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小芳和小明分别设计了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的实验.他们各自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及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所示.(小芳和小明实验时电路连接及记录的数据都没有错误.)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597317[举报]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1/73/68170922.png)
小芳的实验数据记录:
I1/A | I2/A | I/A |
0.20 | 0.40 | 0.60 |
测次电流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I1/A | 0.16 | 0.20 | 0.24 | 0.28 |
I2/A | 0.16 | 0.20 | 0.24 | 0.28 |
I/A | 0.32 | 0.40 | 0.48 | 0.56 |
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小明根据他的实验数据断定“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流一定相等”,这是因为他选用的两个电阻R1、R2的大小关系是:R1
=
=
R2.(3)分别指出小芳、小明的实验设计各有哪些可改进之处.
小芳:
应增加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的电流,以便进行多次测量,测出多组数据
应增加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的电流,以便进行多次测量,测出多组数据
.小明:
使用阻值不同的电阻R1、R2进行实验,或用变阻器来作电阻R1、R2
使用阻值不同的电阻R1、R2进行实验,或用变阻器来作电阻R1、R2
.(4分)小芳和小明分别设计了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他们各自设计的实验电路及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所示.(小芳和小明实验时电路连接及记录的数据都没有错误.)
小芳的实验数据记录 |
|
||||||
I1/A |
I2/A |
I/A |
|
||||
0.20 |
0.40 |
0.60 |
|
||||
小明的实验数据记录 |
|||||||
测次 电流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
I1/A |
0.16 |
0.20 |
0.24 |
0.28 |
|||
I2/A |
0.16 |
0.20 |
0.24 |
0.28 |
|||
I/A |
0.32 |
0.40 |
0.48 |
0.56 |
|||
(1)从他们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是: .
(2)小明根据他的实验数据断定“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流一定相等”,这是因为他选用的两个电阻R1、R2的大小关系是:R1 R2.
(3)请指出小芳的实验设计需要改进之处:
小明的实验设计需要改进之处: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小芳和小明分别设计了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他们各自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及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小芳和小明实验时电路连接及记录数据都没有错误.)
小芳的实验数据记录
I1/A | I2/A | I/A |
0.20 | 0.40 | 0.60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
I1/A | 0.16 | 0.20 | 0.24 | 0.28 |
I2/A | 0.16 | 0.20 | 0.24 | 0.28 |
I/A | 0.32 | 0.40 | 0.40 | 0.56 |
(2)小明是如何实现多次测量的:________.
(3)分别指出小芳、小明的实验设计各有哪些可改进之处.
缺陷 | 改进 | |
小芳 | ||
小明 |
小芳和小明分别设计了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他们各自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及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所示.(小芳和小明实验时电路连接及记录的数据都没有错误.)小芳的实验电路图如图1,小明的实验电路如图2.
小芳的实验数据记录:
I1/A | I2/A | I/A |
0.20 | 0.40 | 0.60 |
测次电流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I1/A | 0.16 | 0.20 | 0.24 | 0.28 |
I2/A | 0.16 | 0.20 | 0.24 | 0.28 |
I/A | 0.32 | 0.40 | 0.48 | 0.56 |
(2)小明根据他的实验数据断定“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流一定相等”,这是因为他选用的两个电阻R1、R2的大小关系是:R1______ R2.
(3)分别指出小芳、小明的实验设计各有哪些可改进之处.
小芳:______.
小明: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