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小明按如下图所示的滑轮组实验时.用F=5N的拉力在3s内将重为12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10cm.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拉力F的功率是多少?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604033[举报]
小明在做“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时,记录情况如下表: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31A1/0040/0100/ea876a7bcce7558338002c4d1149fdad/A/Image216.gif)
(1)在表格内填入机械效率的计算结果.
(2)在如图所示中画出小明实验时滑轮组的缠绕方式.
(3)若改用两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来提升原来的物体,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
(4)实验中小明若没有刻度尺测高度及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则滑轮组机械效率应按η=________计算.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1/20/4ac0cbb9.png)
A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G,
B按图所示组装好器材,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匀速上升,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物体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
C在物体静止时读出拉力的大小F,
D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以上操作过程存在一处错误,错误是步骤
C
C
,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在物体匀速上升时读出拉力的大小F
在物体匀速上升时读出拉力的大小F
.(2)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小明进行了实验并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钩码重G(N) | 测力计示数F(N) | 钩码提升的高度h(m) |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
4 | 1.6 | 0.1 | 0.3 |
83.3%
83.3%
.(3)另一同学在观看了小明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后,认为可以省去一个测量器材,少测两个物理量,也可以测出滑轮组机械效率,他和小明讨论并请教了老师后,认为他的想法是可行的.则可省去测量器材是
刻度尺
刻度尺
.
下面是小明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的操作步骤:
A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G,
B按图所示组装好器材,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匀速上升,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物体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
C在物体静止时读出拉力的大小F,
D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以上操作过程存在一处错误,错误是步骤______,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2)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小明进行了实验并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钩码重G(N) | 测力计示数F(N) | 钩码提升的高度h(m) |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
4 | 1.6 | 0.1 | 0.3 |
(3)另一同学在观看了小明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后,认为可以省去一个测量器材,少测两个物理量,也可以测出滑轮组机械效率,他和小明讨论并请教了老师后,认为他的想法是可行的.则可省去测量器材是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下面是小明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的操作步骤:
A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G,
B按图所示组装好器材,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匀速上升,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物体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
C在物体静止时读出拉力的大小F,
D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以上操作过程存在一处错误,错误是步骤______,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2)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小明进行了实验并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机械效率______.
(3)另一同学在观看了小明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后,认为可以省去一个测量器材,少测两个物理量,也可以测出滑轮组机械效率,他和小明讨论并请教了老师后,认为他的想法是可行的.则可省去测量器材是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A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G,
B按图所示组装好器材,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匀速上升,用刻度尺分别测出物体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
C在物体静止时读出拉力的大小F,
D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以上操作过程存在一处错误,错误是步骤______,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2)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小明进行了实验并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钩码重G(N) | 测力计示数F(N) | 钩码提升的高度h(m) |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
4 | 1.6 | 0.1 | 0.3 |
(3)另一同学在观看了小明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后,认为可以省去一个测量器材,少测两个物理量,也可以测出滑轮组机械效率,他和小明讨论并请教了老师后,认为他的想法是可行的.则可省去测量器材是______.
![](http://thumb.zyjl.cn/pic6/res/czwl/web/STSource/20131104181631123634052/SYS201311041816311236340028_ST/images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