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图 1 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 . 其中图 1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 图 1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 均选填“ ]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591640[举报]
图 (a)、(b) 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 , 其中图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 图1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 均选填“(a)”、 或“(b)”]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图1所示为探究“水沸腾”实验的装置:
(1)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是______.
(2)纠正错误后,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请在图2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8 | 98 | 98 |
A.你认为哪一种是水沸腾时的情景.______
B.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时的时间,可以采取哪两条措施.
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图1所示为探究“水沸腾”实验的装置:
(1)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是______.
(2)纠正错误后,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请在图2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在“探究水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图3(a)、(b)所示的两种情景.
A.你认为哪一种是水沸腾时的情景.______
B.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时的时间,可以采取哪两条措施.
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是______.
(2)纠正错误后,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请在图2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6 | 7 |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8 | 98 | 98 |
A.你认为哪一种是水沸腾时的情景.______
B.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时的时间,可以采取哪两条措施.
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如图1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测量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表明:像与物体的大小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4)第(2)步中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B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这里应用了 (选填“等效替代法”或“控制变量法”)的物理方法.
(5)多次改变物距的大小主要是为了 .
A.减小错误 B.使每组数据更准确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D.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6)实验中如果把平面镜向左倾斜,如图3,实验能否成功?说出理由: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物距/cm | 像距/cm | 像与物大小比较 | |
第一次 | 12.0 | 12.0 | 等大 |
第二次 | 15.0 | 15.0 | 等大 |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4)第(2)步中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B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这里应用了
(5)多次改变物距的大小主要是为了
A.减小错误 B.使每组数据更准确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D.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6)实验中如果把平面镜向左倾斜,如图3,实验能否成功?说出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