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549621[举报]
一、(本题包括18小题,共54分)
1.D2.C3.D4.C5.A6.D7.B8.B9. B 10. B 11. C 12. B 13.D14.A15.A16.A17.C18.B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16分)
1.(2分)(1)N2H4(l)+2H2O2(l)= N2 (g) +4H2O (g);△H=-640 kJ?mol-1
2.(4分)(1)TiCl4+2Mg=Ti+2MgCl2(2)―80 kJ?mol-1
3.(4分)(1) 3X+Y2Z (2) 0.05
4.(6分)①大于或等于 ② > ③ A C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1. (5分)(1)0.05mol?L-1 (2)③ ⑸
2..(9分)(1)0.25(2)[H2] = 0.016mol?L-1,[HI]= 0.0080mol?L-1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1.(8分)(1)不能(2分);因为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10,即pH范围呈碱性,而BaCO3需在酸性溶液中才会不断溶解。(2分)
(2)偏高(2分);因为甲基橙的变色范围的pH为3.1~4.4,当滴定到甲基橙由黄色变到橙色时,溶液的pH已经降到4.4以下,此时已有部分BaCO3与盐酸反应,故消耗的盐酸的量偏大。(2分)
2.(8分)(1)偏低 (2分)
(2)25%(3分)
(3)37.5%(3分)
①在烧杯内溶解溶质,搅拌时不慎溅出少量溶液。
②未将洗涤烧杯内壁的溶液转移入容量瓶。
③容量瓶中所配溶液未到刻度线便停止加水。
④将容量瓶内的液体转移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溅出。
⑤定容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⑥俯视刻度线和液面。
⑦用滴定管量取浓溶液时最后仰视刻度线和液面。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01/86/5153252d.png)
(2)元素甲是第三周期ⅦA族元素,化合物A是由甲元素等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写出其化学式
(3)元素乙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金属元素,丙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用电子式表示丙在空气中加热反应生成B的形成过程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01/86/10184c27.png)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201/86/10184c27.png)
(4)化合物C是由甲元素和乙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将化合物A与化合物C等物质的量溶于水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2mol?L-1氢氧化钠溶液,直至形成透明溶液.请根据实验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写出离子方程式:
(5)实验中丙元素的鉴别方法
据某报2002年10月11日报道,2002年10月9日下午,某厂发生一起严重化学事故,该厂生产中需要无水苯作为溶剂,因此,使用苯前需要用金属钠除掉苯中的少量水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误将1300kg甲苯当作苯投进一个反应釜中,并向反应釜中投入了10kg左右的金属钠.由于甲苯中含水量比苯少,金属钠不能被完全消耗掉,在反应釜四壁还残留有5kg左右的金属钠.
由于金属钠很活泼,遇水即发生剧烈反应,危险性极大.该反应釜严重威胁着该厂和周围群众的安全.经过众专家研究后,提出了三种处理事故的建议:
Ⅰ.打开反应釜,用工具将反应釜内的金属钠取出来;
Ⅱ.向反应釜中加水,通过化学反应“除掉”金属钠;
Ⅲ.采用远程滴加乙醇的方法向反应釜内加入乙醇,并设置放气管,排放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放出的气体和热量.
专家们进行了周密的研究和部署,经过紧张作业,至第二天晚8时,险情终于安全排除.
(1)文中提到“该反应釜严重威胁着该厂和周围群众的安全”,试用你学过的知识及题目所给信息解释危险性到底在哪里?
最终专家选择了最安全、最合理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你认为选择的是哪种方案?简要说明理由.
(2)分析文中信息可以知道,苯在工业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用途是
(3)写出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方程式:
(4)甲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可得到物质A,结构为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8/82/d2a15fd6.png)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8/82/f4e43942.png)
![](http://thumb.zyjl.cn/pic3/upload/images/201308/82/f4e43942.png)
(8分)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某一化学反应,现对反应体系内的X、Y、Z、Q四种物质是行测定,测得如下数据:
物质 | X | Y | Z | Q |
反应前质量/g | 40.0 | 4.6 | 37.8 | 0.0 |
反应后质量/g | 43.6 | 待测数据 | 12.6 | 3.2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等测数据”的数值是 ,此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类型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若X是水,Y是氮的氧化物,且反应式的计量系数比n(X):n(Y):n(Z):n(Q)=2:4:4:1,写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3)反应结束后,若将反应体系内的Y物质取出,要标准状况下测得其体积小于11.2L,其原因是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8分)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某一化学反应,现对反应体系内的X、Y、Z、Q四种物质是行测定,测得如下数据:
物质 | X | Y | Z | Q |
反应前质量/g | 40.0 | 4.6 | 37.8 | 0.0 |
反应后质量/g | 43.6 | 待测数据 | 12.6 | 3.2[来源:Z|xx|k.Com] |
(1)上表中“等测数据”的数值是 ,此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类型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若X是水,Y是氮的氧化物,且反应式的计量系数比n(X):n(Y):n(Z):n(Q)=2:4:4:1,写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3)反应结束后,若将反应体系内的Y物质取出,要标准状况下测得其体积小于11.2L,其原因是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