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30、读东南亚部分政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国家:A__________、B__________,岛屿:D__________。
(2)半岛C是__________,它与__________(岛屿)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海峡),是世界上著名的海上通道。
(3)__________、__________(矿产)在东南亚的矿业占突出地位。
试题答案
30、(1)泰国 越南 海南岛
(2)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 马六甲海峡
(3)锡 石油
相关题目
读东南亚部分政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国家:A__________、B__________,岛屿:D__________。
(2)半岛C是_________,它与_________(岛屿)之间的______________(海峡),是世界上著名的海
上通道。
上通道。
(3)__________、__________(矿产)在东南亚的矿业占突出地位。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读东南亚部分政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国家:A__________、B__________,岛屿:D__________。
(2)半岛C是__________,它与__________(岛屿)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海峡),是世界上著名的海上通道。
(3)__________、__________(矿产)在东南亚的矿业占突出地位。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读东南亚部分政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国家:A________、B________,岛屿:D________。
(2)半岛C是________,它与________(岛屿)之间的________(海峡),是世界上著名的海上通道。
(3)________、________(矿产)在东南亚的矿业占突出地位。
读外国人眼中的“五色中国”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13年11月23日,我国政府宣布在“蓝色中国”A海域划设防空识别区,A海域为( )
小题2:四位外国小朋友到图中四地区旅游后,交流各自见闻,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小题3:下列地理事项中,与“银色中国”的“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
小题1:2013年11月23日,我国政府宣布在“蓝色中国”A海域划设防空识别区,A海域为( )
A.渤海 | B.黄海 | C.东海 | D.南海 |
A.法国小朋友说:“我在“黄色中国”的蒙古包内,品尝了牧民自己酿制的青稞酒,让我想起了家乡的葡萄酒。” |
B.澳大利亚小朋友说:“我在“银色中国”看见牦牛,而我国中部有成群的绵羊。” |
C.日本小朋友说:“我在“金色中国”看到了成片的麦田,我的家乡主要种水稻。” |
D.沙特阿拉伯小朋友说:“我在“绿色中国”看见了水乡景观,而我的祖国却是一个沙漠之国。”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
C.地热资源丰富 | D.城镇均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
读“俄罗斯”、“美国”、“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回答下面问题: | ||||||||
1、图1中的阴影部分,为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__________________、黑海、 土耳其海峡。 | ||||||||
2、图3里的D_____________(填地理事物名称),是美国与俄罗斯的分界线,同时也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 界线,还是太平洋与__________(填大洋名称)的分界线。 | ||||||||
3、俄罗斯的陆地面积是世界第一;且南北跨度大;北临北冰洋;南面与多国接壤;西面接通波罗的海; 东临E_________(填名称)图5中,地形区H与地形区G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填河流名称)。 | ||||||||
4、图1中的城市⑥___________为俄罗斯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城市⑦___________紧邻波罗的海,为 俄罗斯最大的海港城市。 | ||||||||
5、读沿“俄罗斯60°N的地形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填代码,多选) | ||||||||
[ ] | ||||||||
A、图中①、②地形区分别是西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这两个平原分别是世界面积第二、三的平原 B、由该图可以知道俄罗斯的地势特点是:西低东高 C、图中③、④地形区的自然景观是亚寒带针叶林 D、由该图知,俄罗斯的人口密度应该是西部大于东部 E、由该图知,俄罗斯如果要想像中国一样进行西部大开发,那么俄罗斯也应该进行西部大开发 | ||||||||
6、图2所示的国家是美国,该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面积世界第四;该国北与加拿大接壤,东临 C________(填大洋名称)。 | ||||||||
7、图中的J山脉是____________,图中A点位于美国农业带的_________(填农业带的名称)中。 | ||||||||
8、“对号入座”:将美国的各个城市与其城市职能连接起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