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66572[举报]
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它包括户籍人口、常住本地的外地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图3、表1为我国某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该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1%。据此完成8~9题。
【小题1】下列有关表1数据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性别比变大是因为自然增长率低 |
B.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较高是因为出生率高 |
C.户均人口数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的上升 |
D.农村人口比重减小是因为外来人口主要流向城市 |
A.0~14岁人口比重明显减小,可减少幼儿教育经费投入 |
B.15~59岁人口比重明显提高,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
C.60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最多,说明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
D.人口平均年龄下降明显,导致环境压力增大 |
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它包括户籍人口、常住本地的外地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图3、表1为我国某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该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1%。据此完成8~9题。
1.下列有关表1数据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性别比变大是因为自然增长率低
B.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较高是因为出生率高
C.户均人口数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的上升
D.农村人口比重减小是因为外来人口主要流向城市
2.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比重明显减小,可减少幼儿教育经费投入
B.15~59岁人口比重明显提高,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C.60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最多,说明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D.人口平均年龄下降明显,导致环境压力增大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下图a和图b分别反映某一地区的某月份气温分布情况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情况,据图回答各题。
1.造成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拔高度 C.热力性质 D.地表植被
2.d地降水量比c地降水量大,这与两地分别受到
A.墨西哥湾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有关
B.北大西洋暖流、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有关
C.日本暖流、加那利寒流的影响有关 D.东澳大利亚暖流、秘鲁寒流的影响有关
3.在图1b所示地区沿纬度L向东去,经过的陆地自然带主要有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高山植物区、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
B.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高山植物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热带荒漠带、高山植物区、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它包括户籍人口、常住本地的外地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下面图表为我国某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该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1%。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表格数据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性别比变大是因为自然增长率低
B.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较高是因为出生率高
C.户均人口数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的上升
D.农村人口比重减小是因为外来人口主要流向城市
2.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比重明显减小,可减少幼儿教育经费投入
B.15~59岁人口比重明显提高,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C.60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最多,说明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D.人口平均年龄下降明显,导致环境压力增大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下图a和图b分别反映某一地区的某月份气温分布情况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情况,据图回答各题。
造成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拔高度 C.热力性质 D.地表植被
d地降水量比c地降水量大,这与两地分别受到
A.墨西哥湾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有关
B.北大西洋暖流、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有关
C.日本暖流、加那利寒流的影响有关 D.东澳大利亚暖流、秘鲁寒流的影响有关
在图1b所示地区沿纬度L向东去,经过的陆地自然带主要有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高山植物区、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
B.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高山植物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热带荒漠带、高山植物区、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