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③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称量所得白色固体质量为11.2g.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887390[举报]
我们知道氧气是人体生命所必需的,在一般情况下,人可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在核潜艇里工作的人员,如何获得氧气呢?研究表明用“金属过氧化物处理系统”使氧“再生”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已知:淡黄色的过氧化钠固体在常温下即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1)你认为用这种方法制氧气的优点是
(2)小明欲探究过氧化钠吸收和释放的气体之间体积关系以及反应的热效应,设计实验如图1,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U形管内盛装过量的Na2O2药品,注射器中为二氧化碳气体,连接好装置.
③缓缓推动注射器A活塞,片刻,可以观察到温度计液柱明显上升,说明反应放热,同时还可以观察到固体粉末发生变化的现象是
④小明查阅资料得知:相同的条件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等的分子数,则待A注射器中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完全后,装置恢复至常温,B注射器中活塞应停留在
(3)Na2O2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发生变质,如何检验已经变质?简述方法、现象和结论.
变质的程度如何呢?部分同学对“已部分变质的Na2O2(含Na2CO3)的纯度测定”设计了实验,已知Na2O2与稀硫酸不反应,碱石灰能吸收CO2和H2O,步骤如下:
①按图2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w1g;
③准确称得mg样品放入容器b中;
④打开a,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打开弹簧夹,往试管A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D的总质量为w2g;
⑥根据D装置质量差进行计算.
试回答:
(i)若④⑤两步的实验操作太快,则会导致测定的Na2O2的纯度
(填“偏大”或“偏小”).
(ii)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iii)E装置的作用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已知:淡黄色的过氧化钠固体在常温下即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1)你认为用这种方法制氧气的优点是
反应条件低、方便携带、产物无污染、产生氧气同时还吸收了二氧化碳
反应条件低、方便携带、产物无污染、产生氧气同时还吸收了二氧化碳
.(2)小明欲探究过氧化钠吸收和释放的气体之间体积关系以及反应的热效应,设计实验如图1,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U形管内盛装过量的Na2O2药品,注射器中为二氧化碳气体,连接好装置.
③缓缓推动注射器A活塞,片刻,可以观察到温度计液柱明显上升,说明反应放热,同时还可以观察到固体粉末发生变化的现象是
淡黄色的粉末逐渐变为白色粉末
淡黄色的粉末逐渐变为白色粉末
;④小明查阅资料得知:相同的条件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等的分子数,则待A注射器中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完全后,装置恢复至常温,B注射器中活塞应停留在
50
50
mL处.(不考虑实验带来的误差)(3)Na2O2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发生变质,如何检验已经变质?简述方法、现象和结论.
取少量固体样品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出现浑浊说明已变质
取少量固体样品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出现浑浊说明已变质
.变质的程度如何呢?部分同学对“已部分变质的Na2O2(含Na2CO3)的纯度测定”设计了实验,已知Na2O2与稀硫酸不反应,碱石灰能吸收CO2和H2O,步骤如下:
①按图2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w1g;
③准确称得mg样品放入容器b中;
④打开a,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打开弹簧夹,往试管A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D的总质量为w2g;
⑥根据D装置质量差进行计算.
试回答:
(i)若④⑤两步的实验操作太快,则会导致测定的Na2O2的纯度
偏大
偏大
(填“偏大”或“偏小”).
(ii)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将装置中残留的二氧化碳鼓出,使反应充分
将装置中残留的二氧化碳鼓出,使反应充分
,装置A中试剂X应选用NaOH溶液
NaOH溶液
;(iii)E装置的作用是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D装置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D装置
.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1)[提出问题]
小慧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慧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的工地上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2)[猜想]
水泥块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
(4)[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水泥块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5)[讨论与反思]小清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的催化剂,他还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 ②完成实验二; 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质量
[分析]如果水泥块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以做过氧化氢的催化剂
(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慧的猜想,小清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够,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7)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做了该实验后,发现二氧化锰的量不同,反应速率不同.于是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他们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ml10%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所用时间,结果如下(其它实验条件均相同)
根据上述试验数据,他们应该得到的结论是: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提出问题]
小慧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慧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的工地上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2)[猜想]
水泥块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实验一 | 木条不复燃 |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 分解速度非常缓慢 | |
实验二 |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 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
木条复燃 |
(5)[讨论与反思]小清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的催化剂,他还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水泥块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
水泥块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 ②完成实验二; 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质量
[分析]如果水泥块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以做过氧化氢的催化剂
(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慧的猜想,小清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够,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水泥块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水泥块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7)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做了该实验后,发现二氧化锰的量不同,反应速率不同.于是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他们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ml10%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所用时间,结果如下(其它实验条件均相同)
实验次序 | 1 | 2 | 3 | 4 | 5 |
二氧化锰的质量/g | 0.1 | 0.3 | 0.5 | 0.7 | 0.9 |
所用时间/s | 17 | 7 | 4 | 2 | 2 |
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在一定的用量范围内,MnO2用量的增加,反应所需的时间减少,反应速率增大;当MnO2的用量增加到一定的值后,继续增大MnO2的用量,反应速率不再增大.
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在一定的用量范围内,MnO2用量的增加,反应所需的时间减少,反应速率增大;当MnO2的用量增加到一定的值后,继续增大MnO2的用量,反应速率不再增大.
事实上,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到该反应的快慢.请说出你的一个猜想: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1)[提出问题]
小慧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慧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的工地上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2)[猜想]
水泥块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实验一 | 木条不复燃 |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 分解速度非常缓慢 | |
实验二 |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 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 木条复燃 |
(5)[讨论与反思]小清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的催化剂,他还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______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 ②完成实验二; 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质量
[分析]如果水泥块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以做过氧化氢的催化剂
(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慧的猜想,小清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够,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______.
(7)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做了该实验后,发现二氧化锰的量不同,反应速率不同.于是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他们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ml10%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所用时间,结果如下(其它实验条件均相同)
实验次序 | 1 | 2 | 3 | 4 | 5 |
二氧化锰的质量/g | 0.1 | 0.3 | 0.5 | 0.7 | 0.9 |
所用时间/s | 17 | 7 | 4 | 2 | 2 |
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1)[提出问题]
小慧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慧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的工地上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2)[猜想]
水泥块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
(4)[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水泥块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5)[讨论与反思]小清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的催化剂,他还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 ②完成实验二; 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质量
[分析]如果水泥块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以做过氧化氢的催化剂
(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慧的猜想,小清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够,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
(7)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做了该实验后,发现二氧化锰的量不同,反应速率不同.于是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他们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ml10%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所用时间,结果如下(其它实验条件均相同)
根据上述试验数据,他们应该得到的结论是: 事实上,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到该反应的快慢.请说出你的一个猜想: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提出问题]
小慧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慧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的工地上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2)[猜想]
水泥块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实验一 | 木条不复燃 |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 分解速度非常缓慢 | |
实验二 |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 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 木条复燃 |
(5)[讨论与反思]小清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的催化剂,他还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 ②完成实验二; 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质量
[分析]如果水泥块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以做过氧化氢的催化剂
(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慧的猜想,小清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够,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
(7)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做了该实验后,发现二氧化锰的量不同,反应速率不同.于是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他们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ml10%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所用时间,结果如下(其它实验条件均相同)
实验次序 | 1 | 2 | 3 | 4 | 5 |
二氧化锰的质量/g | 0.1 | 0.3 | 0.5 | 0.7 | 0.9 |
所用时间/s | 17 | 7 | 4 | 2 | 2 |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某校同学对市场上的食品疏松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甲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一包主要成分是小苏打(碳酸氢钠)的疏松剂
(1)取样品溶于适量的水中,测得溶液的pH大于7.
(2)向小苏打样品中滴加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经检验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用小苏打和纯碱做了对比实验.实验中小试管内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变成蓝色,a烧杯中石灰水无明显现象,
b烧杯中石灰水了现白色浑浊.试回答:①在实验结束时,操作上要注意的问题是:
②由实验(3)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北方农村地区用“碱面”(碳酸钠)蒸馒头时,必须先将面粉发酵(产生一些有机酸)的原因是 .
实验二:乙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一包名为“臭粉”的疏松剂,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实验:
(1)“臭粉”为一种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2)取少量样品与稀盐酸混合后产生了可以使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
(3)取少量样品加热后,产生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少量样品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共热,产生了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臭气.
调查后得知,“臭粉”的主要成分是初中化学课本中一种常见的盐.
①你认为该盐是 ,它加热后反应的方程式为
②用“臭粉”作疏松剂的油炸食品放置后再销售和食用的原因可能是 .
③某些小商贩喜欢选用“臭粉”代替“小苏打”作疏松剂的原因可能是 .
实验三:丙小组同学探究小苏打、“臭粉”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产生气泡的原因
(1)两种疏松剂产生的气体中都含有 .推测产生这种气体的原因有 ; .
(2)小组的同学将少许面粉加入水中取上层液体用pH试纸测得:pH=7.猜测产生气体的原因是 .
实验四:丁小组的同学在某超市发现一种复合疏松剂--发酵粉,其成分见表:
(1)这种疏松剂产生的气体主要是 ;产生这种气体的原因是 和 .
(2)为测定其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Ⅰ.按图组装仪器,将50.0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某酸溶液;
Ⅱ.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见下列曲线);
Ⅲ.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Ⅳ.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Ⅴ.重复Ⅲ和Ⅳ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讨论:
①步骤Ⅰ.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 ,所加的酸溶液是 .
②装置乙的作用是 ;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时,装置甲的作用是 .
③请利用有关数据计算试样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本小题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实验一:甲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一包主要成分是小苏打(碳酸氢钠)的疏松剂
(1)取样品溶于适量的水中,测得溶液的pH大于7.
(2)向小苏打样品中滴加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经检验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用小苏打和纯碱做了对比实验.实验中小试管内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变成蓝色,a烧杯中石灰水无明显现象,
b烧杯中石灰水了现白色浑浊.试回答:①在实验结束时,操作上要注意的问题是:
②由实验(3)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二:乙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一包名为“臭粉”的疏松剂,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实验:
(1)“臭粉”为一种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2)取少量样品与稀盐酸混合后产生了可以使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
(3)取少量样品加热后,产生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少量样品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共热,产生了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臭气.
调查后得知,“臭粉”的主要成分是初中化学课本中一种常见的盐.
①你认为该盐是
②用“臭粉”作疏松剂的油炸食品放置后再销售和食用的原因可能是
③某些小商贩喜欢选用“臭粉”代替“小苏打”作疏松剂的原因可能是
实验三:丙小组同学探究小苏打、“臭粉”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产生气泡的原因
(1)两种疏松剂产生的气体中都含有
(2)小组的同学将少许面粉加入水中取上层液体用pH试纸测得:pH=7.猜测产生气体的原因是
实验四:丁小组的同学在某超市发现一种复合疏松剂--发酵粉,其成分见表:
成分 | 所用物质 |
碳酸盐类 | 碳酸氢钠 |
酸性物质 | 柠檬酸、酒石酸等 |
疏松剂 | 明矾 |
其他成分 | 淀粉、脂肪酸等 |
(2)为测定其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Ⅰ.按图组装仪器,将50.0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某酸溶液;
Ⅱ.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见下列曲线);
Ⅲ.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Ⅳ.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Ⅴ.重复Ⅲ和Ⅳ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讨论:
①步骤Ⅰ.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
②装置乙的作用是
③请利用有关数据计算试样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本小题4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