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503508[举报]
两年高考真题
【答案】1.A【解析】看1月平均气温是6~8℃可以排除B、D两项,因为30°N~40°N东海岸的东海岸和五大湖区1月平均气温低于
【答案】2.C【解析】气温的日较差大才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所以②错,由上题知美国产区是30°N~40°N西海岸,是地中海气候,而中国的苹果产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光照美国产区好于中国产区,故③错,所以选C答案。
【答案】3.BD【解析】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于25ºN时,时间是6月份,雨带位于长江流域,此时正值梅雨季节;或者处于雨带南移的9、10月份。
【答案】4.BC【解析】6月份正是“黄梅时节家家雨”的时节,而9、10月份又被许多文人墨客描绘成“雨滴梧桐秋夜长”,A、D选项则分别描绘的是春季和冬季,该题有很多学生容易将雨带南移漏选。
三年名校模拟
【答案】1.B【解析】甲地位于300N~400N之间,只能是副热带高压带。
【答案】2.D【解析】副热带高压带控制300N~400N时,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大陆等温线向北弯曲。
【答案】3.B【解析】甲、乙两地分别位于黄土高原和太行山区,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答案】4.A【解析】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变化可以判断为A。
【答案】5.BC 6.AB【解析】根据冷锋前为暖气团,暖锋后为暖气团,判断①和d为暖气团,②和a为冷气团;暖气团为上升气团。
【答案】7.C 8. B 9.B【解析】由表格中材料推断,四个地方都是1月气温低,7月气温高,应位于北半球。①应处于热带,②位于纬度高的寒温带,③位于亚热带,④也位于亚热带。可种植的农作物依次为椰子、甜菜、油橄榄和甘蔗。英国主要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与①全年高温不符,智利位于南半球,与题意不符,美国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月均温应在O℃以下,故④也不符。只有B符合题意,在中高纬度的内陆干旱地区存在荒漠化问题。故只有②地区有可能。
【答案】10.(1)D C A D (2)冷锋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云层反射 (3)亚洲低压 东南 西南
【解析】锋面向冷气团方向倾斜,D位于暖气团一侧;气温高,气压低;云层能增强大气逆辐射,起保温作用。
【社会热点】
【答案】11.(1)受喜马拉雅山脉及青藏高原的阻挡。(2)D (3)南支西风气流为降雪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A气流加快了水汽的凝结过程。
【解析】根据南支西风气流弯曲位置处的地形可得出其弯曲的原因,大到暴雪的形成要具备足够的水汽及促成水汽凝结的条件,根据图中气流的来向即可得出结论。
【实战演练】
【答案】1.B【解析】据图可知,①、②、③、④风带分别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西风带,以及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西风带。①风带与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是热带雨林气候,其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
【答案】2.D【解析】④风带是南半球的西风带,其产生的环球运行的西风漂流属于风海流、寒流,且自西向东流。
【答案】3.A 【解析】由题干可知,甲地为低压,乙地为高压,而在甲、乙连线的上面有暖锋的符号,根据相关知识,锋面一般形成于低压槽,而低压槽在等压线上表现为等值线向气压变高的方向凸起。
【答案】4.B【解析】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所以应为偏南风。
【答案】5.D【解析】在暖锋中,降水区域出现在锋前,所以丁地位于降水区域,而丙地应为晴天。
【答案】6.C【解析】在四地中,乌鲁木齐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最大,所以④为乌鲁木齐;拉萨因位于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最低,所以③为拉萨;海口因位于最南方,夏季气温最高,所以①为海口;则②为重庆,所以选项C正确。
【答案】7.C【解析】①地气温年较差最小是因为海洋的影响;②地夏季气温较高是因为受盆地地形的影响;③地因地势高,夏季气温较低,所以选项C正确。
【答案】8.A【解析】雨区在锋后,所以为冷锋;冷空气在北侧,所以为北半球。
【答案】9.C【解析】充足的水汽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答案】10.D【解析】对甲而言,11日为冷锋过境时,12日为冷锋过境后。冷锋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且一天气温在日出前后最低。
【答案】11.(1)晴夜少云,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 丙
(2)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甲
(3)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源于地面 乙
(4)大气中C02等温室气体增加 引起海平面上升,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表2 重庆气候资料(29.6°N,106.5°E,海拔 260 m)
1961-199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 月 |
11 月 |
12 月 |
平均最低气温(℃) |
5.6 |
6.9 |
10.9 |
15.1 |
19.0 |
21.5 |
24.5 |
24.5 |
20.4 |
16.2 |
11.5 |
7.2 |
表3 武汉气候资料(30.6°N,114.1°E, 海拔 23m)
1961-199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 月 |
11 月 |
12 月 |
平均最低气温(℃) |
-0.5 |
1.4 |
6.1 |
12.2 |
17.7 |
21.8 |
25.2 |
24.6 |
19.4 |
13.4 |
7.2 |
1.5 |
1.对比说明重庆和武汉两地冬季气温特征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6分)
2.三峡水电站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说出三峡工程建成后重庆段河流水文特征的突出变化。(2分)
3.在调出区和调入区中任选其一,说明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4分)
4.谚曰“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但长期以来,其农业生产常常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说明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4分)
5.2011年夏季,暴雨连降武汉,每一次都导致武汉发生内涝,有网友为此调侃:“到武汉看海!”武汉曾是全国仅有的“百湖之市”,而今全市中心城区现存的湖泊只有38个,“杨汊湖”、“东沙湖”等诸多湖泊已不见水,只剩一个带“湖”字的地名。针对武汉等城市雨涝严重的现象,有人提出推广使用渗水砖的建议。结合图表及上述资料,概括说明近年来武汉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并简述推广使用渗水砖对城市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8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地形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重要因素。下表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的1、4、7、10月平均最高气温(单位:℃)随坡度的变化统计,表1为北坡,表2为南坡。据此完成问题。
表1
坡度 |
1月 |
4月 |
7月 |
10月 |
5° |
9.5 |
20.7 |
27.4 |
19.8 |
25° |
9.3 |
19.3 |
27.4 |
20.4 |
45° |
5.8 |
17.0 |
27. 1 |
18.0 |
表2
坡度 |
1月 |
4月 |
7月 |
10月 |
3° |
7.9 |
19.7 |
26.5 |
18.9 |
12° |
8.0 |
19.9 |
26.6 |
19.0 |
23° |
8.5 |
21.0 |
26.6 |
19.2 |
1.随着坡度的增加,各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降低幅度最大的是( )
A.冬春季的南坡 B.夏秋季的南坡
C.冬春季的北坡 D.夏秋季的北坡
2.各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随坡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昼夜长短 B.正午太阳高度 C.天气状况 D.植被覆盖率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读我国两所中学作息时间表(部分),图中的时间为北京时间,读图完成问题。
光明中学作息时间表(冬季) 光明中学作息时间表(夏季) 育才中学作息时间表(夏季)
上午 | 第一节课 | 8:00~8:45 | 上 午 | 第一节课 | 7:40~8:25 | 上 午 | 第一节课 | 9:00~9:45 |
| | | | | | |||
第四节课 | 10:5~11:35 | 第四节课 | 10:30~11:15 | 第四节课 | 11:50~12:35 |
A.当地作息习惯不同 | B.纬度位置不同 |
C.经度位置不同 | D.两地学校要求不同 |
A.江西省 | B.甘肃省 | C.河北省 | D.黑龙江省 |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2 重庆气候资料(29.6°N,106.5°E,海拔 260 m)
1961-199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平均最低气温(℃) | 5.6 | 6.9 | 10.9 | 15.1 | 19.0 | 21.5 | 24.5 | 24.5 | 20.4 | 16.2 | 11.5 | 7.2 |
表3 武汉气候资料(30.6°N,114.1°E, 海拔 23m)
1961-199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平均最低气温(℃) | -0.5 | 1.4 | 6.1 | 12.2 | 17.7 | 21.8 | 25.2 | 24.6 | 19.4 | 13.4 | 7.2 | 1.5 |
(1)对比说明重庆和武汉两地冬季气温特征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三峡水电站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
(2)说出三峡工程建成后重庆段河流水文特征的突出变化。
(3)在调出区和调入区中任选其一,说明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但长期以来,其农业生产常常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
(4)说明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2011年夏季,暴雨连降武汉,每一次都导致武汉发生内涝,有网友为此调侃:“到武汉看海!”武汉曾是全国仅有的“百湖之市”,而今全市中心城区现存的湖泊只有38个,“杨汊湖”、“东沙湖”等诸多湖泊已不见水,只剩一个带“湖”字的地名。针对武汉等城市雨涝严重的现象,有人提出推广使用渗水砖的建议。
(5)结合图表及上述资料,概括说明近年来武汉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并简述推广使用渗水砖对城市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表:重庆气候资料(29.6°N,106.5°E,海拔 260 m)
1961-199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平均最低气温(℃) |
5.6 |
6.9 |
10.9 |
15.1 |
19.0 |
21.5 |
24.5 |
24.5 |
20.4 |
16.2 |
11.5 |
7.2 |
表3 武汉气候资料(30.6°N,114.1°E, 海拔 23m)
1961-199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平均最低气温(℃) |
-0.5 |
1.4 |
6.1 |
12.2 |
17.7 |
21.8 |
25.2 |
24.6 |
19.4 |
13.4 |
7.2 |
1.5 |
(1)对比说明重庆和武汉两地冬季气温特征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5分)
三峡水电站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
(2)说出三峡工程建成后重庆段河流水文特征的突出变化。(2分)
(3)说出西电东送工程中线通道的电能产生方式。指出电能输出的具体方式(3分)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但长期以来,其农业生产常常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
(4)说明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4分)
2011年夏季,暴雨连降武汉,每一次都导致武汉发生内涝,有网友为此调侃:“到武汉看海!”武汉曾是全国仅有的“百湖之市”,而今全市中心城区现存的湖泊只有38个,“杨汊湖”、“东沙湖”等诸多湖泊已不见水,只剩一个带“湖”字的地名。针对武汉等城市雨涝严重的现象,有人提出推广使用渗水砖的建议。
(5)结合图表及上述资料,概括说明近年来武汉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并简述推广使用渗水砖对城市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8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