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903996[举报]
(13分)糕点疏松剂的主要成分中有碳酸氢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了探究。
Ⅰ.定性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约为10,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 性。
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一种常
见的固体物质。
【实验1】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放到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
(2)充分加热后, 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3)欲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探究来确定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的成分。
【提出假设】①可能是Na2CO3 ②可能是NaOH ③可能是NaOH和Na2CO3
【实验2】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将该固体溶于蒸馏水配制成溶液,取少量溶液于试 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 有气体产生 | 假设 (填序号)不成立 |
B.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 | | 固体产物中有 Na2CO3 |
C.取上述B步骤静置后所得上层清液,滴入少量酚酞 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固体产物中 |
Ⅱ.定量探究
为测定某疏松剂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下图组装仪器,取50.0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溶液;②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增加的质量(见下图曲线);③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④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⑤重复步骤③和④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http://thumb.zyjl.cn/pic5/tikupic/2c/7/7ios21.jpg)
(1)步骤①加入样品前还应 。
(2)装置乙的作用是 ;实验步骤③中,甲装置的作用是 。
(3)请利用相关数据计算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①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后,将c处的止水夹夹紧,点燃红磷后,迅速插入左边的广口瓶中;
②待燃烧停止,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将c处的止水夹打开。结果发现烧杯中的水进入到广口瓶中;
③待烧杯中的水不能再进入广口瓶后,打开广口瓶的橡胶塞,将广口瓶中的水全部倒入到100mL量筒中,测得其中水的体积为76ml。
④该同学又设法准确地测定了实验前原广口瓶中空气的体积,数据为400mL。
![](http://thumb.zyjl.cn/pic1/upload/papers/c05/20110307/201103071048105293618.gif)
(2) 该同学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与理论值21%相比较,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__(导气管的体积可忽略不计)
(3) 该同学的第④步操作中测定广口瓶中空气的体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体积分数)。他的操作过程如下(有100mL和500mL量筒供选用):
①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后,将c处的止水夹夹紧,点燃红磷后,迅速插入左边的广口瓶中;②待燃烧停止,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将c处的止水夹打开。结果发现烧杯中的水进入到广口瓶中;③待烧杯中的水不能再进入广口瓶后,打开广口瓶的橡胶塞,将广口瓶中的水全部倒入到100mL量筒中,测得其中水的体积为76ml。④该同学又设法准确地测定了广口瓶中空气的体积,数据为400mL。回答下列问题:
(1) 红磷燃烧时最明显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该同学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与理论值21%相比较,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气管的体积可忽略不计)
(3) 该同学的第④步操作中测定广口瓶中空气的体积的方法是:
。
Ⅰ.定性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约为10,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 性。
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一种常
见的固体物质。
【实验1】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放到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4/201408241126179053087.jpg)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
(2)充分加热后, 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3)欲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探究来确定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的成分。
【提出假设】①可能是Na2CO3 ②可能是NaOH ③可能是NaOH和Na2CO3
【实验2】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将该固体溶于蒸馏水配制成溶液,取少量溶液于试 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 有气体产生 | 假设 (填序号)不成立 |
B.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 | | 固体产物中有 Na2CO3 |
C.取上述B步骤静置后所得上层清液,滴入少量酚酞 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固体产物中 |
Ⅱ.定量探究
为测定某疏松剂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下图组装仪器,取50.0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溶液;②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增加的质量(见下图曲线);③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④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⑤重复步骤③和④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4/2014082411261795214163.jpg)
(1)步骤①加入样品前还应 。
(2)装置乙的作用是 ;实验步骤③中,甲装置的作用是 。
(3)请利用相关数据计算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3/2014082321302141417378.png)
(1)写出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b_______。
(2)若小明同学用装置B制备氧气,仪器a中装有高锰酸钾,还需作的一点改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小明同学用装置A或C及相关药品制各二氧化碳,以下是其实验过程:
I二氧化碳的制备:实验室提供了①稀硫酸、②块状碳酸钙、③稀盐酸、④碳酸钠固体等试剂,则小明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与装置C相比,装置A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求写出一点);
II.二氧化碳的收集:收集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代号) _______或_______;
III.二氧化碳的检验:小明同学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确定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请回答:这种检验方法是否正确?若正确请说明理由,若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