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549989[举报]
山西是我国煤炭储量最大的省区,目前正在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结合矿产资源进行能源开发,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回答10~12题。
10.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条件十分优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紧临能源有缺口的东北重工业基地
B.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天然气为主
C.山西省位于我国的西部地区
D.市场广阔,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11.下列有关山西省能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露天煤矿开发初期应以工程措施为主
B.排土场和采空矿区回填后,应以生物措施为主
C.排土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D.采空矿区土地复垦,应建立集约经营的高效的粮食生产基地
12.下列属于上图中三条产业链的是
A.煤—电—铝 B.煤—焦—化 C.煤—气—电 D.煤—铁—钢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古往今来,农业问题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列宁曾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是可笑的。”……
后来,他又说“商品交换失败了……必须再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1)材料一反映了列宁的经济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为此,苏俄的农业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
材料二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从1954年起在哈萨克、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实行大规模的垦荒。……1954—1960年,先后开垦四千多万公顷荒地。这期间全国的粮食产量增长了50%以上,其中1/3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但由于经营和管理不善,加上粗放耕作,到20世纪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就呈现下降趋势。到1964年,苏联便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
(2)材料二中赫鲁晓夫为解决粮食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依据材料谈谈你对这一做法的认识?
材料三 世界银行的相关报告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过去3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了181%,食品价格上涨了83%。在13日结束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年会上,“新的粮食危机正在形成”已成为共识,全球粮食价格大幅上升引发的冲南值得各国警惕。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仅2007年一年,国际粮价就上涨了42%。
材料四
(3)依据所学地理知识,简要说明世界粮价上涨的原因。(至少回答4个方面)
(4)针对国际粮价上涨,从地理学科分析,我国可采取哪些积极的应对措施?
材料五 30年前,安徽省小岗村的18位农民,按下了18颗红手印,搞起了“大包干”,掀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一改革被认为是1952年全国完成土地改革之后农业生产力的第二次大解放。从1978年到2007年的30年间,全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近4140元,农产品彻底告别了短缺时代,广大农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5)假若让你写一篇有关农民与改革的评论性文章,请你谈谈文中应当运用的唯物史观道理。
材料六 走向富裕的中国农民,对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为丰富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活,山东省某市拟确立推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等多项“文化惠民工程”,力争使农村文化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6)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就该市如何推进上述“文化惠民工程”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结合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局部区域图
![](http://thumb.zyjl.cn/pic7/pages/66A2/0577/0016/52dfe4f7d1f0fd5d72e5c2e78764ab9c/A/Image15.gif)
材料二: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该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材料三:5月31日下午,成都军区抗震救灾部队一架米-171运输直升机,在执行运送第三军医大学防疫专家到理县的任务返回的途中,于14时56分失事。
(一)结合材料一回答
(1)填出图中数字的城市名称 ③_______
(2)攀枝花市是四川省重要钢铁工业城市,简述其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的区位条件。
(3)都江堰是四川著名的旅游景区,一北京游客欲乘火车前往,请选择合适的铁路线。
(4)②城市所在地形区寒潮不易入侵的原因是什么?
(5)①城市是我国三大卫星发射基地之一,试分析在该地选址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
(二)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回答
(1)汶川地震后由于山体滑坡,多处形成堰塞湖,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之相似的是________
A.贝加尔湖
B.太湖
C.黑龙江五大连池
D.北美五大湖
(2)用你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失事的可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