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黄土高原在成因上是由风力搬运.堆积作用形成的“风成高原 .其土壤来源是中亚.蒙古等地区的荒漠.戈壁.请从黄土结构分析其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2)图中A山-B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分析它与下列哪条分界线吻合?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1600毫米的等降水量线C.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D.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3)自然灾害频繁是黄土高原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除水土流失外.还有哪些自然灾害呢?(4)为加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971668[举报]
读黄土高原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在成因上是由风力搬运、堆积作用形成的“风成高原”,其土壤来源是中亚、蒙古等地区的荒漠、戈壁,请从黄土结构分析其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图中A山~B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分析它与下列哪条分界线吻合?( )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1600毫米的等降水量线
C.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3)自然灾害频繁是黄土高原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除水土流失外,还有哪些自然灾害呢?
(4)为加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
![精英家教网](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09/44/527fffb7.png)
(1)A山脉是黄土高原与
(2)黄土高原在成因上是由风力搬运、堆积作用形成的“风成高原”,其土壤来源是中亚、
(3)关于图B山~C河一线,说法正确的是
A.此线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此线以南、以北气温和降水差异很小
C.此线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D.此线以南多水田,水稻种植广泛;以北多旱田,小麦是主要种植作物
(4)黄土高原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有哪些?(至少写两条)
(5)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关于下列解决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A.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B.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去
C.从事农业生产时,需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D.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读黄土高原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山脉是黄土高原与______地形区的分界线.
(2)黄土高原在成因上是由风力搬运、堆积作用形成的“风成高原”,其土壤来源是中亚、______等地区的荒漠、戈壁.
(3)关于图B山~C河一线,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此线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此线以南、以北气温和降水差异很小
C.此线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D.此线以南多水田,水稻种植广泛;以北多旱田,小麦是主要种植作物
(4)黄土高原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有哪些?(至少写两条)______.
(5)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关于下列解决措施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B.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去
C.从事农业生产时,需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D.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读黄土高原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http://thumb.zyjl.cn/pic1/upload/papers/c06/20121006/2012100616533275029924.png)
(1)A山脉是黄土高原与___________(地形区)的分界线。
(2)黄土高原在成因上是由风力搬运、堆积作用形成的“风成高原”,其土壤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的荒漠、戈壁。
(3)关于图中B山和C河一线,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线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此线以南、以北气温和降水差异很小
C.此线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D.此线以南多水田,水稻种植广泛;以北多旱田,小麦是主要种植作物
B.此线以南、以北气温和降水差异很小
C.此线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D.此线以南多水田,水稻种植广泛;以北多旱田,小麦是主要种植作物
(4)黄土高原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有哪些?(至少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下列解决措施正确的是
[ ]
A.加强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B.把生态环境特别脆弱地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去
C.从事农业生产时,需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D.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使它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B.把生态环境特别脆弱地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去
C.从事农业生产时,需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D.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使它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