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98854[举报]
一、选择题(共50分,每选对1小题得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D
C
C
B
C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A
B
C
C
C
C
D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A
B
B
A
二、综合分析题(共100分)
(十一)本题16分
26.墨西哥湾 渤海 (2分)
27.棉花 两地的热量条件较好,光照充足,地形平坦。 (2分)
28.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平原面积广阔,气候较优越,光热条件好,适宜居住,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资源);政府政策的支持,通过国防工业的建设来刺激局部工业发展;科技、教育发达,劳动力素质高。 (4分)
29.有利:矿产和海洋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较好,科技力量雄厚,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充足。不利:水资源和能源缺乏。 (5分)
30.防止土壤盐碱化,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合理发展沿海水产养殖业,保护湿地,防止黄河断流等。 (3分)
(十二)本题14分
31.甲 地形(地势) (2分) 32.水源(河流) (1分)
33.东北――西南走向 根据等温线走向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可判断出分水岭呈东北西南走向;根据区域定位判断该山脉是武夷山 (3分)
34.地形多山地丘陵,平原狭小;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中小河流众多,河流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无结冰期,水能资源较丰富;天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海岸线较曲折;以红壤为主 (5分)
35.大力发展小水电,这里河流短急,水量大,水能资源较丰富,适合建设小水电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3分)
(十三)本题15分
36.三地距海远近不同 (1分) 37.C F (1分)
38.增大 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大于南方 (3分)
39.60.8 小 位于四川盆地,受到四周高大山脉的阻挡,尤其是冬季风影响较小,气温的年较差比上海小 (4分)
40.气温的日较差、年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分配等 (3分)
41.我国西北部地区远离海洋;夏季风影响使东部地区夏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冬季风影响使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偏低,气温年较差大(3分)
(十四)本题7分
42.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① ② (3分)
43.宽 北京比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小 (2分)
44.甲 (1分)
45.B (1分)
(十五)本题17分
46.水稻 油菜 水田农业 (春)小麦 甜菜 传统旱作农业 (6分)
47.问题:湖泊面积萎缩 洪涝灾害较多
措施:退耕还湖,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抗灾能力等(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4分)
48.夏季低温(热量条件较差)
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等(3分)
49.热量条件优越;劳动力素质和科技水平较高 (2分)
50.河道曲折,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湖泊萎缩,调节径流能力下降 (2分)
(十六)本题11分
51.地形崎岖 环境效益较好的方案B和C中,林地占1/3左右,应为山区
过度毁林开荒 森林面积较小,涵养水源作用弱 52. CBA CBA
53.本题可在B、C方案中任选一种
若选B方案(1分)理由:该方案环境效益较高,(1分)且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后,3~8年内土地利用总收入减少较小,(2分)8年后土地利用总收入有较大提高。(1分)。
若选C方案(1分)理由:该方案环境效益最高。(2分)3~8年内土地利用总收入减少较多,对农户生活水平有较大影响。(1分)8个后土地利用总收入最高。(1分)
(十七)本题10分
54.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向斜 向斜的槽部物质坚实不易受到侵蚀,形成山地 (3分) 55.② (1分) 56.A (1分)
57.夏季气温升高,冰雪大量融化补给河流形成汛期 (1分)
58.问题及成因:上游:水土流失,地形崎岖、植被覆盖率低;中游:洪涝灾害,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泥沙沉积、河床抬高;(2分)
开发、整治措施:上游:植树种草、防治水土流失,修建水库,防洪、发电;中游:加固大堤,截弯取直,修建分洪蓄洪工程(2分)
(十八)本题10分
59.12 7(2分)
60.ABD(2分)
61.空间分布特点:工业区污染源比重大(主要集中在工业区)。
原因:工业区污染源多(主城区和其他区工业污染源少)。 (2分)
62.主城区 汽车尾气的排放 (2分)
63.措施:①控制污染源;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③使用清洁能源;
④健全环境法规(加强环境执法)。 (2分)
(十九)本题10分
64.纬度地带性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 气候 (3分)
65.A 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3分)
66.灌溉 黄河 (2分)
67.土地盐碱化 洪涝灾害 (2分)
(二十)本题10分
68.湘 旅游 (2分)
69.武陵源 B (2分)
70.衡山 雪峰山 (2分)
71.株洲经京广线到武汉,再经长江到九江的庐山,再经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到苏州园林,经京沪线到南京的中山陵,最后经京沪线到上海。 (2分)
72.湖南省水陆交通发达,有长江干支流和京广线、焦柳线、浙赣线、湘黔线经过;地处长江中游地区,市场广阔;基础设施条件较好;该省区经济发达,为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保障。 (2分)
海洋是交通的要道,风雨的故乡,资源的宝库,生命的摇篮。开发蓝色疆域,保护海洋环境,已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读图8图
9,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墨西哥湾与渤海共同的资源优势。(4分)
图8中甲地1月的平均气温:最低气温:5.4℃,最高气温:16℃。图9中乙地 1月的平均气温:最低气温:-8℃度,最高气温:2℃。
(2)依据材料,试分析两地1月气温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6分)
天津滨海新区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开采与加工基地,海洋化工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世界知名、全国领先。在“十一五”规划中,天津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
(3)分析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石油工业及海洋化工的社会经济条件。(4分)
海底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泄漏与污染,已成为困扰人们的主要问题。
(4)说明在自然情况下,相同程度的原油泄漏后,两大水域水体自净速度哪个更快?以其中的一个海域说明理由。(6分)
近年来,随着南北运力日趋紧张、东北老工业基地亟待振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蓄势崛起,渤海跨海大通道构想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图10为渤海跨海大通道示意图。
(5)专家论证,渤海跨海通道可采用“南桥北隧”方式,简述这样设计的原因是什么?跨海通道修建的意义有哪些。(6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甲、乙两图是两海湾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 甲、乙两地区相同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简述两地有利于种植该农作物的相似自然条件: 。
2. 甲图海湾以北地区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迅速崛起,试分析其原因:
(至少答出四点)。
3. 简析乙图海湾以西地区工业发展的条件:
4. 试述乙地区河口三角洲在开发整治中应如何协调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5. 甲、乙两图中海湾分别是 和 。两海域都是风暴潮易发区,试述其原因: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局部区域图
甲 乙
材料二 为了加速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和社会的一体化进程,跨越整个杭州湾、全长36千米、6车道公路的我国内地第一座跨海斜拉大桥正在建设。而奔涌了千百年、“壮观天下无”的钱江潮将不会因为世界第一跨海大桥的建设而受影响。大桥连接杭州湾南岸的宁波慈溪和北岸的嘉兴平湖,使宁波到上海的路程缩短120公里。专家认为这将加速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国际级都市圈成形。
材料三 当前,两岸直航问题已成为影响两岸经济关系和台湾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快推动两岸直航,不仅是两岸经济关系发展与人员往来的迫切需求,也是两岸主流民意的共同期待。
(1)李白观赏钱塘江潮有“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之作,体现了欣赏景观时要 。
①把握观赏时机 ②以情观景 ③领略自然和人文的和谐 ④抓住景观特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结合乙图分析跨杭州湾大桥建设对图示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
(3)B为我国近海海域,其名称为 ,该海域拥有的丰富能源资源有 。简述此海域能源开发和甲图中A工程建设对乙区域的共同影响。
(4)结合材料一、三,若上海与台北之间实现直航,则两地直线距离约为 km,试列举两种可能造成两地航班延误的灾害性天气。
(5)Q地处岛屿西部,试分析影响Q地与P地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不同点。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环渤海经济圈是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它是继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之后迅速崛起的新的经济圈。读图8和读9,回答下列问题:(16分)
⑴分析图8中甲河在该河段最突出的特征以及乙河3—5月份流量较少的原因。(5分)
⑵简要说明图8中乙河所在平原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2分)
⑶近些年来,河北、山东两省在大力发展粮棉生产的同时,建立了一批商品猪、肉牛、蔬菜、干鲜果品、海洋水产等基地。请简要分析这种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和两省农业对当地工业发展所起的作用。(2分)
⑷依据图8中的信息,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4分)
⑸目前渤海环境问题十分严重。为了再现碧海蓝湾,我国第一份区域环境总体规划——《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正在制订之中。请简述渤海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原因。(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环渤海经济圈是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它是继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之后迅速崛起的新的经济圈。读图1和读2,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分析图1中甲河在该河段最突出的特征以及乙河3-5月份流量较少的原因。(5分)
(2)简要说明图1中乙河所在平原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2分)
(3)近些年来,河北、山东两省在大力发展粮棉生产的同时,建立了一批商品猪、肉牛、蔬菜、干鲜果品、海洋水产等基地。请简要分析这种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和两省农业对当地工业发展所起的作用。(2分)
(4)依据图1中的信息,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4分)
(5)目前渤海环境问题十分严重。为了再现碧海蓝湾,我国第一份区域环境总体规划——《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正在制订之中。请简述渤海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原因。(3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