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504442[举报]
一、单项选择题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 案
D
D
A
B
A
C
C
C
D
D
B
A
A
题 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 案
C
B
D
B
A
B
D
A
C
C
B
A
二、综合题
26.(1)黄河(1分) 华北平原(1分) 山西(1分) 大同(1分)
(2)煤炭(1分) 分布范围广(1分);煤种齐全(1分);煤质优良(1分);开采条件好 (1分)
(3)黄土高原(1分) 扩大煤炭开采量(1分);提高晋煤外运能力(1分);加强煤炭的加工转
换(1分)
(4)①大秦(1分) ②太行(1分)
27.(1)长白(1分) 小兴安岭(1分) 三江(1分) 松嫩(1分) 黑龙江(1分) 乌苏里江(1分)
(2)①地形平坦,集中连片,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1分)②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粮食商品率高(1分)
28.(1)BCDE(3分)。
(2)发展经济特区(1分);浦东开发(1分)。
(3)基础建设大量占用耕地,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土地资源紧张,农业基础明显削弱(1分);生
态环境破坏,区域环境质量下降(1分);工业的迅速增长,能源紧张(1分)。
(4)积极发展核电,建设了(秦山、大亚湾)核电站(1分);实施了西气东输(1分)、西电东送(1分)工程。
(5)产业结构由以轻纺工业为主转变为以高新产业为主(2分)
29.(1)新疆维吾尔(1分)上海(1分) 塔里木(1分) 柴达木(1分) 四川(1分)
(2)河西走廊(1分)山西(1分)
(3)太阳辐射(1分)
(4)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促进西部开发和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等(任答3点)(3分)
(5)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拉动相关产业;经济优势的进一步发挥等(任答3点)(3分)
读“第二亚欧大陆桥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号所代表的矿产的名称: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 ⑥__________ ⑦__________ ⑧__________
2.“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起__________,西止__________。它沿途依次经过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有__________;依次经过的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中逐步形成的著名工业区有__________。
3.开通“第二亚欧大陆桥”的经济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大陆桥”运输大大缩短了传统的__________运输里程,加快了运输速度和节约了运输__________,促进和便捷了__________经济和贸易联系;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国西北地区加速发展__________业、__________业、交通运输业,加速开发__________和__________资源,加速开放边境某些城镇和发展__________贸易,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__________推进。
4.“第二亚欧大陆桥”穿过我国的__________工业地带,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提供了积极有利的条件。__________铁路西段与中亚铁路接轨,__________铁路成为从__________通向亚洲、太平洋地区最便捷的陆上通道,工业发展的前景广阔。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1.写出图中数字代号所代表的矿产的名称: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 ⑥__________ ⑦__________ ⑧__________
2.“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起__________,西止__________。它沿途依次经过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有__________;依次经过的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中逐步形成的著名工业区有__________。
3.开通“第二亚欧大陆桥”的经济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大陆桥”运输大大缩短了传统的__________运输里程,加快了运输速度和节约了运输__________,促进和便捷了__________经济和贸易联系;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国西北地区加速发展__________业、__________业、交通运输业,加速开发__________和__________资源,加速开放边境某些城镇和发展__________贸易,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__________推进。
4.“第二亚欧大陆桥”穿过我国的__________工业地带,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提供了积极有利的条件。__________铁路西段与中亚铁路接轨,__________铁路成为从__________通向亚洲、太平洋地区最便捷的陆上通道,工业发展的前景广阔。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本题有A、B两题,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做,则按A题给分。(8分)
A题:2009年12月7日—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节能减排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读图回答问题。(8分)
(1)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变化影响很大,最明显的除全球气候变暖以外,还出现了
和 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哥本哈根协议草案》主要是限定 气体的排放量。汽车尾气排放主要产生哪些有害气体 。(4分)
(2)下列现象属于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的是( )(1分)
A、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
B、臭氧层空洞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多
C、日本群岛发生火山地震
D、生态农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又改善了环境
请你从地理的角度说出开展“无车日”活动的积极意义。(写出3点)
B题:图l4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按城市功能划分,A、B、C三地中属于商业区的是 (填字母)。
⑵该城市在城郊建设了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从城郊的角度分析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有: 、 。该城市中心人口向郊区迁移,出现了 城市化现象。
⑶该地区煤、铁资源丰富,按自我再生的性质分类,它们都属于 资源。在此资源基础上该地发展了钢铁工业,请从保护环境角度判断其布局是否合理? 。并说明理由。
、 。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于2008年10月9日—12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的重要议题是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我们党执政为民思想的重要实践和新举措。
材料一:中国生态农业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它形成生态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材料二:我国农业区和生态农业模式图
阅读材料一、二,回答下列问题。
(1)将甲、乙、丙、丁四种生态农业模式图与农业区序号对应连线。
(2)①②两区域如果不合理耕作,将会导致共同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3)近些年来,④区域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已受到很大的限制。试分析其原因,并为该区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三:1978年安徽发生特大旱灾,凤阳县许多人外出逃荒要饭。没有外出的小岗生产队社员为免于饿死,在11月24日夜晚聚在一起写下包干到户的保证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们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4)试分析小岗生产队社员“包干到户”的举动如此神秘而悲壮的原因。
(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广大农民的革命性创造。试概括归纳其历史意义。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让亿万农民解决了温饱,初步实现了小康。由于家庭承包经营的生产专业化、市场化、机械化水平都比较低,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如今,在现有的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期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又让农民找到了一条向全面小康迈进之路。
(6)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农业发展 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意义。
材料五:为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某村量身制定了2009年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措施:根据本村地低易涝的实际,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摆在最为突出的位置;加强科技普及,争取每个农户都有一名科技明白人;进一步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7)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简要分析该村的上述措施。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生于晚明的徐霞客是中国历史上地理学家、文学家,被称为“中华游圣”。他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先河。
材料二 图8-1是徐霞客旅游线路示意图。他的游历大致分两个阶段,30岁以前主要在华东地区,50岁以后是西南地区,并完成了他对地理学最突出的贡献。有游记为证:“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外俱绵山亘岭,碧簪玉笋之森罗”;石壁下临重江,裂隙两层,一横者下卧波上,一竖者上穹山巅。卧波上者,下石浮敞台,上石斜骞覆之。”
(1)据材料二和图8-1说出徐霞客的贡献及文中提及的两个地貌景观名称。(6分)
(2)据材料三判断A、B两处哪一个是此类地貌类型,据图说出证据。(6分)
(3)材料四为此类地貌中一种典型地貌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写出该地貌形成过程。(8分)
(4)截止到2011年底,按照国家新扶贫标准,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300元为贫困人口,而酉南地区则占我国贫困人口数的40%左右。材料五为我国西南某地农业景观图,这种地理环境可形成一种典型的贫困类型。据材料五为这种贫困类型命名,并据图指出这种贫困产生的原因。(6分)
`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