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_id_502909[举报]
(26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均生态足迹是指平均维持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资源和净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土地和水域面积。在具体计算中,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费项目被折算为耕地、草场、林地、化石能源、土地和水域等面积。如耕地足迹是指用来生产农产品所要求的土地面积……而碳足迹是指吸收生产、生活中排放的CO2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人均生态足迹的值越高,人类对生态的影响就越大。
材料二 生态赤字/盈余等于一定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的差额,若该差额小于零,称为生态赤字,若该差额大于零,称为生态盈余。
材料三 该图为“我国人均生态足迹组成部分的生态赤字/盈余”
【小题1】结合材料,说明人均生态足迹是由哪些支系统组成的。(4分)
【小题2】说明我国人均生态赤(盈)的发展变化总趋势,并分析原因。(12分)
【小题3】据图指出我国增长最快的生态足迹组成部分,并从资源开发与利用角度提出降低该种组分增长速度的措施。(10分)
(26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均生态足迹是指平均维持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资源和净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土地和水域面积。在具体计算中,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费项目被折算为耕地、草场、林地、化石能源、土地和水域等面积。如耕地足迹是指用来生产农产品所要求的土地面积……而碳足迹是指吸收生产、生活中排放的CO2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农田的面积。人均生态足迹的值越高,人类对生态的影响就越大。
材料二 生态赤字/盈余等于一定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的差额,若该差额小于零,称为生态赤字,若该差额大于零,称为生态盈余。
材料三 该图为“我国人均生态足迹组成部分的生态赤字/盈余”
1.结合材料,说明人均生态足迹是由哪些支系统组成的。(4分)
2.说明我国人均生态赤(盈)的发展变化总趋势,并分析原因。(12分)
3.据图指出我国增长最快的生态足迹组成部分,并从资源开发与利用角度提出降低该种组分增长速度的措施。(10分)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生态足迹是指某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读图回答17~19题。
17.没有生态赤字的省份是( )
A.新疆 B.西藏 C.山西 D.河北
18.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原因是( )
A.耕地、草地生产能力强
B.人口密度小
C.自然灾害少
D.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强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河北省技术水平发展快,能耗比迅速下降,生态良好
B.新疆人均生态足迹较大,达到人均生态承载力的一倍,生态恶化严重
C.山西经济发展快,资源消耗多,生态资源恶化最严重
D.多数省份资源储量大,自身生态系统供给能力强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放暑假了,小强迫不及待地由济南飞往爷爷工作过的新疆石河子观光考察,一路微博纪实,感知地理。下面是其中的两篇微博:
微博一:“终于到了,时差真明显,手机GPS显示当地的经度为84.5°E,21时52分(北京时间)方拍到西域日落照片。次日考察,一天下来,感觉比济南的白昼明显要长。”
微博二:“这里和我想象中的真不一样,山区、丘陵地区是水草丰美的优良牧场,其他则为一望无际的良田。看来只要合理改造和利用自然,人进沙退绝非奇迹。”
根据微博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小强到达的当天,石河子的昼长为
A.14小时 B.14.5小时 C.15小时 D.15.5小时
2.石河子和济南相比
A.纬度更高 B.夏季更热 C.日出更早 D.温差更大
根据微博二提供的信息,回答小题。
3.石河子位于天山北麓,其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有非常充足的热量 B.有较良好的灌溉水源
C.天山北麓降水丰富 D.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
4.在这里做到了“人进沙退”,他们采取的有效措施可能是
A.扩大耕地面积 B.营造防护林体系
C.提高草场载畜量 D.大力开采地下水
查看习题详情和答案>>
放暑假了,小强迫不及待地由济南飞往爷爷工作过的新疆石河子观光考察,一路微博纪实,感知地理。下面是其中的两篇微博:
微博一:“终于到了,时差真明显,手机GPS显示当地的经度为84.5°E,21时52分(北京时间)方拍到西域日落照片。次日考察,一天下来,感觉比济南的白昼明显要长。”
微博二:“这里和我想象中的真不一样,山区、丘陵地区是水草丰美的优良牧场,其他则为一望无际的良田。看来只要合理改造和利用自然,人进沙退绝非奇迹。”
根据微博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小强到达的当天,石河子的昼长为
- A.14小时
- B.14.5小时
- C.15小时
- D.15.5小时
2.石河子和济南相比
- A.纬度更高
- B.夏季更热
- C.日出更早
- D.温差更大根据微博二提供的信息,回答小题。
3.石河子位于天山北麓,其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有非常充足的热量
- B.有较良好的灌溉水源
- C.天山北麓降水丰富
- D.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
4.在这里做到了“人进沙退”,他们采取的有效措施可能是
- A.扩大耕地面积
- B.营造防护林体系
- C.提高草场载畜量
- D.大力开采地下水