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4.读“北京市略图 回答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988672[举报]
读北京市略图回答:
(1)北京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古迹,下列属于十大旅游胜地的是
A、八达岭长城、颐和园 B、明清故宫、天坛
C、八达岭长城、明清故宫 D、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
(2)北京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有利条件是
A、自然资源丰富 B、科技力量雄厚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地理位置优越
(3)为了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增强国际竟争力和城市服务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了
(4)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北京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古迹,下列属于十大旅游胜地的是
C
C
A、八达岭长城、颐和园 B、明清故宫、天坛
C、八达岭长城、明清故宫 D、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
(2)北京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有利条件是
B
B
A、自然资源丰富 B、科技力量雄厚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地理位置优越
(3)为了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增强国际竟争力和城市服务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了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
力度,规划和建设重点功能区;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人与环境和谐的城市环境.(4)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是
中关村
中关村
.读“北京市略图”回答
(1)写出北京市大致的经纬度:经度
(2)写出相邻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
A
(3)将图中代码填入相应铁路干线名称的空格内:
京哈线
(4)关于北京的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向东出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平原 ②向东出渤海,可与世界各地联系
③向北出居庸关,可进入黄土高原 ④向西是能源丰富的内蒙古高原 ⑤向南是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
(5)去北京旅游可观赏到的名胜古迹有
A.天坛 B.颐和园 C.长城 D.中华世纪坛
(6)据最新报道,2005年11月行使在北京长安街上的部分公交车改换成能乘坐300人的巨型客车,其目的是
A.改善北京的城市形象 B.改善北京的交通状况
C.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 D.提高公交车行使速度.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写出北京市大致的经纬度:经度
东经116°
东经116°
,纬度北纬40°
北纬40°
.(2)写出相邻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
A
河北省
河北省
,B天津市
天津市
.(3)将图中代码填入相应铁路干线名称的空格内:
京哈线
①
①
,京沪线②
②
,京九线③
③
,京广线④
④
,京包线⑤
⑤
.(4)关于北京的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②⑤
①②⑤
.①向东出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平原 ②向东出渤海,可与世界各地联系
③向北出居庸关,可进入黄土高原 ④向西是能源丰富的内蒙古高原 ⑤向南是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
(5)去北京旅游可观赏到的名胜古迹有
ABC
ABC
(多项选择).A.天坛 B.颐和园 C.长城 D.中华世纪坛
(6)据最新报道,2005年11月行使在北京长安街上的部分公交车改换成能乘坐300人的巨型客车,其目的是
B
B
.A.改善北京的城市形象 B.改善北京的交通状况
C.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 D.提高公交车行使速度.
读“北京市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和海域名称
A 省,B 市,C 市,D 海
(2)由北京通往东北地区的铁路干线①是 线,由北京通往西北地区的铁路干线②是 线,专门运送山西煤炭而修建的铁路③是 线,它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由北京向南的三条南北铁路干线依次是④ 线,⑤ 线,⑥ 线.由此可见,北京也是全国的 交通中心.
(3)北京的月平均气温最低时,澳大利亚正值 季
(4)北京的职能是 .
(5)济南的小亮同学去年参加了一次夏令营活动,以下是他凭记忆看到的景象和感受的描述,你认为其中哪些是可信的
a.沿京沪铁路乘火车到北京,途中看到了大片的玉米地和棉花地
b.在北京郊区游览了以古代建筑艺术而著名的避暑山庄
c.站在A地,看到周围景色,禁不住唱起了“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6)2008年奥运会将把全球人的目光吸引到北京,如果你是一名导游,你将带领游人参观北京的哪些景点?(列举三处以上)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和海域名称
A
(2)由北京通往东北地区的铁路干线①是
(3)北京的月平均气温最低时,澳大利亚正值
(4)北京的职能是
(5)济南的小亮同学去年参加了一次夏令营活动,以下是他凭记忆看到的景象和感受的描述,你认为其中哪些是可信的
a.沿京沪铁路乘火车到北京,途中看到了大片的玉米地和棉花地
b.在北京郊区游览了以古代建筑艺术而著名的避暑山庄
c.站在A地,看到周围景色,禁不住唱起了“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6)2008年奥运会将把全球人的目光吸引到北京,如果你是一名导游,你将带领游人参观北京的哪些景点?(列举三处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