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老子》)
7、诗词鉴赏(8分)
太常引 辛弃疾
健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秋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青光更多
14、月亮的别称除本文外,还有: 等。(1分)
15、选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起句“转”、“又”字,抒发了日月轮回,人生短暂的感伤,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把酒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是通过问月来表达年事渐高、无可奈何的情感。
C、“斫去桂婆娑,人道是、青光更多”是运用借喻手法表达铲除朝廷中投降派的决心。
D、本词运用了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借月咏怀,语言蕴藉而又不失明快。
16、散文家梁衡在《把栏杆拍遍》一文中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用刀和剑刻成的。”“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结合本词内容,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4分)
试题答案
8、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老子的自然文艺观
玄珠
如果说先秦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艺观最突出的特点是“尚用”,那么先秦时代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文艺观最突出的特点则是“贵真”。“贵真”的观念由庄子提出,其前提是“法天”,“法天”的思想即是继承了老予“道法自然’'的核心理念的。由“道法自然”出发,老子的文艺观可定论为自然文艺观。
老子的自然文艺观是以其“道”论为基础的。“道”是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也是中国古典文论的基本概念。“道”字在甲骨文中尚没出现,西周早期金文与文献中的“道”仅指道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道的内涵不断扩展并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理论原点。经过道儒两家的诠释及后世发展,道在中华文化中的含义有:道是世界的本原和本体;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律、法则和必然;道是事物内在的规定性和本质;道是公正、善、高尚;道是美,是艺术的真谛。
老子的“自然之道”用于社会政治,就是“无为而治”。“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有两层意思,一是完全顺应自然规律,不妄为,不强为,不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二是凡合乎自然规律的事则必须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也要遵循自然规律。虽然老子反对言说,其主要的观点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但老子的“自然之道”的观念仍然可运用于对语言艺术的要求,主要是在言辞表达上要合手自然。正如老子自己所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语言的表述,也应该是以“淡”益的。老子与孔子一样痛恨巧言令色,但孔子主张必言传道,老子却主张“希言”,主张“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主张“大辩若讷,大巧若拙”,这虽然有些偏激,也不妨视为对堆砌辞藻的语言表达方式的一种蔑视。
老子在论述大道玄奥莫测时,用“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来形容它。因为它们在事实上又触及到文艺的高超玄妙的境界,所以又可视为对老子自然文艺观的阐发。在老子看来,高超的艺术境界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顾易生、蒋凡先生在《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中解释“大音之声”的含义大致为:“自然完美、蕴蓄宏深、变化多端之音,其声悠扬回荡,若断若续,混沌要妙,莫辨宫商,达到高度的和谐,闻者既不能听清,也不声听。”这种大音,就相当于是自然的音乐,而“大象无形”,应是指大道法象,它不是具体的事物形状,同样是天道自然之象。这些表述都可以成为老子自然文艺观的注脚。
从崇尚自然,反对声色修饰的角度出发,老子认为世俗的那些享乐会使人失去本心。因此他提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的观点,其目的是强调圣人应保持内心的纯朴平静。而夸饰失真的文艺,因为使人心动乱性,所以成为老子反对的对象。
老子的自然文艺观影响到庄子,被庄子发挥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发挥为“天乐”、“天籁”,发挥为“大美”,对中国后世文化艺术的影响也颇为深远的,陶渊明、司空图等等都是受其濡染了的。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老子自然文艺观的一项是
A.不应堆砌辞藻,言辞表达要合乎自然的规律。
B.强调文艺的社会功能,反对空洞、没有教化作用的文章。
C.艺术的至高境界高度和谐,是无法用具体的形态来描述的。
D.夸饰失真的文艺,会使人动摇心性,远离内心的纯朴平静。
下列对“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是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并被应用到古典文论中,成为一种审美标准。
B.“道”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创造并发展的特有的哲学观念,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
C.“道”在中华文化中的内涵十分丰富,而且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演进变化。
D.《老子》用“道”这个核心概念来阐释很多不同领域的观点。
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老子的自然文艺观主张“道法自然”,反对违反自然规律的夸饰,这与他的整体哲学观念是一致的。
B.《老子》中的一些文字并非直接讨论文艺问题,但后人可以从中体会到老子崇尚自然的文艺观念。
C.儒家主张以言传道,而老子却主张“希言”,更为深刻的反映出语言形式和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
D.庄子受老子自然文艺观的影响并有所发挥创造,对中国后世的文化艺术发展有很深刻的影响。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
老子的自然文艺观
玄 珠
如果说先秦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艺观最突出的特点是“尚用”,那么先秦时代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文艺观最突出的特点则是“贵真”。“贵真”的观念由庄子提出,其前提是“法天”,“法天”的思想即是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核心理念的。由“道法自然”出发,老子的文艺观可定论为自然文艺观。
老子的自然文艺观是以其“道”论为基础的。“道”是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也是中国古典文论的基本概念。“道”字在甲骨文中尚没出现,西周早期金文与文献中的“道”仅指道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道的内涵不断扩展并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理论原点。经过道儒两家的诠释及后世发展,道在中华文化中的含义有:道是世界的本原和本体;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律、法则和必然;道是事物内在的规定性和本质;道是公正、善、高尚;道是美,是艺术的真谛。
老子的“自然之道”用于社会政治,就是“无为而治”。“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有两层意思,一是完全顺应自然规律,不妄为,不强为,不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二是凡合乎自然规律的事则必须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也要遵循自然规律。虽然老子反对言说,其主要的观点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但老子的“自然之道”的观念仍然可运用于对语言艺术的要求,主要是在言辞表达上要合乎自然。正如老子自己所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语言的表述,也应该是以“淡”益的。老子与孔子一样痛恨巧言令色,但孔子主张必言传道,老子却主张“希言”,主张“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主张“大辩若讷,大巧若拙”,这虽然有些偏激,也不妨视为对堆砌辞藻的语言表达方式的一种蔑视。
老子在论述大道玄奥莫测时,用“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来形容它。因为它们在事实上又触及到文艺的高超玄妙的境界,所以又可视为对老子自然文艺观的阐发。在老子看来,高超的艺术境界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顾易生、蒋凡先生在《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中解释“大音之声”的含义大致为:“自然完美、蕴蓄宏深、变化多端之音,其声悠扬回荡,若断若续,混沌要妙,莫辨宫商,达到高度的和谐,闻者既不能听清,也不声听。”这种大音,就相当于是自然的音乐,而“大象无形”,应是指大道法象,它不是具体的事物形状,同样是天道自然之象。这些表述都可以成为老子自然文艺观的注脚。
从崇尚自然,反对声色修饰的角度出发,老子认为世俗的那些享乐会使人失去本心。因此他提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略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的观点,其目的是强调圣人应保持内心的纯朴平静。而夸饰失真的文艺,因为使人心动乱性,所以成为老子反对的对象。
老子的自然文艺观影响到庄子,被庄子发挥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发挥为“天乐”、“天籁”,发挥为“大美”,对中国后世文化艺术的影响也颇为深远的,陶渊明、司空图等等都是受其濡染了的。
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老子自然文艺观的一项是( )
A.不应堆砌辞藻,言辞表达要合乎自然的规律。
B.强调文艺的社会功能,反对空洞、没有教化作用的文章。
C.艺术的至高境界高度和谐,是无法用具体的形态来描述的。
D.夸饰失真的文艺,会使人动摇心性,远离内心的纯朴平静。
2.下列对“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是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并被应用到古典文论中,成为一种审美标准。
B.“道”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创造并发展的特有的哲学观念,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
C.“道”在中华文化中的内涵十分丰富,而且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演进变化。
D.《老子》用“道”这个核心概念阐释很多不同领域的观点。
3.下列各面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老子的自然文艺观主张“道法自然”,反对违反自然规律的夸饰,这与他的整体哲学观念是一致的。
B.《老子》中的一些文字并非直接讨论文艺问题,但后人可以从中体会到老子崇尚自然的文艺观念。
C.儒家主张以言传道,而老子却主张“希言”,更为深刻地反映出语言形式和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
D.庄子受老子自然文艺观的影响并有所发挥创造,对中国后世的文化艺术发展有很深刻的影响。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6分)(任选六空)
1、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
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 。(王羲之《兰亭集序》)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韩愈《师说》)
4、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5、受任于败军之际,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6、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7、 ,俯不怍于人。(《孟子》)
8、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老子》)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