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其中v10和v20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v1和v2分别是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e=1.非弹性碰撞的e<1.某同学借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钢质小球1和2.(它们之间的碰撞可近似视为弹性碰撞).且小球1的质量大于小球2的质量.实验步骤如下:安装好实验装置.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并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第一步:不放小球2.让小球 1 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二步:把小球 2 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的C点.让小球 1 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第一步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566276[举报]

 

1. B  2. B  3.BC  4. D  5. BD  6. ABD  7. BD  8. ABD  9. ACD  10. ACD  11. A

12. BC  13. BC  14. BC

15.

16.    

17.1:1,  , 0

20081226

M点是小球1与小球2碰撞后小球1落点的平均位置

N点是小球2落点的平均位置

②小球从槽口C飞出后作平抛运动的时间相同,设为t,则有

        OP=v10t

        OM=v1t

        ON=v2t

  小球2碰撞前静止, v20=0

     

     ③OP与小球的质量无关,OM和ON与小球的质量有关

19.解析:(1)设乙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绳子上的弹力为T1,     

      对乙物体        =5N                    

当乙物体运动到最低点时,绳子上的弹力为T2

对乙物体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又由牛顿第二定律:                 

得: =20N                      

(2)设甲物体的质量为M,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乙在最高点时甲物体恰好不下滑,有:    

乙在最低点时甲物体恰好不上滑,有:     

可解得:            

            

20.(1)由题意,A、B、C三物在C落地前均保持相对静止,

知:

对A有:

   (2)若,在C未落地之前

   

显然,B将在A上相对滑动,而C落地时间:

 

C落地瞬间,A、B的速度分别为:

    C落地后,水平方向上只有A、B相互作用,设B刚滑到A最右端二物即获共同速度,则B就刚不从A上滑下。由水平动量守恒可求出这个共同速度:

由动能定理(只算数值);

对A:

可知,B在A上相对滑到距离

21.(1)设物体从A滑落至B时速率为

                                           

                                            

        物体与小球相互作用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设共同速度为

                                           

                                            

   (2)设二者之间的摩擦力为

                        

                        

        得                                  

  (3)设物体从EF滑下后与车达到相对静止,共同速度为v2相对车滑性的距离为S1

       车停后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相对车滑行距离为S1

                                            

                                

                                     

      联立解得 (1分)                        

 

 

 

 

 

 

 

 

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其中v10和v20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v1和v2分别是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e=1,非弹性碰撞的e<1。某同学借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钢质小球1和2,(它们之间的碰撞可近似视为弹性碰撞),且小球1的质量大于小球2的质量。
实验步骤如下:安装好实验装置,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并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第一步: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二步: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的C点,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第一步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三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上述实验中:
(1)P点是_____________的平均位置,M点是_____________的平均位置,N点是_____________的平均位置。
(2)请写出本实验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用测量量表示的恢复系数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个落地点距O点的距离OM、OP、ON与实验所用的小球质量是否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其中v10和v20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v1和v2分别是碰撞后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e=1,非弹性碰撞的e<1。某同学借用验证动力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钢质小球1和2(它们之间的碰撞可近似视为弹性碰撞),且小球1的质量大于小球2的质量。
实验步骤如下:安装好实验装置,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并记下重锤线所指的位置O。
第一步,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二步,把小球2 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C点,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第一步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三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上述实验中:
(1)P点是________________平均位置,M点是________________平均位置,N点是________________平均位置。
(2)请写出本实验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写出用测量量表示的恢复系数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3)三个落地点距O点的距离OM、OP、ON与实验所用的小球质量是否有关系?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其中v10v20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v1v2分别是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e=1,非弹性碰撞的e<1.某同学借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钢质小球1和2,(它们之间的碰撞可近似视为弹性碰撞),且小球1的质量大于小球2的质量.

实验步骤如下:

安装好实验装置,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并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第一步: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二步: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的C点,让小球1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第一步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三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上述实验中,

P点是________的平均位置,

M点是________的平均位置,

N点是________的平均位置,

②请写出本实验的原理________写出用测量量表示的恢复系数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三个落地点距O点的距离OMOPON与实验所用的小球质量是否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其中v10v20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v1v2分别是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e1,非弹性碰撞的e1.某同学借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钢质小球12(它们之间的碰撞可近似视为弹性碰撞),且小球1的质量大于小球2的质量.

实验步骤如下:

安装好实验装置,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并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第一步:不放小球2,让小球1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二步:把小球2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的C点,让小球1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第一步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三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

上述实验中,

P点是________的平均位置,

M点是________的平均位置,

N点是________的平均位置,

②请写出本实验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用测量量表示的恢复系数的表达式________

③三个落地点距O点的距离OMOPON与实验所用的小球质量是否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