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540843[举报]
读气候、植被和土壤分布模式表,回答1~4题。
(c)
1.与图中“暖湿气候”相对应的植被主要有(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硬)叶林
B.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
C.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
2.“砖红壤→红色栗钙土→红色棕钙土→荒漠土壤”的变化过程体现出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别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D.非地带性现象、海陆分布
3.我国保持和不断提高黑土肥力的主要措施有( )
①禁止开发,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 ③推广鱼塘—台田治理模式 ④秸秆还田,保持黑土肥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气候、植被、土壤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 )
①三者是一一对应关系 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
③气候在三者中居主导地位 ④土壤在三者中居主导地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读气候、植被和土壤分布模式表,回答3~6题。
3.与图中“暖湿气候”相对应的植被主要有(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硬)叶林
B.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
C.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
4.“砖红壤→红色栗钙→红色棕钙土→荒漠土壤”的变化过程体现出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别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D.非地带性现象、海陆分布
5.我国保持和不断提高黑土肥力的主要措施有( )
①禁止开发,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
③推广鱼塘——台田治理模式
④秸秆还田,保持黑土肥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气候、植被、土壤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 )
①三者是一一对应关系
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
③气候在三者中居主导地位
④土壤在三者中居主导地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读气候、植被和土壤分布模式图,回答1~3题。
1.与图中“暖湿气候”相对应的植被主要有(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硬)叶林
B.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
C.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
2.“砖红壤→红色栗钙土→红色棕钙土→荒漠土壤”的变化过程体现出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别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D.非地带性现象、海陆分布
3.气候、植被、土壤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 )
①三者是一一对应关系 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 ③气候在三者中居主导地位 ④土壤在三者中居主导地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http://thumb.zyjl.cn/pic1/upload/papers/g06/20110915/2011091515564310932959.gif)
B、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
C、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D、非地带性现象、海陆分布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有关资料表明,1804年时,全球人口约有10亿,这个数目是经过数百年才达到的。然而,工业革命和现代医疗事业的发展开始使人口增长一再加速。20世纪初,全球人口骤增1倍,达到20亿;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世界人口又蹿升1倍,达到40亿;不过10余年,90年代末世界人口又增至60亿。人口学家们估计,在21世纪,地球上的总人口将在100~110亿之间。经济发展要承载如此巨大数量的人口重负,压力将无疑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同时,21世纪的经济发展还将面对着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方面的严峻挑战。经过人类数百万年的开采、消耗,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储存量变得越来越少,许多非可再生的资源现在已成稀缺资源。至于自然环境的恶化,如水源污染、大气污染、植被锐减、土壤沙化等等,报警之声不绝于耳。
(1)上述材料反映出的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怎样?
(2)面对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现实矛盾,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