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5. Cu,CO2和CO [设计方案](1)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实验与结论]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93172[举报]
小华和小勇同学根据碳与氧气反应后产物可能是CO2和CO,联想到碳与氧化铜反应可能会进行如下两个反应:
C+CuO
2Cu+CO2
C+CuO
Cu+CO
为了验证他们的想法,请你参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木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有三种可能:
(1)产物是Cu和CO2
(2)产物是Cu和CO
(3)产物是 .
【设计方案】:
(1)检验产物中是否有CO2的方法是 .
(2)如何检验产物中是否有CO,两人设计了如图方案:
【实验与结论】:
若C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物中 (填“有”或“没有”)CO.
【反思与评价】:
(1)气体先通过溶液,目的是 .
(2)中浓H2SO4的作用是 .
(3)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上述实验装置的不完善之处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C+CuO
| ||
C+CuO
| ||
为了验证他们的想法,请你参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木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有三种可能:
(1)产物是Cu和CO2
(2)产物是Cu和CO
(3)产物是
【设计方案】:
(1)检验产物中是否有CO2的方法是
(2)如何检验产物中是否有CO,两人设计了如图方案:
【实验与结论】:
若C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物中
【反思与评价】:
(1)气体先通过溶液,目的是
(2)中浓H2SO4的作用是
(3)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上述实验装置的不完善之处
小华和小勇同学根据碳与氧气反应后产物可能是CO2和CO,联想到碳与氧化铜反应可能会进行如下两个反应:
C+CuO2Cu+CO2
C+CuOCu+CO
为了验证他们的想法,请你参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木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有三种可能:
(1)产物是Cu和CO2
(2)产物是Cu和CO
(3)产物是______.
【设计方案】:
(1)检验产物中是否有CO2的方法是______.
(2)如何检验产物中是否有CO,两人设计了如图方案:
【实验与结论】:
若C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物中______(填“有”或“没有”)CO.
【反思与评价】:
(1)气体先通过溶液,目的是______.
(2)中浓H2SO4的作用是______.
(3)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上述实验装置的不完善之处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小华和小勇同学根据碳与氧气反应后产物可能是CO2和CO,联想到碳与氧化铜反应可能会进行如下两个反应:
C+CuO2Cu+CO2
C+CuOCu+CO
为了验证他们的想法,请你参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木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有三种可能:
(1)产物是Cu和CO2
(2)产物是Cu和CO
(3)产物是.
【设计方案】:
(1)检验产物中是否有CO2的方法是.
(2)如何检验产物中是否有CO,两人设计了如图方案:
【实验与结论】:
若C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物中(填“有”或“没有”)CO.
【反思与评价】:
(1)气体先通过溶液,目的是.
(2)中浓H2SO4的作用是.
(3)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上述实验装置的不完善之处.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C+CuO2Cu+CO2
C+CuOCu+CO
为了验证他们的想法,请你参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木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有三种可能:
(1)产物是Cu和CO2
(2)产物是Cu和CO
(3)产物是.
【设计方案】:
(1)检验产物中是否有CO2的方法是.
(2)如何检验产物中是否有CO,两人设计了如图方案:
【实验与结论】:
若C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物中(填“有”或“没有”)CO.
【反思与评价】:
(1)气体先通过溶液,目的是.
(2)中浓H2SO4的作用是.
(3)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上述实验装置的不完善之处.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高温下赤热的焦炭能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无色的气体,探究小组同学对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作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假设①:生成的气体可能有H2、CO;
假设②:生成的气体可能有H2、CO2、
假设③:生成的气体可能有H2、CO、CO2、N2;
假设④:组长认为③的猜想不合理,他作出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设计与实验】为了证明他们的猜想是正确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提示:浓硫酸作干燥剂,无水硫酸铜遇到水变蓝色,H2和CuO反应生成Cu和H2O,CO与CuO反应的原理与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相似.)
①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H2,相应的反应现象是
②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相应的反应现象是
③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相应的反应现象是
【结论与思考】实验后得出结论,假设①成立.
①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有同学认为尾气直接排出会污染空气,应如何处理更合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猜想与假设】假设①:生成的气体可能有H2、CO;
假设②:生成的气体可能有H2、CO2、
CO
CO
;假设③:生成的气体可能有H2、CO、CO2、N2;
假设④:组长认为③的猜想不合理,他作出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反应物中没有N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生成N2
反应物中没有N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生成N2
.【设计与实验】为了证明他们的猜想是正确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提示:浓硫酸作干燥剂,无水硫酸铜遇到水变蓝色,H2和CuO反应生成Cu和H2O,CO与CuO反应的原理与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相似.)
①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H2,相应的反应现象是
D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D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②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相应的反应现象是
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相应的反应现象是
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与思考】实验后得出结论,假设①成立.
①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2O
H2+CO
| ||
C+H2O
H2+CO
;
| ||
②有同学认为尾气直接排出会污染空气,应如何处理更合理:
在尾气排出处加一盏点燃的酒精灯或用空的气囊收集(合理均可)
在尾气排出处加一盏点燃的酒精灯或用空的气囊收集(合理均可)
甲、乙两位同学在学习甲烷性质时,发现甲烷与氢气和一氧化碳性质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具有可燃性等.但H2和CO具有还原性,那么甲烷有没有还原性呢?
【假设猜想】甲同学:甲烷没有还原性
乙同学:甲烷有还原性,并对甲烷还原氧化铜的产物提出了下列假设:
假设1:Cu、CO2
假设2:Cu、CO、H2O
假设3:Cu、CO2、H2O
假设4:Cu、CO、CO2、H2O
其中假设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设计实验步骤】(假设药品都是足量的)为了判断假设的合理性,乙同学设计了以下装置
①分别称量装置A、B、C的质量
②再次分别称量装置A、B、C的质量
③向玻璃管中装入CuO通一段时间的CH4
④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H4至冷却到室温
⑤缓缓通入足量的CH4,加热装置A,使其充分反应
甲同学认为还缺少一个步骤,缺少的步骤是⑥
【进行实验】乙同学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实验现象和数据
①装置A中的黑色粉末变红;装置B中白色粉末变蓝;装置C中石灰水变浑浊
②称量数据如表所示.
【现象分析与数据处理】
根据装置A、B、C中的现象可推知,CH4与CuO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依次是
【实验结论】
①CH4
②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假设猜想】甲同学:甲烷没有还原性
乙同学:甲烷有还原性,并对甲烷还原氧化铜的产物提出了下列假设:
假设1:Cu、CO2
假设2:Cu、CO、H2O
假设3:Cu、CO2、H2O
假设4:Cu、CO、CO2、H2O
其中假设
1
1
不合理,理由是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设计实验步骤】(假设药品都是足量的)为了判断假设的合理性,乙同学设计了以下装置
①分别称量装置A、B、C的质量
②再次分别称量装置A、B、C的质量
③向玻璃管中装入CuO通一段时间的CH4
④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H4至冷却到室温
⑤缓缓通入足量的CH4,加热装置A,使其充分反应
甲同学认为还缺少一个步骤,缺少的步骤是⑥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其合理的操作顺序是⑥①③⑤④②
⑥①③⑤④②
(填序号).【进行实验】乙同学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实验现象和数据
①装置A中的黑色粉末变红;装置B中白色粉末变蓝;装置C中石灰水变浑浊
②称量数据如表所示.
A中玻璃管(含药品)质量 | 装置B的质量 | 装置C的质量 | |
反应前 | 150g | 156.6g | 256.8g |
反应后 | 147.2g | 158.4g | 257.9g |
根据装置A、B、C中的现象可推知,CH4与CuO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依次是
Cu H2OCO2
Cu H2OCO2
.【实验结论】
①CH4
有
有
(填“有”或“没有”)还原性.如没有,不作答;如有,则乙同学的假设4
4
正确,原因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0.3g,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0.2g,C:H=3:2而甲烷中C:H=4:1,因此还生成CO.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0.3g,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0.2g,C:H=3:2而甲烷中C:H=4:1,因此还生成CO.
②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2CH4+7CuO
7Cu+4H2O+CO+CO2
| ||
2CH4+7CuO
7Cu+4H2O+CO+CO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