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读下图.回答:甲.乙两地分别位于①东半球 ②西半球 ③北半球 ④南半球 ⑤低纬度 ⑥中纬度 ⑦高纬度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990973[举报]
读下图,回答:甲、乙两地分别位于:①东半球、②西半球、③北半球、④南半球、⑤低纬度、⑥中纬度、⑦高纬度
![](http://thumb.zyjl.cn/pic1/upload/papers/c06/20101019/201010191627461402856.gif)
[ ]
A.甲①④⑤、乙①④⑥
B.甲②③⑥、乙②③⑥
C.甲②④⑤、乙①④⑥
D.甲②③⑤、乙①④⑦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B.甲②③⑥、乙②③⑥
C.甲②④⑤、乙①④⑥
D.甲②③⑤、乙①④⑦
读下图,回答1~3题:
![](http://thumb.zyjl.cn/pic1/upload/papers/c06/20120629/201206292127100789522.png)
1.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或大洋依次是
[ ]
A.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B.非洲、太平洋、南美洲
C.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D.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B.非洲、太平洋、南美洲
C.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D.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2.两大洲的轮廓和生物相似的特征证明了
[ ]
A.海底扩张学说
B.大陆漂移学说
C.板块构造学说
D.地质力学
B.大陆漂移学说
C.板块构造学说
D.地质力学
3.甲大洲位于
[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北半球
D.南半球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B.西半球
C.北半球
D.南半球
![精英家教网](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402/2/86166f0a.png)
(1)甲山在乙山的
(2)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3)甲山顶与乙山顶的相对高度约是
(4)图中山坡E和F的相比,坡度较陡的是
(5)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A.
(6)七年级一班某同学在此山区徒步旅行是不慎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困境.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精英家教网](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12/16/df0f9399.png)
(1)图中比例尺改为数字式是1:
(2)已知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3)图中A点位于甲的
(4)假设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则A点和F点的温差是
(5)若要从B、C两处爬上山顶乙,则选择从
(6)D、E两处的地形分别是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山在乙山的______方向。
(2)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_____米。
(3)甲山顶与乙山顶的相对高度约是______米。
(4)图中山坡E和F的相比,坡度较陡的是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6)七年级一班某同学在此山区徒步旅行是不慎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的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困境。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http://thumb.zyjl.cn/pic1/upload/papers/c06/20120324/201203241527037816962.gif)
(2)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_____米。
(3)甲山顶与乙山顶的相对高度约是______米。
(4)图中山坡E和F的相比,坡度较陡的是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6)七年级一班某同学在此山区徒步旅行是不慎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的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困境。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