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①依据的实验原理是 木炭 .小军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小军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② 小军将集气瓶中的细沙改为一种溶液.重复上述①实验.有倒吸现象.且生成了白色沉淀.写出能体现该溶液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小军还发现倒吸的水量未达到集气瓶内原剩余容积的1/5.原因可能是 .③ 小军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 .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886847[举报]

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如下图所示,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中放入一粒白磷(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将玻璃容器固定好,放在盛有85℃热水的烧杯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实验中可以看到玻璃容器内白磷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实验结束后,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刻度__________处,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气态的__________而生成了固态的________,从而使玻璃容器内的气体体积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 玻璃容器内余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      ______。
③ 此反应中白磷要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他依据的实验原理可能是                                。
①小军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小军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答一条) 。
②小军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答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