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7.下列河流.不是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是 A.长江 B.黄河 C.淮河 D.澜沧江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998841[举报]
读青藏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11/4/ee362aa7.png)
(1)填出字母代表的省和自治区的名称:A.
(2)图中所示地区的自然特征为
(3)青藏地区成为众多大河的发源地,主要原因是
(4)青藏地区与我国其他分区的分界线基本与我国地势第
(5)关于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草场资源不足,加上过度放牧,是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地方
B.长期种地不养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大幅度下降
C.暴雨集中,土质疏松,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D.气温低,牧草矮小,载畜能力低
(6)藏族人穿的藏袍可以适应当地
A.气候寒冷的特点 B.气候干旱的特点 C.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D.日照强烈的特点.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11/4/ee362aa7.png)
(1)填出字母代表的省和自治区的名称:A.
西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B.青海省
青海省
,D.四川省
四川省
.(2)图中所示地区的自然特征为
高寒
高寒
具有代表性的牲畜有牦牛
牦牛
.(3)青藏地区成为众多大河的发源地,主要原因是
地势高,冰川广布
地势高,冰川广布
.(4)青藏地区与我国其他分区的分界线基本与我国地势第
一、二
一、二
阶梯的界线吻合,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势
地势
.(5)关于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D
D
.A.草场资源不足,加上过度放牧,是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地方
B.长期种地不养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大幅度下降
C.暴雨集中,土质疏松,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D.气温低,牧草矮小,载畜能力低
(6)藏族人穿的藏袍可以适应当地
C
C
.A.气候寒冷的特点 B.气候干旱的特点 C.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D.日照强烈的特点.
|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黄河:
![](http://thumb.zyjl.cn/pic3/quiz/images/201306/71/1a1b7cf9.png)
材料一:黄河水系图(如图1)
材料二:黄河不同河段水文站测得的河流含沙量(如图2)
材料三:有关黄河流域的景观图片(如图3)
(1)读材料一,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 山脉,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是 .
(2)黄河中游接纳了众多支流,其中灌溉了“八百里秦川”的是A 河.
(3)黄河流经了“乌金之乡”-山西省,该省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
(4)依据材料二中 可以判断黄河泥沙主要来自 游河段,该河段流经 (地形区).请结合材料三分析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
(5)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A.在上游峡谷修建水库 B.在中游搞好水土保持
C.在下游修加固大堤 D.在中游修建蓄洪工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http://thumb.zyjl.cn/pic3/quiz/images/201306/71/1a1b7cf9.png)
材料一:黄河水系图(如图1)
材料二:黄河不同河段水文站测得的河流含沙量(如图2)
材料三:有关黄河流域的景观图片(如图3)
(1)读材料一,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
(2)黄河中游接纳了众多支流,其中灌溉了“八百里秦川”的是A
(3)黄河流经了“乌金之乡”-山西省,该省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4)依据材料二中
(5)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A.在上游峡谷修建水库 B.在中游搞好水土保持
C.在下游修加固大堤 D.在中游修建蓄洪工程.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11/25/8a480ceb.png)
(1)图中的山脉A
(2)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把我国分成东南和西北半壁,从图可知东南半壁以
(3)②和③地区是以秦岭和淮河为界,北侧居民的主食是以
(4)①地区降水自东向西变化,主要原因是
(5)②地区和③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都有热量不足,但两者的成因不同,③地区是因
(6)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7)“西气东输”是西部大开发中的重大工程项目,对于实现西部资源与东部市场的对接,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加快全国经济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西气东输”中“西气”主要来源于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11/25/8a480ceb.png)
(1)图中的山脉A
秦岭
秦岭
,B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
.(2)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把我国分成东南和西北半壁,从图可知东南半壁以
种植业
种植业
为主,西北半壁牧业为主,东南半壁人口众多,西北半壁荒漠
荒漠
广布.(3)②和③地区是以秦岭和淮河为界,北侧居民的主食是以
面食
面食
为主,南侧的粮食产区主要产水稻
水稻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东畜产品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畜牧业以畜禽饲养
畜禽饲养
为主.(4)①地区降水自东向西变化,主要原因是
自东向西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来自海洋的水汽逐渐减少,降水少
自东向西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来自海洋的水汽逐渐减少,降水少
,为缓解缺水的矛盾,该地区应把发展畜牧业
畜牧业
作为农业的发展方向.(5)②地区和③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都有热量不足,但两者的成因不同,③地区是因
阴雨天气多
阴雨天气多
差异形成的,①地区和④地区都有光照
光照
充足的有利条件.(6)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高寒
高寒
.(7)“西气东输”是西部大开发中的重大工程项目,对于实现西部资源与东部市场的对接,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加快全国经济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西气东输”中“西气”主要来源于
新疆维吾尔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塔里木
塔里木
盆地,该省区的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
三山夹两盆
,“西气东输”工程三次穿越黄河
黄河
(河流),一次穿越长江,工程量十分艰巨.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规定了28米宽的施工区域,其目的是避免生态环境破坏
避免生态环境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