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7577[举报]
科学的发展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人们对有机化合物的认识同样是这样。
(1)1828年,德国化学家武勒(F?WOhler)冲破了生命力学说的束缚,在实验室里将无机物氰酸铵(NH4CNO)溶液蒸发,得到了有机物尿素[CO(NH2)2]。
|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它不能解释下列 事实
(填入编号)
a.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b.苯能与H2 发生加成反应
c.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
d.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将苯与浓硫酸和硝酸混合共热并保存50℃―60℃的温度,可以生成硝基苯。反应后的仪器中有硝基苯、苯和残酸,为得到纯净的硝基苯,要进行中和、水洗,其目的是 ;已知苯的沸点是80℃,硝基苯的沸点是210.9℃,将苯与基苯分离开的实验操作是 。
(3)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这是因为过去发现的糖类太多可以用通式Cn(H2O)m来表示。实际上很多符合通式为Cn(H2O)m的化合物并不属于糖类,写出两种符合通式Cn(H2O)m而不属于糖类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
(4)183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发展了碳、氢分析法,为有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打下了基础。某含C、H、O三种元素的未知物,经燃烧实验测定该未知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52.16%,氢的质量分数为13.14%,则A的分子式为 。
A为有关物质存在如下转化关系,B是当今世界产量最大的塑料,广泛用于食品、医药、衣物、化肥等的包装。
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C.减少直至不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烃
D.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B.化学在能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C.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一切理论都要用实验进行检验
D.所有的化学物质都对人体有害,所以不能与它们有任何接触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4/201408241140433941812.gif)
A【物质结构与性质】纳米技术制成的金属燃料、非金属固体燃料、氢气等已应用到社会生活和高科技领域。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4/201408241140434101812.gif)
电离能(kJ/mol) | I1 | I2 | I3 | I4 |
A | 932 | 1821 | 15390 | 21771 |
B | 738 | 1451 | 7733 | 10540 |
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 。
②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A和氯元素形成的简单分子空间构型为 。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4/201408241140434263256.gif)
①已知金刚石中的C-C的键长为154.45pm,C60中C-C键长为145~140pm,有同学据此认为C60的熔点高于金刚石,你认为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
②科学家把C60和K掺杂在一起制造了一种富勒烯化合物,其晶胞如图所示,该物质在低温时是一种超导体。该物质的K原子和C60分子的个数比为 。
③继C60后,科学家又合成了Si60、N60,C、Si、N原子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Si60分子中每个硅原子只跟相邻的3个硅原子形成共价键,且每个硅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Si60分子中π键的数目为 。
B【实验化学】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果汁中Vc含量,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Ⅰ 实验原理
将特定频率的紫外光通过装有溶液的比色皿,一部分被吸收,通过对比入射光强度和透射光强度之间的关系可得到溶液的吸光度(用A表示,可由仪器自动获得)。吸光度A的大小与溶液中特定成分的浓度有关,杂质不产生干扰。溶液的pH对吸光度大小有一定影响。
Ⅱ 实验过程
⑴配制系列标准溶液。分别准确称量质量为1.0mg、1.5mg、2.0mg、2.5mg的标准Vc试剂,放在烧杯中溶解,加入适量的硫酸,再将溶液完全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定容。
上述步骤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容量瓶外还有 。
⑵较正分光光度计并按顺序测定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实验中使用同一个比色皿进行实验,测定下一溶液时应对比色皿进行的操作是 。测定标准溶液按浓度 (填“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
⑶准确移取10.00mL待测果汁样品到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硫酸,再加水定容制得待测液,测定待测液的吸光度。
Ⅲ 数据记录与处理
![](http://thumb.zyjl.cn/pic2/upload/papers/20140824/201408241140434573071.gif)
标准试剂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待测液 |
浓度mg/L | 10 | 15 | 20 | 25 | — |
pH | 6 | 6 | 6 | 6 | 6 |
吸光度A | 1.205 | 1.805 | 2.405 | 3.005 | 2.165 |
⑹实验结果与数据讨论
除使用同一个比色皿外,请再提出两个能使实验测定结果更加准确的条件控制方法 。
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国内外农学专家普遍认为,在其他生产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作物施用化肥可增产40%-60%。合成氨工业可以提供大量的氮肥,是满足人类对粮食增长需求的非常重要的化学工业。
(1)在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中,由于该反应在常温常压下,慢得几乎不能觉察,要实现工业化非常困难,许多化学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们先从温度和压强着手,温度升高对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填有利、不利或无关),增加压强对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填有利、不利或无关), 科学家们虽然选择了合适的温度和压强,但效果不佳,仍无法投入工业化生产。德国化学家哈伯(Fritz Haber,1868-1934)通过努力,在使用合适催化剂的情况下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实现了合成氨的工业化生产。你认为该反应能工业化生产的关键是
(2)合成氨是重要的人工固氮方法,除人工固氮外,还有自然固氮,闪电固氮就是自然固氮的一种方式,课堂上可用高压发生器模拟这一过程,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开始后,可以看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请解释原因(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