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小明在学习了液体压强后.知道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他想能否用液体压强计来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呢?请你帮助小明将液体压强计改造成可以用来比较液体密度的装置.说明你的改造过程和新仪器的使用方法.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582625[举报]
小明在学习了液体压强后,知道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他想能否用液体压强计来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呢?请你帮助小明将液体压强计改造成可以用来比较液体密度的装置。说明你的改造过程和新仪器的使用方法。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他们在饮料瓶中灌满水,并用瓶盖密封瓶口,然后先在深度为8cm的a处扎了一个小孔,结果水并未流出来,其原因是受到
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
作用.他们明白道理后,去掉瓶盖,又迅速在深度为20cm的b处扎了一个小孔,并观察其后发生的现象.(2)请你帮他们计算出在扎两个孔时水对a、b处产生的压强分别为
800
800
Pa和2000
2000
Pa.(3)他们发现从小孔b中射出水流的速度比小孔a中的大,你认为其原因是
b处受到水的压强大
b处受到水的压强大
.(4)经过反复的试验,他们发现从小孔中射出水流的射程s (从小孔处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OA)跟小孔在水中的深度h和小孔到地面的高度H这两个因素有关.为了研究水流的射程s与h、H之间的关系,他们将饮料瓶放置在水平桌面边缘,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由此小华就得出了结论:小孔距水面的深度h越大,水流的射程s越大.你认为小华的结论是
错误
错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5)他们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 小孔高度H/m | 小孔深度h/m | 小孔深度的平方根
|
水流射程s/m | ||
1 | 0.64 | 0.16 | 0.40 | 0.64 | ||
2 | 0.64 | 0.36 | 0.60 | 0.96 | ||
3 | 0.64 | 0.64 | 0.80 | 1.28 | ||
4 | 1.0 | 0.16 | 0.40 | 0.80 | ||
5 | 1.0 | 0.36 | 0.60 | 1.20 | ||
6 | 1.0 | 0.64 | 0.80 | 1.60 |
h |
h |
18、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
A. 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乙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丙和丁所示.他发现丁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丁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②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
大于
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B
.A. 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乙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压强计的气密性不好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丙和丁所示.他发现丁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丁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不可靠的
(选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简要说明理由:
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不同(或没有控制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
.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如图所示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4)d图中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向烧杯中逐渐倒入清水(未溢出),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如图所示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
大于
大于
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调节的方法是:B
B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压强计的密封性不好
压强计的密封性不好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不可靠的
不可靠的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②简要说明理由: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不同
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不同
.(4)d图中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向烧杯中逐渐倒入清水(未溢出),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将
变大
变大
(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②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
大于
大于
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B.
B.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
不可靠的
不可靠的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简要说明理由:
没有控制金属盒的橡皮膜所处的深度相同
没有控制金属盒的橡皮膜所处的深度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