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④待步骤③的试管中没有气泡后.进行“某一操作 .将固体洗净.干燥.称量.得红色团体质量仍为0.5g.[现象]甲同学观察到步骤①中的现象 .步骤③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反思]步骤④中进行的“某一操作 是 .乙同学认为在步骤④后还需增加一个实验.请你写出该实验的操作方法和现象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步骤得出的结论是 .请你再举一生活中应用催化剂的事例 .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894459[举报]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107/34/d1d10f79.png)
(1)简要叙述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将右端的导管口浸没在水中,往分液漏斗中加水并打开活塞,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气密性是好的;
.(2)红磷是一种可燃物,请验证:红磷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两个条件须分别验证),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燃烧.
实验说明:止水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锥形瓶A中盛满了氧气;管C中盛满了氮气,并放有红磷固体;试管D是空试管;分液漏斗B中装有蒸馏水,在实验时蒸馏水不够可以得到补充.
【实验步骤】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按照上述实验说明的要求,设法填装好试剂,并连接好整套实验装置.若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请设计后续的实验装置,并按要求完善下表.
步骤 | 操作 | 预计现象 | 得出的结论 |
① | 关闭K1,打开K2,点燃酒精灯加热玻璃管 | 红磷不燃烧 | 没有氧气不能燃烧 |
② | 盖灭酒精灯,待管C恢复到常温 | ||
③ | 打开K1和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
红磷不燃烧 | 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不能燃烧 |
④ | 继续保留步骤③的所有操作,并点燃酒精灯 | 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
燃烧必须要同时满足有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两个条件 |
组合1:A中
二氧化碳
,B中氢氧化钠溶液
;组合2:A中
氨气
,B中盐酸
.
聪聪同学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废弃药品时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绿色粉末,对其组成很好奇.征得老师允许后,设计了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为了进一步确定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查阅部分资料后,他继续进行了实验.
[资料查阅]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可做吸水剂,遇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步骤]
![精英家教网](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11/1/3dea1182.png)
①如图搭建实验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A装置中装入11.1g绿色粉末.关闭K1,打开K2、K3,持续通入适量N2.
③关闭K2、K3,分别称量装置B、C、D的质量,记录数据.
④打开K3,点燃酒精灯加热绿色粉末直至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时,关闭K3,熄灭酒精灯.分别称量装置B、C、D的质量,记录数据.
⑤待A冷却后,打开K1、K3,持续通入适量CO,再次点燃酒精灯加热.
⑥当A中粉末全部变红后,熄灭酒精灯.试管冷却后,关闭K1.称量装置A、B、C、D的质量,记录数据.
[实验现象和数据处理]
[实验分析与反思]
1、老师看了实验方案后认为,从环保的角度来看,此装置有一个缺陷,建议装置D后还应添加一个酒精灯,并在实验步骤 (填实验步骤的序号)中点燃.
2、步骤②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
[实验结论]该绿色粉末的组成元素是: ;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或化学反应方程式 |
取少量样品置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将试管用导管与澄清石灰水相连. | ①产生大量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②样品全部溶解,溶液呈蓝色. |
①样品中含有 ②样品中含有 |
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插入一根洁净的铁丝. | ①铁丝表面缓缓产生少量气泡. ②片刻后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
① ② (均用方程式表示) |
[资料查阅]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可做吸水剂,遇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步骤]
![精英家教网](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11/1/3dea1182.png)
①如图搭建实验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A装置中装入11.1g绿色粉末.关闭K1,打开K2、K3,持续通入适量N2.
③关闭K2、K3,分别称量装置B、C、D的质量,记录数据.
④打开K3,点燃酒精灯加热绿色粉末直至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时,关闭K3,熄灭酒精灯.分别称量装置B、C、D的质量,记录数据.
⑤待A冷却后,打开K1、K3,持续通入适量CO,再次点燃酒精灯加热.
⑥当A中粉末全部变红后,熄灭酒精灯.试管冷却后,关闭K1.称量装置A、B、C、D的质量,记录数据.
[实验现象和数据处理]
装置A | 装置B | 装置C | 装置D | |
第一次 加热后 |
绿色粉末变黑色 | 质量增加0.9g |
出现白色沉淀, 质量增加2.2g |
无明显变化 质量不改变 |
第二次 加热后 |
黑色粉末变红色 质量为6.4g |
无明显变化, 质量不改变 |
沉淀先增加后部分溶解; 质量增加 |
无明显变化 质量不改变 |
1、老师看了实验方案后认为,从环保的角度来看,此装置有一个缺陷,建议装置D后还应添加一个酒精灯,并在实验步骤
2、步骤②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实验结论]该绿色粉末的组成元素是:
聪聪同学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废弃药品时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绿色粉末,对其组成很好奇.征得老师允许后,设计了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或化学反应方程式 |
取少量样品置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将试管用导管与澄清石灰水相连. | ①产生大量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②样品全部溶解,溶液呈蓝色. | ①样品中含有________离子 ②样品中含有________离子 |
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插入一根洁净的铁丝. | ①铁丝表面缓缓产生少量气泡. ②片刻后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均用方程式表示) |
[资料查阅]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可做吸水剂,遇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步骤]
![](http://thumb.zyjl.cn/pic5/upload/201307/51d5b9e81720b.png)
①如图搭建实验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A装置中装入11.1g绿色粉末.关闭K1,打开K2、K3,持续通入适量N2.
③关闭K2、K3,分别称量装置B、C、D的质量,记录数据.
④打开K3,点燃酒精灯加热绿色粉末直至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时,关闭K3,熄灭酒精灯.分别称量装置B、C、D的质量,记录数据.
⑤待A冷却后,打开K1、K3,持续通入适量CO,再次点燃酒精灯加热.
⑥当A中粉末全部变红后,熄灭酒精灯.试管冷却后,关闭K1.称量装置A、B、C、D的质量,记录数据.
[实验现象和数据处理]
装置A | 装置B | 装置C | 装置D | |
第一次 加热后 | 绿色粉末变黑色 | ________ 质量增加0.9g | 出现白色沉淀, 质量增加2.2g | 无明显变化 质量不改变 |
第二次 加热后 | 黑色粉末变红色 质量为6.4g | 无明显变化, 质量不改变 | 沉淀先增加后部分溶解; 质量增加 | 无明显变化 质量不改变 |
1、老师看了实验方案后认为,从环保的角度来看,此装置有一个缺陷,建议装置D后还应添加一个酒精灯,并在实验步骤________(填实验步骤的序号)中点燃.
2、步骤②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
[实验结论]该绿色粉末的组成元素是:________;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聪聪同学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废弃药品时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绿色粉末,对其组成很好奇.征得老师允许后,设计了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为了进一步确定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查阅部分资料后,他继续进行了实验.
[资料查阅]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可做吸水剂,遇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步骤]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29165038986147778/SYS201310291650389861477016_ST/images0.png)
①如图搭建实验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A装置中装入11.1g绿色粉末.关闭K1,打开K2、K3,持续通入适量N2.
③关闭K2、K3,分别称量装置B、C、D的质量,记录数据.
④打开K3,点燃酒精灯加热绿色粉末直至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时,关闭K3,熄灭酒精灯.分别称量装置B、C、D的质量,记录数据.
⑤待A冷却后,打开K1、K3,持续通入适量CO,再次点燃酒精灯加热.
⑥当A中粉末全部变红后,熄灭酒精灯.试管冷却后,关闭K1.称量装置A、B、C、D的质量,记录数据.
[实验现象和数据处理]
[实验分析与反思]
1、老师看了实验方案后认为,从环保的角度来看,此装置有一个缺陷,建议装置D后还应添加一个酒精灯,并在实验步骤______(填实验步骤的序号)中点燃.
2、步骤②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
[实验结论]该绿色粉末的组成元素是:______;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或化学反应方程式 |
取少量样品置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将试管用导管与澄清石灰水相连. | ①产生大量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②样品全部溶解,溶液呈蓝色. | ①样品中含有______离子 ②样品中含有______离子 |
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插入一根洁净的铁丝. | ①铁丝表面缓缓产生少量气泡. ②片刻后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 ①______ ②______ (均用方程式表示) |
[资料查阅]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可做吸水剂,遇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步骤]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29165038986147778/SYS201310291650389861477016_ST/images0.png)
①如图搭建实验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A装置中装入11.1g绿色粉末.关闭K1,打开K2、K3,持续通入适量N2.
③关闭K2、K3,分别称量装置B、C、D的质量,记录数据.
④打开K3,点燃酒精灯加热绿色粉末直至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时,关闭K3,熄灭酒精灯.分别称量装置B、C、D的质量,记录数据.
⑤待A冷却后,打开K1、K3,持续通入适量CO,再次点燃酒精灯加热.
⑥当A中粉末全部变红后,熄灭酒精灯.试管冷却后,关闭K1.称量装置A、B、C、D的质量,记录数据.
[实验现象和数据处理]
装置A | 装置B | 装置C | 装置D | |
第一次 加热后 | 绿色粉末变黑色 | ______ 质量增加0.9g | 出现白色沉淀, 质量增加2.2g | 无明显变化 质量不改变 |
第二次 加热后 | 黑色粉末变红色 质量为6.4g | 无明显变化, 质量不改变 | 沉淀先增加后部分溶解; 质量增加 | 无明显变化 质量不改变 |
1、老师看了实验方案后认为,从环保的角度来看,此装置有一个缺陷,建议装置D后还应添加一个酒精灯,并在实验步骤______(填实验步骤的序号)中点燃.
2、步骤②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
[实验结论]该绿色粉末的组成元素是:______;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聪聪同学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废弃药品时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绿色粉末,对其组成很好奇.征得老师允许后,设计了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为了进一步确定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查阅部分资料后,他继续进行了实验.
[资料查阅]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可做吸水剂,遇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步骤]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29164128850149450/SYS201310291641288501494016_ST/images0.png)
①如图搭建实验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A装置中装入11.1g绿色粉末.关闭K1,打开K2、K3,持续通入适量N2.
③关闭K2、K3,分别称量装置B、C、D的质量,记录数据.
④打开K3,点燃酒精灯加热绿色粉末直至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时,关闭K3,熄灭酒精灯.分别称量装置B、C、D的质量,记录数据.
⑤待A冷却后,打开K1、K3,持续通入适量CO,再次点燃酒精灯加热.
⑥当A中粉末全部变红后,熄灭酒精灯.试管冷却后,关闭K1.称量装置A、B、C、D的质量,记录数据.
[实验现象和数据处理]
[实验分析与反思]
1、老师看了实验方案后认为,从环保的角度来看,此装置有一个缺陷,建议装置D后还应添加一个酒精灯,并在实验步骤______(填实验步骤的序号)中点燃.
2、步骤②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
[实验结论]该绿色粉末的组成元素是:______;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或化学反应方程式 |
取少量样品置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将试管用导管与澄清石灰水相连. | ①产生大量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②样品全部溶解,溶液呈蓝色. | ①样品中含有______离子 ②样品中含有______离子 |
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插入一根洁净的铁丝. | ①铁丝表面缓缓产生少量气泡. ②片刻后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 ①______ ②______ (均用方程式表示) |
[资料查阅]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可做吸水剂,遇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步骤]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hx/web/STSource/20131029164128850149450/SYS201310291641288501494016_ST/images0.png)
①如图搭建实验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A装置中装入11.1g绿色粉末.关闭K1,打开K2、K3,持续通入适量N2.
③关闭K2、K3,分别称量装置B、C、D的质量,记录数据.
④打开K3,点燃酒精灯加热绿色粉末直至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时,关闭K3,熄灭酒精灯.分别称量装置B、C、D的质量,记录数据.
⑤待A冷却后,打开K1、K3,持续通入适量CO,再次点燃酒精灯加热.
⑥当A中粉末全部变红后,熄灭酒精灯.试管冷却后,关闭K1.称量装置A、B、C、D的质量,记录数据.
[实验现象和数据处理]
装置A | 装置B | 装置C | 装置D | |
第一次 加热后 | 绿色粉末变黑色 | ______ 质量增加0.9g | 出现白色沉淀, 质量增加2.2g | 无明显变化 质量不改变 |
第二次 加热后 | 黑色粉末变红色 质量为6.4g | 无明显变化, 质量不改变 | 沉淀先增加后部分溶解; 质量增加 | 无明显变化 质量不改变 |
1、老师看了实验方案后认为,从环保的角度来看,此装置有一个缺陷,建议装置D后还应添加一个酒精灯,并在实验步骤______(填实验步骤的序号)中点燃.
2、步骤②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
[实验结论]该绿色粉末的组成元素是:______;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