世纪之后,主动向传统思想伸出橄榄枝者更是络绎不绝。时常参与政策制定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杜钢建,最近提出了“儒家宪政主义”——“仁义礼智信的宪政主义”的概念。而著名学者甘阳,最近也提倡文化“复古”,他认为,成功的改革必然顾及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国家环保局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政策室主任杨鹏,在“老子与自由主义及执政学”的研究上颇有建树,老子的理念在其参与制定环保政策时也时常发挥作用。但当与记者谈到儒学时,杨鹏却表现出一种排斥的态度,对他的朋友——“新儒家”陈明和蒋庆倡导的“政治儒学”观点,他也表现出不以为然。

从对传统进行重新审视的角度出发,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中国的未来开出了不同“药方”。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康晓光提出“文化民族主义”理论,希望能够发动一场遍及全球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目标是,把儒学重塑为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遍及全球的现代宗教。刘军宁则对“五四”进行再思考,并认为当时的人们对传统存在错误认知。“他们认为可以离开传统,把传统变成一块白板,然后重新写东西。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他主张,中国传统虽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但无法独立开发出一套适应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来,因此与外来文化的接轨与融合是必要的。他认为,“传统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其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会不断获得新的内容。”

对中国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仍在,并且其观点的多样繁复甚至并不比近一个世纪前少,所不同的是,中国思想界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一种激烈的反传统情绪中走了出来。

15.下列对“儒家文化”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及作用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从“五四”运动开始,直至20世纪八十年代,儒家文化遭受了持久性的打击。

B.直到“五四”运动以前,儒家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文明的表征。

C.进入21世纪,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日益受重视,甚至在环保政策的制定中也时常发挥作用。

D.通过对传统进行重新审视,很多人认为儒家文化将在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16.下列不属于对“新兴思潮对传统文化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亲和态度”进行阐述的一项是

A.儒教可以和自由主义成功对话,破坏传统可能最终损害到现代化秩序建构过程本身。B.提倡文化“复古”,认为成功的改革必然要顾及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C.对中国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仍大有人在,其观点的多样化、繁复性甚至并不比近一个世纪前少。

D.儒家传统未必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障碍,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不断获得新的内容。

17.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初期,传统文化受到打击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反传统”的认知与需要。

B.现在人们对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依然很多,可以用“百家争鸣”这个词语来形容。

C.文中谈到的人们给中国的未来开出的不同药方中,不同程度地体现了重塑儒学的思想和主张。

D.传统的儒家思想现在已经超出哲学范畴,进入政治领域,参与到政策法令的制定中,成为了“政治儒学”。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果说,五四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兴反传统力量,在与保守主义者的交锋中以大获全胜告终的话,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新兴的思潮则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亲和态度

20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消逝最快的一个世纪。以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为先声,作为中华文明表征的儒教文明,在整整一个世纪内受到了持久的打击。1966年展开的“破四旧”活动,将这种打击发挥到了极致。及至上世纪80年代,中国与西方的巨大现实反差,刺激了当时的知识分子群体,“西学东渐”渐成风流。在此一时期的知识分子眼中,中国之所以落后,很大程度上肇因于顽固的“传统”。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仍旧继续了其受批判的命运。

变化发生在90年代初。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淡出,学术突显”,“国学热”适时产生。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刘军宁,是较早提出“儒家传统未必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障碍”的主张的人。在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他所称的“儒教自由主义社会”进行考察之后,刘军宁得出儒教可以和自由主义成功对话的结论。在他看来,破坏传统未必意味着现代化的必然实现,相反却可能导致价值体系的解体和文化认同的失落,从而损害到现代化秩序建构过程本身。

进入21世纪之后,主动向传统思想伸出橄榄枝者更是络绎不绝。时常参与政策制定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杜钢建,最近提出了“儒家宪政主义”——“仁义礼智信的宪政主义”的概念。而著名学者甘阳,最近也提倡文化“复古”,他认为,成功的改革必然顾及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国家环保局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政策室主任杨鹏,在“老子与自由主义及执政学”的研究上颇有建树,老子的理念在其参与制定环保政策时也时常发挥作用。但当与记者谈到儒学时,杨鹏却表现出一种排斥的态度,对他的朋友——“新儒家”陈明和蒋庆倡导的“政治儒学”观点,他也表现出不以为然。

从对传统进行重新审视的角度出发,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中国的未来开出了不同“药方”。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康晓光提出“文化民族主义”理论,希望能够发动一场遍及全球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目标是,把儒学重塑为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遍及全球的现代宗教。刘军宁则对“五四”进行再思考,并认为当时的人们对传统存在错误认知。“他们认为可以离开传统,把传统变成一块白板,然后重新写东西。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他主张,中国传统虽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但无法独立开发出一套适应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来,因此与外来文化的接轨与融合是必要的。他认为,“传统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其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会不断获得新的内容。”

对中国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仍在,并且其观点的多样繁复甚至并不比近一个世纪前少,所不同的是,中国思想界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一种激烈的反传统情绪中走了出来。

1.下列对“儒家文化”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及作用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从“五四”运动开始,直至20世纪八十年代,儒家文化遭受了持久性的打击。

  B.直到“五四”运动以前,儒家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文明的表征。

  C.进入21世纪,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日益受重视,甚至在环保政策的制定中也时常发挥作用。

  D.通过对传统进行重新审视,很多人认为儒家文化将在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发挥重要作

用。

2.下列不属于对“新兴思潮对传统文化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亲和态度”进行阐述的一项是(  )

  A.儒教可以和自由主义成功对话,破坏传统可能最终损害到现代化秩序建构过程本身。

  B.提倡文化“复古”,认为成功的改革必然要顾及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C.对中国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仍大有人在,其观点的多样化、繁复性甚至并不比近一个世纪前少。

  D.儒家传统未必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障碍,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不断获得新的内容。

3.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初期,传统文化受到打击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反传统”的认知与需要。

  B.现在人们对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依然很多,可以用“百家争鸣”这个词语来形容。

  C.文中谈到的人们给中国的未来开出的不同药方中,不同程度地体现了重塑儒学的思想和主张。

  D.传统的儒家思想现在已经超出哲学范畴,进入政治领域,参与到政策法令的制定中,成为了“政治儒学”。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