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成实像时.像一定比物小. B.成虚像时.像一定比物大C.成实像时.像和物一定在透镜的两侧 D.成虚像时.像和物一定在透镜的同侧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620187[举报]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其目的是                                       
(2) 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刻度线处,光屏上出现倒
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实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线处,他通
过凸透镜可看到光源的        (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3) 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将大小如图乙所示的光源放在光具座15cm刻度线
处,如果此时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选A、B、
C、D)。

(4) (2分)同学们看了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后,进行了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一定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其目的是                                       

(2) 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刻度线处,光屏上出现倒

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实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线处,他通

过凸透镜可看到光源的         (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3) 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将大小如图乙所示的光源放在光具座15cm刻度线

处,如果此时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选A、B、

C、D)。

(4) (2分)同学们看了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后,进行了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一定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的地方(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      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4)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5)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         的关系。

(6)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7)移走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受到蜡烛的像(选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