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96993[举报]
1.D 解析:该反应是轻核的聚变,A错;轻核的聚变要放出能量B错;该反应中没有α和β射线产生,但可能有γ产生,C错;反应前样子总质量,反应后核子总质量
,质量亏损为
,D正确。
2.C 解析:以活塞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活塞受三个力如图所示,气体初、末状态压强均等于大气压强
,此时
=0;过程①缸内气体压强
先增大后减小,则
向左先增大后减小,对活塞做负功, A是对的;过程②缸内气体压强
不变且等于
,
,B是对的;过程③缸内气体压强
先减小后增大,
向右先增大后减小,对活塞做正功,C错;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所以
,理想气体的温度变化相同时内能变化
相同,则
为负时Q大,D正确。选C。
3.BD
4.AB
5.A 解析:由图(c)可知,子弹穿过木块A的时间为,子弹对木块A的冲量实际上等于子弹在穿过A的过程中对A、B的总冲量,即
,由于A、B相同,质量相等,因此在
时间A对B的冲量等于子弹对A的冲量的一半,即
,A正确D错;子弹在穿过B时,相对B的平均速度小于穿过A时相对A的平均速度,因此
,
,
,
,BC错。
6.BC 解析:时刻B板电势比A板高,电子在
时间内向B板加速,
加速结束;在
时间内电子减速,由于对称,在
时刻速度恰好为零,接下来,电子重复上述运动,所以电子一直向B板运动,直到从小孔P突出,A错;无论电子在什么时刻突出P孔,
时刻电子都具有最大动能,B正确;电子突出小孔P的时刻不确定,但突出时的动能不大于
,C正确D错。
7.C 解析:运动员在到达P点前做平抛运动,y方向做匀速运动,x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AD两项错;当运动员滑上斜面后,x、y方向都做匀加速运动,但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B对C错。
8.AC 解析:如图甲,则振动周期,则
,A正确;如图乙,振动周期则为
,若为
,则
时刻和
时刻振动位移分别为A和-A,弹簧的长度不可能相同的。若为
,则
振动位移为-A,
,振动位移为
A,B错;当振动周期为
时,
时刻和
时刻振子的位移相等,加速度相等;当振动周期为
时,
时刻和
时刻振子的位移为零,加速度为零;C正确;由上述可知,两种情况位移虽相同,但速度方向相反,动量大小相等,D错。
9.D 解析:有三个力对金属棒做功,其中重力做功不改变金属棒的机械能,拉力
做功金属棒的机械能增加,安培力做功金属棒的机械能减小,减小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因此感应电流的功率
等于安培力的功率,两金属棒速度相等,动能不变,若
则系统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拉力
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电能,即
,AB错;若
,则系统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拉力
做的功一部分转化为系统机械能,一部分转化为电能,则
一定大于
,C错D对。
10.BCD 解析:对,
,功率
随电流I的减小而减小,A错B正确;对
,
,当
时,
有最大值,C正确;若
,则
随
的增大单调减小,D正确。
11.0.900 12
12.答案:①乙;②电压表的示数,电阻箱
的阻值;若选择图甲,
;若选择图乙,则
;③若选择图甲,则为CE;若选择图乙,则为E。
解析:①由于电源电动势V较小,
,电流表的标度单位只能是mA或μA,因此
约5
或5000
,5
不合题意,5000
比电流表内阻并不满足
,电压表内阻又未知,因此选择图乙,闭合开关S2时,保持
不变,反复调节
,使电流表指针半偏且电压表示数不变,则电路总电流不变,使电压表同时监测电路电流,减小实验误差,故选择图乙;②若选择图甲,则
,则
;选择图乙时,开关S2闭合前,通过电阻
的电流就是通过电流表的电流;③此实验电源内阻对实验没有影响,A错;两种电路都有电压表作监测电表,因此因此电源电动势大小及电阻箱
阻值的大小均对实验没有影响,BD错;若选择图甲,则电压表内阻对电流表两端电压
的计算有较大影响,而对图乙,电压表只起监测作用,因此选图甲时应该选择C项;电阻箱
阻值的精确度对实验直接造成影响,两种选择均要选E项。
评分说明:①只能选择图乙;②③若选择图甲,只要后续回答正确均给分。
13.解析:⑴以10个小球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2分)
得………………………………………………(2分)
⑵以1号球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2分)
解得……………………………………………(2分)
⑶撤去水平外力F后,以10个小球整体为研究对象,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2分) 得
(1分)
以1号球为研究对象,由动能定理得 ………………(2分)
得………………………………………………(2分)
14.解析:⑴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①
②
①/②得
③
④
⑵上升最高的尘埃做竖直上抛运动,因此由 得
⑶尘埃上升时机械能守恒,有
则卫星撞击月球时的速度约为
15.解析:⑴设电子在分离器中偏转的轨道半径为,在
中,
①
②
因此电子在Q和M中运动的周期相同,且 ③
正、负电子从O第一次到D的时间为相等,因此要让正、负电子在D中相遇,有
④
由②③④解得 ⑤
由电子偏转方向可判断,Q、M中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相反
⑵由②⑤得 ⑥
当时,环的半径最大,且
⑦
16.解析:A、B间发生弹性碰撞,设每次碰撞A、B的速度分别为,碰后的速度分别为
,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得
①
②
联立①②解得 (舍去),即每次碰撞两球都交换速度。
⑴设第一次碰撞前小球A的速度为,由动能定理得
③
则第一次碰撞后 ,小球A又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小球B则以速度
做匀速运动,设从A、B间的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前小球A运动的距离为
,则
④
⑤
联立③④⑤解得
⑵第二次碰后,设第三次碰撞前A运动的距离为
,则
⑥
⑦
联立解得
第三次碰后,小球B的动能
,因此当小球B出电场时的动能为
时,A、B间发生了四次碰撞。
⑶第四次碰撞后,小球A的速度,若第四次碰撞发生后小球A即离开电场,则A的动能
,若小球A在将要发生第五次碰撞时才离开电场,则
⑧
⑨
解得 ,故有
如图所示,真空中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玻璃球,频率为v的细激光束在真空中沿直线BC传播,于玻璃球表面的C点经折射进入小球,并在玻璃球表面的D点又经折射进入真空中,已知∠COD=120°,玻璃球对该激光的折射率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1A2/0210/0006/75cd08f3e1b4327ca351ed3e75e4b7f6/A/Image9.gif)
A.激光束在C点的入射角α=60°
B.此激光束在玻璃中穿越的时间为t=(其中c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一个光子在穿过玻璃球的过程中能量逐渐变小
D.改变入射角α的大小,细激光束可能在球表面C处发生全反射
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个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玻璃球,频率为υ的细激光束在真空中沿直线BC传播,并于玻璃球表面的C点经折射进入玻璃球,并在玻璃球表面的D点又经折射进入真空中,已知∠COD=120º,玻璃球对该激光的折射率,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光子在穿过玻璃球的过程中能量逐渐变小
B.此激光束在玻璃中穿越的时间为(其中c为真空中的光速)
C.改变入射角α的大小,细激光束可能在玻璃球的内表面发生全反射
D.激光束的入射角α=45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如图3所示,真空中一半径为尺、质量分布均匀的玻璃球,频率一定的细激光束在真空中沿直线AB传播,于玻璃球表面的B点经折射进入小球,并在玻璃球表面的D点又经折射进入真空中,已知,玻璃球对该激光的折射率为
,c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激光束在B点的入射角
B.此激光束在玻璃中穿越的时间为
C.一个光子在穿过玻璃球的过程中能量逐渐变小
D.改变人射角的大小,细激光束可能在球表面B处发生全反射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