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向锥形瓶内的样品中加入过量的试剂, . 结论:未变质.化学方程: . 结论:变质.化学方程式: .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896659[举报]
同学们在化学实验室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
[提出问题]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的白色粉末究竟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1)已知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02),它具能与CO2、SO2相似的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的硅酸钠(Na2SiO3)和水,硅酸钠也是一种白色固体,俗称“水玻璃”,它是一种凝胶,能将玻璃粘结在一起;
(2)硅酸钠和盐酸或硫酸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的硅酸(H2SiO3)是一种白色难溶解于水的固体.
[成分分析]同学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结合从资料中获取的信息,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
①小军可能是Na2CO3和Na2SiO3的混合物;
②小红可能是NaOH、Na2CO3和Na2SiO3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为了验证猜想,小红同学取少量上述白色粉末并完全溶于水,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大于7,继续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发现有气体生成,同时还有白色沉淀出现.由此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成立.
(1)写出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二氧化硅(Si02)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
②小红的实验中,白色沉淀形成的化学反应 .
[问题解答]
(2)实验室里不同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不尽相同.现有①NaOH溶液、②硝酸银溶液、③大理石、④白磷、⑤稀硫酸等5种药品可分别保存在下列各试剂瓶中,请把NaOH溶液和硝酸银溶液的序号填写在各试剂瓶下面的括号内:
(3)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小红所得结论不正确,为什么? .
[含量测定]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设计了实验并通过实验证明小军的猜想成立.为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他们设计了如下2种不同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气体分析法--取2.5g白色粉末样品,放入锥形瓶(见下图),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气体最后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假设气体全部被氢氧化钠吸收,忽略系统内空气中CO2的影响),两次称量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的质量,得前后两次质量差为0.90g.
![精英家教网](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3/29/57ec8fc9.png)
[实验讨论]
①向锥形瓶加入白色粉末样品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②装置E的作用是 ;
③用B中NaHCO3饱和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B中的NaHCO3溶液能否换成石灰水?请判断并写出理由 .
④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不能根据以上实验数据0.90g计算白色粉末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理由是 ;
⑤为达到准确测定白色粉末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目的,应该加以改进,你认为改进方法是 .
方案二:沉淀分析法--另取一定量白色粉末的样品,按照下图所示的过程进行实验,测定产生的硅酸的质量以推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精英家教网](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3/29/0a79fe70.png)
(1)“操作1”的名称是 _;
(2)确定盐酸是否适量的方法是 (说明实验的操作、现象与结论);
(3)若实验中所取样品的质量为3g,产生硅酸沉淀的质量为0.39g.计算该白色粉末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反思评价]导致测定的结果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提出问题]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的白色粉末究竟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1)已知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02),它具能与CO2、SO2相似的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的硅酸钠(Na2SiO3)和水,硅酸钠也是一种白色固体,俗称“水玻璃”,它是一种凝胶,能将玻璃粘结在一起;
(2)硅酸钠和盐酸或硫酸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的硅酸(H2SiO3)是一种白色难溶解于水的固体.
[成分分析]同学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结合从资料中获取的信息,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
①小军可能是Na2CO3和Na2SiO3的混合物;
②小红可能是NaOH、Na2CO3和Na2SiO3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为了验证猜想,小红同学取少量上述白色粉末并完全溶于水,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大于7,继续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发现有气体生成,同时还有白色沉淀出现.由此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成立.
(1)写出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二氧化硅(Si02)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②小红的实验中,白色沉淀形成的化学反应
[问题解答]
(2)实验室里不同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不尽相同.现有①NaOH溶液、②硝酸银溶液、③大理石、④白磷、⑤稀硫酸等5种药品可分别保存在下列各试剂瓶中,请把NaOH溶液和硝酸银溶液的序号填写在各试剂瓶下面的括号内:
A | B | C | D | 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含量测定]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设计了实验并通过实验证明小军的猜想成立.为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他们设计了如下2种不同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气体分析法--取2.5g白色粉末样品,放入锥形瓶(见下图),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气体最后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假设气体全部被氢氧化钠吸收,忽略系统内空气中CO2的影响),两次称量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的质量,得前后两次质量差为0.90g.
![精英家教网](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3/29/57ec8fc9.png)
[实验讨论]
①向锥形瓶加入白色粉末样品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②装置E的作用是
③用B中NaHCO3饱和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B中的NaHCO3溶液能否换成石灰水?请判断并写出理由
④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不能根据以上实验数据0.90g计算白色粉末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理由是
⑤为达到准确测定白色粉末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目的,应该加以改进,你认为改进方法是
方案二:沉淀分析法--另取一定量白色粉末的样品,按照下图所示的过程进行实验,测定产生的硅酸的质量以推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精英家教网](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3/29/0a79fe70.png)
(1)“操作1”的名称是
(2)确定盐酸是否适量的方法是
(3)若实验中所取样品的质量为3g,产生硅酸沉淀的质量为0.39g.计算该白色粉末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反思评价]导致测定的结果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同学们在化学实验室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
[提出问题]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的白色粉末究竟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1)已知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02),它具能与CO2、SO2相似的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的硅酸钠(Na2SiO3)和水,硅酸钠也是一种白色固体,俗称“水玻璃”,它是一种凝胶,能将玻璃粘结在一起;
(2)硅酸钠和盐酸或硫酸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的硅酸(H2SiO3)是一种白色难溶解于水的固体.
[成分分析]同学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结合从资料中获取的信息,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
①小军可能是Na2CO3和Na2SiO3的混合物;
②小红可能是NaOH、Na2CO3和Na2SiO3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为了验证猜想,小红同学取少量上述白色粉末并完全溶于水,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大于7,继续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发现有气体生成,同时还有白色沉淀出现.由此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成立.
(1)写出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二氧化硅(Si02)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________;
②小红的实验中,白色沉淀形成的化学反应________.
[问题解答]
(2)实验室里不同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不尽相同.现有①NaOH溶液、②硝酸银溶液、③大理石、④白磷、⑤稀硫酸等5种药品可分别保存在下列各试剂瓶中,请把NaOH溶液和硝酸银溶液的序号填写在各试剂瓶下面的括号内:
A | B | C | D | E |
![]() | ![]() | ![]() | ![]() | ![]() |
[含量测定]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设计了实验并通过实验证明小军的猜想成立.为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他们设计了如下2种不同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气体分析法--取2.5g白色粉末样品,放入锥形瓶(见下图),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气体最后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假设气体全部被氢氧化钠吸收,忽略系统内空气中CO2的影响),两次称量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的质量,得前后两次质量差为0.90g.
![](http://thumb.zyjl.cn/pic5/upload/201307/51d5b21863243.png)
[实验讨论]
①向锥形瓶加入白色粉末样品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②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
③用B中NaHCO3饱和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B中的NaHCO3溶液能否换成石灰水?请判断并写出理由________.
④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不能根据以上实验数据0.90g计算白色粉末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理由是________;
⑤为达到准确测定白色粉末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目的,应该加以改进,你认为改进方法是________.
方案二:沉淀分析法--另取一定量白色粉末的样品,按照下图所示的过程进行实验,测定产生的硅酸的质量以推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http://thumb.zyjl.cn/pic5/upload/201307/51d5b21889a57.png)
(1)“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
(2)确定盐酸是否适量的方法是________(说明实验的操作、现象与结论);
(3)若实验中所取样品的质量为3g,产生硅酸沉淀的质量为0.39g.计算该白色粉末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反思评价]导致测定的结果偏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30、注射器是一种普通的医疗器械,但它在化学实验中经常出现,它对某些实验现象的观察或实验过程的改进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012/25/b7762589.png)
(1)图1用50 mL试管作反应容器,磷的燃烧均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可防止白烟污染空气.用50mL注射器(活塞事先处在20 mL刻度处)测量磷燃烧消耗的氧气体积.
操作: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药品,连好仪器.③夹紧弹簧夹,加热白磷,观察试管中所发生现象为
(2)图2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当缓缓向外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A.注射器内有液体 B.瓶中液面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3)兴趣小组走进实验室看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如图3).此情此景你首先想到是取用该药品时试剂瓶瓶塞应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012/25/f10de144.png)
(4)该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某部分变质的烧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又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他们首先设计了图A所示的装置,通过反应后右侧注射器内收集到气体的量计算出Na2CO3的质量分数(已知该状态下CO2的密度,所使用注射器最大量程为20mL).写出锥形瓶内所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②有同学提出以图B代替图A中的收集装置,则所测CO2气体的体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012/25/b7762589.png)
(1)图1用50 mL试管作反应容器,磷的燃烧均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可防止白烟污染空气.用50mL注射器(活塞事先处在20 mL刻度处)测量磷燃烧消耗的氧气体积.
操作: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药品,连好仪器.③夹紧弹簧夹,加热白磷,观察试管中所发生现象为
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④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可以看到活塞慢慢左移到约
10
mL刻度处(取整数值).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0%
.(2)图2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当缓缓向外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D
(填序号)A.注射器内有液体 B.瓶中液面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3)兴趣小组走进实验室看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如图3).此情此景你首先想到是取用该药品时试剂瓶瓶塞应
倒
放在桌上;取用后应立即塞上瓶塞密封保存,这是因为
氢氧化钠易潮解
,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而变质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012/25/f10de144.png)
(4)该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某部分变质的烧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又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他们首先设计了图A所示的装置,通过反应后右侧注射器内收集到气体的量计算出Na2CO3的质量分数(已知该状态下CO2的密度,所使用注射器最大量程为20mL).写出锥形瓶内所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HCl+NaOH═NaCl+H2O
、2HCl+Na2CO3═CO2↑+2NaCl
.小张认为该方案不能准确测得Na2CO3的质量分数,这是因为
产生的二氧化碳只有部分进入注射器中,还有部分在锥形瓶中
;小李认为该方案中样品的取用量也需要一定的控制,这是因为
注射器中能收集二氧化碳的量是有限度的
.②有同学提出以图B代替图A中的收集装置,则所测CO2气体的体积
偏小
(填“偏大”、“偏小”、“不变”),理由是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你的改进方案是
用碳酸钠饱和溶液代替水
;广口瓶内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没有
(填“有”或“没有”)影响.![](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101/8/facebd4c.png)
(1)实验过程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密度比空气的大
、不支持燃烧
的性质.(2)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认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这一条件,还另需满足a:
棉花充分与氧气接触
、b:温度必须达到棉花的着火点
两个条件.[提出问题]:在上述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提供a和b这两个燃烧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1)在常温下Na2O2能和CO2发生化学反应.
(2)在常温下Na2O2能和水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
(3)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吸水后变为蓝色.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进行探究.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101/8/8da348f1.png)
[实验步骤]:①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②把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内(D装置的U型管内放有足量的Na2O2固体,烧杯内盛有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并按图2组装整套实验仪器;③用力推动针筒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试管内;④一段时间后,在P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注:整个实验中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和空气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现象]:①无水硫酸铜没有变蓝色;②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③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①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
先在U型管内装入水,使U型管左右液面保持相平,然后向下推针筒活塞,若U型管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上升,并稳定一段时间则
说明气密性良好
.②C装置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
证明CO2中的水蒸气确实已被除去
.③D装置的烧杯内饱和的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析出氢氧化钙固体,说明Na2O2和CO2反应放出热量
.[得出结论]:(1)①“小木条复燃”说明Na2O2和CO2反应产生的一种气体,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一个条件;②
③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填装置出现的现象)说明Na2O2和CO2反应使图1中的棉花满足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2) Na2O2和CO2反应除生成一种气体外,还生成了一种固体,甲认为生成的固体是NaOH,乙认为是Na2CO3,同学们经过思考后认为甲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没有水参与反应
.(3)Na2O2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2O2+2CO2═2Na2CO3+O2↑
.[拓展提高]:现有一包保存不当的过氧化钠粉末,已证明其已完全变质.为探究其成分,有同学设计了以下定性和定量两种实验方案,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一、定性方案: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101/8/8dbfb2b7.png)
二、定量方案:
称取39.8g样品于一只质量为45g的锥形瓶中,一次性加入20mL蒸馏水后将锥形瓶放置在电子天平上,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观察显示数字的变化,并绘制出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稀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请你根据曲线计算出粉末中各成分的质量.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101/8/ea75a87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