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承受是一种力度和气度.是一种坦然的接纳和始终清醒的生命理念,承受是一种精神.是人生苦涩而美丽的一番心境.一个善于承受.能够承受的人.人生的步履往往显得沉稳.但人生却因此丰富和深厚.承受了阳光.就有了鲜花硕果,承受了巨浪.就有了登临彼岸时的放松释然,承受了炼狱之痛.就有了获得新生的欢欣和感悟.承受的结果.是一种对灵魂的提升.道德的修炼.能量的聚集.每一次承受.无不宣泄和张扬着深厚博大的人格魅力.生为人.我们需要承受.只有承受.请以“承受 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84399[举报]

 

1.B       2.B       3.A      4.C      5.B       6.D      7.D      8.B       9.D      10.C

【解析】

1.(A读音分别为bì,bì,bèi,bó;B读音分别为hě,hái,hài,gāi;c读音分别为wǔ,wǔ,wù,wú;D读音分别为jiàn,jiān,zhǎn.jiàn)

2.(“忍痛割爱”是忍痛把自己心爱的东西割舍给别人。故宫原本不属于自己所有,且参观故宫的打算也不是具体的东西,不能说“忍痛割爱”)

3.(B,语序不当,“他们”应在“一方面”前面;C,“这”指代不明;D,不合逻辑,“仿造伪劣产品”应为“制造伪劣产品”)

4.(A旬末的句号应放在“改变”后。B‘‘时间会省不少”后的句号应在引号内。D“好看”后的逗号应为分号)

5.(此项只能说明俄罗斯高纬度石油储备量大)

6.(“已经在研究”错,原文说是一种“亟待研究的办法”)

7.(A“石油储备将越来越丰富”不符合客观事实,在使用中只会越来越少;B开采率提高到50%,这只是研究的一个目标,不一定能达到;C原文是说,这种化学方法要降低成本后才能得到广泛的运用)

8.(“亡”通“无”,少了)

9.(排除①⑥,①是说韦丹力主革除陈规旧法,⑥为叙述韦丹查获证据)

10.(“依仗权势从官仓强取粮食的”应是“权吏”而非“主仓吏”,被韦丹“责令限期归还”的也应是“权吏”们而非“主仓吏”)

11.(1)出使外国,对于资费上的不足,应该向朝廷请求,怎么能够卖官得钱?

(2)你们仗着权势从官仓强取粮食,这是犯罪,我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归还这些粮食。

12.(1)① 开头三句通过景物描写,烘托渲染离愁别绪。

② 三、四两旬用比喻的手法抒写离愁。离愁像一溪春水,来路无穷,去程不尽,自然贴切而又柔美含蓄。

(2)这两句借助想象写楼头思妇凝目远望,越过春山的阻隔,伴随着渐行渐远的游子飞向天涯的情景,抒写了游子、思妇对对方深深的思念之情。

13.(1)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则游者众     险以远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14.特点是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生动细致地描摹出苏堤春晓的动人景致。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下文苏堤和苏轼的有关内容。

15.因为苏轼修筑的苏堤解决了西湖的淤塞和西湖上往来不便的问题,长堤上杂植的芙蓉、杨柳和六桥九亭为西湖增添了一道美景。他从民生大计出发。改变了西湖的命运。

16.插入岳庙和岳飞的内容,可以与苏堤和苏轼相映衬。两人一文一武,一个以生命捍卫国家,一个以智慧治理山河,两人皆为人杰,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从而丰富了文章内容。

17.没有文不对题。因为①雨是全文的线索,潆漾细雨,衬出西湖独特的韵致,同时也渲染了一种迷离空漾的意境,为“邂逅苏轼”的想象提供背景。

② 苏轼用心血和智慧构筑了苏堤,造福于民,这种人格和胸襟犹如润物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后人。

18.结论:中国人均耕地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观点:我们一定要大力保护耕地。

19.示例       端午节――感谢屈原,为我们中华民族树立了崇高伟岸的风范:爱国爱民,忠贞不渝,志洁行廉,刚正不阿。

五四青年节――感谢我的年轻伙伴,让我们共同享受友爱的欢乐,永葆青春的情谊。

国庆节――感谢祖国母亲,为我们创造了和平优越的生活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中秋节――感谢父母,在这个团圆的日子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温馨、幸福的港湾。

20.示例:漫画中有一个人,一只手扯下的“义”字扔在地上,头伸进铜钱7L中,双脚蹬倒凳子,吊死在钱眼里。(2分)

寓意:讽刺社会上那些见利忘义自我毁灭的人。(2分)

21.作文(参照2008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韦丹字文明,京兆府万年县(令陕西省西安市)人。新罗国的国君去世,皇帝诏令任命他为司封郎中前往吊唁。按照过去的典章制度,使臣出使外国,朝廷赐给他十个州县的官职,让他将这些官职卖出来得到出使的费用,这称作“私觌官。”韦丹说:“出使外国,对于资费上的不足,应该向朝廷请求,怎么能够卖官得钱?”列出所应开支的费用上奏,皇帝命令有关主管部门拔付给他,其后就把这种做法写在法令制度中。还未出行,新罗国继位的国君又去世了,韦丹还朝做了容州刺史。他教导百姓耕种纺织,禁止懒惰游乐,兴办学校,对于因贫穷而卖身为奴的百姓,将他们赎出并让他们回家,严禁官吏把他们抢掠来作为奴隶。开始兴建州城,城垣周长三十里,屯田二十四处,教百姓种植茶树、麦子,仁政教化得以广泛实行。朝廷用谏议大夫的官职征召韦丹还朝任职,韦丹以正直闻名。刘辟反叛,议政的官员们主张放过他不加讨伐,韦丹上奏,认为“在孝文帝时代,法令废弃,人们轻忽法令,应当用威慑手段来救此危局。现在不讨伐刘辟,那么朝廷能够管辖的就只剩下京城长安和东都洛阳这两京了。”这得到了宪宗皇帝的赞扬。调任江南西道观察使。起初,百姓不懂得建造瓦屋,都是用草盖屋顶,用竹子做屋椽,长期干燥则易突然烧毁。韦丹召来工匠教他们烧制砖瓦,把这些建筑用的材料聚放在场上,根据制造它们的费用定出价格,不要赢利。有能力建造瓦屋的百姓,从官府领取木材和砖瓦,可以免除一半的赋税,以后慢慢地归还欠款。因贫穷无力建瓦屋的百姓,给予他们钱财。韦丹亲自前去勉励和监督。韦丹又建立了南北两个市场,建造军营来驻扎军队,年中大旱,韦丹广泛征召百姓来做工,给予优厚的工钱,给他们食物。有一个官吏主管粮仓十年,韦丹审察库存的粮食,少了三千斛,韦丹说:“难道这个官吏能够自己耗费如此之多的粮食吗?”查抄登录他的家产,得到了全部的账目,都是当权的官吏强取的,韦丹就召集这些官吏说:“你们仗着权势从官仓强取粮食,这是犯罪,我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归还这些粮食。”这些官吏们都叩头谢罪,到了限期没有一个敢违约的。有一个兵卒违反了法令被判了死刑,韦丹没有处死他把他释放了。他离去后,上诉状告发韦丹违法,皇帝下诏将韦丹解送官府等候处理。就在此时,韦丹去世了,终年五十八岁。查验兵卒告发的罪名,都不符实,韦丹的为政的功绩就更加显著。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