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 A.由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具有传染性 B.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 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
6. 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可以起作用的阶段是 ( ) ①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 ②细胞免疫的感应阶段 ③体液免疫的反应阶段 ④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 ⑤非特异性免疫 ⑥细胞免疫的反应阶段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②④⑤ D. ①②④⑤⑥
5. 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淋巴细胞只有受到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② 一种抗原不仅可以和相应的抗体结合,也可以与产生抗体的效应细胞结合
③ 在特异性免疫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④ 当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时,可引起免疫缺陷病
⑤ 效应B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
⑥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效应B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⑦ 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效应B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A.①③④⑥ B.①④⑥ C.②⑤⑦ D.②⑤⑥⑦
4.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寒冷环境刺激可使皮肤血管收缩,机体散热减少,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加 B.人的体温也不是恒定不变的,一昼夜内有波动;调节能力也有一定的限度 C.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大脑皮层是体温感觉中枢 D.人在炎热环境中会刺激热觉感受器通过反射弧调节来维持体温恒定
3.a、b、c、d四名受试者分别口服100g葡萄糖后,在180min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①c、d代表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 ②a代表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含量变化 ③4条曲线在前30min内血糖升高与肠道吸收有关 ④b在120min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转化为糖元及非糖物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下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2. 正常情况下,由尿排出的K+大约是肾小球滤过的K+量的1/10,当给人以大量钾盐时,尿中 K+排出可超过由肾小球滤过的K+的量。这一事实说明( ) A.肾脏排出K+的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B.K+的分泌和重吸收既可能是主动过程,也可能是被动过程 C.肾小管和收集管既能重吸收K+,又有分泌K+的能力 D.K+的分泌和Na+的重吸收相关联,都受醛固酮的调节
32.(10分)
转基因抗病香蕉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质粒上有PstⅠ、SmaⅠ、EcoRⅠ、ApaⅠ等四种限制酶切割位点。请回答:
(1)构建含抗病基因的表达载体A时,应选用限制酶 ,对 进行切割。
(2)培养板中的卡那霉素会抑制香蕉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欲利用该培养筛选已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细胞,应使基因表达载体A中含有 ,作为标记基因。
(3)香蕉组织细胞具有 ,因此,可以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组织细胞培育成植株。图中①、②依次表示组织培养过程中香蕉组织细胞的 。
答案(1)PstⅠ、EcoRⅠ 含抗病基因的DNA 、质粒
(2) 抗卡那霉素基因
(3) 全能性 脱分化、再分化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⑴从图可看出,只有PstⅠ、EcoRⅠ两种酶能保持抗病基因结构的完整性,所以构建含抗病基因的表达载体A时,应选用限制酶PstⅠ、EcoRⅠ两种酶,对抗病基因的DNA和质粒进行切割。⑵卡那霉素能抑制香蕉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欲利用该培养基筛选已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细胞,应使基因表达载体A中含有抗卡那霉素基因,以此作为标记基因。⑶香蕉组织细胞具有全能性,因此,可以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组织细胞培育成植株。图中①、②依次表示组织培养过程中香蕉组织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31. [化学--有机化学基础](13分)
有机物A是最常用的食用油氧化剂,分子式为C10H12O5,可发生如下转化:
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分子中只含一个甲基。C的结构可表示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系统命名法,B的名称为 。
(2)官能团-X的名称为 ,高聚物E的链节为 。
(3)A的结构简式为 。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5)C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期中2种符合下列要求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i.含有苯环 ii.能发生银镜反应 iii.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6)从分子结构上看,A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填序号)。
a.含有苯环 b.含有羰基 c.含有酚羟基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及性质。从框图中的信息知,C中含有羧基及酚基和苯环,又C的结构中有三个Y官能团,显然为羟基,若为羧基,则A的氧原子将超过5个。由此可得出C的结构为。A显然为酯,水解时生成了醇B和酸C。B中只有一个甲基,相对分子质量为60,60-15-17=28,则为两上亚甲基,所以B的结构式为CH3CH2CH2OH,即1-丙醇。它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可生成CH3CH=CH2,双键打开则形成聚合物,其键节为。由B与C的结构,不难写出酯A的结构简式为:。C与NaHCO3反应时,只是羧基参与反应,由于酚羟基的酸性弱,不可能使NaHCO3放出CO2气体。(5)C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发生银镜反应,则一定要有醛基,不能发生水解,则不能是甲酸形成的酯类。显然,可以将羧基换成醛基和羟基在苯环作位置变换即可。(6)抗氧化即为有还原性基团的存在,而酚羟基易被O2氧化,所以选C项。
30.[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3分)
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
①Z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②Y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msnmpn
③R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奇数;
④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
(1)Z2+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
(2)在[Z(NH3)4]2+离子中,Z2+的空间轨道受NH3分子提供的 形成配位键。
(3)Q与Y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甲、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b.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c.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d.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4) Q、R、Y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作答)
(5)Q的一种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6,其中分子中的σ键与π键的键数之比为 。
(6)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晶体属于 。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9 (2)孤对电子(孤电子对)
(3)b (4)Si < C <N (5) 3:2 (6)原子晶体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29号为Cu。Y价电子:msnmpn中n只能取2,又为短周期,则Y可能为C或Si。R的核外L层为数,则可能为Li、B、N或F。Q、X的p轨道为2和4,则C(或Si)和O(或S)。因为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故可推出:Q为C,R为N,X为O,Y为Si。(1)Cu的价电子排布为3d104s1,失去两个电子,则为3d9。(2)Cu2+可以与NH3形成配合物,其中NH3中N提供孤对电子,Cu提供空轨道,而形成配位键。(3)Q、Y的氢化物分别为CH4和SiH4,由于C的非金属性强于Si,则稳定性CH4>SiH4。因为SiH4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H4大,故分子间作用力大,沸点高。(4)C、N和Si中,C、Si位于同一主族,则上面的非金属性强,故第一电离能大,而N由于具有半充满状态,故第一电离能比相邻元素大,所以N>C>Si。(5)C、H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为C2H2,结构式为H-C≡C-H,单键是σ键,叁键中有两个是σ键一个π键,所以σ键与π键数之比为3:2。(6)电负性最大的非元素是O,最小的非金属元素是Si,两者构成的SiO2,属于原子晶体。
29.[物理--选修3-5](本题共有两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发展促进了人们对原子、原子核的认识,下列有关原子、原子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选项前的编号)
①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
②天然放射现象标明原子核内部有电子
③轻核骤变反应方程有:
④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和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前者跃迁辐射出的光子波长比后者的长
(2)一炮艇总质量为M,以速度匀速行驶,从船上以相对海岸的水平速度沿前进方向射出一质量为m的炮弹,发射炮弹后艇的速度为,若不计水的阻力,则下列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填选项前的编号)
① ② ③ ④
答案(1)③(2)①
[解析](1)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①错
天然放射线中放出的β粒子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衰变为质子放出的电子,原子核内并没有电子。②错
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放出的光子能量比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大,由公式可知,前者跃迁辐射出的光子波长比后者的短,④错。
正确选项为③
(2)动量守恒定律必须相对于同量参考系。本题中的各个速度都是相对于地面的,不需要转换。发射炮弹前系统的总动量为Mv0;发射炮弹后,炮弹的动量为mv0,船的动量为(M-m)v′所以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
正确选项为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